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超车是车辆行驶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超车时机选择不当或操作失误是交通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城市干道及高速公路上,不同车道的限速要求对超车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将整个超车过程分为换道、超越、并道三个阶段,添加不同车道的限速条件,以安全为前提,在一个超车时段内尽可能多地超越前方行驶车辆为目标,并充分考虑车辆跟驰行驶过程中的安全间距及超越行驶过程中超越车与被超越车行程之间的关系,建立一种新的超车模型,以供车辆在超车时提供判断及辅助,并通过一个算例来验证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超车是高速公路上非常普遍的现象,传统的模型都不能够很好地刻画超车的一些定性和定量的性质,基于薛国新和顾怀中的超车模型的基础上,在分析超车过程时考虑了车辆超车过程中时一些反应延滞时间、车辆跟弛时的安全距离和超车过程中两车所行驶的路程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超车模型。最后,给出一个算例表明此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超车现象,并准确地反映出超车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的定性性质和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3.
一忌车道不分.高速公路每一走向一般有二至三条车道.二条车道时,右侧车道为主车道,用于车辆正常行驶,左侧车道为超车道,用于超车;三条车道时,右侧和中间车道为主车道,右侧车道用于较低车速的车辆行驶,中间车道用于较高车速的车辆行驶,左侧车道为超车道,用于超车.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双向双车道环境下单车超越车队模型, 分析了影响双向双车道超车危险区域范围的主要因素; 设计了分步式单车超越车队算法, 研究了安全间隙前后车速度、超车车辆入队速度与车队安全间隙范围四者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车辆入队所需最小安全间隙的速度匹配方案; 建立了单车超越车队算法的目标函数, 设定最大允许超车时间内超车车辆与车队行驶距离最大, 超车车辆超越车队车辆数最多, 前、后车形成安全间隙过程中加速度、减速度最小; 提出了基于改进粒子群的分级约束多目标优化方法, 为单车超越车队算法中的三级车速引导提供了优化的速度引导方案。研究结果表明: 双向双车道环境下超车危险区域范围与车队车辆数及对向车辆行驶速度成正相关关系; 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相比传统算法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和更快的收敛速度, 平均收敛时间缩短39.2%;在分步式单车超越车队过程中, 车队车辆平均速度提升9.04%, 即在车队间隙生成过程中, 虽然部分车辆速度减小, 但车队整体平均速度得到提升; 超车车辆平均速度提升16.8%, 即在超车过程中, 不仅超车车辆的安全性得到保证, 其运行效率也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5.
双车道公路上因超车不当而导致交通事故频发且后果多较为严重,故提出超车安全距离模型,旨在为超车安全预警装置、超车辅助判断系统等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首先分析了车辆在双车道公路超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碰撞类型,基于可能发生的碰撞类型对超车时间进行分段,分析每一超车时段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进而建立超车安全距离模型,以等速超车和加速超车为例,选取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作为前方被超车辆,确定仿真参数,基于 MATLAB 软件仿真,分析、验证超车安全距离模型的有效性.得出超车车辆与前方车辆及对向车辆之间的临界安全距离图,为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的研发和超车事故的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笔者针对车辆的不安全行驶所造成的大量道路交通事故现象,从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和交通人机系统的原理出发,设想了车辆安全行驶智能系统,以实现对车辆超速、行驶稳定性、跟车、超车等行为的智能预警与控制.  相似文献   

7.
车辆安全运行区域的确定对于提高行车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高速公路为背景,作者通过综合考虑车辆的行驶状态、驾驶员疲劳程度以及天气状况等因素对车辆的安全运行区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目的是根据车辆当前状态,结合运行参数对危险行驶区域做出警示,减少驾驶员的负担和判断错误。算法部分分别针对跟车模式和超车模式搭建模型,对安全运行距离和区域进行了求取,最后设计了虚拟现实仿真场景对车辆的行驶过程进行了模拟。多次实验表明,本文安全运行区域模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汽车追尾是一种严重的交通安全事故,人们试图从理论与技术上解决高速公路汽车追尾问题.其中,建立追尾的数学模型是研究追尾现象的基础.根据车辆的运行状态和制动规律.得出行车安全距离模型,同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说明和分析.采用MATLAB软件对高速公路车辆的安全距离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安全距离随车速和附着系数的变化规律,寻求既保证车辆安全行驶又不影响道路通行能力合理的安全距离值,为降低高速公路事故率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超车,是一个比较复杂和危险的车辆运动过程,在高速公路上更要慎重.据中国交通报载文,全国因超车不当2000年比1999年度高速公路上超车恶性事故上升30%,第一季度因此而死亡的达2000多人.为此笔者在此呼吁广大驾驶员进入高速公路需超车时,必须注意以下八点事项.  相似文献   

