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吉林省通榆县碳酸盐渍土为研究对象,分别掺入3%、5%、7%的水泥对盐渍土进行改良,采用固结仪测量碳酸盐渍土的溶陷变形情况。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盐渍土溶陷系数为0.136,经不同掺量水泥改良后溶陷系数大幅下降,改良效果明显。经方程拟合研究,试样溶陷系数与水泥掺量大致上呈现一种反比例关系,这对施工及试验研究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掺橡胶颗粒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冻性能等物理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试件中采用掺量为细集料质量的0.5%、1%橡胶颗粒,以考察橡胶颗粒掺量和粒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沥青路面回收料(RAP)掺量和水灰比(Rw/c)对沥青路面回收料再生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RAP-RCC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掺入RAP会降低再生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且RAP掺量越大力学性能下降越显著;拉压比和折压比均随着RAP掺量的增大而小幅增大,RAP的掺入对混凝土的韧性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4.
对掺膨胀剂及粉煤灰的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提出掺膨胀剂和粉煤灰最佳掺量,并对外加剂的选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用建筑垃圾再生砂替代天然砂配制再生水泥砂浆,研究不同水泥掺量对再生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3d龄期再生水泥砂浆抗压、抗折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水泥砂浆的抗压、抗折强度与普通水泥砂浆的变化规律基本相似,均随水泥掺量的增加而提高。其28d抗压强度为9.8~57.5MPa,干燥收缩随水泥掺量增加而增大,水泥掺量越大干燥收缩龄期越长,且再生水泥砂浆的干燥收缩大于普通水泥砂浆。  相似文献   

6.
机制砂用作水泥混凝土细集料时,其与天然砂掺配比例及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通过不同机制砂掺量及不同石粉含量时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折压比的影响试验,分析了水泥混凝土强度随机制砂掺量及石粉含量的变化规律,对指导机制砂水泥混凝土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代建筑物的高大发展趋势对地基土体的力学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利用水泥对土的抗压、抗剪、抗拉等力学性能改善突出的特点,水泥土在地基加固、边坡处理、渠道防渗、抗渗等方面将有着广泛应用前景。为了探索水泥土抗拉强度随水泥掺量、龄期的变化规律,采用特制单轴拉伸仪,对不同水泥掺量和龄期的水泥土进行了室内单轴直接拉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土单轴抗拉强度较素土显著增强,随水泥掺量和龄期的不同,呈现出有一定规律的变化。结论对水泥土的拉伸破坏理论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都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8.
蒋忠 《湖南交通科技》2015,(2):51-52,56
为了深入研究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温度敏感性,通过试验研究了RAP掺量和水泥用量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不同温度下劈裂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大RAP掺量会降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同时提高其低温抗裂性;水泥用量越大,高温稳定性越好,而低温抗裂性越差;RAP掺量对温度敏感性有很大的影响,掺量越多温度敏感性越大,水泥用量对温度敏感性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复掺膨胀剂和减缩剂水泥稳定碎石的路用性能,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复掺膨胀剂和减缩剂对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和干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掺膨胀剂和减缩剂后,水泥稳定碎石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劈裂回弹模量等指标均有所提高;随着膨胀剂掺量增加,减缩剂掺量减少,试件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掺外加剂抑制了试件劈裂回弹模量的后期增长,膨胀剂掺量增加,减缩剂掺量减少,该抑制作用增强。在实际工程中,复掺外加剂可通过减少膨胀剂掺量、增加减缩剂掺量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劈裂回弹模量的后期增长;复掺外加剂有助于改善水泥稳定碎石的干缩抗裂性能,且初期的改善效果更好;复掺膨胀剂和减缩剂存在最佳掺量,本试验条件下最佳掺量为复掺6%膨胀剂和2%减缩剂。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锰渣-矿渣复掺对水泥混凝土流动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电解锰渣、高炉粒化矿渣的水化活性,制备锰渣-矿渣辅助性胶凝材料,研究其水化反应进程。研究结果表明,锰渣-矿渣复掺10%~20%相对于锰渣单掺能有效改善水泥混凝土的流动性,随着锰渣-矿渣掺量继续增大,水泥混凝土的流动性下降较快,其中矿渣对混凝土体系流动性的提高更为明显。锰渣-矿渣复掺水泥混凝土相对于锰渣单掺强度有所提高,但掺量不宜大于20%。  相似文献   

