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故障现象一辆行驶里程约为10.2万km的2010年产RAV4运动型多功能车(车型为ACA33L-ANPGKC,搭载2.4 L 2AZ-FE发动机),用户报修车辆转向沉重。故障诊断接车后,维修技师首先确认故障现象,发现在发动机运行状态下,仪表盘上的P/S(转向助力)警告灯、安全气囊警告灯、ABS(防抱死制动)警告灯、驻车制动警告灯均点亮。连接丰田故障检测GTS,发现GTS无法与车辆建立通信。根据上述故障现象的特点,维修技师怀  相似文献   

2.
车型:进口起业速迈.雕置1.6L发动机。行驶里程:1000kim,故障现象:行驶中ABS系统故障警告灯、驻乍制动警告灯雨IESP系统故障警告灯偶尔全部点亮。  相似文献   

3.
<正>故障现象一辆2014年产广汽本田雅阁轿车,行驶里程约为7300km,因仪表上的ABS警告灯、车身稳定系统(VSA)警告灯、轮胎气压警告灯点亮而进厂检修。故障诊断接车后,试车验证故障,故障现象确实存在,仪表上的ABS警告灯、VSA警告灯、轮胎气压警告灯均点亮。连接HDS,调取故障代码,调得的故障代码为17-11,含义为左后轮速传感器电路故障。记录并尝试清除故障代码,故障代码无法清除。根据故障现象结合故障代码的提示进行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可能是左后轮速传感器及其相关线路故障;VSA控  相似文献   

4.
故障现象2010年产丰田RAV4,行驶里程80km。正常行驶时仪表中制动系统警告灯、ABS/VSC警告灯同时点亮。故障诊断与排除车辆启动后仪表中的制动系统警告灯、ABS/VSC警告灯始终点亮,说明自诊断功能已经检测到系统确实存在相关故障,所以点亮警告灯来提示维修。据车主反映,车辆购买的第一天一切正常,当天下午贴太阳膜后便停入车库。第二天也就是保修这天正常启动行驶了约15km后故  相似文献   

5.
风度汽车ABS警告灯安装在驾驶室仪表盘上,用来警示ABS系统的工作状况。正常情况下,打开点火开关后,ABS警告灯亮1s自测试后熄灭;当ABS系统出现故障时,ABS警告灯点亮。如果ABS警告灯常亮或打开点火开关后不亮,则表明ABS警告灯出现故障,应进行故障检测并予以排除。  相似文献   

6.
正故障现象一辆2013款科鲁兹1.8,行驶里程为57 623km,更换防冻液储液罐后,行驶中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警告灯亮,仪表台上的转速表和车速表出现波动,停车后再也无法启动。故障诊断与排除现场检查发现,对发动机进行启动操作时,启动电机不工作,仪表台上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警告灯亮,燃油表、水温表没有指示、没有挡位显示。连接专用诊断电脑,无法读取车辆V I N。使用同车型  相似文献   

7.
一般故障检修时注意事项 1)系统发生故障时ABS故障警告灯(K_(47))和制动装置警告灯(K_(118))发出提示。某些故障只能在车速超过20km/h后才能被检测到。 2)如果ABS故障警告灯(K_(47))和制动警告灯(K_(118))并不亮,但此时的制动效果仍不理想,则可能是系统放气不干净或在常规的制动系中存在故障。  相似文献   

8.
<正>例1ABS警告灯和制动系统警告灯常亮故障现象:一辆帕萨特B5型轿车,在打开点火开关或起动发动机后,仪表板上的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警告灯和制动系统警告灯(红色惊叹号警告灯)一直点亮,同时仪表板发出报警声,车辆在行驶时其防抱死制动功能失效。  相似文献   

9.
<正>ABS警告灯亮灯故障原因有很多,制动灯开关作为制动电控系统主要的信号,其工作较频繁,故障率较高。下面通过2个实际维修案例了解制动灯开关故障时引起ABS警告灯亮灯的诊断思路和方法。1故障案例11.1故障现象  相似文献   

