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9 毫秒
1.
席燕 《中国港口》2005,(8):42-42
新一轮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港口法》和《行政许可法》等颁布实施,江苏省政府明确江苏省交通厅为江苏省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筹建省级港口管理机构。由于江苏省交通厅此前没有港口行政管理职能,因此迫切需要一套系统、完整、科学的港口管理体制和相应的政策措施指导未来的工作。20  相似文献   

2.
<正> 港口行政管理就是港口行政机关对港口事务的组织和管理。而港口行政管理的“手段”实质上是指港口行政机关对港口事务的组织和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即港口行政权关采取何种方式和方法有效地对港口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港口行政机关对港口事务的组织和管理主要应是法律手段。法律手段是我们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港口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水运工程》2012,(4):66
全国港口管理信息系统,是为促进、提高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水平、办事效率和服务能力,由交通运输部指导建设的覆盖部、省、地市三级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的港口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是港口行政管  相似文献   

4.
《珠江水运》2005,(10):30-32
自<港口经营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实施之后,为指导各地做好<规定>的贯彻落实,交通部先后下发了<关于实施〈港口经营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交水发[2004]235号)、<关于对浙江省交通厅港航管理局要求明确港口行政管理有关问题的复函>(厅水字[2004]307号).最近,不少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又提出了一些有关港口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为指导各地进一步做好<规定>的贯彻落实,日前,交通部发出<关于明确港口经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就港口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明确如下:  相似文献   

5.
《水运工程》2007,(8):32-32
交通部日前对厦门港跨行政区划对厦门湾港口资源进行整合实行一体化管理予以确认。 2006年初,根据福建省政府决定,厦门湾内厦门市所辖的港区与漳州市所辖的后石、石码、招银三个港区合并组成新的厦门港,成立厦门港口管理局,作为全厦门湾港口、航道和水路运输实施行政管理的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厦门港口管理局依据储口法》的规定,履行漳州三港区招银、后石、石码等港区的港口行政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6.
沿海港口的管理体制当前正经历着或面临着政企分开的重大改革.如何在政企分开后进一步强化港口行政管理,解决港口一段时期以来管理职能分散、政出多门的问题,成为改革的一个焦点.综观厦门、泉州、汕头、温州、福州等沿海港口实施政企分开体制改革的情况,我们认为,当前强化港口行政管理必须突出抓住4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上海港码头管理方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利国 《中国港口》2007,(10):36-37,23
港口法实施以后,港口管理体制的改革还在逐步深化中,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如何加强对港口企业的服务与管理,是当前各港口关注的热门话题。上海市港口管理局码头管理中心周利国同志撰文对如何开展对码头的行政监管、行政处罚和综合执法等进行了探讨,对其他港口码头也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同时我们也希望由此引起各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和港口码头企业的关注、重视,在《中国港口》杂志开展讨论交流,以提高我国港口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陈阳都 《中国港口》2002,(2):10-10,13
当前沿海港口的管理体制正经历着或面临着政企分开后进一步强化港口行政管理,解决港口管理一段时期以来职能分散、政出多门的问题,成为改革的一个焦点.综观厦门、泉州、汕头、温州、福州等沿海港口实施政企分开管理体制改革的情况,我们认为,当前强化港口行政管理必须突出抓住4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自《港口经营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实施之后,为指导各地做好《规定》的贯彻落实,部先后下发了《关于实施<港口经营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交水发[2004]235号)、《关于对浙江省交通厅港航管理局要求明确港口行政管理有关问题的复函》(厅水字[2004]307号)。最近,不少  相似文献   

10.
<正> 去年年底的全国港口管理工作会议和今年年初全国交通厅局长会议,不但对今后我国港口行业行政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及工作目标要求进行了分析阐述,而且对今年各级港口行业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做好的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可以说目标和要求都十分明确。今年是省、地两级人民政府在我国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之后正式履行对下放港口行政管理职能的第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交通部等部门关于深化中央直属和双重领导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明确引航机构暂时维持在港口企业的过渡期为3年。现过渡期已届满,引航机构应整体移交给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归口实施行政管理。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按照“一城一港一引航”的原则,在原引航机构的基础上组建为一个非营利性的机构,为事业单位,统一负责全港的引航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 交通部于2003年3月10日以“交水发[2003]69号”文发出通知,要求加快港口政企分开步伐加强港口行政管理。具体通知如下: 2002年是我国港口管理体制实施重大改革的一年,各有关省(直辖市)、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委、各有关省(直辖市)交通厅(委)以及原中央直属和双重领导港口,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  相似文献   

