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抽提回收过程对沥青老化程度评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先采用三氯乙烯溶解,再用真空旋转回收仪回收,然后对沥青进行系统的试验,获得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在抽提回收前后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粘度等常规指标以及动态剪切模量、相位角、低温弯曲蠕变劲度、低温抗拉强度等性能指标,通过分析各项性能的变化研究抽提回收过程对沥青老化程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在经过抽提回收过程后,其各项性能指标的变化均较小,排除试验误差的影响,采用真空旋转回收仪回收沥青时对沥青的老化程度的影响可以忽略,因此可以用于评价沥青的老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黄芳 《湖南交通科技》2006,32(2):11-13,71
通过对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及经采用三氯乙烯溶解,再用旋转真空回收仪回收得到的沥青进行系统的试验,获得了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在回收前后的各项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旋转真空回收仪回收沥青时对沥青的老化程度的影响较小,可以忽略,可据此来评价沥青的老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旋转蒸发器回收旧沥青过程中的主要因素,确定了空白标定试验指标——沥青动力粘度为主,针入度为辅;结合蒸馏基本知识,对主要试验参数进行分析和选择,制定试验方案;试验结果证明了所选空白标定指标的合理性,可以很好地控制三氯乙烯和二次老化对回收沥青的影响;最后对比现行方法与改进方法,并对回收旧沥青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依托乌苏至赛里木湖段一级公路改扩建高速公路工程,对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ecycled asphalt pavement materials,RAP)的质量分数为20%、30%、45%和60%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性能试验,并进行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和车辙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掺入回收沥青路面材料后,降低了新沥青用量;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而低温稳定性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5.
沥青路面再生中旧沥青的回收与再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建  肖维  黄晓明 《湖南交通科技》2006,32(4):11-13,81
介绍了国内外路面再生中回收路面旧沥青的常用方法,回收过程中应该考虑一些重要因素,如矿粉和溶剂对回收沥青性能的影响;进行沥青再生时,要根据不同的路面沥青老化情况选择不同的再生剂,并根据试验得出合适的再生剂用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室内试验,从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性3个方面分析了回收粉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适量回收粉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基质沥青的路用性能,结合SBR与回收橡胶树脂两者材料特征,对沥青进行单一改性与两两复配。参考沥青评价指标,利用25℃针入度、软化点、锥入度、10℃延度、旋转黏度等试验,综合评价SBR复配回收橡胶树脂改性沥青性能,探究不同配方复配改性沥青性能差异及影响因素,比选出最佳复配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增加SBR与回收橡胶树脂掺量均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沥青的高温性能;不同来源SBR对沥青性能影响差异不大,而不同回收橡胶树脂对沥青性能影响有差异,主要原因是不同回收橡胶树脂组成配方对沥青性能产生较大影响所致;SBR对沥青的低温性能改善作用明显,少量SBR即可明显提升沥青延度;随SBR掺量的增加,SBR改性沥青软化点有小幅提升,黏度也随之增加;回收橡胶树脂对软化点提升效果相比SBR更明显,8%掺量最佳;3%SBR、8%回收橡胶树脂为本次复配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8.
