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7 毫秒
1.
马茂棠  朱水英 《水运管理》2012,34(11):15-16,37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通航资源,通过分析安徽省低等级航道偏多、碍航设施影响船舶航行、船闸管理体制不顺、缺乏养护管理人员、航道未形成网络、航运管理法规滞后等问题,对开发利用通航资源提出在对通航实行充分利用现有航道和整活开凿新航道的同时要结合"引江济淮"工程,综合利用水资源;加强航运管理,实现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多渠道筹措通航设施建设资金;做好宣传工作,争取社会各界人士支持,帮助利用和开发通航资源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动态     
<正>上海海事局全面试行客运船舶安全管理长效机制8月3日,为积极推进海事"三化"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水域清洁,促进客运船舶管理科学化,航行规范化,监管现代化,不断提升客运船舶安全管理水平和能力,上海海事局正式下发通知,在全局范围内全面实施《上海海事局客运船舶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实施细则(试行)》。目前,客运船舶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目前只是试行阶段,上海海事局将在试行过程中不断发现、收集问题,并积极开展评估、总结,不断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3.
实现船舶精确定位及航行状态远程实时监控,不仅对船舶的安全生产和任务执行情况做到实时跟踪、监管,还可通过航行轨迹回放协助事故追责及为船舶本身提供安全导航与避碰服务。通过采集大量山区航道中船舶接收北斗、GPS定位信息,分析数据特征,提取了速度、航向特征;综合两种定位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信息融合方案,实现北斗、GPS定位信息的航迹融合纠偏。为内河山区航道船舶安全航行和监管通过了可靠的定位数据源。  相似文献   

4.
2月20日起,广西长洲船闸对船闸机电设备类、航道工程类及辅助设施进行为期50天的年度检修,以进一步保障西江干线水路运输通道安全畅通,在此期间长洲水利枢纽一线船闸停航维修,二线、三线、四线船闸正常通航。船闸岁修期间,梧州海事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批示,扎实开展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对重点水域进行通航安全整治,对成品油船和港区施工船舶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及时消除船舶安全缺陷,派出海事执法人员在船舶流量最集中的过闸时期实行现场指挥,防止发生船舶碰撞、船舶抢闸、船闸堵塞等情况,并持续做好为船舶提供气象、水深、航道变化情况等安全航行信息的服务工作,叮嘱船员做好开航自查及船舶复工前相关安全措施,确保人员安全、船舶安全、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5.
《航海》2015,(6)
上海南港是上海市近年来在杭州湾北岸建设的唯一对外开放港区,于2015年7月正式开放,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深水岸线资源将为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作为临港产业区唯一的大型公用海运码头,上海南港可提供重大件、件杂货、汽车滚装等多品种货物的港口物流服务。笔者以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者的视角,对上海南港航道、锚地等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归纳了南港港区及附近水域的相关航行安全管理规定;总结了进港船舶的航行注意事项,以期为加强港区水域安全管理提和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航道通航效率评价存在对船舶航行状态考虑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船舶减速的单线航道通航效率评价模型。该模型从船速差异对船舶自由航行状态影响的角度,综合考虑航道长度、船速大小和船舶到达率等参数,用船舶减速幅度和减速后的通航历时衡量单线航道的通航效率η。在统计分析船舶交通流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离散仿真软件Arena进行模拟仿真试验,利用蒙特卡洛方法探究并揭示航道长度、船速和船舶到达率等参数变化对单线航道η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单线航道η模型对评价和表征航道η是可行的,可为航道通航能力和船舶交通组织效率分析等提供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各类船舶标示安全、经济、便捷航行的航道而进行的航标配布,对船舶的安全航行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位于开敞海域,属人工开挖航道,本文介绍了该航道航标配布的要点,并根据该水域船舶助航的实际需求,提出航标配布的优化建议,供航标建设和管理部门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田栋  朱元章  伊青 《水运工程》2014,(11):127-129
AIS系统是近年来通航安全管理、船舶运行等方面广泛应用的技术。根据航道整治工程施工特点,结合视频监控经验,在航道整治工程施工船舶中进行AIS系统的应用,避免施工船舶与航行船舶碰撞,实现施工船舶全过程监控,消除船舶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使长江航道建设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港口航道交通管理的要求,探讨如何利用VTS系统对航道船舶交通和浮标实施有效的安全监控。利用航道水文气象数据通过具体的管理监控方法研究和报警装置的设置,对合理组织船舶交通、预防船舶误航、船舶航行动态信息提供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上海港作为世界性贸易枢纽港,每天自外海进出长江沿岸及黄浦江各港区码头的船舶众多,由于受当地不规则半日潮的影响,为保证最大程度利用当地高潮潮高,船舶进出港时机通常选择在当地高潮前后3小时左右;对大、中型船舶而言,进出港的主航道有长江口深水航道、外高桥航道、黄浦江航道及宝山南、北航道等,辅助航道有(南水道)南槽航道等;为建立良好的航行秩序以降低航行风险和避免碰撞,VTS对船舶通航密度、航行速度及船舶间追越行为等进行了适度的管理和控制;因此,通常情况下船舶进出港口时体现为按序编队航行。本文分析了船舶编队尾随航行时产生的一些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近二十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交通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长江上掀起一股"建桥热",跨江大桥建设使天然航道变成限制性航道,影响船舶航行安全,本文对长江安徽段跨江桥梁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更好地维护管理桥区航道,保障桥梁与船舶的双重安全。  相似文献   

