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刘念 《中国港口》2003,(9):28-29
<正>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在港口建设的初期就改革了旧的投资体系,实现了港口投资多元化,形成了深圳港口的特点。深圳港口投资中,有政府、民间(企业、资本市场)、国内、国外等多种资金渠道。对深圳港口20多年建设、投融资体制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总结研究,其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均可对全国目前正在深化的港口投融资体制改革起了良好的借鉴作用。 一、深圳港口投融资结构及其投资效益分析 深圳港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南部,珠江入海口东岸,毗临香港。1980年深圳建特区后,港口迅速崛起,建成蛇口、赤湾、妈  相似文献   

2.
世界主要港口投融资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别分析了世界主要港口投资、融资及土地政策,据此提出了加快我国投融资体制多元化进程及推进我国港口土地和岩线资源市场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洋山深水港建设的投融资体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行港口建设投融资体制的研究与思考,结合沿海港口基础设施的功能分类和项目设施的投资效益分析,提出了社会资本项目单元产权制的港口资产管理模式,并对洋山深水港建设的投融资管理运行机制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蒋炳威 《中国港口》2002,(12):36-37
<正> 一、港口多元投资与企业教育的服务取向 当前,随着政府在建港中的角色淡出,境内外众多的企业纷至沓来,进入中国港口建设与经营业领域,使原先由政府单一投资建港体制向多元投融资体制方向转移,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参与的港口建设与经营竞争格局。 资金流、信息流,呼唤着人才流,竞争的同时也促进了员工  相似文献   

5.
港口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长期以来一直由国家行政部门代为控制和管理。近年来,随着港口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港口投资准入逐步放宽,国资以外的外资、民资等多种形式的资本纷纷进入港口领域,形成了多元化投资建设和经营港口的局面,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我国港口规模快速壮大和港口吞吐能力快速提升相比,规范港口各项活动的法律、法规却严重滞后.  相似文献   

6.
重庆港口建设发展以政府投融资模式为主,导致了筹资压力大、投资效率低等方面问题,推行市场化投融资模式有助于分散重庆市政府过高的财政风险,有助于实现政企分开,提高港口投资的效益,有助于推动港口企业的战略性调整,文章最后给出了推行市场化投融资模式的相关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浅析我国港口的投融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业钢  丁莉 《中国港口》2008,(10):35-39
<正>港口行业投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资金巨大,投资周期长,因此,投融资是港口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港口的投融资机制伴随着我国社会主  相似文献   

8.
内河港口建设与投融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三盾 《水运管理》2005,27(2):23-24
结合黄石港口实际,就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投融资体制和政策在不同时期发生的变化对内河港口建设产生的影响进行阐述,分析内河港口投融资主体缺位的现实状况及其主要原因,探讨对内河港口在完成体制改革之后的新形势下如何实施投融资主体多元化,解决港口建设投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政府对港口建设的投融资政策已全部放开,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如何拓宽投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方式成为业界关注的问题9月21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中,首次明确了中央政府赋予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权限,允许地方政府发行政府债券,要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推广使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10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体制,为社会有效投资拓展更大空间。包括:在更多领域向  相似文献   

10.
我国港口建设PPP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素娟 《水运管理》2009,31(5):14-17
为应对港口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从基础设施的投资来源入手,分析我国港口投融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介绍PPP模式的优势,并以香港迪斯尼融资模式为例,分析PPP模式在港口投融资过程中的特点与可行性,对PPP融资模式在我国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浙江省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所面临的难题,论述“地主港”模式的优点及其在港口融资中所发挥的作用,介绍国外著名港口“地主港”模式的运行情况和国内港口的尝试情况,阐明浙江沿海港口实施该模式所具备的条件,并对实施过程中应做好的工作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2.
梅燕 《中国水运》2007,5(10):33-34
长江港口通过多年大规模的建设,已成为沿江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承担了沿江能源、外贸物资、石油、集装箱、煤、矿石等货物的运输任务。近十几年来是长江港口基础设施投入资金最多,基础设施建设最快,港口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港口吞吐量增长迅速,科技含量、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迅速提升的时期,港口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港口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如何综合考核港口发展状况是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questions responsibilities for the financing of infrastructure for sea and air transport in France. It is stressed that the State accords differential treatment in aid and subsidies to these means of transport and distinguishes between types of infrastructures and superstructure. Some principles concerning charging practices are discussed. Finally, the power of decision in financing infrastructure is examined and, in conclusion it is found that, while some public financing is necessary, this should follow a strict policy.  相似文献   

14.
严惠兰 《港工技术》2011,48(1):37-38
港口建设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其中大部分政府投资用于港口基础设施和航道的建设。为使基建资金能够发挥最大效用,创造最好的社会效益,需要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有效保障建设资金分配与使用的合理有序。水运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的重点在工程设计阶段,通过设计竞标选定最佳方案是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基于管理体制上的国外港口融投资体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基于管理体制上的多个国家港口融投资体制的对比分析,寻找当前情况下港口融投资体制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为完善我国港口融投资体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In the 1970s, Brazil was lead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gh-flow bus priority schemes, but now cities are less capable of financing public infrastructur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ivate sector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vision of transit infrastructure based o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PPP) for Bus Rapid Transit (BRT). The Porto Alegre BRT contemplates interchange terminals planned to accommodate retail and service activities. It is expected that these areas shall generate enough revenues to remunerate private investors, under a PPP schem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erminals and part of the infrastructure required to upgrade some sections of the existing busways to BRT standards.  相似文献   

17.
港口工程属于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较大.港口建设技术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建设过程中受自然、社会、环境等条件的影响较大、不确定因素较多,港口项目的风险是投资方和建设者非常重视的问题.本研究结合工程实例,运用案例推理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分析研究港口工程建设的风险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中国港口建设与科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无论是数量上还是速度上,都创造了奇迹。我国港口泊位数量从1978年的700多个增加到2007年的3.5万多个,货物吞吐量从1978年的2.8亿t增加到2007年的64.1亿t,已经形成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齐全的港口运输体系。在此期间,我国在港口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包括港口发展规划、基础理论及模拟技术、工程勘察与勘测技术、港口建设技术标准、港口建设施工技术及港口运行维护技术等方面科技创新与应用,为我国港口的建设与发展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文章系统地总结了港口的建设成绩与港口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水路基础设施投融资政策的分析与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建芳  邵瑞庆 《中国航海》2007,(4):77-80,9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状况与水路交通运输大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变化,分析研究现行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政策,明确政策凋整的依据和条件,并对国家相关政策提出调整建议和具体的实施措施,对于充分发挥水路交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很有必要。通过凋研提出了增加国家财政投资、鼓励多渠道投资、创新融资方式和发挥地方政府投资的积极性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开发的加快进行,福建沿海港湾资源的布局正重新整合、调整,煤炭、原油、集装箱等能源、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正全面展开。尽管海峡西岸具有海域条件良好的兴化湾、湄州湾、泉州港、厦门港等港湾,但随着海运船舶的大型化,港口工程向外海发展也成为趋势。由于特殊的水域条件,在台湾海峡外海建设港口项目有着特殊的要求。结合最近几年在海峡外海按照工程总承包模式建设的几个大型原油、散货码头工程,提出工程建设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