主要通过对指定旧路面回收的沥青参数指标(渗透性、粘结性)的测定特性的描述,建立主要参数与回收沥青间的相关数学模型。确定方程式并进行回归分析,通过研究将回收沥青性能与现有规范标准进行比较。道路实际年龄和沥青之间存在的细微关系满足方差在8E-05~0.0943之间的线性、指数、对数、二次幂、四次幂方程式。道路年龄对结合料针入度、粘性方面的影响显示出各自明朗的关系。研究显示,回收沥青可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可保护环境和减少土地使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回收HDPE在沥青混合料中应用的现状,试验测试回收HDPE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分析其作用机理,总结其优势及不足,提出了一些回收利HDPE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阿布森法沥青回收试验的改进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回收试验是沥青再生技术的关键试验之一,回收后沥青的可靠性决定了对旧料沥青的性能分析的准确性。本文在传统的沥青回收试验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加大CO2通气量,确定最佳后续加热时间等试验方法的改进。将改进方法应用于某工程,所得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试验有效地防止了沥青在回收过程中的二次老化,并使得试验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沥青搅拌站回收的碱性废粉掺入沥青混合料,代替部分矿粉,会降低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不利于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为了利用碱性废粉且不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试验研究在沥青混合料中分别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泥、消石灰、PA-1型沥青抗剥落剂,通过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飞散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对比水泥、消石灰、PA-1型沥青抗剥落剂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消石灰、PA-1型沥青抗剥落剂加入有碱性回收废粉的沥青混合料,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减小飞散损失,可有效改善有碱性回收废粉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相同含量的消石灰比水泥对于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的提高更有效。相比于水泥、消石灰,加有PA-1型抗剥落剂的沥青混合料的浸水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是最大的,且飞散损失最小,表明PA-1型抗剥落剂对于掺有回收废粉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改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对废旧沥青混合料中回收沥青的化学结构、流变性能和废旧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变异性、级配变异性进行试验分析,综合评价了废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压实作为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中的关键控制环节,其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决定路面质量合格与否。为探究压实质量影响因素,选取AC-13沥青混合料作为典型路面结构代表,在室内马歇尔试验及试验段的基础上,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压实温度及压路机振幅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选择细集料含量较高的级配,在140~150℃的压实温度,30~50 Hz的压路机振幅下,可以确保沥青混合料得到有效压实。  相似文献   

14.
对废旧沥青混合料中回收沥青的化学结构、流变性能和废旧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变异性、级配变异性进行试验分析,综合评价了废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沥青老化的机理,介绍了旧路面沥青室内回收试验方法。通过70#道路石油沥青和回收沥青胶结料常规性能和SHRP指标的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回收沥青胶结料的性能,以便了解回收沥青的老化程度和流变特性,为回收沥青的再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填料的性质进而对沥青胶浆和沥青混合料高、低温和疲劳性能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工程应用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采用有质量保证的回收粉料,既能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又能节约建设资金,且对环境保护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主要阐述了矿粉和回收粉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的影响,高温性能通过车辙试验进行,水稳定性通过AASHTOT283试验进行,通过变化不同的粉胶比分别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聚焦沥青结合料低温性能评价指标,基于流变学的弯曲梁流变仪试验、改进弯曲梁流变仪试验,分别分析了实际路面回收沥青、老化后的基质沥青、改性沥青低温流变性能规律;利用传统劲度模量及模量变化率指标展开了沥青的低温性能评价,提出了等效低温设计温度指标与温度差异值指标;在不同养护环境下进行模拟,利用低温等级损失指标对新制备、回收沥青展开了低温物理硬化影响因素研究;利用不同来源、不同品种沥青试验结果相互验证,从抗干扰能力、稳定性、评价准确度、直观性与指标获取难易程度等方面对上述指标进行分析,确立了4类指标对沥青低温性能的区分与评价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回收沥青的实验室流变分析能够反映路面结构的低温抗裂水平,开裂严重路段沥青的模量明显高于其他路段,其数值差异可达130 MPa;新制备的SBS改性沥青与回收沥青低温加载规律一致性高,模量偏差低于15%,可有效搭建起实验室研究同实际路面病害处理需要的关系;传统指标数据稳定性偏弱,置信度仅为64.7%~82.3%,难以满足研究需要,温度差异值指标及低温等级损失指标在应用方面同样受到制约,对此仍需开展更多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主要通过对指定旧路面回收的沥青参数指标(渗透性、粘结性)的测定特性的描述,建立主要参数与回收沥青间的相关数学模型。确定方程式并进行回归分析,通过研究将回收沥青性能与现有规范标准进行比较。道路实际年龄和沥青之间存在的细微关系满足方差在8E-05~0.0943之间的线性、指数、对数、二次幂、四次幂方程式。道路年龄对结合料针入度、粘性方面的影响显示出各自明朗的关系。研究显示,回收沥青可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可保护环境和减少土地使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沥青路面再生过程中,沥青路面回收材料(RAP)性质出现差异,对来自不同使用年限路面的RAP进行试验,从RAP表面的沥青含量、针入度、软化点、延度以及RAP的矿料的级配对RAP的性质进行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沥青路面使用年限的增加,沥青含量逐渐降低,针入度、延度降低,软化点增加,沥青的表面老化越严重;随着沥青路面使用年限的增加,RAP矿料的质量通过率越大,矿料的细化明显,粉料越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