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虑到我国未来年度的OD分布预测中的路网构成变化、区域经济布局变动、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差异等一些具有时变性和特殊性因素,采用在"四阶段法"运量预测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三阶段法"进行高速铁路短期客运量预测。首先采用组合预测模型进行趋势运量预测,然后采用多元LOGIT模型进行方式分担,最后采用弹性系数诱增模型进行诱增运量预测。以京沪高铁为例,采用"三阶段法"预测了2014年和2015年京沪高铁本线及跨线单向客流量。  相似文献   

2.
陈海平 《科技交流》2007,37(3):27-31
货运量预测按口岸进出口运量、沿线地方运量分别分析预测.进出口运量按趋势采用增长率法进行预测;沿线地方运量根据经济调查,采用主要品名按产销平衡法和其他品名按弹性系数法、类比分析法、回归法、增长率法等综合进行预测.客运量预测采用“四阶段”法的预测思路预测,转移运量、诱增运量采用重力模型方法,建立模型计算项目建成前后吸引区旅客广义出行费用的变化,通过预测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市场份额的变化和诱增率,预测项目的转移客运量和诱增客运量.  相似文献   

3.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运营初期运量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运营初期运量由转移运量和诱增运量构成。本文以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为例进行分析,以便对高速铁路运营初期运量结构有初步认识和理解。研究结论: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新的运输方式投入运营,必然打破原有运输系统平衡,使高速铁路产生转移和诱增运量。随着高速铁路运营趋于成熟和时间的推移,运输系统中各种运输方式将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平衡,高速铁路的转移和诱增运量将会逐渐消失,随之而来只有在新的系统平衡基础上与其它运输方式共存发展的趋势运量。  相似文献   

4.
霸州至商丘铁路是京港(台)高速通道的组成部分。为合理把握本线在路网中的功能定位以及项目所承担的运量,本文首先对南北三大通道分工进行研究分析,得到本线是华北、东北与皖赣闽(台)、粤东及深莞惠等的客运主通道;根据区域路网分配得到本线承担的趋势运量;根据logit模型得到本线承担的公路、民航转移运量;根据诱增率计算诱增运量;汇总趋势、转移、诱增运量,得到本线客流预测结论。最后对本线承担的客流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南昌至厦门(福州)高铁是京港(台)通道的重要补充,是福银通道的组成部分。为合理把握本线在路网中的功能定位以及项目所承担的运量,本文首先对相关通道分工进行研究分析,确定本线是厦漳泉、福莆宁与赣大部、皖南、鄂、西北地区的客运主通道;根据区域路网分配得到本线承担的趋势运量;根据logit模型得到本线承担的公路、民航转移运量;根据诱增率计算诱增运量;汇总趋势、转移、诱增运量,得到本线客流预测结论。最后对本线承担的客流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以武广客运专线客流预测为研究对象,根据客运专线运营特点及其对通道旅客运输的影响,对传统四阶段预测法进行改进,用灰色模型代替原来的重力模型,将运量分为直接运量和诱增运量分别进行预测,使得预测结果更接近客运专线目标年限的实际客运量。预测结果对武广客运专线的运营和进一步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为群 《铁道建筑》2012,(7):105-108
以沈丹客运专线为研究对象,采用四阶段法将客运量分为中长途趋势客运量、城际间客运量和长途客流转移诱增运量,然后分别进行预测,使客运量更加接近设计年度实际运量。预测结果对沈丹客运专线建设标准的确定、建成后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本线运量预测方法也供其他兼顾城际功能的客运专线运量预测做参考。  相似文献   

8.
京沪高速铁路运量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木  清晴  邹振民 《中国铁路》2000,(12):24-26
介绍了日本高速铁路运量预测MD模型的特征,结合OD分区、预测方案,社会经济参数,技术条件等对京沪高速铁路运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研究国家高速铁路网包海通道西安至安康高速铁路的运输需求,可为本线主要技术标准、运输组织和建设方案的确定提供决策依据。首先通过旅客运输径路比较分析,确定本线主要承担我国蒙西、陕北、山西、北京、东北地区、关中地区与陕南、西南、广西、海南等地的旅客交流,兼顾陕南重镇安康等与关中城市群、陕北地区的城际客流,其次基于"四阶段法"基本原理,对区域铁路客运量进行分配预测,并按照趋势运量、转移运量、诱增运量进一步分析本线客流密度,最后研究本线客流构成、所在通道的综合交通方式结构,并综合确定本线客车开行方案。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以武广铁路客运专线为例,对铁路客运专线运营初期运量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它的运营绩效进行了评价,目的在于对铁路客运专线运营初期的运量结构和水平有所认识,并促使运营部门有针对性的开展客运专线运输的组织、协调和市场营销工作.研究结论:结果显示,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运营初期运量结构具有岳阳以北各区段诱增运量大于转移运量,岳阳以南各区段转移运量大于诱增运量的特点.虽然不同区段客座上座率在36.37% ~ 80.01%之间,但承担的铁路地方运量、设计能力利用有效性都不高.指出,高速铁路是公共资源,在运营初期旅客上座率和能力利用有效率还很低的情况下,政府应将高铁客运看作公益事业给予适当补贴,促使高铁运营部门降低票价,最大限度释放高铁客运能力,发挥其作用,使普通老百姓也能享受得起高铁快捷的出行服务.  相似文献   

