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托惠盐高速深圳段改扩建工程,建立加高拓宽路基变形计算模型,分析了路基弹性模量、地基压缩模量、路基加高高度等因素对路基沉降变形的影响,得到了旧路加高拓宽沉降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拓宽部分地基较软弱或旧路加高高度较小时,横断面的沉降曲线呈“反盆形”;当拓宽部分地基压缩模量较大或加高高度较大时,横断面的沉降曲线呈“盆形”;随着新填路基弹性模量的提高,道路的不均匀沉降量逐渐减小,但减小的速率逐渐降低;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后的压缩模量不宜超过既有道路下地基的压缩模量,过分加固地基可能会使路面形成反向坡;对于路基加高高度小于2 m的路段,宜使拓宽部分地基的压缩模量大于旧地基;对于路基加高高度大于2 m的路段,则应使拓宽部分地基的压缩模量小于旧地基。  相似文献   

2.
利用Geo-Studio软件,建立拓宽路基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拓宽方式及宽度、填料物理力学参数和土工格栅及桩加固参数对拓宽路基稳定性及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侧拓宽,双侧拓宽情况下路基的稳定性更好,变形量也更小。对于拓宽宽度在4m以内的拓宽工程,对拓宽路基的稳定性及变形均应加强控制。当拓宽路基的填筑高度在8m以内时,安全系数和变形量的变化幅度均较大,对于拓宽宽度为10 m及以上的新填路基,土工格栅的长度应大于7 m。填料的物理力学参数对拓宽路基的稳定性及变形均有影响,其中内摩擦角的影响最大。采用石灰桩加固时,建议长度控制在15m以内,间距控制在1~2m之间。  相似文献   

3.
刘超  刘庚  曹立松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6):33-35,311,312
结合天津滨海新区汉蔡路拓宽改造工程的设计实践,根据现状道路存在的问题确定改建方案,进而阐述了道路拓宽改造中路线、路基、路面的各自特点和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4.
依托京沪高速公路(上海段)拓宽工程,针对拓宽路基部分的软基问题,采用Ф400PHC管桩处理方案,通过沉降观测手段,分析了PHC管桩用于控制拓宽路基总沉降及差异沉降的技术效果,初步结论对上海地区高等级道路拓宽工程以及桥头跳车处治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路基拓宽是目前道路领域中最常见的改建工程之一,在拓宽道路施工及运营阶段,容易产生不均匀变形而诱发各种道路病害.为了获得路基在拓宽后的变形状况,现运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构建了路基拓宽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了道路地基顶面在拓宽工程影响下的沉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拓宽宽度、分层拓宽厚度及施工固结时间等因素对道路沉...  相似文献   

6.
张宇明 《交通科技》2011,(3):104-105,132
针对养护改造工程道路拓宽所出现的不均匀沉降和路面裂缝等病害,从路基沉降入手,以112国道(杨各庄至保定界段)养护改造工程为例,阐述了典型老路拓宽改造的地基处理方案、新老路基结合部位处理的关键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7.
李洪亮  沈可 《公路交通科技》2015,(1):214-217,253
液态粉煤灰是一种轻质材料,常用于道路拓宽工程。对于道路拓宽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系统分析路基整体的受力与变形特性,保证路基拓宽以后的整体稳定与安全。本文结合实际工程,用ANSYS软件对新旧路基的应力应变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探讨了液态粉煤灰用于道路拓宽工程时的受力与变形特性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液态粉煤灰因质量轻和固结后形成较强的板体结构,对新旧路基交界面及地基的附加应力较小,整体稳定性很高,能够很好的缓解新旧路基间的不均匀沉降,提高道路拓宽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入了解毛细作用对拓宽路基的影响,文中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建立了拓宽路基三维模型,分析了毛细作用对拓宽道路沉降变形特性的影响,并分别研究了差异土质、台阶设计尺寸、新填路基高度对路基差异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毛细作用的影响下拓宽道路两侧的差异沉降均呈"~"形,且毛细水上升高度对差异沉降有着显著影响。另外,通过控制台阶高宽比及路基高度可以有效缩小差异沉降。  相似文献   

