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强螺栓主要在钢结构中使用,为研究高强螺栓应用到混凝土结构中作为横向预应力钢筋时的性能,对2个阶梯型试件进行了试验研究.计算了高强螺栓的转矩系数.通过在高强螺栓上粘贴应变花,测得了高强螺栓的实际应力分布,对高强螺栓预拉力计算公式中的剪应力影响系数建议偏于保守的取为1.3.  相似文献   

2.
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对某型汽车座椅安全带进行强度试验,发现后排座椅安全带锚点处的后地板破裂.针对该问题,在ANSYS软件中建立了座椅安全带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证明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安全带锚固点的强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可以提高安全带锚固点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行业资讯     
美国提醒驾驶者要提高驾车安全意识来自于美国运输部的一项最新报告指出,驾驶者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并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来保护自己。据美国运输部秘书处的Mary E Peters女士证实,目前在美国,所有驾驶者中使用安全带的数量有轻微下降,由2005年的82%下降到81%。她强调,在美国西部,从2005年到2006年安全带的使用从85%上升到90%,在南部,从82%上升到83%。可是,在东北部,安全带的使用却从78%下降到74%,在中西部地区,从79%下降到77%。她还强调“如果驾驶者不系安全带,那么安全带就不能发挥任何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公交客车后轮胎螺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导致后轮飞出的事故,通过对断裂螺栓的材质检验、螺栓受力及维修人员在装配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分析,结果表明螺栓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维修人员在轮胎安装时操作工艺不当所致,对此提出螺栓安装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北车CRH5型动车组座椅为基础,根据汽车乘客保护标准,通过MADYMO软件对不加安全带的假人以及加装安全带的假人进行了仿真伤害计算,得出了座椅增加两点式安全带能够一定程度减免在碰撞事故中乘客的伤残程度.  相似文献   

6.
1.注意磨合使用.无论是新的还是大修后的发动机,都必须按规范进行磨合. 2.经常检查紧固部位.柴油机或汽油机在使用过程中受震动冲击和负荷不均等影响,螺栓、螺母容易松动,所以要经常仔细检查.气门间隙、配气相位、供油提前角、喷油压力以及点火正时等也应及时检查、调整,以保证发动机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相似文献   

7.
安全带固定点强度是汽车被动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国家强制性法规明确要求,在承受规定点试验载荷情况下,安全带固定点的强度必须保证安全带不得从安装固定点处脱落.笔者结合长安SC1020微型货车,探讨了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安全带固定点强度进行模拟计算的问题,给出了可行的计算模型、边界条件和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船舶柴油机高强度螺栓折断原因的分析,从设计、加工、安装与使用的不同阶段提出了避免断螺栓的方法,并根据断螺栓的情况不同分别总结了由简单到复杂的维修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安全带是一种用来保护驾乘人员免受道路碰撞伤害的安全装置。现代意义上最为常见的三点式安全带是由瑞典发明家尼尔斯·博林于1958年率先设计完成并申请专利。如今,三点式安全带已成为现代汽车的标配装置,主要用来防止驾乘人员在行驶过程中因发生交通碰撞或急刹车而与车身内部产生撞击甚至飞出车外的状况。本文从安全带的法律法规、安全带的工作原理、有关安全带的误区等视角,浅谈安全带之于行车安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国内外比较认可的VDI2230螺栓校核标准,解释说明了校核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参数计算和选取,并给出了正确提取螺栓载荷的有限元建模策略,最后以动车组枕梁联接螺栓为研究对象,具体给出进行螺栓校核的关键参数计算数据和强度结果.计算结果表明动车组枕梁联接螺栓满足VDI2230标准中各种安全系数的要求,所得结论为轨道车辆螺栓联接校核的工程计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知识园地     
人性化安全带 安全带可以说是汽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曾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被视作汽车中最根本安全设施的安全带,竟然也会造成伤害事故——据可靠的调查资料显示,在交通事故中,司机和乘客经常由于安全带过紧而造成胸腔受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有限元方法,对不同方案的模型进行离散化,在Hyper Mesh中根据活塞的最恶劣工况加载,同时考虑热应力、预紧力以及压强等载荷.在ANSYS中进行计算,比较不同活塞模型在相同边界条件下,活塞销座以及螺栓的Von-Mises应力,由于修改了螺栓型号以及活塞销座上螺栓孔的大小,导致活塞裙上螺栓孔附近的应力和螺栓上的最大应力不同,根据计算结果筛选出了最佳的模型方案.结果表明:螺栓开孔尺寸与螺栓杆身应力有一定的相关性,增加开孔尺寸,会有效的减少螺栓杆身应力水平,但随着开孔尺寸增大,螺栓会承受一个额外的弯矩引起的应力,增加开孔尺寸会增加螺栓帽下方的最大应力,计算结果还表明增加开孔对于销座螺栓孔附近应力水平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基于接触非线性理论,使用HyperMesh软件构建了城际动车车下吊装结构的接触有限元精细模型,通过ANSYS软件对吊装结构联接螺栓进行有限元接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工况下,最大螺栓应力出现在螺杆根部,预紧力对螺栓应力影响较大.通过对动车车下吊装结构的接触有限元分析,总结了若干影响接触非线性分析的因素,为铁路机车车辆接触非线性分析提供了若干有益的建模经验.  相似文献   

