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的加大,以高速公路为代表的高等级公路建设逐年加快,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高速公路客运应运而生并得以迅速发展,客运车辆的档次、数量、运行速度等大大提高。以高速公路为依托的高速公路客运的出现和发展,凭借其安全、舒适、方便、快捷的优势在几种旅客运输方式中处于重要地位,较好地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公路客运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高速公路客运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陆续建成通车,高速公路客运应运而生,为人们的生活开辟了新的天地,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了沿线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了掌握高速公路客运市场行业管理主动权,只有站高望远,超脱一般汽车客运的习惯,充分认识高速公路客运带来的人们观念的转变,才能对高速公路客运市场有所理解,从而避免就事论事、陷在具体事务中纠缠不休,争论正确与失误。本文就准备从宏观上来探讨高速公路客运的几个主要特点,以求得人们思想和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正> 随着高速公路网的逐渐建成,高速公路客运业将迅速发展,为充分发挥高速公路客运的优势和作用,加强客观协调管理,高速公路客运站的布局与基础设施配置问题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本文以沈大高速公路为例对上述问题作一粗浅的探索。以为决策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公路快速客运的市场定位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路快速客运是以高速公路及运行条件好的干线公路为依托,以GPS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采用快速车辆为旅客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客运方式。随着主骨架公路网乃至全国高等级公路网的基本形成,一批全国性跨区域的快速客运公司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公路快速客运的发展,冲击了铁路运输,促使  相似文献   

5.
随着陕西省“米”字型路网构架的不断完善,高速公路路网的运输效率也需要不断提高,以便与一体化的路网发展步调一致。鉴于此,文章对陕西省部分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高速公路运输与一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以及航空运输之间的竞争实力进行了比较,针对目前陕西省高速公路路网的客运运输效率,提出能进一步增强道路客运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经济发展对公路运输的需求,我国公路快速地向高等级发展.随之应运而生的高速公路客运以其快速、安全、经济、舒适的优势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地位日趋重要.到2002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2.52万公里.据统计,当前投入高速公路客运的中、高挡客车已达到3 700多辆,虽然其发展的历史不长,但它已显示出勃勃生机和活力,给旅客运输带来了新的变化.如何使高速公路客运健康有序的发展是当前摆在交通行业面前的又一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的兴起、民航业的迅速发展,旅客运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竞争最为激烈的经济发达地区,铁路客运更是面临着失去市场份额的危险。公路对铁路的短途旅客运输形成强烈的冲击;在中长途客运市场,民航也与铁路展开了竞争。在如此严峻的态势下,铁路客运若想保持其在客运市场中应有的地位,占有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实现经营观念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全面提高铁路客运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传统客运正面临一场深刻变革道路客运和水路客运是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民群众便捷出行的基础性服务行业。目前交通运输整体形势是历史上发展最快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公众出行需求逐渐向差异化、多元化转变。随着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民航等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以及陆岛、海湾间跨海大桥和隧道等的建设,"民航平  相似文献   

9.
<正> 1997年4月22日至5月6日,国家计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组织了全国干线公路客运项目考察团赴美访问考察,先后在纽约、华盛顿、洛杉矶、圣地亚哥等城市,访问了美国运输部联邦公路总署、旅美华人科技协会、高速公路评估公司、灰狗公司洛杉矶客运中心、纽约港务客运枢纽等单位,并考察了纽约至华盛顿、洛杉矶至圣地亚哥等高速公路及客运设施,以及墨西哥与美国的边境公路客运。现将所见所闻和感观,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速客运不单纯是车速提高了的普通客运,而是在技术、经济、营运组织与管理等各个方面都与普通客运存在本质区别的新型旅客运输产业。根据我国高速客运的特点,提高经营管理效益既是运输行业发展的要求,又是充分发挥高速公路效用的重要环节。高速客运在优化  相似文献   

11.
1995年以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网络的不断完善,公路快速直达客运(以下简称“快速客运”)作为一种新的客运组织形式,以其高档舒适的车型,高密度的班次,航空式的优质服务深受广大旅客的敬迎,得到了快速发展,使我国公路运输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交迅速成为公路运输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但  相似文献   