11.
根据淮蚌铁路的区位和走向,确定与其相关的铁路以及每条铁路线路在通道中的作用和分工,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铁路进行客流分配,确定淮蚌铁路承担的合理运量水平;淮蚌铁路的运量组成包括铁路转移、公路转移和诱增运量三个部分,分别通过铁路OD分析、公路运量分析、诱增模型三个方面来预测,确定淮蚌铁路的区段客流密度和客车对数;从区域路网和经济两个方面分别分析淮蚌铁路的功能和作用;通过以上分析,结合地区现状及相关规划,进一步研究明确淮蚌铁路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四阶段法"进行各种交通方式运量预测工作的关键在于对各种参数值的预测,这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在沈哈客运专线运量预测研究工作过程中,对所建模型参数的取值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一定程度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建客运专线等交通方式客运量的预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对今后新建铁路客运量预测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铁路客运专线运量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客运专线立项的重要依据是预测运量,同时运量预测还是客运专线经济效益计算的重要基础.因此,迫切需要提出一套铁路客运专线运量预测的模型方法,用以指导铁路客运专线项目建设. 研究结论:预测与铁路客运专线竞争的交通方式的基线运量是进行转移运量预测的基础,基线运量预测一般采用回归分析和延伸性预测等方法进行.利用时间价值模型预测转移运量,利用引力模型的微分形式预测诱发运量、客运专线预测运量应是转移运量和诱发运量两项预测运量之和,并可据此计算出线路不同区间的客流密度,本预测方法可用于指导铁路客运专线项目运量的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
在"十二五"规划湛江枢纽总图布局的基础上,结合铁路发展现状,考虑琼州海峡跨海工程在远期建成,调整近期路网结构,根据新的路网构成及相关项目设计预测运量,结合合湛铁路的引入,对湛江铁路枢纽进行重新研究调整。科学预测经济运量、合理进行运输组织,通过对客运系统、解编系统、货运系统以及合湛铁路引入枢纽的多方案研究,提出科学、经济的工程规模和内容以及分期建设方案,即:近期在遂溪站引入湛江铁路枢纽、新建至茂名方向联络线,远期实施遂溪北至湛江西正线。通过近、远分期建设,避免工程及能力的浪费,同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青藏铁路格拉段运输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新建青藏铁路格拉段设计资料,按把全段分成一段和分成二段两种情况分别计算区间通过能力及货物输送能力。分析得出,仅在不预留"天窗"情况下,按格尔木~那曲和那曲~拉萨两段分别计算,年输送能力满足各段近、远期的运量需求;而在全年或半年每日预留180min"天窗"和按全段计算的各种情况,输送能力都不能完全满足运量需求。研究提出,在不开通预留车站条件下,在部分区间增设计轴装置并在相应区间采取列车连发运行,输送能力会随计轴设备设置数量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根据需要在部分区间增设计轴设备后,可满足设计年度运量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为保障高速铁路安全、稳定、高效运营维护,将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的理念与方法应用于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开展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PHM技术架构与方案研究。结合系统特点,构建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PHM总体技术框架,并针对接触网系统和牵引变电所分别设计具体PHM技术方案与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7.
旨在研究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在路网中承担的主要运输任务和运输需求,通过径路比较,得出本线主要承担西北、蒙西与鄂、湘、赣、闽、粤等省区的旅客交流,兼顾沿线城际客流。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客运总量进行生成、分布和分配预测,按照趋势、转移、诱增运量进一步分析得出线路客流密度,最后结合客流构成分析确定旅客列车对数及开行方案。  相似文献   

18.
铁路客运专线的客运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客运专线建成后,其运量主要由趋势客运量、转移客运量和诱增客运量3部分组成。以陇海线郑州西安客运专线为例,指出在转移和诱增客运量预测中应注意OD调查的准确性、服务特性的拟定和模型参数的标定。同时提出客运量分配时应注意的几个原则,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针对400 km/h高速铁路线路设计需求,本文以高速铁路车线动力学方法为基础,引入运动病诱发率(Motion Sickness Incidence,简称MSI)作为舒适性评价指标,参考运动病诱发率预测模型,提出适用于线性分析的运动病诱发率预测方法,并对某高速铁路线路设计参数与速度匹配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  相似文献   

20.
潘琢  郑健琛 《中国铁路》2013,(12):20-24
根据预测,钦州港近期货流密度达51oO万t,远期8500万t。既有钦港支线由于是单线半自动闭塞,运输能力远远不能满足贷运量增长的需求。考虑到照顾中马产业园以及保税港、大榄坪港,新建钦州东一保税港区单线铁路,近期与既有钦港支线按双单线运行,远期通过联络线按环线运行,并通过合理的运输组织方法,使得近期和远期都能够满足运量增长的需求,并留有一定的富余运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