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0 kV自闭贯通线路一般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其在发生单相接地时一般可带故障运行2 h,目前尚无有效的自闭贯通线路故障距离保护方案.本文基于自闭贯通线路特殊的线路走廊和通信环境,对10 kV自闭贯通小电流接地系统行波法故障测距进行研究.采用A型单端行波故障测距法,对于单相接地时波形数据处理问题,利用小波变换监测信号奇异性...  相似文献   

2.
10kV自闭线路单相接地故障自动检测及切除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现有10kV自闭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检测方法的调查、分析,提出了10kv自闭线单相接地故障检测判据,并从理论上加以分析,说明。同时根据本文提出的判据,运用交流采样、数字信号处理器(DSP)、GPS、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等先进技术,设计出10kv自闭线路故障自动检测及切除系统。实现快速隔离故障,缩短故障查找时间,确保10KV自闭电网正常供电。  相似文献   

3.
分析铁路10 kV电力贯通(自闭)线路常用故障查找方法及其缺陷,提出基于铁路专用宽带移动通信系统(LTE-R)的数据传输通道,对10 kV电力贯通(自闭)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在线路发生故障时,调度中心对各站点上传的突变参数进行数据解析,确定故障区段后自动切除,同时恢复线路供电。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利用高速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结合设置于铁路沿线的箱式变电站和10 kV配电所的故障录波数据,解决铁路区间贯通线发生故障后需铁路局调度所值班人员逐一调取故障前后的电流数据、人工分析判断故障线路、手动隔离故障区域的问题,从而实现自动故障隔离与定位,提高供电可靠性。研究结论:(1)根据铁路10 kV配电所的微机保护装置和RTU装置记录的故障前、后电压电流数据,可自动选择出区间贯通线的故障区段;(2)利用故障区段的双端箱变内设的RTU装置故障测量数据,可精确地计算出故障距离;(3)本故障测距方法可有效消除电缆长度冗余、电缆容性效应以及过渡电阻造成的测量误差,解决全电缆线路的故障定位问题,缩短高速铁路区间贯通线的故障恢复时间,提高区间贯通线的供电可靠性,从而确保了动车组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超长距离铁路自闭贯通线路故障定位的方法,通过将输电线路分段,首先确定故障所处的分段,然后在各段内实现精确故障定位.Matlab/Simulinl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故障定位原理理论上可以满足对单相接地故障进行较为精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6.
铁路一般采用沿线设置10 kV电力贯通线和自闭线的供电模式,贯通线为架空线的10 kV配电网一般采用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近年来随着客运专线的建设,贯通线全线基本都采用电缆线路,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很大,铁道部要求贯通线为电缆线路时,宜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针对2种不同接地方式,分析了10/0.4 kV低压系统中性点接地和保护接地的特点,对贯通线为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以及单台和两台变压器时的中性点系统接地和保护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7.
谭贵宾 《电气化铁道》2023,(S1):39-41+46
铁路自闭贯通线路负责向沿线通信、信号、车辆等重要行车负荷设备供电,一旦发生故障造成停电将影响列车运行。基于现阶段10 kV自闭贯通线路运行现状的一系列问题,探索行波故障测距解决方案,以保证铁路自闭贯通线一旦出现故障时行波故障测距装置正确启动,快速判断故障类型和精准定位故障地点,尽快对故障进行处置,有效压缩故障停时。  相似文献   

8.
宫衍圣 《铁道学报》1999,21(A05):104-108
通过对10kV自闭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分析,阐述了10kV自闭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对零序电流的分布与变化规律,提出了检测,查找和切除10kV自闭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段的判据及利用微机远动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铁路贯通自闭线路是比较典型的10KV配电线路,线路自动故障定位与隔离可以采用经典的基于重合器和分器的方案,但最理想的还是采用基于FUT的自动故障定位与隔离方案,不仅可以显著提供电可靠性,而且能适应铁路沿线供电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10 kV电力系统贯通线路为电缆配电线路,为铁路行车信号、通信等一级负荷供电。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时有故障发生,故障处理时间较长,为减少对运输生产的干扰,基于高速铁路既有10 kV电力SCADA系统,提出了一种快速故障区段隔离的智能定位方法和处置步骤。  相似文献   