12.
<正> 1990年9月沈大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揭开了我国高速公路旅客运输的序幕,目前我国已有21个省开通了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近4000公里,为高速客运注入了活力,高速公路客流的特点怎样,轨迹如何,相关因素是什么,笔者想谈谈这方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孙贵 《综合运输》2000,(7):26-30
<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给道路客运市场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各种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的迅速建设,为道路运输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春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道路客运市场已经出现了许多原来无法预见的新的困难和矛盾;如不能认真加以解决,势必要成为我国道路客运市场发展过程中的桎梏。为此,笔者在广泛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一次尝试性的探索,并对“道路客运”当前存在着十个矛盾,初步讨论如下。 一、现行管理机制与市场建设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道路客运市场以其相结投入少、见效快的特点,成为当前社会投资的“热点”之一。国营、集体、私营一起干,客运市场表现出极其兴旺局面。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问题不在于“快”,而是在于有些“乱”。在农村,非法营运的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交通运输集团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高速公路客运接驳站——济青高速刁镇客运站,解决了当地群众上高速路、乘车难的问题。文章论述了建设高速公路客运接驳站的必要性,介绍了高速客运接驳站的选址与服务形式、安全与服务管理情况、以及使用效果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如同其他行业一样,道路运输业在数量上得到充分发展,粗放型低效率发展所带来的问题逐渐为业界关注,并开始从"量"的扩张转移到"质"的提高--集约化经营.一批新兴的道路运输企业,如新国线、浙江新干线等,以高速公路开通为契机,以高速公路客运为主切入点,纷纷开始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豪华大客在长途客运和旅游客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记者注意到,在各大客运公司里,进口车型依然占据豪华客车的主力位置.为了弄清原因,记者近日走访了一家中外合资的长途客运公司,向该公司的一位技术部经理询问了进口大客的使用情况,同时对两款进口客车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7.
曹建 《综合运输》1999,(8):16-17
<正> 客运线路的审批制,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一直延续至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和发展,原有客运线路审批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客运线路作为一种社会资源,一种无形资产,正在被管理部门和客运企业逐步认识。如何合理配置客运线路资源,成为客运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课题。 当前客运线路中,运力总量相对过剩,车辆运行效率下降,经济效益滑坡,已成为阻碍客运业进一步正常发展的主要障碍。以镇江市1998年客运市场调查为例,市区50公里以内的营  相似文献   

18.
<正> “九五”期间,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开放,湖北省公路运输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只有加快改革步伐,才能使公路运输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九五”期间公路运输发展目标:建立公路运输市场体系框架,市场机制基本形成,法律规章较为完善配套,调控监督体系基本健全,各种经济成分并存,运输经营者平等竞争。 ——客运方面,基本形成以中级客车为主,高级客车、出租小汽车为辅,其它客运为补充,大中小齐全,高中低配套的客运运力结构;基本形成以城乡客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一种以车辆标准高、服务质量好、营运速度快、一票直达目的地为特色的快客运输方式应运而生,并迅速在全国各地发展起来。如浙江快客自1995年产生后,由于规范了浙江快客的服务标识,统一了形象和服务标准,作出了准点发车,直达途中不上客等服务承诺,至今已迅速发展到数十条快客运输线。笔者有幸应邀,为浙江快客司乘与管理人员培训ISO9000族标准,因此。,就以快客运输作为长途客运的代表,阐述其服务质量体系的策划与建立。  相似文献   

20.
<正>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扬州市道路客运市场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势头。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客运市场形成了国有、个体、私营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竞相发展的格局,促进了城乡交流,方便了人民生活,实现了“人便于行”。目前,客运工具已由单一型向多元型发展,形成了大中小高中普卧齐全的客运运力结构;客运线路管理建立了由行政审批转向有偿使用的管理制度;客运站埠由企业自用型向社会开放型和公用型转变;客运企业由分散型向集团型过渡,实现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