10.
汽车在正常行驶时,警告灯亮或是蜂鸣器叫.就是在警告你这部位将要发生故障,需要及时补充或修理,但短时间内汽车仍能行驶。一般情况下,汽车启动时,打开点火开关,各指示警告灯亮,此时电脑控制系统先进行自检,如果各系统正常,警告灯就熄灭:如果某一个警告灯继续亮着,则表示该系统有故障。  相似文献   

11.
对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组成、工作原理及关键部件的功能作了简要介绍。依据转向性能的要求,定性地阐述了电动助力转向、助力特性曲线议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邱琪 《上海汽车》2014,(4):21-24
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现状,双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机的结构、原理及国产化实施的必要性。分析了双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机国产化实施策略,及其对产品开发、工业化及供应链提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琛  黄闯  张超 《专用汽车》2012,(2):84-87
根据汽车理论及某些专用汽车的作业特点,以高压清洗车为例,分析了专用汽车上装传动系统充分利用汽车后备功率的可行性,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最后将配备副发动机的上装传动系统与充分利用后备功率的专用汽车上装传动系统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技术的增程式电动车多能源能量分配控制策略。针对整车动力系统结构,设计了模糊控制器。模糊控制器综合考虑动力电池SOC和驱动电机需求功率,计算辅助动力单元最佳输出功率,实现能量分配策略。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控制算法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中转向盘角速度、车速和电机转速之间非线性关系的控制算法,并依据实际控制系统参数,得到该控制系统中车速、电机转速及转向角速度三者的非线性关系,利用仿真软件实现了控制系统所需要的助力曲线。通过在AMESIM中仿真对比表明,运用该算法能够得到较理想的助力曲线,验证了该算法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通过台架试验表明,该系统助力效果明显,控制算法中参数变换对控制系统的影响与实际控制系统控制效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a hybrid hydraulic passenger car (HHPC) coupled with a power split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P-CVT) is proposed. This P-CVT is capable of splitting the power from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nto mechanical and hydraulic power flows. By adjusting the ratio of the mechanical power to hydraulic power, the P-CVT enables the transmission ratio to be changed continuously. Meanwhile, the P-CVT system can capture the braking energy and store it in the hydraulic accumulator for the next assistant driving. In order to quantitatively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pplying P-CVT on improving the fuel economy and operating performance for the HHPC, a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conducted under typical city driving condition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CVT permits the engine to be run under a more efficient operating range. The total fuel consumption of the HHPC is reduced by 16.4% under the test condition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 car.  相似文献   

17.
基于建立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动态模型,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EPS系统的功率驱动电路的两种驱动方式,分析了全桥、半桥功率驱动原理,推导出平均电流表达式,并依此设计了全桥、半桥切换器。根据滑模控制的基本原理,利用EPS系统中助力电机的模型,设计出一种简单实用的滑模控制器。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克服了传统控制器不能很好解决系统中的非线性的问题,使得EPS系统具有很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GT-Cool软件建立了某增压中冷柴油机冷却系统的仿真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校核.对不同中冷方案的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两级中冷方案的优势在于以中冷器体积增大为代价来换取散热器体积的减少,从而减小辅助系统功耗.在此基础上针对两级中冷串联方案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了两级中冷性能随冷却液流量、增压器压比等参...  相似文献   

19.
车辆半主动悬架与助力转向集成控制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协调车辆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基于底盘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半主动悬架和电动助力转向的综合模型,对半主动悬架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进行集成控制.运用二次反馈法和PID策略分别对悬架的可调阻尼和转向系统的助力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在集成控制情况下,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均优于悬架或转向单独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介绍电动客车道路偏离系统、融合可视系统、疲劳驾驶系统、电子后视镜等智能化驾驶辅助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