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源渡枢纽的总平面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大源渡枢纽的坝址选择、总图布置和建筑物结构设计,体现了该枢纽工程以航运为主的开发思想.  相似文献   

2.
研究年度随着杭长客专、黄杭铁路等新线的引入,原杭州铁路枢纽总图规划仍存在较多缺憾。在分析城市规划、总图沿革、客货运量的基础上,针对原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存在的不足,确定了深化研究的思路和内容,并据此对枢纽总图作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优化后的杭州铁路枢纽总图布局合理、径路顺畅,能够较好地适应未来铁路客货运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杨锡安  刘德全 《水运工程》2000,(10):25-28,33
介绍大源渡枢纽的坝址选择、总图布置和建筑物结构设计,体现该枢纽工程以航运为主的开发思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近十年来福州枢纽总图规划的简要回顾,就枢纽总图目前布局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枢纽总图研究时需重点思考的问题,以期给其他枢纽的总图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武汉地处国家铁路网的“天元”位置,是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核心城市。文中对武汉铁路枢纽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对枢纽总图规划的关键要素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前瞻性的发展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6.
杨锡安  刘德全 《水运工程》2000,(7):42-45,48
文章简要介绍了大源渡航电枢纽坝址选择,总图布置,建筑物结构设计,较好地体现了航电枢纽以航为主的开发思想。  相似文献   

7.
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具有点多、面广、施工难度大、各专业协同要求高的特点。当前航电枢纽工程建设管理系统尚未集成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和通航安全问题分析功能,存在建设管理单一化、智能化水平低等问题。基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可视化等新一代感知与分析技术,以数据融合驱动为主要推手,通过B/S+C/S双架构开发一套航电枢纽工程智能指挥平台。依托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通过对施工多阶段、全过程的施工生产与航运数据的高效集成及智能指挥平台的可视化智能分析,构建航电枢纽工程智能建设指挥体系,实现对航电枢纽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安全和通航的综合管理。信息的跨平台高效、流畅交互查询和智能分析展示,有效提升了航电枢纽工程建造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枢纽建设后对径流的调节破坏了上下游水位样本年际之间的一致性,使得设计通航水位确定的问题复杂化。针对梯级枢纽扩建船闸工程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取值的问题,以涡阳枢纽复线船闸为例,对非一致性水位序列进行统计分析,选取代表性水文序列进行保证率水位计算,并与枢纽死水位、最低运行水位进行分析比较,并通过工程投资等因素探讨设计通航水位取值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采用涡阳、蒙城枢纽死水位作为上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在满足通航保证率的同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可确保梯级枢纽间水位衔接和船舶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9.
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河段具有Ⅱ级台地宽、两岸堤距大、河床覆盖层厚、河床质可动性及渗透性强等特点,该河段兴建低水头航电枢纽工程其总体布置是关键,利用正态物理模型(11∶00)及遥控自航船模等研究手段,对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预可、工可、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等阶段枢纽总体布置进行了多方案比选,提出枢纽主要建筑物布置:自右岸依次为船闸、10孔泄水闸、电站、28孔泄水闸及土坝。文章重点介绍枢纽布置方案研究过程与最终枢纽总体布置方案,为平原河流兴建其他航电枢纽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平面布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通航河流上修建枢纽综合利用工程,由于受到地形、地质等条件的制约,且这类工程因需同时满足电站、船闸等水工建筑物对水流、泥沙条件的要求,在进行总体布置时往往会遇到枢纽中各建筑物布置合理与否问题,需要妥善处理.以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在进行平面布置时作了多方案的比较,提出了较合理的枢纽总体布置方案。根据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平面布置模型试验成果,全面介绍枢纽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1.
由于枢纽船闸引航道口门区特殊的水流结构,口门区泥沙淤积问题是影响河流船闸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枢纽船闸引航道口门区三维水流的结构特点,开发了可高效高精度模拟该区域水流结构的完全三维非静压数学模型,对其水流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消除回流和归顺口门区航行水流的角度,提出了可有效减缓引航道口门区泥沙淤积问题的工程措施,为枢纽通航运能提升和船舶安全高效运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了极为宏伟的改造规划。作者认为,造船业在即将来临的群雄逐鹿之际,应有所作为。本文从三峡枢纽工程的规模、可行性、造船业可致力的方面等等作了概略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万年闸枢纽工程是京杭运河续建工程的一个单项工程,包括船闸、节制闸、公路桥三个工程。本文介绍了万年闸枢纽电气工程施工监理有关质量、进度、投资三大控制和信息、合同两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株洲航电枢纽所处河段在枢纽施工期和使用期的水流泥沙运动特点的研究,掌握了枢纽河段水流泥沙运动规律,针对其不利影响,采取相应的工程对策,可供类似的低水头航电枢纽设计、施工、维护和使用等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乌江通航管理体制明确的前提下,采用多种手段解决贵州航电枢纽运行中存在的通而不畅的问题。在分析国内外同行业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贵州航电枢纽的主要特点,按照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CMM)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族混合系统的思想和要求,针对造成航电枢纽运行通而不畅的因素,制定解决方案,在启动贵州航电枢纽目前已有和将要使用的技术管理手段和系统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一套可定量、可回溯、可持续改进的贵州省航电枢纽运行机制,以期为省内外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江海河航道双桥枢纽与新江海枢纽距离近、水位差小且上下游平水期长,对双桥梯级方案取消与否两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取消双桥梯级方案对区域防洪、排涝、水系连通、水质等影响较大,水系恢复工程总投资和营运费用高,项目内部收益率低;保留双桥梯级方案维持现有水系布局,船闸具备开通条件,可与新江海河船闸联合调度,共用待闸锚地,经济上合理。  相似文献   

