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吴雯雯  王军 《中国水运》2009,(12):49-50
从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出发,论述了建立注册建筑节能工程师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提出了建立注册建筑节能工程师的职业体系的对策和建议,探索建立符合社会期望的建筑节能人才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海运人才服务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高等院校在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时培养海运人才服务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结合智能船舶发展特点,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分析智能船舶对传统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教育的影响,进而分析"人工智能+"船舶与海洋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探讨构建船舶与海洋工程人才"5333"教育培养体系,强化学科融合建设,改进教学方法,构建产教融合育人新机制,形成面向智能船舶的复合型船舶与海洋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航海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航海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提出适应国际公约与航运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求,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体系及阶梯式培养与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5.
轮机人才获取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科技论文撰写能力得以实现。结合轮机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提出的"锻炼科技论文撰写能力"的目标,文章从相应专用软件的使用入手、逐步介绍了现象描述、数据处理、科技文献写作和查阅等技能探讨轮机人才在科技论文撰写方面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分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航运人才需求结构和能力变化,提出为适应"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航运人才的需求,高校应培养"国际型、综合型、实践型"三维一体的航运人才;采用胜任力模型,从表面和潜在两方面进行胜任特征细分和定义,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航运人才胜任特征模型。  相似文献   

7.
程远林 《珠江水运》2012,(20):84-85
2012年7月23日至24日,广东海事局在东莞召开船舶安全检查工作研讨会,会议纪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培养安检后备人才,努力形成人才梯队。肇庆海事局为加强船检业务后备队伍的建设,采用从各海事处抽调相关专业年轻大学生到船检处跟班学习的方式,培养一批船检后备人才。笔者有幸参加此次培训,收获颇多,尤其是曾经在船舶安检工作中的疑惑随着培训的深入一一得到解释,于是这引发了笔者对"船检"培训安检后备人才的思考。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年轻安检员到船舶检验部门或机构交流学习的方式培养安检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8.
针对相对单一的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航运业对人才多元化需求的矛盾,分析现行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构建"航海-学术型"、"航海-管理型"、"航海-应用型"三类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探讨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实践内容。  相似文献   

9.
为推进交通运输业现代化发展,交通运输部确定了有关"四个交通"的建设要求。"四个交通"在推进深化改革、加快科技创新的同时,对航运物流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航运物流人才的概念、特点,以及中国航运物流人才培养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四个交通"建设对航运物流人才的需求,提出加快培养航运物流人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两年制航海职业教育的生源结构、企业反馈以及主管机关拟进行改革的方向,提出两年制航海职业教育采用"三明治"培养模式,从可行性、具体培养模式以及该种培养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认为两年制航海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航海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工程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本文以某央企设计院为例,重点阐述了为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在国际化工程人才队伍建设的人才选拔、培养和留住人才等方面采取的创新性举措。  相似文献   

12.
高虹静 《中国水运》2006,3(1):224-225
本文以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数控加工技术"的教学改革为基础,针对人才市场的需求,合理确定培养目标,对数控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将"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合作模式引入人才开发中,提出并剖析了基于政产学研用的航运人才开发模式及其内部运行与保障机制,结合上海海事大学在航运人才开发中的实践,阐述了基于人才委托培养的人才开发模式及基于项目开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状况,并总结出基于政产学研用的航运人才开发模式得以推广的借鉴意义及建立六大合作机制、明确培养目标、厘清各主体间的权利义务等是该模式长效运行的重要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以国内专门培养海上高技能人才的青岛某高职院校为例,分析航海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航海类高职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目前航海职业吸引力下降、航海职业认同感下降,航海类学生就业多元化等问题;结合现代航运对复合型航海人才能力的新要求,提出了基于构建"内引式"校内协同育人和"外延式"校外协同育人的的"大协同"育人模式,旨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航海人才,助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同时可为其他地方高校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四、用养并重,育好人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人才来说,知识素养极为重要,只有具备了广博深厚的知识功底,人才的能力和作用才会不断增强,得到充分的发挥.宋代方仲永5岁能诗,天资过人,然其父苟于小利,不懂得惜才养护,才有"仲永13岁时与常人无异"的悲剧.可见,即使天才亦需不断培养提高.  相似文献   

17.
水利人才援疆是援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克州水利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途径。群雁奋飞头雁领。克州水利院士工作站在江苏援疆指挥部的安排部署下,以工作站实体运行为抓手,用心部署研究、逐步完善落实,成功引进中国工程院王超、邓铭江两位院士,注重发挥两省区水利人才优势,以培训培养水利中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抓手,积极改善克州水利人才结构,加快水利短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了一支专业较全、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结构合理的民族地区水利人才队伍,推动克州水利在"十三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国家"一带一路"在南疆实施、助力克州水利脱贫攻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8.
建筑节能管理策略是保证减少建筑能耗,节约资源,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为此就要提高公众的建筑节能意识、建立建筑节能法规体系、设立建筑节能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9.
为培养航海类应用型专门人才,通过了解航海人才培养现状和岗位适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而研究我国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提出人才培养新方案:以适岗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三维互动的"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新公约和新技术发展相适应,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与航海工作环境相适应,打造职业素质拓展体系;与航海人才培养相呼应,建设优质的保障条件;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航海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应重视素质教育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设置、保障体系构建都要以素质教育和动手能力培养为核心而开展。  相似文献   

20.
夏春荣 《船海工程》2011,40(4):71-73
为推动船舶电站专业创新教育,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船舶工程技术人才,结合在船舶电站及自动化专业"PLC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体会,论述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