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针对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永磁同步电机多参数辨识精度低与收敛慢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自适应自治群组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辨识,并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参数辨识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对永磁同步电机多参数辨识的整体精度更高,收敛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2.
无传感器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在低速和静止时一直存在着转子位置难以检测和估算的问题,本文针对该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瞬态有限元分析的转子位置和永磁极极性检测的策略和方法.以两相凸极永磁同步电机为例,通过对永磁同步电机瞬态磁场的有限元分析,考虑铁心饱和与注入信号瞬态特性的影响,提出一种对转子位置非常敏感的组合电感的计算算法,并给出基于该组合电感的转子位置和永磁极极性检测的策略和优化转子位置检测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电机静止和低速时,快速准确地判断出转子位置和永磁极极性.  相似文献   

3.
就商品配送中,带有能力约束的车辆路径问题(VRP),设计了一种新的遗传算法.该算法的核心在于构建一种新的染色体编码,将VRP问题转化为m个TSP问题,并设计出新的杂交算子.算法中染色体表示、评价函数的构造、杂交变异算子的设计经过实例计算的检验被证明较为可靠,算法运算速度快,容易获得有效解.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求解预支约束下批发零售问题的一种新的近似算法,这一算法是一种改进的贪婪算法,即将部分穷举法与贪婪算法相结合并从理论上分析了该算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最后得出了该算法的性能保证为1-e-1.  相似文献   

5.
针对基于矢量控制的无速度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PMSM)调速系统提出了一种智能型的模糊控制器,阐述了采用自调整修正因子的算法分析设计模糊控制器的方法,利用该控制器对无速度传感器PMSM进行控制,在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仿真.采用TMS320LF2407A实现算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电磁永磁混合磁铁的悬浮磁力具有强非线性特点,与磁铁结构密切相关,而现有混合磁铁磁力解析计算公式忽略了磁路漏磁等因素影响,在实际计算中存在较大误差. 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两种常用混合磁铁结构的磁路模型,分析了边缘磁通分布、磁路漏磁对磁铁工作磁路的影响,推导了两种混合磁铁的磁路方程及相关磁阻,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磁铁磁力修正计算方法,最终通过有限元分析对两种结构的混合磁铁磁力进行了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悬浮气隙较大,电磁永磁混合磁铁在电磁力计算中漏磁影响不能忽略;采用本文磁力修正公式计算,两种混合结构电磁力误差分别降低为3.8%和8.3%.   相似文献   

7.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控制中传统机械传感器容易故障或失效,常规无传感器转子位置估计方法实现复杂、计算量大、易受干扰等问题,提出了基于LM算法神经网络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估算器.通过采集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电压、电流以及与转子位置相关联的数据集来创建估算器模型,针对标准BP神经网络算法收敛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将采用LM算法对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信号交叉口延误模型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相位配时优化算法。此算法是将遗传算法引入到延误模型中,以信号交叉口车辆的平均延误最小为目标,考虑交叉口服务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建立新的模型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常州市的典型交叉口,获得较好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传统参数辨识方法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模型的改进粒子群参数辨识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高频电压注入法建立高频电压方程,通过滤波处理获取高低频信号构建四阶满秩实时电机辨识模型;将云模型理论与粒子群算法相结合,采用正态云发生器对粒子进化变异操作建模,实现了自适应动态调节粒子的搜索范围,有效克服早熟收敛,保证了辨识参数为全局最优解.实验表明该辨识方法寻优能力强,搜索精度高,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0.
基于Chen-Harker-Kanzow-Smale光滑函数,针对单调非线性互补问题给出了一种不可行非内点连续算法--预估校正算法,并在适当的假设条件下,证明了算法具有全局收敛性和局部二次收敛性,从而为单调非线性互补问题的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算法。  相似文献   