9.
该文针对路基拓宽工程中采用保持坡脚位置不变使边坡变陡的拓宽方案,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加铺土工格栅与不铺格栅进行拓宽路基的变形及稳定性计算,并对两种方案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研究加筋陡路堤的设计、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运用数值分析法,建立山区拓宽公路路基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山区拓宽公路新老路基的不协调变形特征,并对其在道路拓宽工程中产生的破坏形式进行论述,为新老路基的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旧路基结合处的差异沉降控制是高速公路改扩建的技术难点之一。若差异沉降值过大,会导致路基遭到破坏,影响路面结构,降低道路的使用品质,甚至危及行车安全。针对上述问题,依托长株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应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不同拓宽宽度、不同填方高度、不同弹性模量和不同压缩模量4种影响因素下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变化规律,发现距旧路中心6 m范围内拓宽路基沉降较小,6~18 m范围内沉降增幅逐渐增大,新旧路基结合处尤为显著,曲线末尾出现轻微"波谷"状,最大沉降发生在拓宽路基边缘附近。结果表明:拓宽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随拓宽宽度和填方高度的增大而增加,拓宽宽度对沉降的影响较填方高度更显著,随拓宽宽度的增加,最大差异沉降增幅最大值可达89.21%,实际工程中应尽可能选取重度较小的填土或设计合适的拓宽宽度;对比不同的路基弹性模量和地基压缩模量可得,不同路基弹性模量对路基顶面最大差异沉降的影响较小,随路基弹性模量发生改变,最大差异沉降增幅最大值仅为3.58%;对比不同的地基压缩模量可知,最大差异沉降增幅最大值为42.14%,因此,在合理经济范围内,提高地基土压缩模量可显著降低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提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以广西玉林地区岑溪南渡至陆川公路改建工程为背景,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四级公路单侧拓宽、双侧拓宽、挖除重筑3种拓宽方式数值模型,根据沉降计算结果,结合现场实测沉降数据,分析不同拓宽方式下路基不均匀沉降特性。结果表明,单侧加宽时,沉降稳定后,新路基侧路基沉降比旧路基侧大,地基沉降呈U形;双侧拓宽时,道路整体沉降沿路基中线两侧对称,路基沉降逐渐变为U形,地基沉降由W形变为U形;旧路挖除重筑时,路基差异沉降减小,但道路整体沉降增大;现场沉降监测数据比数值计算结果整体大约5 mm,误差控制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公路拓宽改建应遵循的设计原则及叶信高速公路路基拓宽改建施工技术方案,因地制宜地选择新老路基拼接处理措施,供路基拓宽改建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少多年冻土拓宽路基差异融沉,提出块石气冷拓宽路基处治方案,在路基下伏多年冻土横向差异退化的背景下,以多孔介质自然对流换热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块石拓宽气冷路基数值计算模型,对利用旧路拓宽,以及翻挖旧路并原位新建块石气冷拓宽路基两种不同建设模式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块石层内空气对流特征、多年冻土层长期热稳定性变化过程以及新旧地基冻土层差异融沉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块石拓宽路基在提高阳坡路肩下多年冻土层热稳定性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拓宽路肩下多年冻土层在新建黑色沥青路面强吸热作用下未出现明显退化,块石拓宽路基在消除阴阳坡冻土差异退化方面效果明显。在既有旧路病害严重路段,需要对旧路地基和拓宽地基起到双重调控作用,适宜采用翻挖旧路并原位新建块石气冷拓宽路基,对新旧路基差异融沉可以起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延安北过境线路基拓宽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监测、室内试验及FLAC3D有限差分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新旧路基拓宽差异沉降特性进行研究。监测数据表明,由路基土体在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黏滞蠕变只占总沉降的很小一部分。通过室内直剪试验,得出黏聚力值为21 kPa,内摩擦角值为38°;当最大差异沉降量达到最小值时,拓宽侧路基填筑高度为6 m;当新路基的沉降开始增加时,拓宽高度大于6 m;当旧路基高度不变时,新旧路基顶面和最大沉降点向外移动。在工程实际中,新旧路基的拓宽宽度增加对旧路基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以延安北过境线路基拓宽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监测、室内试验及FLAC3D有限差分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新旧路基拓宽差异沉降特性进行研究。监测数据表明,由路基土体在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黏滞蠕变只占总沉降的很小一部分。通过室内直剪试验,得出黏聚力值为21 kPa,内摩擦角值为38°;当最大差异沉降量达到最小值时,拓宽侧路基填筑高度为6 m;当新路基的沉降开始增加时,拓宽高度大于6 m;当旧路基高度不变时,新旧路基顶面和最大沉降点向外移动。在工程实际中,新旧路基的拓宽宽度增加对旧路基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不同拓宽条件下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路拓宽工程中,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是导致路基路面病害的根本原因。选取某高速公路拓宽路基的典型断面,建立二维有限元数值模型进行分析。分析了在不同的拓宽方式、拓宽宽度、地基强度、修筑方式等拓宽条件下,新老路基顶面不协调变形曲线形态的规律及不协调变形的典型特征,并阐述了上述拓宽条件对于不协调变形特征的具体影响。探讨了导致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的内在原因,并针对部分不协调变形特征提出初步工程处治措施。通过室内路基模型模拟路基拓宽所造成的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所获结果与数值模拟分析吻合。  相似文献   

18.
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是路基拓宽工程病害的最根本原因,充分掌握不同工程条件下不协调变形的特征是路基拓宽工程设计和新老路基接合部处治的基础.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对各种不同工程条件下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的特征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并得出结论.研究成果对道路拓宽工程中新老路基结合部处理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差异沉降对拓宽道路的影响,应用有限元程序建立了差异沉降的计算模型,分析了拓宽路基差异沉降特性,研究了路基高度、土基压缩模量、拓宽方式和宽度对路基差异沉降以及沉降曲线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双侧拓宽在差异沉降控制上优于单侧拓宽;最大差异沉降的增加和土基压缩模量的减小不成反比例;受边界条件的影响,路基填土高度越小,拓宽路基顶面沉降曲线越接近“~”形。研究成果对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新老路基差异沉降的处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广领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24-26,38,M0006
合理的横断面形式、平纵线形指标、路基路面设计是城市道路改建中的关键。结合苏州老城区道路改建项目,针对现状建设条件、交通量预测结果,推荐采用三块板断面布置形式。通过拆除原侧分带、压缩非机动车道形式,使现状双向四车道实现双向六车道,同时新建侧分带保留了四排绿化,充分考虑了老城区道路绿化景观需求。拓宽新建段一般路基设计采用20 cm C20混凝土处理,路面设计根据现状弯沉值推荐了两种方案,为城市道路改建工程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