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中青年患者甲状腺激素及其敏感性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选取2021年4月—2022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神经内科住院及同期门诊就诊的年龄在18~65周岁的患者620例,根据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308例)与非缺血性脑卒中组(312例)。进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方法比较两组间甲状腺激素及其敏感性指标表达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甲状腺激素及其敏感性指标对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中青年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男性)占比、体质量、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病史、2型糖尿病病史、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FT3与FT4比值(FT3/FT4)、甲状腺反馈分位数指数(TFQI)、参数化的TFQI(PTFQI)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甘油三酯、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指数(TSHI)、促甲状腺素抵抗指数(TT4RI)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脂质代谢异常,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比值(LDL-C/HDL-C)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查体的健康体检者860例,平均年龄(48.0±10.0)岁,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总胆固醇(TC)、LDL-C、三酰甘油(TG)、HDL-C、脂蛋白α(Lp-α)、LDL-C/HDL-C比值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结果在不考虑性别因素的情况下,TC、LDL-C、Lp-α、LDL-C/HDL-C比值均与颈动脉IMT有关,为独立危险因素;同时LDL-C在合适范围内(<3.37 mmol/L),LDL-C/HDL-C比值均也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相关,具有独立性(β=0.033 2,P<0.001)。结论 TC、LDL-C、Lp-α、LDL-C/HDL-C比值均与颈动脉IMT有关,LDL-C/HDL-C比值是一项诊断早期动脉硬化有价值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营养风险指数(NRI)、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Ⅱ)和三酰甘油葡萄糖(TyG)指数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AP患者173例,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MAP轻度急性胰腺炎(79例)组、MSAP中度急性胰腺炎(44例)组和SAP重度急性胰腺炎(50例)组。50例SAP患者根据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19例)和存活组(31例)。记录各组NRI、SⅡ及TyG指数并进行比较。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RI、SⅡ及TyG指数预测SAP发生及死亡的价值。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SAP患者NRI、SⅡ及TyG指数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SAP组(89.25±4.50)NRI低于MSAP组(93.40±6.25)和MAP组(97.62±8.60),而SAP组SⅡ及TyG指数(2 706.30±1 052.74,7.84±1.21)高于MSAP组(1 937.24±983.48,6.52±1.05)和MAP组(1 280.58±717.36,4.65±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死亡组NRI(86.40±3.70)低于存活组(91.46±...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肥胖及非肥胖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ACS患者394例,以BMI≥28.0kg/m2,或WHR男性>0.9,女性>0.85为肥胖标准,分为ACS肥胖组(n=78)和ACS非肥胖组(n=316),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n=101)。根据1984年美国心脏病协会规定的冠脉血管图像分段评价标准和Gensini积分系统对每支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定量分析。比较ACS肥胖组和非肥胖组肥胖指标、血脂指标及Gensini积分水平变化,相关性分析肥胖组Gensini积分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CS肥胖患者LDL-C/HDL-C比值与Gensini积分正相关,ACS肥胖患者Gensini积分、TC、ApoB浓度在LDL-C/HDL-C高值亚组显著高于低值亚组(P<0.01),ApoA1在LDL-C/HDL-C高值亚组显著低于低值亚组(P<0.05)。Gensini积分在LDL-C/HDL-C低值亚组与高值亚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511,P<0.05),而Gensini积分水平与LDL-C水平无明显相关性(t=-0.706,P>0.05)。结论 ACS肥胖患者血清LDL-C/HDL-C比值与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LDL-C/HDL-C比值较单纯LDL-C浓度能更好地反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在家族性高三酰甘油血症(FHTG)和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FCHL)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个FHTG家系共94人、24个FCHL家系共94人,根据血脂异常情况将2个家系再分为受累组和未受累组;另设10个对照家系(共57人)。比较各家系血清三酰甘油(TAG)、总胆固醇(TC)、HDL-C、LDL-C、non-HDL-C等血脂指标水平;FHTG家系和FCHL家系按TAG水平分层后,分析non-HDL-C和LDL-C的相关性;最后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比较nonHDL-C和LDL-C用于FHTG家系和FCHL家系鉴别诊断的cut-off值。结果 FHTG家系受累组TAG、TC、nonHDL-C水平均高于未受累组和对照组(P<0.01或P<0.05);FCHL家系受累组TAG、TC、HDL-C、LDL-C、nonHDL-C水平均高于未受累组和对照组(P<0.01或P<0.05);FHTG家系受累组TAG水平显著高于FCHL家系受累组(P<0.01),而TC、HDL-C、LDL-C、non-HDL-C水平低于FCHL家系(P<0.01或P<0.05)。FHTG家系和FCHL家系内non-HDL-C和LDL-C均呈正相关,但随TAG水平升高其相关性均呈下降趋势;LDL-C和non-HDL-C用于FHTG家系和FCHL家系鉴别诊断的最佳cut-off值分别为3.575、4.525mmol/L。结论除常规血脂指标外,non-HDL-C可能是鉴别诊断FHTG家系和FCHL家系的新指标;其鉴别诊断价值可能优于LDL-C。  相似文献   

6.