14.
地铁客车运营时转向架轴箱体端部与吊耳的连接螺栓脱落严重威胁着地铁的安全行车.通过对脱落螺栓的形貌分析、材质检验及断口金相检测,基本排除了螺栓质量问题,但发现吊耳与其连接件间存在相对滑动的可能性;在EN13749标准规定的轴箱振动加速度以及线路实测振动加速度载荷的分别作用下,基于VDI 2230-2003标准对吊耳的连接螺栓进行强度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载荷作用下螺栓强度均满足要求,但在线路实测载荷下连接螺栓的被连接件间的防滑移安全系数仅为0.997,同时疲劳工况下的安全系数也相对较低;接着,考虑到吊耳结构重量直接决定着连接螺栓的承载大小,提出新型吊耳结构,其重量仅为原结构重量的35%,一阶固有频率为原结构的1.3倍.同时,建议采用10.9级的法兰面螺栓M12mm×100mm作为吊耳连接螺栓,并配合使用宽边NordLock防松垫圈.  相似文献   

15.
提到驾车安全,人们往往只把什么不违章、不超速等交通法规挂于嘴边,却往往忽略了身边最基本的天天需使用的安全带。很多驾驶员总是不爱“绑”上安全带,认为没什么用,这里要提醒你的是“安全带虽小,成力无比”。有道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说不上什么时候就能因为你“绑”了这根带子而帮了你的“大忙”。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型转向架轴箱端盖螺栓孔处易产生裂纹的问题,使用FKM准则和EN13749标准规定载荷对轴箱端盖的疲劳强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标准规定载荷下端盖最大应力超过屈服极限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应力最大的位置位于端盖螺栓孔与端盖体的过渡区域.分析结果表明:端盖应力过大的主要原因是螺栓预紧力过大;根据FKM准则计算出了轴箱端盖的利用度,并提出了提高材料屈服强度和降低螺栓预紧力相结合的优化方案,仿真结果为解决轴箱端盖裂纹提供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速动车组运用中出现制动盘螺栓断裂问题,选取典型断裂螺栓进行失效分析,并在振动和热负荷环境下对制动盘紧固结构受力状态进行试验和分析.研究发现:制动盘螺栓断裂为低应力疲劳断裂,在高于50g的振动水平下,根据不同的振动频率,摩擦环相对盘毂产生微小相对位移,螺栓承受一定弯曲应力;在长大坡道等极端工况下运行时动车组采用摩擦制动,制动盘各部件由于长时间承受高热负荷及较大的温度梯度,使螺栓承受弯曲应力.针对制动盘螺栓受力情况,提出了变截面螺栓的改进方案,弯曲疲劳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新结构螺栓弯曲疲劳性能显著增强,可用于既有动车组轴盘螺栓的替换.  相似文献   

18.
在铁路罐车的运行过程中,为保证罐体的稳定状况,需要对封头端部支座与底架联接的螺栓施加合理的预紧力.利用有限元仿真方法计算得出铝合金支座与底架铁地板结合面的摩擦力大小,根据机械设计中螺栓组受横向载荷的情况,对封头支座螺栓拧紧力矩进行计算与螺栓校核.通过TB/T1335-1996标准对整车进行3种工况的接触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考核封头支座处螺栓及车体的强度,得出车体各部件静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使用ANSYS软件对某车钩安装座及其联接螺栓进行接触非线性静强度计算,在此基础上基于德国《VDI2230-2003螺栓强度校核标准》对螺栓进行强度评估,并和传统《机械设计手册》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两种方法的计算值均满足强度要求,同时前者计算的轴向拉应力水平为后者计算的应力水平的72%,但剪切应力两者相同.  相似文献   

20.
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不锈钢构件螺栓盖板连接节点承压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将欧洲规范与文献中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不锈钢构件螺栓抗剪连接的承压承载力随板厚、螺栓直径及端距的增大而增大,当螺栓直径和端距增加到一定数值,则承压承载力的提高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