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重型载货汽车因气压制动系统发生管路破裂、机械故障或热衰退导致制动效能下降且不易察觉从而引发严重交通事故的问题,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降维(PCA降维)和马尔可夫模型的气压制动系统危险状态识别方法。考虑到三轴载货汽车双回路制动系统的结构复杂性以及制动过程制动踏板动作、系统压力建立和实现车辆减速具有明显的时序性特点,首先采用PCA降维的方法对系统状态进行辨识;然后运用驾驶人制动意图与制动系统响应的双层隐形马尔可夫模型对系统状态进行识别。受驾驶人习惯影响制动踏板作用瞬间辨识度低,采用混合高斯聚类法提取不同制动意图时制动保持阶段数据建立制动意图识别模型和系统响应识别模型,通过二者匹配程度判定系统状态。最后,分别依据实车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离线训练和在线辨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正常状态下,基于PCA降维和马尔可夫模型相结合的识别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识别制动系统状态;制动管路断开压力降低状态下,PCA降维方法能够及时有效识别其危险状态。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双前轴载货汽车轮胎磨损、制动抱死等问题,文章利用理论力学原理,建立双转向桥载货汽车在制动状态下的轴荷计算模型,并通过整车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理论计算值和试验测量值误差在3%以内。利用此模型,结合实际,通过调整悬架参数对某8×4载货车的轴荷分配进行优化,使其无论在静止状态还是制动状态下轴荷分配更为合理,从而使其制动防抱死系统(ABS)发挥较优的效果。通过试验数据发现,优化后的车辆其最大制动减速度提高了1.3%,制动距离下降了1.1%。该模型及优化方法在工程上可推广应用,对提高多轴载货汽车制动性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重型载货车辆行车制动性能加载检测研究过程。针对我国使用现行台试制动性能检测设备进行重型载货车辆行车制动性能检测时,车辆满载状态制动性能检测操作性差的缺陷,参照德国用张紧带拉压法和台架举升法加载检测的经验,进行了方案设计与样机制造:最终使用样机进行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我国实行重型载货车辆行车制动性能加载检测的可行性,提出现阶段拟采用的加载检测方法——部分加载法,即单独采用台架举升法举升一定高度进行检测,并探讨未来如何检测满载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   

4.
史培龙  赵轩  陈子童  余强 《汽车工程》2023,(1):104-111+146
针对长下坡路段行驶的重型载货汽车因驾驶人路况不熟悉而行车制动系统使用不当引发制动器热衰退风险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道路行驶工况辨识的重型载货汽车排气制动系统主动控制策略。考虑到山区路段道路纵向坡度信息难准确获取,且制动踏板动作特征与其他路段存在显著的差异,文中选取时间窗内制动踏板平均开度、持续作用时间和制动踏板作用时间比例分别建立了下坡路段行驶制动工况和其他路面制动工况,利用制动踏板动作与开启排气制动系统的因果关系建立了具有连续时间序列特性隐马尔可夫模型。考虑到时间窗长度对控制效果的影响,文中建立时间窗长度为30、60、90和120 s的4种模型,利用京昆高速雅安-西昌段K25-K174左线和右线试验数据进行离线训练和在线辨识验证。道路试验和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准确辨识车辆行驶工况,能够实现排气制动系统主动控制,降低了对驾驶人的高度依赖,从而提高了重型载货汽车下坡路段行驶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CA1092制动蹄片硬度长期达不到图纸要求的难题,进行了制动蹄片激光处理工艺试验和道路试验,确定了制动蹄片凸轮平台表面激光处理最佳硬化模型。经激光处理的制动蹄片其耐磨性提高3倍以上。研制了制动蹄片激光加工系统,实现新技术垂直转产。  相似文献   