抵抗素、C反应蛋白与早期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抵抗素、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早期T2DM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60例临床确诊的T2DM患者,按有无微血管并发症分为微血管并发症组(DMA组)和无微血管并发症组(NDC组),每组30例.另选取24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NC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3组的血浆抵抗素含量,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胰岛素,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结果 ①DMA组血浆抵抗素、血清CRP含量均高于NDC组及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抵抗素与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r分别为0.582、0.433、0.435、0.342、0.485,P均<O.05),与空腹血浆葡萄糖(FPG)、甘油三酯(TG)、体质指数(BM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无相关性;血清CRP与尿微量白蛋白(UALb)、血浆抵抗素、HOMA-IR、FIns、HbA1c呈正相关(r分别为0.388、0.240、0.283、0.279、0.318,P<O.05),与HDL-C呈负相关(r=0.235,P<O.05).结论 血浆抵抗素、血清CRP可能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2年3月随机选取陕西眉县地区259例受试者,其中高血压患者113人,正常对照组146人,进行病史询问、血压测量、人体测量、收集血标本并检测生化指标。结果高血压患者在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糖尿病病史、脑卒中病史、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酸、血Cys C上高于正常对照组。偏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ys C与年龄、血尿酸、血肌酐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年龄、血肌酐、血尿酸是影响血清Cys C最显著的因素。结论在无临床肾病症状的高血压患者,血清Cys C在控制其他混杂因素对其影响后与年龄、血尿酸、血肌酐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正常人群、肥胖及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浆中骨膜蛋白(periostin)水平,探讨骨膜蛋白与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及肥胖的关系。方法 83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T2DM组)和78例糖耐量(NGT组)正常个体以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kg/m~2为分割点,将两组再分为正常体质量(NW)亚组和肥胖(OB)亚组。ELISA法检测骨膜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析骨膜蛋白与空腹血糖(FPG)、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TNF-α以及BMI、腰臀比(WHR)和血压等指标的关系。通过稳态模型(HOMA)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结果 1T2DM组血浆骨膜蛋白水平显著高于NGT组(P<0.01),T2DM组及NGT组内肥胖亚组血浆骨膜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体质量亚组(P<0.01)。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骨膜蛋白水平与年龄、收缩压、身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无相关(P>0.05),而与舒张压、腰围、臀围、体质量、BMI、WH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FPG、2hPG、FINS、HbA1c、HOMA-IR及TNF-α呈正相关(P<0.01,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P<0.01)。3以骨膜蛋白为因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骨膜蛋白水平与TG、HOMA-IR、TNF-α独立相关(均P<0.01)。结论新诊断的T2DM和肥胖患者血浆骨膜蛋白水平升高,骨膜蛋白与肥胖、糖脂代谢紊乱、炎症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一项大型社区研究,探究中国中老年人群抑郁症状预期冠心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无抑郁组2 532例,有抑郁组2 758例。比较两组一般人口学、冠心病风险相关资料、躯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异,并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与冠心病风险有关的因素。结果 (1)人口学资料:与无抑郁组相比,有抑郁组的平均年龄更高、女性占比更多、婚姻状况不佳者更多、合并的慢性病数量更多(P均<0.05);(2)与冠心病有关的风险指标:与无抑郁组相比,有抑郁组的糖尿病患者更多、收缩压显著升高(P<0.05)。两组的吸烟者比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有抑郁组的冠心病风险显著高于无抑郁组(P<0.05);(3)躯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抑郁组的躯体功能评分、躯体自理能力评分、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均显著高于无抑郁组(P均<0.001);(4)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合并糖尿病、吸烟、收缩压和舒张压、HDL-C和LDL-C等与冠心病风险有关的因素外(P<0.05),流调用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外周动脉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single pulse wave velocity,PWVβ)与经冠脉造影所得冠状动脉狭窄数量的相关性,以及PWVβ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5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第二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183例,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并设无狭窄者为对照组。在行冠状动脉造影前,均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vascular echo tracking technology,ET)测量颈总动脉、股动脉、腘动脉等外周动脉PWVβ,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递增,PWVβ值和β值在3个外周动脉中呈逐渐升高趋势。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3个外周动脉的PWVβ值与冠脉狭窄数量均呈正相关性,以颈总动脉PWVβ值与冠脉狭窄数量相关性为著,其次为股动脉和腘动脉。颈总动脉PWVβ值对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91.2%,特异度为84.5%,阳性预测值92.7%,阴性预测值81.7%,约登指数0.76。