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究西洛他唑对糖尿病小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下载GSE142153数据集,分析其差异基因变化。将8周龄的雄性db/db小鼠以及对照m/m小鼠随机分为m/m+溶剂组、m/m+西洛他唑组、db/db+溶剂组、db/db+西洛他唑组。各组小鼠分别用西洛他唑和相应溶剂灌胃4周。干预结束后,检测血清sCD40L水平及肠道CD40表达,以小鼠肠道通透性、含水量、菌落数、紧密连接蛋白含量等指标评估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结果 糖尿病患者差异基因富集在血小板活化、内皮细胞屏障功能等通路中。db/db小鼠血清sCD40L水平明显升高,肠道组织CD40表达、通透性、含水量、菌落数明显上升,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下降。西洛他唑干预db/db小鼠后,血清sCD40L、肠道CD40水平明显下降,肠黏膜屏障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西洛他唑可以改善糖尿病小鼠肠黏膜屏障损伤,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血小板活化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高脂饮食诱导肥胖(DIO)小鼠及高脂饮食诱导肥胖抵抗(DIO-R)小鼠肠道菌群元基因组的差异。方法将40只C57BL/6J雄性小鼠适应性饲养2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高脂饮食造模组(30只),分别给予普通饮食和高脂饮食。造模8周后,按体重增量的不同,将高脂饮食组小鼠又分为肥胖组(DIO组,22只)和肥胖抵抗组(DIO-R组,8只)。搜集并提取3组小鼠粪便样本菌群基因组,采用Illumina公司的Hiseq2000分析样本的肠道宏基因组功能及物种组成。结果 DIO组小鼠肠道菌群在执行多糖代谢、氨基酸代谢、基因信息翻译、信号转导、细胞能动性多种功能的基因数与DIO-R组有差异,其余同DIO-R组无明显差异;两组的多项代谢功能及基因信息处理所对应的基因数均明显低于正常组。DIO组小鼠肠道变形杆菌门的相对含量百分比较正常组及DIO-R组显著增高;厚壁菌门的含量较DIO-R组升高,类杆菌门的含量则显著下降,类杆菌/厚壁菌的比值较DIO-R组明显下降;DIO-R组除变形杆菌门的含量低于正常组外,其余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DIO及DIO-R小鼠肠道菌群元基因组中的肠道菌群功能存在差异;DIO小鼠肠道菌群门级别与DIO-R小鼠有显著差异,两者与正常组相比,都处于代谢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MED1(mediator 1)缺失对雌性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ApoE敲除(ApoE-/-)、LDLR敲除(LDLR-/-)、MED1fl/fl和巨噬细胞MED1敲除(MED1△Mac)小鼠,分别构建两种模型小鼠:ApoE和巨噬细胞MED1双敲除(MED1△Mac/ApoE-/-)及MED1fl/fl/ApoE-/-对照小鼠;接受MED1△Mac小鼠骨髓移植的LDLR-/-(MED1△Mac→LDLR-/-)和接受MED1fl/fl小鼠骨髓移植的LDLR-/-(MED1fl/fl→LDLR-/-)对照小鼠。给予两种模型小鼠(雌性)饲喂西方饮食12周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动态测定小鼠体质量及血浆总胆固醇(TC)...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原肌球蛋白调节蛋白1(Tmod1)对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小鼠的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心脏过表达而全身其他部位敲除Tmod1的小鼠(TOT/Tmod1~(-/-))与ApoE~(-/-)小鼠杂交获得ApoE和Tmod1的双敲小鼠(ApoE~(-/-)/TOT/Tmod1~(-/-))。对ApoE~(-/-)小鼠和双敲小鼠进行高脂饮食喂养,检测2种小鼠的体质量改变、脂肪含量、血脂水平、口服糖耐量(OGTT)和胰岛素耐量(ITT)。对肝脏和皮肤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双敲小鼠较ApoE~(-/-)小鼠体质量减轻,体脂含量降低(P<0.05)。