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今年海南省海口市将大力完善城市功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做好城市轨道交通的前期工作。据悉,十二五期间海口十大攻坚战之一就是构建便捷交通体系,启动现代有轨电车工程。海口现代有轨电车  相似文献   

2.
骨干交通制式的选择关系到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根据客流预测,兰州新区主要客流通道上公共交通客流量级在1万人次/h,公共交通制式初步选择为BRT(快速公交)或现代有轨电车。从投资、政府财政补贴、客流适应性、节能环保、舒适方便、安全性等几方面进行综合对比,结果表明,兰州新区与现代有轨电车的互适性好,选择现代有轨电车作为骨干交通制式是合适的。本研究对其他类似区域的骨干交通制式选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城市内部现代公共交通发展,对邻近城市间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进行探讨。长三角一体化趋势下,应建立多种形式的公共交通网络。城际应建立以高速铁路为骨架,城市轨道交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轨道交通网络;城市内部应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主动脉、其他公共交通为微循环系统的现代公共交通体系;而在邻近城市之间,宜建立跨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补充。跨城市轨道交通应注重建设和运营阶段的管理以及相应的建设、运营模式,重视建设及运营阶段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4.
有轨电车是一种体现公交优先政策的快速公共交通方式。以上海嘉定新城的有轨电车系统建设为参考,提出了适合生态宜居新城发展的有轨电车有效模式。分析了有轨电车系统的适用性,介绍了有轨电车系统的技术标准和相关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口本的有轨电车始于1895年(明治28年),在最鼎盛的1932年(昭和7年)全国有65个城市开通了有轨电车线路,线路总里程达1500km。但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公共汽车以及家用轿车的普及,大城市的公共交通逐渐被运输能力更大的地铁所占据,而中小城市的公共交通则由公共汽车所取代,城市有轨电车线路的总里程缩减到现在的250km左右。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实现公共交通与业态的无缝衔接,以珠海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工程上冲车辆基地为案例,根据车辆基地所处区域交通、规划设计,探讨了上冲车辆基地基于TOD(以公共交通导向的发展)模式综合开发设计中的空间布局和单体之间的建设时序等问题,为有轨电车车辆基地基于TOD模式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现代有轨电车在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有轨电车近年来以崭新的形象、舒适的服务、绿色环保、高效快速等特点受到市场的青睐,迅速发展。以法国部分城市为例,分析现代有轨电车在不同城市中的布局特点等,同时结合目前国内已经运营和正在规划的有轨电车城市的案例,总结有轨电车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定位和适用范围等,有助于有轨电车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8.
为减轻宁波市鄞州区城市公共交通压力、增强鄞州区公共交通覆盖、构建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推进绿色环保交通建设,引导新城区合理布局发展及形成现代有轨电车产业示范效应,在鄞州区发展中运量有轨电车系统,可以优化鄞州新区城市交通结构,快速提高公交服务水平。重点介绍项目设计方案及设计特点,对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重难点进行分析研究,为后续有轨电车项目的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第一辆有轨电车于1881年诞生于德国,我国于1899年引进有轨电车技术,先后在天津、上海、大连、北京、沈阳、哈尔滨、长春等城市建成有轨电车交通系统,但是由于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竞争,并且早期的城市有轨交通系统具有运能小、挤占道路资源和噪声大等问题,到20世纪50年代末国内外大城市纷纷拆除有轨交通系统;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大,城市公共交通面临长距离集中客流等新情况,使得包括地铁在内的公共交通系统不堪重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尤其是低地板车辆以其环境污染小、节省能源、投资少及运量大等优势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0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在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会议指出,将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加-决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由轨道交通网络、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等组成的城市机动化出行系统。完善轨道交通工程验收和试运营审核及第三方安全评估制度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重点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1.
将由特定高铁列车所提供的起讫点间的旅客运输服务定义为单个高铁客运产品。随着高速铁路越来越"公交化",同一起讫点间客运产品间的可替代性越来越强,票价的调整有了更精细化的要求。用经济学中的交叉弹性理论描述客运产品间的可替代程度,用指数需求函数描述客运产品的需求与票价的关系,构建并求解高铁动态票价优化模型,对客运产品间不同可替代程度下的最优动态票价策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铁客运产品间的可替代性会影响票价策略的选择,且客运产品间可替代程度的增加是否有利于客票收益的提高与可行折扣票价集合的选取有关。  相似文献   