以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体质指数(BM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GLU)、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酸(UA)、肌酐(Cr)、颈总动脉PWVβ值为自变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为应变量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颈总动脉PWVβ值是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WVβ值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和预测早期病变的观测指标;颈总动脉PWVβ值可作为动态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雄激素受体(AR)基因第一外显子内CAG重复序列长度多态性与男性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成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宁夏吴忠市和银川市中老年男性910例。测量其身高、体质量、血压,检测睾酮(TT)、血脂、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和游离睾酮(FT),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直接测序法测定外周血AR基因CAG重复序列长度。根据是否患有MS分为MS组(共304例)和正常对照组(共606例)。结果正常对照组与MS组的AR基因CAG重复序列长度多态性的频率分布无明显差异。CAG重复序列数<22组的收缩压显著高于CAG重复序列数≥22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浓度显著低于CAG重复序列数≥22组。但两组间的舒张压、其他血脂水平、FBG、FINS、BMI、TT、FT指标均没有统计学差异。CAG重复序列数<22组较CAG重复序列数≥22组有更高的高血压患病率,但是两组之间的MS及其他组成成分疾病的患病率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AR基因CAG重复序列长度多态性与高血压病和HDL-C水平降低的发生有关,但是与MS的患病率无关。AR基因外显子一CAG重复序列数目<22可能是患高血压病和HDL-C水平降低的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血管病变(DPVD)及未发生周围血管病变(非DPVD)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明确2型糖尿患者伴发DPVD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早期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57例40~70岁临床已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依据周围血管病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DPVD组和非DPVD组;以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未发生周围血管病变病例相比,DPVD组患者病程较长,且高血压、周围神经病变及糖尿病眼病的并发率较高,生化分析显示DPVD组患者血清中hsCRP、TC/HDL-C水平升高,而HDL-C降低;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程、hsCRP、HDL-C、TC/HDL-C为DPV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病程、血压增高、周围神经病、眼病、HDL-C减低及hsCRP增高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血管病变相关,并且病程、HDL-C、hsCRP、TC/HDL-C是周围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和终末期肾病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残余胆固醇与亚临床肾损伤(SRD)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基于既往建立的“汉中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研究队列”2017年的随访数据,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将2 342名受试者分为SRD组和非SRD组。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残余胆固醇与eGFR、uACR及SRD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 残余胆固醇与uACR呈正相关(r=0.081,P<0.001),而与eGFR呈负相关(r=-0.091,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性别、年龄、吸烟、饮酒、运动、体质指数、高血压、糖尿病、血尿酸等混杂因素后,残余胆固醇是uACR(β=0.075,P<0.001)和eGFR(β=-0.027,P<0.001)的影响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残余胆固醇与SRD发生风险存在相关性[OR(95%CI)=1.387(1.113~1.728),P<0.001]。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残余胆固醇与女性发生SRD风险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相抑郁患者出现代谢异常的情况及可能原因。方法 103例住院的单相抑郁症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患者组抗抑郁药治疗3周。检测治疗前后代谢指标(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变化。结果单相抑郁症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代谢指标与正常对照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抑郁药治疗后,血清空腹血糖水平较基础值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单相抑郁症患者空腹血糖及总胆固醇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P=0.049;P=0.031);年龄>30岁的患者空腹血糖及总胆固醇指标高于年龄≤30岁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6)。空腹血糖和发病次数正相关,可建回归方程Y_(空腹血糖)=0.26x_(发病次数)+4.01。结论抑郁反复发作增加了发生代谢问题的风险;抗抑郁药治疗有助于空腹血糖的改善;单相抑郁代谢风险或许与疾病反复发生有关,与药物治疗关联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选取MS患者60例,随机分为MS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d,共4周。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血清hsCRP和TNF-α分别用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果①MS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TNF-α、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MS治疗组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清hsCRP、TNF-α水平、血TC、TG、LDL-C及HOMA-IR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HDL-C、BMI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MS治疗组4周后血清hsCRP、TNF-α水平的下降幅度与血TC、LDL-C的下降幅度无相关性。