6.
龚愉 《汽车运用》2012,(2):40-40
汽车制动系统零部件多,结构比较复杂,某个部位技术状态稍有不良,车辆在使用中就会出现故障。制动系故障排除中容易忽视的问题有:左、右车轮制动鼓直径是否相等,相差是否过大;左、右车轮制动鼓摩擦片的质量是否相同.摩擦系数是否相等;左、右车轮制动蹄片是否变形.偏摆是否相等(制动鼓尺寸不等、凸轮端磨损不均、厚度不一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越来越多的进入普通百姓家庭,成为大众家庭标配的代步工具,与此同时,对于普通的家庭使用,车辆本身的安全性能在车辆的各项指标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改善乘用车普遍存在的制动距离偏长的现状,给出了制动距离的目标定义和减短制动距离各个因素。通过相关检测设备检测所得的制动距离,对车型的制动距离进行分析,并且对制动系统相关零部件的参数进行对标,进一步把问题原因细化到零部件参数上,通过改进零部件关键参数来改善制动距离。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径向浮动蹄式制动器的性能特点,利用接触与多点约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结构有限元模型.经对比发现,该模型较传统模型能更准确的反映摩擦片的受力状态,且制动力矩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利用该模型对制动器制动性能和摩擦片应力分布情况进行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径向浮动蹄式制动器有利于改善车辆制动跑偏现象和领蹄的受力状况,提高车辆的行车安全性和领蹄摩擦片的耐磨性:从蹄的受力均匀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与优化汽车制动踏板感觉,对汽车制动系统进行动力学理论分析,基于AMESim建立制动踏板感觉仿真模型,利用实车动态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基于建立的模型研究了汽车制动系统各部件参数和踏板踩踏速度与制动踏板感觉的关系,引入制动踏板感觉指数(BFI)对试验车进行了客观评价,并提出制动系统的改善方案。试验结果表明,调整踏板杠杆比、制动器等效弹簧刚度等制动系统参数能够显著提升车辆的制动踏板感觉。  相似文献   

10.
研究和开发了基于GB12676-1999标准的汽车制动系统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所测量的参数有:车轮的转速、转矩,整车速度,制动管路压力,踏板力,制动蹄片的温度等。为具备这些功能,本装置由传感器部分、信号处理部分、数据采集部分构成。对汽车制动时车轮转矩的测量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编制了相应的采集处理软件,进行了系统的实车试验。  相似文献   

11.
载货汽车制动蹄与制动蹄村片之间的固定一般都采用铆接方法(轿车的制动蹄与制动蹄村片大都采用粘接),且主要采用半空心沉头铝铆钉进行铆接,其尺寸如下图所示。半空心沉头铝铆钉使用情况见表lc造成制动蹄与制动蹄衬片松动的原因很多,在具体处理上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常见的原因和处理措施分析如下:1.制动蹄村片在铆合时,由于操作不慎,使制动蹄村片的内弧贴合面超过允许间隙(制动蹄衬片的内弧粘合面的允许间限值见表2)。在铆合制动蹄衬片时,一定要注意制动蹄衬片与制动蹄之间不要有杂物,同时对制动蹄圆弧面要进行除锈处理,才能…  相似文献   

12.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各驱动轮转速和转矩可以单独精确控制,便于实现整车动力学控制和制动能量回馈,从而提升车辆的主动安全性和行驶经济性。但车辆在回馈制动过程中,一旦1台电机突发故障,其他电机产生的制动力矩将对整车形成附加横摆力矩,从而造成车辆失稳,此时虽可通过截断异侧对应电机制动力矩输出来保证行驶方向,但会使车辆制动力大幅衰减或丧失,同样不利于行车安全。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并验证一种基于电动助力液压制动系统的制动压力补偿控制方法,力图有效保证整车制动安全性。以轮毂电机驱动汽车为例,首先建立了整车动力学模型以及轮毂电机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回馈制动失效的整车失稳特性以及电机转矩截断控制的不足;然后,建立了电动助力液压制动系统模型,并通过原理样机的台架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接着,基于滑模控制算法设计了制动压力补偿控制器,并在单侧电机再生制动失效后的转矩截断控制基础上完成了液压制动补偿控制效果仿真验证;最后,通过实车试验证明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单侧电机再生制动失效工况下,通过异侧电机转矩截断控制和制动系统的液压主动补偿,能够使车辆快速恢复稳定行驶并满足制动强度需求。  相似文献   