12.
考虑不同时段列车开行方案与客流出行需求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在建立高速铁路各时段客流出行需求量关于各时段旅客出行服务水平间的函数关系的基础上,根据高速铁路企业制定列车开行方案与旅客出行选择之间的主从博弈关系,构建弹性需求下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的双层规划模型,并设计相应的模拟退火求解算法。  相似文献   

13.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双层规划模型和算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既有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路网发展规划,分析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相关费用和优化目标,均衡考虑企业利益和旅客需求,将列车开行方案与旅客换乘方案结合起来,以客流在铁路换乘网络上的分配作为下层规划,建立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的双层规划模型。通过抽象归纳制定开行方案的经验,将开行方案优化与客运径路确定、旅客列车换乘网络设计、旅客换乘的客流分配、旅客列车停站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评价指标分析等相关子问题结合起来,设计基于模拟退火算法求解的优化算法。根据优化模型和求解算法,开发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系统,对某客运专线的开行方案实例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优化质量和运算效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常规地面公交起讫点与轨道交通吸引半径的关系,结合青岛地铁1号线黄岛段的具体情况,研究城市地铁线与常规公交线路接驳问题。对已有常规地面公交线网和新增接驳公交线网进行调整和优化,初步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接驳的两方面功能:一方面多模式分层次的公共交通结构满足不同的出行需求,增强公共交通的吸引力,提高公共交通在出行方式中的分担比例;另一方面,常规公交为城市轨道交通集散客流,降低两者之间不合理的竞争,达到公共交通系统内部双赢,为乘客提供高效、便捷的出行流程。  相似文献   

15.
北京南站交通协调综合模糊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北京南站客运枢纽的交通协调现状,确定影响城市大型枢纽站交通协调的主要因素,建立城市大型枢纽站交通协调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AHP法确定该指标体系中各层影响因素的权重.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北京南站的交通协调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6.
在对现有铁路统计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数据流向、层次结构和存在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后,结合铁路运输生产经营和发展的战略目标《,铁路统计信息化规划》提出,以服务运输生产组织、客货营销和经营管理,满足运输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需求为目标,至2020年,建成技术先进、标准统一、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经济适用、安全可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铁路统计信息系统,并据此目标,制定铁路统计信息化体系。  相似文献   

17.
分布于全网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由于所处不同区位、服务于不同特性乘客、客流量差异巨大,无论在建造规模上还是在配套设施供给上,均需差异化对待。特别是往往规划先行,需要针对不同类别、等级的车站配置相应的土地和设施资源条件。通过总结分析国内外文献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等级划分,将车站分类归结为节点导向型和场所导向型两大类。结合参与车站分类及等级划分的项目经验,确定车站分类原则,将车站划分为枢纽站、轨道交通车站两大类,对大类再进行细分。搜集国内多个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数据,将车站划分为三级,以便于对不同车站类别提出相关建议。最后,采用深圳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量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印证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大型铁路客运站运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建立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接运能力协调匹配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北京南大型综合交通客运站的换乘接运能力协调性进行评价分析,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出租车交通以及城市社会车辆交通等与城间铁路交通的换乘接运能力合理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9.
针对铁路客运站不同运输生产车间信息孤岛日渐增多等情况,在站务基础上结合互联网技术与安全闭环管理理念,设计了一套以重点事项为中心,适用于铁路客运站重点事项提醒系统,与传统管理流程相比较,重点事项提醒系统具有计划性强、安全标准高、通知时段超前等特点。通过铁路客运站重点事项提醒系统的开发试用,达到减少运输生产车间信息孤岛的预期效果,为铁路客运服务由“数字车站”向“智慧车站”的演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