13.
赵立栋 《中国海事》2008,(11):37-38
目前,我国仍没有行政强制方面专门的法律规范,对行政强制的系统研究对指导工作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海事管理机构的角度分析了行政强制执行常见的一种方式一“代履行”的定义、要件以及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海事管理实践中应用“代履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港口法》实施后,港口建设市场如何管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港口法》并没有对港口建设市场管理做出详尽的可操作性的规定。本文谨对港口建设市场管理面临的新的问题及其对策作一探讨。一、港口建设市场管理的主体在全国港口体制改革进行和《港口法》出台后,由哪个部门负责港口建设市场的管理?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地的做法不尽相同。我们认为,港口建设市场管理的归口部门应该是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理由是:《港口法》第二条规定,“从事港口规划、建设、维护、经营、管理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法。”港口建设和维护,都属于港口建设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15.
杨雪英 《水运管理》2008,30(3):17-18
为全面了解港口体制改革以来我国港口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现状,提高港口行政队伍依法行政能力,改善队伍建设现状,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分析我国港口行政管理队伍调研数据.分别从队伍总量、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人才管理机制等方面指出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提出重视规划、加强培训、建立合作机制、落实经费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港口联合与合并的概念 港口联合与合并是整合港口资源的主要两种方式。简单地说,港口的联合是不同城市或不同区域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港口联合起来,由有关方共同协商管理港口的规划、投资、建设和经营。港口的合并就是同一城市或同一区域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港口合并为一个港口,按一个港口经营方式运作,由一个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实施管理。综观世界上港口的联合与合并,其起因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城市之间或者区域之间为了自身经济的发展,发生争夺港口岸线和港口管理权的情况,为了平衡城市或者区域问的利益而将有关港口进行联合;二是有一些港湾在其内部分散着几个港口,而每个港口又各自为政,使港湾内的港口布局很不合理,生产不协调,产生内耗,为使港湾内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而将港口进行联合或者合并;  相似文献   

17.
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港口岸线水域,应根据法律法规先向港口行政管理机关提出申请,再由港口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审批。否则.其权益将不受法律保护。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面对本院的终审行政判决,本着有错必究、实事求是的作风主动进行重新审理.保证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郭彦飞 《中国水运》2007,5(10):16-17
长江江苏段作为我国内河航运经济价值最高的水域之一,在航路特征、航行规则等方面与海上通航水域特征类似。在目前长江江苏段仍以内河船舶航行为主的情况下,虽然港口和港口岸线已适用海上法律体系进行管理,但对于长江江苏段通航水域,仍应加强法律适用方面问题的调查和研究,慎重考虑适应海上法律体系实施海事行政管理。在《海上交通安全法》修订出台时,应是考虑长江江苏段适用海上法律体系实施海事行政管理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9.
李庆社 《中国港口》2004,(5):36-36,47
<正> 当前,在实施《港口法》过程中,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港口管理机构的合理配置问题 《港口法》第六条对全国港口管理体制问题作了一个原则性的规定。目前,从已完成体制改革的港口来看,其形式是多样性的,这并不违背《港口法》有关原则并符合我国国情。港口所在地的城市政府在确定港口管理体制时,一定要结合本地港口的实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合理地配置港口管理机构。如果一个大港或发展后劲十足的港口城  相似文献   

20.
杨华雄 《中国港口》2004,(7):34-34,33
港口保安是国际社会为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而提出和开展的,它对全球港口来说是一个新的任务。面对这种新的形势和任务,如何根据我国港口的实际情况全面实施港口保安工作,使它既达到国际公约的要求,又符合我国港口的实际情况,需要研究、探讨和摸索。一、港口保安的行政管理我国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