17.
当前岷江鱼类资源保护迫在眉睫,传统渔政规则政策虽然提升了企业被动性渔业治理,但难以调动企业主动性渔业保护,而“十年禁渔”为推动渔业绿色循环发展提供了契机。研究基于龙溪口梯级航电枢纽数据,以山区河流航电枢纽绿色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保障鱼类繁衍生息”作为核心部分,采用混合方法探究大力开发水电背景下的鱼类资源保护行为。研究发现:保障鱼类繁衍生息的实践可显著提升工程的绿色生态水平。作用机制显示龙溪口梯级航电枢纽通过减轻措施和生态工程,有效提升了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健康水平。研究细化了龙溪口梯级航电枢纽对鱼类资源的影响及保护措施,为企业的绿色生态建设提供了全新的激励因素。  相似文献   

18.
胡浩  王崇宇  舒适 《水运工程》2019,(3):103-109
对于已建船闸的水利枢纽,扩建复线船闸可大大提高枢纽的船闸通过能力。由于受到地形、河势、已建枢纽建筑物的影响和制约,扩建船闸工程的外部边界条件往往十分复杂,尤其是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以大源渡航电枢纽二线船闸工程为例,对复杂条件下扩建船闸口门区布置及改善措施进行研究,并提出工程措施与管制措施相结合的方案。该船闸的口门区解决方案,在满足船闸运行要求的前提下,节约工程投资。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黄品钦 《中国水运》2014,(3):124-125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航电枢纽工程也得到良好、快速的发展。水工金属结构作为航电枢纽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航电枢纽工程质量,因而加强水工金属质量监控非常有必要。基于此,文中以《浅谈航电枢纽工程水工金属结构制造的监理预控》为题,主要从航电枢纽工程水工金属结构制造监理预控的重要性及监理预控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针对枢纽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同施工时段的临时施工道路拆建频繁、施工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高的问题,研究装配式道路施工技术。在犍为航电枢纽工程中应用该技术,降低了施工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为主体工程施工争取了时间。得出了应用装配式道路施工技术可有效降低临时施工道路施工成本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