12.
为完善航运体系的安全性建设,须构建航道适航性分析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船舶航行途中,旨在评估航道路线规划的合理性,为船舶的安全航行提供自动化、智能化的引导。由于以往的二维航道数据难以满足空间分析的需求,将由AIS航迹线数据与船舶型号参数所构建的三维航迹带、三维水下地形及三维航道要素模型作空间运算求得船舶可通航区域。在此基础上引入船舶碰撞危险度参数作为预警与决策分析的依据,构建适航性分析模型。以京杭运河的三维航道为研究对象进行模拟试验,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郭锦春 《水运管理》2009,31(8):30-32,38
为适应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和加强海事职能管理,通过对洋山深水港区及附近水域码头建设、航道设置、助航设施、监控资源等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该水域建立船舶定线制是必要和可行的,能有效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提高船舶通行效率,保护海洋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河段航道和船舶航行条件,分析口岸直水道三益桥段河床演变及历年来航道航标维护情况,提出现有航标布设存在设标间距过大、部分航标被打频繁、航道与锚地距离过近、锚地右侧水域未充分利用等问题,根据河道航行条件和船舶航行习惯,提出航标布设优化方案。该方案与现行航道维护尺度相适应,对保障航道安全畅通、提高船舶航行效率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0引言喀麦隆杜阿拉港进口航道由于电子海图偏差、航道灯浮常年移位、航道水深回淤严重等因素的制约,经常出现船舶进出港航行偏离航道而搁浅,对进出杜阿拉港船舶造成很大困扰。笔者采用常年在此施工的疏浚船舶和测量部门的统计数据,介绍该港进口航道环境,为进出杜阿拉港船舶提供精确、翔实的航道环境信息,保障船舶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6.
航道中船舶安全航行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航道的复杂性,船舶在此水域航行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船舶在进出航道前引航员、船长及驾驶员要做好充足准备;在航道航行时应该注意本船船位、航速、航向以及他船,并按章航行。  相似文献   

17.
陈明忠 《水运工程》2020,(1):107-112
跨海大桥桥区航道是典型的船舶航行受限水域,船桥碰撞安全风险大,桥区航道智能助航技术有助于提高桥区航道安全保障水平。分析了桥区航道通航风险因素以及水文气象分布规律,按通航规则将水域划分为预警、警戒、航道等不同区块,构建了桥区航行的船舶动态领域风险辨识模型。研发了自主检测船舶动态并向其播发防撞预警信息的装置,以及自动管理和运行软硬件设施的桥区航道船舶避碰智能助航系统。该系统已应用在福建省平潭海峡大桥桥区航道,有效改善了桥区水域的航道通航安全形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对船舶辅助驾驶决策相关内容开展研究。[方法]针对选取的两段内河典型航段,基于实时数字航道流场信息,考虑航行规则约束,模拟船舶–流场耦合作用下的复杂流场航段虚拟辅助驾引。模拟南京和东流航段的虚拟辅助驾引,给出相应的安全驾驶方案,在航行过程中对船舶速度、位置和航向等信息进行实时追踪。[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基于Fluent二次开发的船舶–流场耦合作用的算法可有效解决船舶多自由度运动耦合和船舶–流场多物理场耦合的解耦问题;遇见弯道或分汊时,操小舵角长距离航行可以在避免降速和较大横移的同时实现船舶的安全航行。[结论]该算法可以有效对接数字航道流场信息,开展复杂流场环境下内河航段船舶航行的过程模拟,结果可为内河航段船舶智能航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船舶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并且降低船舶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现代船舶的很多电子自动化设备能够获取船舶的相关状态信息,如位置、航速、船内温度等,但是系统相互独立,无法实现信息共享,给船舶航行带来了很多不便。本文提出一种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船舶综合信息系统,使用以太网实现嵌入式系统和各个子系统之间的通信和数据共享,并使用触摸屏对各类信息进行显示。本文对系统硬件进行了相关设计,并对以太网通信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0.
王会平 《中国港口》2009,(6):21-21,23
近年来.我国港口码头投资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都是空前的,港口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航海图书是直接服务港口、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特定图书。海上经济贸易往来和船舶进出港口安全.需要了解港区航道及附近海区的地理情况。无论是宏观的港口规划、管理还是港口的建设、使用和船舶进出港航行,都需要及时地了解和掌握最新信息。海图是船舶海上安全航行指南和必备的航海工具,是航行安全和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