结论短期应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即可降低MS患者血脂、HOMA-IR和血清hsCRP、TNF-α水平,有改善IR、抗炎作用,且独立于调脂之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对高脂喂饲大鼠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同时给予番茄红素灌胃,检测体重、血脂和肝组织脂质水平及肝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探讨可能的减肥机制。结果番茄红素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0.05),适当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番茄红素中、高剂量组明显降低肝组织中TC、TG、LDL-C含量(P<0.05),中剂量组明显提高HDL-C水平(P<0.01)。病理观察显示,番茄红素各剂量组脂肪变性及肝细胞肿胀程度减轻,接近正常水平。结论番茄红素具有预防高脂饲料喂饲大鼠血清和肝组织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促进HDL-C合成,减少TC、TG、LDL-C在体内的蓄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脉压相关指数即24h平均脉压(24hPP)、动态脉压指数(PPI)、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126例中老年EH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IMT正常组、IMT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据动态血压参数计算出24hPP、PPI、AASI;进一步分析24hPP、PPI、AASI及血清hsCRP水平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结果①IMT增厚组与斑块形成组的24h收缩压(SBP)、24hPP、PPI、AASI及血清hs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IMT正常组,HDL-C低于IMT正常组(P<0.05);且随着颈动脉IMT增加,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上述指标在IMT增厚组与斑块形成组之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IMT与24hPP、PPI、AASI及血清hsCRP、TC、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动态脉压相关指数是评价中老年EH患者颈动脉硬化的良好指标,其中PPI和AASI的价值更大。血清hsCRP可能是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AS)进程的重要细胞因子。血清hsCRP水平与动态脉压相关指数关系密切,两者共同参与了AS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与2型糖尿病(DM)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80例2型DM患者为DM实验组,经健康体检合格者100例为正常对照组。DM实验组又按照有无合并其他脏器病变分为Ⅰ、Ⅱ、Ⅲ级,Ⅰ级:单纯2型DM组;Ⅱ级:2型DM合并有排除冠状动脉疾病(CAD)的其他脏器并发症组;Ⅲ级:2型DM合并冠状动脉疾病(CAD)。分别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计算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的含量。结果 DM实验组血清non-HDL-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DM实验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M实验组血清non-HDL-C的OR值略强于TG,明显强于TC和LDL-C,并随着合并症的不同OR值优势显著。结论血清non-HDL-C与2型DM不同的合并症发展进程有正相关性,且相关性优于TG、TC和LDL-C。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情况,并分析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T2DM患者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63例,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分为胰岛素抵抗组及非抵抗组;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所选的93例对象进行血压、血糖、胰岛素、血脂的测定,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①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组与对照组相比,胰岛素水平、HOMA-IR、HOMA-β明显升高(P<0.05);②胰岛素抵抗组体质指数、舒张压、甘油三酯、餐后血糖、HOMA-β明显高于胰岛素非抵抗组(P<0.05);③相关分析示胰岛素抵抗与体质指数、舒张压、甘油三酯、餐后胰岛素呈正相关(P<0.01,P<0.05),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空腹胰岛素、收缩压、胆固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T2DM患者一级亲属存在胰岛β细胞代偿性的高分泌,早期已经出现胰岛素敏感性的下降和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与体重增加、舒张压升高及甘油三酯的升高有关。提示对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应严格控制体重、血压及血脂,对减少T2DM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Apo-A)及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Apo-B/Apo-A)比值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并行冠脉造影(CAG)的患者234例,收集血脂指标并计算血脂比值(非HDL-C、TG/HDL-C、TC/HDL-C、LDL-C/HDL-C及Apo-B/Apo-A),并根据CAG结果计算Gensini积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各指标与Gensini积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有意义指标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各Gensini积分组间在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及吸烟指数上均无统计学差异,中积分组病程长于低积分组及高积分组(P=0.023,P=0.002)。Apo-A水平在3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9,P<0.001,P=0.013)。高积分组的TC、Apo-B及LPα水平低于低积分组(P=0.008,P=0.001,P=0.002),中积分组及高积分组的HDL-C与Apo-B/Apo-A比值低于低积分组(P=0.008,P=0.001)。各危险因素与Gensini积分的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发现HDL-C、Apo-A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166,r=-0.294),LDL-C/HDL-C及Apo-B/Apo-A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159,r=0.170)。Gensini积分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Apo-A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β=-62.249),Apo-B/Apo-A比值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β=31.311)。结论 Apo-A及Apo-B/Apo-A比值是冠心病冠脉病变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判断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可靠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