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此在的获得自身和失去自身都是出于自身的能存在本身,因此它也能从非本真状态中抽身出来,并赢得自身的本真生存及对自身可能的自由筹划.通过此在的本真生存,则能够产生本真的共同体.不过阿多诺指出,海德格尔的此在的获得自身与失去自身以及此在与存在、本真共同体的和解都是出于非具体社会现实的此在的筹划,因而其自由的对自身的筹划带有很大的欺骗性.  相似文献   

2.
红色旅游文化是中国革命传统的精华和宝贵的文化资源,既有革命精神和革命事迹所集聚的精神文化,也有纪念地、标志物等物质文化。红色旅游文化的推广,是历史、现实和社会的要求。红色旅游文本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深入分析文本内含的民族精神和传统习俗,在充分理解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把握将红色文化展示给西方社会和世界的机会。译者要在红色旅游翻译文本和目的语读者之间架起沟通和理解的桥梁,使红色旅游文化能靠近目的语读者,获得目的语读者的认可和接受。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划时代的体系",也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和发展逻辑新起点,产生于中国实践,发源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实践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三个哲学基本维度探究和考察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哲学基础,是把握习近平治国理政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的基本路径,也是推进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4.
立足于现实经济条件讲授马克思经济理论,要突出其建设性,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性,推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只有具备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才能战胜资本主义.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本质和活的灵魂是其用于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法,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要着重帮助青年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把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教学,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转变传统的教条主义的形式,充实和创新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5.
再论实践存在论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践存在论美学那里,马克思的实践论和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的原意被篡改,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社会存在秘密的意义被遮蔽,其对于美学的指导意义也被过滤;存在论的反异化的文化现代性意义被消解.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远离现实的理论拼贴并没有推进当前的美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满足社会对高级技工的需求.制定教学计划要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制定教学计划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要加强实践环节,增加实践时间和内容,增加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实训课程可单独设置,以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本文阐述了汽车检测和维修专业的理论教学课时和实践教学课时的比例关系的改革;以及对课程设置的改变和实践教学时间的集中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7.
摘要高校体育教学的现实性、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的差异性是实施高校体育教学分层的实践基础;因材施教、掌握学习理论、意义学习理论,为高校的分层教学提供了理论保障。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统一,是分层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依托红色文化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具体做法是在教育导向上激发大学生传承红色文化自觉与自信、激发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发追求真理精神品格与风貌;在教育内容上强化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教育、强化革命精神教育、强化优良作风教育;在教育目标上提升大学生思想品德、促进实践意识形成和树立正确价值观;在教育原则上坚持党的领导与实现中国梦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继承革命精神与培育时代精神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价值追求是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和动因。当今的高等教育在发展历程中价值取向出现背离,主要体现在过分追求效率忽视公平,大学精神的缺失,学术自由与政治胶泥的尴尬,这使得高等教育常常游走在理想与现实之中。现实的困境需要我们深刻检讨。  相似文献   

10.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葛兰西的“历史集团”理论以一定阶级组合为架构,贯通整合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原理出发深入解读“历史集团”范畴的内涵和意义.该理论的局限是对生产力的根本决定作用有所忽视,导致对实践结构的整体把握有不足.“历史集团”理论蕴含国内与国际两个社会向度,通过该理论可透视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实质.中国争取国际博弈主动权和领导权的关键在于形成先进的世界性“历史集团”和“实践集团”.  相似文献   

11.
制度: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问题是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热点问题。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制度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和研究,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本文以为.制度不仅是各学科的研究对象,更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制度概念,是指建立在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基础之上的并体现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思想状况的人的行为规范。将制度纳入唯物史观的范畴体系,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制度本质的一般说明,同时也为诸如制度变迁、制度创新等制度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个必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现实的人”出发,深刻揭示了人的本质。他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但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也是有一个过程的。目前政府在现代化建设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其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刻把握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的理解对于更好的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资本应纳入唯物史观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对社会资本的概念作了重新界定,阐述了社会资本的产生、构成和双重社会功能。进而指出,确立科学的社会资本范畴,把它纳入唯物史观的范畴体系,可以深化唯物史观的研究,开拓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在其革命生涯中始终关注东方关注中国,他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实际出发,运用唯物史观对中国的政治、经济、阶级及社会进行全面而系统地分析,初步揭示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本质特点及发展方向,对于今天不断走向改革开放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道德教育的主体性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人在自己自由自觉的活动和同外部世界发生的全面的对象性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地表现和实现自己本质力量、自由地普遍地展示自己真正人性的历史过程。主体力量的展现即主体对实践的驾驶和对精神价值的追求是其关键。新时期的道德教育应立足于主体的全面发展,即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道德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6.
朱执信的历史观学术界没有专门著述.朱执信历史观中含有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成分,唯物史观的主要内核在其思想中都有较为清晰地反映.他思想中的阶级斗争观点,工人阶级夺取政权并建立自己政权的观点,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的观点,以革命手段铲除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组织等的观点,是其思想中最富革命性的因素.对他的历史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现实经济之中,货币与经济学都不可或缺.在经济学与货币关系层面,人类社会既要发挥好货币的作用,也要发挥好经济学的作用.研究货币与经济学的关系,思考货币作用,既有利于理解货币的实质,也有益于探讨经济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背景为对象.通过马、恩在历史条件变动中调整革命策略这一典型事例,反思世界历史变动的重要影响。针对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思考在社会历史重要转折口,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政党,对自己的世界历史地位的把握和选择。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不断发展,就是因为尊重社会历史现状同时进行科学的判断和选择,包括及时调整策略。反思这段历史,为我们今天树立一个具有参照意义的历史坐标。  相似文献   

19.
由于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材料力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发展史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讲解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使他们对辩证唯物主义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既向学生传授了科学知识,又向他们介绍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辩证方法,同时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基本技能、创造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追寻儒学的当代生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语状态下,如果只停留在维护儒学道统内在脉络的呼吁上,强调它自身学理上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并不能拯救儒学。还应该正视决定儒学的整个社会环境与历史背芾变易。儒学本身应该是历史的一个部分和社会生活的有机构成,而不可能游离于历史性、时代性之外。儒学不能被看作是一个凝固的实体、定在,儒学的生存也不应该被简约成一个“是什么”的问题,而毋宁是一种在不断理解、诠释和被充实的历史生成物。哲学方法论的反思,终归要为具体问题的解决提供服务。振兴儒学的建设性工作应该是赶快行动起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局部个案做起,解决一个个细小而真实的问题。以当下时代人们的生存方式为原点,用当下国人的情怀与识见重新理解与诠释古今中国内在的思想传统,挖掘当下时代民族心魂与社会精神的蕴藏。只有深入到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结构中的话语系统才最具有生命力、解释力和穿透力。活的儒学最终只能在动态的历史中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