13.
鉴于传统电子液压制动系统连续制动易产生"热衰退"现象,结构缺陷导致的制动响应慢,制动系统与电控系统衔接差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杂自动机模型的电磁与摩擦集成制动方法。首先分析集成制动器制动时的工作特点以及不同情况下对应的工作模式(纯电磁制动、纯摩擦制动以及集成制动),并确定3种制动模式的切换条件,通过逻辑门限算法将其实现。根据制动时车辆既具有连续运动状态又有离散状态的混杂特性,使用MATLAB/Stateflow建立基于制动模式切换系统的推广自动机模型,并根据制动模式切换控制策略,对3种制动模式切换进行试验,验证制动模式切换控制策略的合理性。最后选取车辆制动初速度为28 m·s-1的直线制动工况,分别在高附着系数(0.85)以及低附着系数(0.3)的路面条件下,通过试验平台对控制算法和制动系统性能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汽车混杂理论模型以及优化方法在在低附着系数(0.3)路面条件下,集成制动方法较传统液压制动系统缩短5.12%的制动距离,缩短制动时间0.3 s;在高附着系数(0.85)路面条件下,集成制动方法较传统液压制动系统缩短5.66%的制动距离,缩短制动时间0.2 s,能有效提高制动效能。  相似文献   

14.
对于汽车制动后发生的碰撞工况,乘员前倾将会增加人体损伤风险。本文进行了汽车预碰撞制动下乘员离位影响及参数优化分析研究。通过实车制动试验得到车辆在不同制动工况下的乘员颈部前向位移量分布区间;建立了MADYMO主动人体仿真模型,采用变量分析法研究不同制动波形下乘员离位特征;运用正交设计方法进行滑台碰撞试验,得到乘员离位因子对乘员碰撞损伤影响;建立乘员响应面模型,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方法,研究了主动式安全带参数与乘员离位位移之间的相关性,通过优化设计,得到了最优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简化车辆制动减速过程,对车辆制动时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建立车辆制动减速模型,通过传感器及车载摄像头获取车辆实时车速及制动最大距离,将其作为信号输入到车辆控制模块,基于Simulink对车辆制动过程进行仿真,得出车辆制动数据。  相似文献   

16.
汽车在长大下坡路段交通事故不断,主要原因是车辆制动器的制动热衰退现象。针对这一问题,选一典型货车作试验车辆,穿越太行山的晋—焦高速公路作为试验路段,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下坡坡长的增加,制动鼓及制动蹄片的温度明显增加,车辆便会有安全隐患,试验分析结果给驾驶员在长大下坡时提供了制动鼓温升情况起到了一定的安全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双轴载货汽车动态制动力分配与实际制动力分配的比较,推导出双轴载货汽车直线制动的最佳制动力分配关系式,并由此推荐一种简单的分析方法,用以判定已知制动系统的车辆是否有必要加装感载阀即采用可变比例制动力分配,以改善车辆的直线制动必性能。  相似文献   

18.
货运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它联结社会生产各个部分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长途运输过程中,载货汽车平顺性对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有直接影响。文章结合GB/T 4970-2009和ISO 2631-1997对车辆平顺性的试验和评价方法,通过载货汽车随机输入行驶试验,分析了载荷状态和车速对车辆平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辆满载状态较空载状态行驶平顺性好,车速较低时车辆行驶平顺性变化不大,车速较高时平顺性大幅降低。此外,文章提出去除容易受坐姿影响的座椅靠背振动参数,在GB/T 4970的基础上,参照ISO 2631对坐垫处水平方向轴加权系数进行修正,对载货汽车平顺性试验和评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某辆轻型载货汽车与同型号对标车相比,制动性能差。通过对液压制动系统各零部件的状态确认,换装对标车的相关零部件开展制动试验,分析该车及对标车的相关试验数据,逐步排查,最终确认了导致该车制动性能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基于路况识别技术的ABS(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整车控制方法,首先根据制动压力进行道路自动识别,然后根据路况自动调整左右两侧车轮的制动力之差,以保证车辆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结合14自由度的虚拟样机整车模型,分别在对接路面和分离路面上进行基于ADAMS/Simulink的联合仿真制动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识别路面状态,使车辆在兼顾其制动距离与时间的前提下提高其直线制动的方向稳定性,为一些基于路面状态的汽车主动控制策略提供了条件,因而基于滑移率和制动力矩的路况识别方法在汽车上的实际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