10.
车辆安全行驶智能系统设想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笔者针对车辆的不安全行驶所造成的大量道路交通事故现象,从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和交通人机系统的原理出发,设想了车辆安全行驶智能系统,以实现对车辆超速、行驶稳定性、跟车、超车等行为的智能预警与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混合交通流条件下山区双车道公路超车行为,确定关键影响因素与超车持续时间的关系。以云南省典型山区双车道公路为例,利用无人机采集超车行为视频数据,提取参与超车行为的机动车轨迹,构建超车行为变量指标体系,分析山区双车道公路超车行为特性;建立基于生存分析的山区双车道公路超车持续时间模型,确定影响超车持续的关键协变量,并分析关键协变量与超车持续时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混合交通流条件下,山区双车道公路平均超车持续时间为10.3 s,平均超车距离为201.3 m,由驾驶员的驾驶风格、较高的行驶速度及复杂的交通流条件共同作用所致;Log-logistic 加速失效时间模型对超车持续时间拟合效果最好,AIC和BIC分别为272.989和265.650,危险函数拐点约为13 s,说明超车行为在13 s前结束的可能性最大;影响超车持续时间的关键变量分别为超车距离和超车车辆与被超车车辆的初始速度差、最大横向距离、是否有对向车、被超车车辆长度和超车车辆类型,影响程度较大的协变量为超车车辆类型和是否有对向车,当超车车辆为货车时,超车持续时间增加了22.9%,当有对向车时,超车持续时间降低了17.8%。  相似文献   

12.
杨春风  陈曦 《交通标准化》2014,(7):43-46,53
90%以上的安全事故与人对道路的感知有关,长期以来以设计车速理论为路线设计的基本方法,虽然理论上保障了行车的安全性,但却并未达到理想的安全状态.鉴于此,结合当前的交通安全状况,阐述自解释道路理念,分析了驾驶员的交通行为,并提出了自解释道路相应的标准要求,旨在通过道路环境布局的优化减少潜在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我国道路设计和管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四车道高速公路部分占用超车道交通控制区开展研究,得到交通控制区各主要区段行车道和超车道上的流量分布曲线,换道方向与换道率曲线,速度分布曲线,标定 Greenshields 模型并据此确定各主要区段的道路通行能力. 研究结果表明:当交通量处于较低水平时,超车道的利用率较低,只有正常水平的20%左右,此时应对车道划分、车道设置及交通控制方式等进行优化调整;较低交通量水平下,交通控制区的平均车速、运行速度等均较高,宜使用运行速度作为限速值的取值依据;施工作业区段的道路通行能力只有正常路段的 89%左右,在保障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应着力提高瓶颈路段的道路通行能力,并将瓶颈路段的断面通行能力作为是否进行强制分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引入超车换道流量,建立了混合交通流的连续性方程;通过对交通流参数的微分变换,建立了混合交通流的运动微分方程.连续性方程和运动微分方程构成了混合交通流的动力学模型.将模型应用于无超车换道交通流,求出了流量和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低密度段模型与实测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的关系,提出了公路几何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及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干线公路交通量大重载车辆多的陡坡路段以及被矿区包围的农村公路网路面早期出现推移和车辙的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从设计上如何因地置宜地考虑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索函军 《交通标准化》2014,(16):149-150
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为工程建设事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特别是在公路桥梁的建设方面有了更加明显的体现,但是在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安全问题,这不仅仅影响到了公路桥梁的安全运营,并且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鉴于此,结合实践经验,对公路桥梁的施工安全控制进行了深入探究,分析桥梁在施工过程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