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制作了磁罗经数字校正仪,提出了磁罗经自差数字化校正法,并完成了船舶在锚泊状态时就能校正磁罗经自差的实际校正工作,能够满足校正工作的要求。为磁罗经校正工作提供一种高效便捷的方法.确保船舶的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围绕磁罗经的指向原理、船舶磁性的变化及其对磁罗经的影响、船舶航行和磁罗经密不可分的关系进行阐述,一方面介绍了磁罗经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说明了磁罗经在保证船舶安全航行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首先建立磁场数学模型,然后在船长、探头的姿态角、航行的速度、船舶的起始点未知的情况下设计了磁定位算法。在算法中偶极子个数不确定,采用旋转椭球体和偶极子阵列混合模型进行磁定位,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目标舰船长度的估算和真实值偏差非常小,从而说明本文所设计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用等效源法实现舰艇磁异常推算通常将等效源置于舰艇所占空间内,其位置分布参数常依赖人为经验确定,从而直接影响了等效源法在舰艇磁异常推算中的通用性。针对该问题,从边界积分理论及等效原理出发,分别建立了以边界单层源、双层源和混合源为未知量的边界等效源舰艇磁异常推算模型。与应用于舰艇磁场建模中传统等效源法相比,其等效源只需分布于边界面上,从而大大降低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基于磁场测量值来求解边界等效源磁性参数属磁场逆问题,磁场测量数据中信息量的不足通常使其表现出一定的病态性。为减小测量误差等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应用截断奇异值分解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并分析了所用磁场数据类型对建模的影响;采用数值算例和船模实验对边界等效源舰艇磁异常模型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基于截断奇异值分解方法求解的边界等效源舰艇磁异常模型,可有效克服传统等效源法在舰艇磁异常建模中的不足,推算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徐伯民 《航海》1995,(11):6-8
本记叙了其两次电罗经故障的经历,分析了对电罗经和磁罗经管理和养护的重要性,提出了用磁罗经操舵航行的基本做法和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舰船高纬海区航行时磁罗经指北力减弱,指向精度降低的问题,将船舶在白令海至北极东北航道实测的磁罗经指向数据与高精度GPS光纤罗经指向数据对比,分析舰船磁罗经在北极高纬地区指向的稳定性和自差变化特性,构建误差拟合曲线并基于拟合参数建立北极高纬海区磁罗经指向误差补偿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误差补偿,磁罗经在北极高纬海区的指向误差明显减小,在纬度70°以下海区补偿残差不超过3°,在78°以下海区补偿残差不超过5°,满足舰船北极高纬海区航行时磁罗经指向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潜艇使用单枚声诱饵对抗鱼雷效果不理想,分析了潜艇使用两枚声诱饵对抗鱼雷使用方法.通过潜艇、声诱饵和鱼雷之间的运动关系,建立了潜艇使用两枚声诱饵对抗鱼雷数学模型.利用仿真对比分析了采用单枚声诱饵和两枚声诱饵不同对抗方法,得出了潜艇使用两枚声诱饵对抗鱼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舰船科学技术》2015,(9):137-139
为了研究舰船的磁性目标特征,基于弱磁环境下铁磁质的线性磁化规律,利用国际地磁参考场模型,研究了不同磁航向情况下舰船磁异常信号的分布。仿真分析表明,在地磁坐标系中,舰船南侧的磁异常信号为正,北侧为负;随着舰船磁航向的变化,磁异常信号等值线的形状略有变化,取向和范围有较大变化;为了减弱磁异常信号,舰船应沿磁东、磁西方向航行,为了提高探测能力,应沿磁南、磁北方向搜索。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自航式声诱饵的最优使用策略问题,建立了鱼雷、潜艇、声诱饵的运动学模型,分析了影响诱饵对抗效果的各种因素,根据声诱饵有效对抗声自导鱼雷的评价准则,利用遗传算法求取各种态势下诱饵的最优使用策略。仿真结果表明了算法的快速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能使船舶在锚泊或停靠码头的状态下就能实现磁罗经自差校正的目的,通过安装在罗盆底部的一种数字磁力检测仪测量并存储船舶正常航行时3个航向磁罗经自差力的大小与方向,在校正自差时利用存储的数据可计算出半圆自差系数和象限自差系数,完成磁罗经自差的校正工作.从理论上论述了依靠数字磁力检测仪校正磁罗经自差的原理,阐述了数字磁力检测仪组成以及船舶在锚泊或停靠码头时利用数字磁力检测仪校正自差的方法.经过实践验证了校正方法的正确性,用计算机及传感器技术为磁罗经自差校正提供一种高效便捷方法,节省时间和费用.  相似文献   