11.
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是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核心关键材料,对电机的性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详细阐述了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驱动电机性能与钕铁硼永磁材料磁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永磁吊的磁路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磁场叠加原理,用计算机计算了所设计的大吨位永磁吊的磁路,以找出最佳的设计尺寸,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涡旋压缩机运行时的机械接触,针对无油涡旋压缩机的结构特点提出一种永磁随变机构,并分析其力学特性. 首先,分析永磁随变机构的工作原理,采用虚位移法建立磁力模型,运用理论公式、有限元仿真和实验分析永磁随变机构工作气隙处的磁感应强度;其次,通过理论公式和有限元仿真,分析永磁随变机构结构参数与力学特性的关系;最后,通过磁力涡旋压缩机的性能参数和磁力测试实验对永磁随变机构的力学性能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永磁随变机构的径向磁力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径向位移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轴向位移的增大而减小;在永磁随变机构工作中,径向位移与永磁随变机构刚度系数近似呈线性关系;在工作距离内永磁随变机构单组磁环的最小轴向磁力为8.73 N,在工作轨迹上的径向力为4.8 N,满足磁力涡旋压缩机的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14.
根据磁场叠加原理,用计算机计算了所设计的大吨位永磁吊的磁路,以找出最佳的设计尺寸,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5.
氧气泡在磁场中的磁化力及其氧浓度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两块同样大小的钕铁硼永久磁铁在其缝隙中产生的不均匀磁场,对放置于缝隙中的圆管中的一含氧气泡所受到的磁化力大小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含氧气泡所受到的磁化力的大小来确定该含氧气泡中的氧浓度.  相似文献   

16.
带磁切削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脉冲磁场处理高速钢刀具切削45钢的系统研究,确定了带磁切削能提高刀具耐用度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找到了适用于带磁切削的合理的磁化方式和切削参数,为带磁切削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文提出的观点对磁处理在其它领域的推广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各悬浮单元磁力特性差异导致的倾斜问题,设计一种用于无接触传送的永磁悬浮平台,提出了具有气隙偏差积分反馈的分散式串级控制方法. 首先,分析了悬浮平台的动力学模型与平衡条件,获得各悬浮单元气隙与平台三自由度之间的变换关系;其次,根据悬浮单元系统特点设计了双闭环串级控制系统,外环是以气隙为被控对象的主调节回路,内环是以转角为被控对象的随动回路,并引入气隙偏差进行积分反馈;最后,通过悬浮实验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引入积分反馈后,起浮后各磁悬浮单元气隙一致,向不同位置施加0.1 kg重物,各悬浮单元气隙同步增大0.12 mm;悬浮平台能够通过调节内环转角弥补磁力特性差异并实现偏载下水平悬浮,但系统的调节时间比无积分反馈的分散串级控制系统增加约1.4倍.   相似文献   

18.
可重构斜拉索磁性无损检测机器人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斜拉索的特征,提出一种在役斜拉索检测机器人技术方案.采用模块化可重构磁性检测技术,利用磁性检测系统励磁场产生的磁场力作为机器人沿斜拉索爬升所需的附着力,使单元模块同时具有检测及爬升功能.根据不同的拉索直径,选用不同数量的模块进行重构形成对应的自主爬升检测机器人.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表明,该可重构斜拉索磁性检测机器人可对不同直径、任意倾斜角的斜拉索进行无损检测,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安全可靠等特点,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磁性目标形体复杂,磁化不均匀,目前一般采用逆方法拟合测量数据,从而建立其磁模型.文中以系数矩阵的条件数为目标函数,利用遗传算法搜索磁偶极子的位置,同时监测拟合误差,使得目标函数达到最优的同时,拟合误差也满足要求.实测数据的建模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建立的磁场模型精度高,对测量误差不敏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0.
Recently, the capsule detection for examin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GI) tract became a novel noninvasive system, but it was still a problem for capsule’s location. This paper examined various technologies used for measuring position based on magnetic method of the capsule in GI tract, while some new methods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ir efficiency and complexity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dio frequency location is only practicable, but the tri-coil stimulating magnetic method and magnetic marker method can help to acquire a high precise, simplified, efficient and localized dev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