11.
根据10kv电力贯通线单相接地故障(小电流接地故障)和贯通线三相不平衡引发的零序过电压(虚假接地故障)的共同特征,对贯通线三相不平衡引发的虚假接地故障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潮流计算,为现场判断故障类型和快速检修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京广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内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或接触网跳闸时、引起相邻或线路上配电室馈出线(综合贯通、一级贯通)零序过电流保护误动跳闸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设计阶段应该统筹考虑保护的配合、运营阶段应实测配电室可能出现最大零序电流对整定值进行修订以提高单相接地故障时零序过电流保护的灵敏度,简述了现场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电气化铁道是单相移动牵引负荷,会造成电力系统三相负荷的不平衡,对不平衡产生的负序电流问题,需探讨减小负序电流的措施,尽量减小牵引负荷对电力系统的负序影响。研究结论: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普遍采用换相联接的供电方式——轮换接人电力系统中的不同相。本文对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采用单相结线、单相V,v结线、三相V,v结线、三相YN,d11结线、三相一两相平衡结线、三相V,X结线等牵引变压器的端子标志及联接进行了论述和总结,对牵引变电所采用各种牵引变压器的换相联接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客运专线采用AT供电方式时,单相或单相V,x结线的变压器端子标志、联接方案及牵引变电所换相联接的推荐方案。采用该方案可以简化牵引变电所牵引变压器一次侧高压线路的接线,避免高压侧线路出现交叉连接,同时简化了牵引变电所的平面布置,节约了投资。  相似文献   

14.
以长昆高速铁路邓家山变电所至廖家田分区所供电区间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接线方式、系统参数进行等效计算,利用PSCAD/EMTDC元件库元件搭建模型,设置相关参数,搭建全并联AT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以实现对变电所及牵引网各种短路故障的仿真计算。以实际短路试验为例进行仿真,仿真计算数据与实测数据比对结果表明,基于PSCAD/EMTDC建立的全并联AT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实际供电系统不同故障情况下短路电流的大小及短路电流的分布情况。利用该仿真计算结果,根据"横联线电流比"故障测距法进行故障定位计算。结果表明:数据满足故障测距要求,该模型能够为今后深入研究高铁牵引供电系统的故障及保护设备的运行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国铁和地铁同桥水平近距离敷设,在国内尚属首次,并且无经验可参考.由于地铁和国铁两个供电系统的接地及连接方法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必需考虑接地问题.通过对地铁、国铁供电系统与地关系的说明,从杂散电流防护、绝缘、轨电位等角度,对南京大胜关桥地铁和国铁采用绝缘地还是共地方案分别进行了分析.基于人身设备安全,推荐采用共地方案.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近年我国铁路建设事业迅猛发展,新建了大量时速200 km的客货共线铁路,由于新建线路上运营机车种类繁多,而电力部门又对铁路功率因数考核严格,因此需对牵引变电所功率因数进行研究。研究方法:通过对各种牵引负荷综合功率因数的计算来确定牵引变电所的功率因数。研究结果:利用此方法能较准确的反映牵引变电所的功率因数。研究结论:通过综合功率因数计算,可以较准确地求出客货共线线路开行不同类型、不同对数列车时牵引变电所的功率因数。  相似文献   

17.
侯启方 《电气化铁道》2009,(3):11-13,16
从接地设计原则、接地网材料和寿命、接地网布置形式等方面,对常规铁路和客运专线牵引变电所的接地系统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接地网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介绍了预防接地网故障及优化地网设计的~些新方法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对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断线接地故障时变电所出口处的测量阻抗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推导;结合接触网实际参数,采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仿真,给出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各种短路、断线接地故障的测量阻抗—距离特性曲线;最后针对全并联AT供电方式供电臂以负荷开关进行并联的接线形式,给出供电臂保护配置方案,以期为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馈线保护的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铁路电力贯通线的故障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传统的人工排查故障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生产要求.根据行波理论,研究开发以嵌入式微机为核心的故障自动处理装置.经过实际运行考核,该装置性能稳定,满足现场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