11.
现代舰船上的指向导航仪器主要利用指向精度高、使用方便的电罗经,传统的磁罗经也仍然需要装备在舰船上,但磁罗经不能用于舰船自动航行。目前,当舰船上电罗经发生故障不能导航时,只好采用人工操舵航行。采用电子磁罗经的方法,能够代替电罗经进行自动导航。现代航海还采用多种导航仪器综合运用的自动航行方案。  相似文献   

12.
磁制冷     
所谓磁制冷,是以磁性体作为工质的一种全新的制冷方式。传统的气体液化制冷,是用压缩机对气体进行加压或减压来实现制冷,而磁制冷则是通过控制加在磁性体上的外磁场,使之产生放热或吸热过程进行制冷。所谓磁性体,是地面上的多种原子中具有磁矩的一类物质,例如像3d 族过渡性金属原子或稀土类原子,即具有小原子磁铁那样的物质。含有上述原子的金属合金称为磁性体化合物。在上述原子磁铁中,由于原子磁铁的热运动,同时存在使原子成排列有序状态的相互作用和打乱这种有序状态的效应。因而,在磁性体的高温区,原子磁铁的热运动激烈,完全处于无秩序状态;相反,在低温区,原子磁铁排  相似文献   

13.
在不需要舰载定位装置的情况下,舰船磁定位方法已能定位大海中航行的舰船。针对磁定位中磁场信号的变化严重依赖于潮汐深度、舰船和传感器阵列的相对位置2个因素的问题,本文将潮汐变化、舰船和传感器阵列的相对位置2个重要影响因素纳入到舰船磁场信号模拟模型中,根据舰船磁场测量数据定位舰船踪迹,并且不需要舰船上人与装置的大量合作。试验表明,该方法可行性强,定位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现代战争中,反辐射导弹已经对雷达构成巨大的潜在威胁,本文用马尔科夫法分析了雷达诱饵对抗反辐射导弹的实现机理,结合水面舰艇雷达装备的特点,评估了雷达诱饵方法对抗反辐射导弹的可行性,提出了水面舰艇采用诱饵法的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具有高效率、灵活性和安全性的优势,利用它来实现军港无线供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建立了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互感电路模型,分析了系统特性;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动态调谐技术;最后立足于实际应用提出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军港应用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无源磁传感器为探测、搜索运动区域内的磁异常目标提供了一种手段。现行技术下由超导量子干扰装置(SQUID)组成的传感器,可以实现最高灵敏度的磁异常目标的; 种由铌块和金属丝超导元件组成的传感器由液态氨冷却到4K。已开发出一种灵敏度高、探测距离远的先进超导梯义仪样机,其传感器的特点是使用铌江膜超导元件和新的液态冷却技术。传感器使用液态拟冷却技术,可以使传感器的组装尺寸后勤保障要求和。从现行观点论述了磁  相似文献   

17.
冷画屏  谢荣鸿  邹振华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10):167-169,175
作为潜艇对抗反潜声自导鱼雷的重要装备,自航式声诱饵的战斗使用对最终效果有着重大影响。在简述自航式声诱饵对抗声自导鱼雷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潜射自航式声诱饵对抗反潜鱼雷动态过程的多个仿真数学模型,对在声诱饵不同参数下的潜艇生存概率进行了仿真,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潜射自航式声诱饵的作战使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详细调研无人艇的发展现状,分析其走向自主智能化的现实瓶颈,并揭示无人艇平台的缺失及智能博弈对抗能力差这2个制约智能无人艇落地的根本问题。针对这2个问题,结合数字孪生技术,给出水面无人艇群体智能研究平台设计方案,同时也提出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智能体博弈对抗的相关可行性设想,为实现无人艇在复杂海洋环境下的自主航行、群体决策和博弈对抗等目标打开新思路,有望为我国智能无人艇的工程实践落地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船舶磁罗经是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保障,根据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规定,船舶磁罗经自差必须每年校正一次。本文就目前营运中的船舶有关自校磁罗经自差的方法进行探讨,并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磁罗经校正人员考试发证办法》通知第四款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20.
介绍所设计的基于磁阻罗盘HMR3000和微处理器MSP430的新型数字磁罗经系统,该系统应用一种新颖的椭圆拟和自差校正方法,实现自动消除自差,避免船舶导航中繁琐的自差修正,实船验证,在航行途中最大误差角小于1.9°,均方差误差角小于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