11.
某些特殊地区的水泥土地基既受到环境侵蚀又受到冻融循环的影响.通过室内试验的方法,研究水泥土先经受不同浓度和不同pH值的侵蚀性溶液侵蚀下,经过反复冻融后水泥土的强度特征,并探讨其强度改变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土的强度特性受水化学作用和冻融循环的双重影响,其中水化学作用的影响贯穿全过程,冻融的影响与冻融循环次数关系紧密.结果可为特殊环境地基的设计与工程应用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路用水泥作为混凝土路面的组成材料,其性能关系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及服务水平.主要是从水泥矿物组成、水泥细度、水泥化学成分以及水泥用量四个方面,通过室内实验以及数据分析,得出以上因素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3.
纤维格栅增强水泥混凝土的弯曲力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纤维格栅类型、纤维格栅表面处理及粗集料最大粒径对水泥混凝土弯曲力学特性的影响,对14组150 mm× 150 mm ×600 mm的水泥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四点弯曲试验,分析了试件破坏过程,探讨了纤维格栅与水泥混凝土相互作用的力学机理,提出了纤维格栅使用的若干建议.结果表明:试件属于脆性破坏;纤维格栅明显改善了水泥混凝土的弯曲力学特性,使水泥混凝土的抗弯强度提高6.62% ~31.40%;与粗集料最大粒径为40mm时相比,粗集料最大粒径为20mm时,水泥混凝土的抗弯强度提高2.72% ~9.97%;纤维格栅表面经环氧树脂处理后,试件的抗弯强度提高8.30% ~ 11.88%.  相似文献   

14.
将磷铝酸盐水泥熟料(简称:PALC)掺入硅酸盐水泥(简称:PC)对其进行改性,研究了不同磷铝酸盐水泥熟料掺量对改性硅酸盐水泥力学性能和水化历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磷铝酸盐水泥熟料掺量(外掺3%)可以加速改性硅酸盐水泥的水化,提高其早期和后期强度;但掺量过多,由于磷铝酸盐水泥水化较快,产生的水化产物较致密,这些致密的水化产物包裹在C3S、C2S等水泥颗粒的外层,阻止了其进一步的水化,使改性水泥出现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第二诱导期,从而使表现出较慢的水化速率和较低的早期强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试验测定大巴沟隧道排矸石的物理力学指标,发现其为质量很好的花岗岩。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力学性质,将其粉碎后,作为粗骨料配制成高强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聚合物水泥混凝土,并测定其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等力学指标。利用均匀设计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优化,可得到在此试验条件下,排矸石高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可达到90MPa,钢纤维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达到9.378MPa,具有推广利用价值和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6.
马亮 《交通标准化》2012,(14):77-79
通过水泥砂浆沉入度试验,对水泥粉煤灰浆稠度特性进行研究,分析用水量、外加剂等参数对水泥粉煤灰浆稠度的影响规律以及混合料凝结时间随水泥剂量的变化规律。建立宾汉姆模型,研究水泥粉煤灰浆体的流变特性,并提出了新拌流态水泥粉煤灰浆体的对数形式流变方程。  相似文献   

17.
泡沫沥青混合料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从泡沫沥青发泡机理、发泡特性及泡沫沥青混合料设计要求方面说明泡沫沥青混合料的性质。通过加入不同剂量的水泥添加剂、石灰、石灰和水泥组合添加剂,研究添加剂对泡沫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纳米SiO2是一种新兴的材料,用途非常广泛。水泥混凝土路面存在刚性过大、抗弯拉强度不足的问题。通过在普通水泥混凝土中掺加不同量的SiO2纳米材料,测试纳米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研究表明:纳米SiO2的掺加能改善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弯拉性能,纳米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的改善优于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