但喂养高脂饮食8周后,双敲小鼠体质量增加量、皮下脂肪组织的厚度、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均高于ApoE~(-/-)小鼠(P<0.05),而脂肪肝、口服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受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 Tmod1参与调节高脂饮食引起的ApoE~(-/-)小鼠糖脂代谢水平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肥胖对胃癌的存活、生长、增殖、凋亡等的影响以及肥胖与胃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形成,于小鼠皮下接种小鼠胃癌细胞建立移植瘤模型并观察移植瘤的生长、腹腔转移等情况2周。实验结束时检测血糖、血清胰岛素与内脂素的水平。采用免疫组化、TUNEL、HE染色方法,观察移植瘤组织内小鼠胃癌细胞增殖、凋亡情况以及脂肪细胞数量与大小。结果高脂饮食诱导12周,肥胖小鼠模型成功率为66.7%。肥胖小鼠发生明显的代谢性改变,表现为体质量增加、高血糖、高胰岛素、高内脂素血症以及胰岛素抵抗。所有小鼠均存活,腹腔均未见肿瘤转移。肥胖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速度快,致终末移植瘤体积变大、质量增加,伴移植瘤内细胞增殖增加、凋亡减少。移植瘤质量与小鼠体质量呈正相关性,移植瘤内细胞增殖与血清胰岛素、内脂素浓度呈正相关性,而细胞凋亡与之呈负相关性。在肿瘤组织内可见大量的脂肪细胞,其中肥胖组脂肪细胞明显大于非肥胖、正常小鼠组。饮食所致肥胖对胃癌的影响与饮食关系不大,而与肥胖程度有关。结论肥胖可通过肿瘤微环境改变、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因子变化等促进胃癌的体内存活与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糖尿病小鼠可表现出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探究Sigma-1受体激动剂PRE-084对1型糖尿病小鼠海马区神经元及认知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20只8~10周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和20只对照小鼠随机分为4组(CON+Vehicle、CON+PRE-084、T1DM+Vehicle和T1DM+PRE-084组);分别用添加PRE-084及对照溶剂的高糖培养基培养小鼠原代神经元。监测并记录各组小鼠的体质量、饮食饮水量及空腹血糖水平,利用新物体识别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检测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MAM结构的变化,生化试剂盒检测小鼠海马区ATP、活性氧(ROS)的表达水平;利用CCK8和细胞ROS试剂盒检测原代神经元的细胞活力和ROS水平。结果 PRE-084可降低糖尿病小鼠体质量、饮食饮水量和血糖。PRE-084明显缓解1型糖尿病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改善糖尿病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MAM结构的变化,升高糖尿病小鼠海马区ATP的水平,降低糖尿病小鼠海马区及高糖条件下神经元中ROS表达水平。结论 Sigma-1受体激动剂PRE-084改善1型糖尿病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可能与海马...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CD4+CD25-CD45RBhighT细胞转移性肠炎模型,并分析其在炎性肠病中的研究价值。方法流式细胞仪分选和纯化CD4+CD25-CD45RBhighT细胞并通过静脉注射移植到Rag1-/-小鼠,记录每组小鼠体质量变化,根据标准程序制作结肠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检查,分离肠黏膜固有层CD4+T细胞并采用ELISA方法检测TNF-α和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 CD4+CD25-CD45RBhighT细胞重建Rag1-/-小鼠3周后出现体质量下降,至第6周时体质量下降更加急剧并伴有明显腹泻。结肠组织切片结果发现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结肠上皮出现局灶性溃疡,炎症进一步蔓延至黏膜下层。结肠黏膜固有层CD4+T细胞TNF-α和IFN-γ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CD4+CD25-CD45RBhighT细胞转移性肠炎模型在研究炎性肠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饮食结构变化诱导SD大鼠肥胖及血压变化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饮食结构变化对正常大鼠代谢及血压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高脂组和对照组。以脂肪占热卡53%饮食喂养5、10周,观察实验大鼠收缩压、体质量、腹部脂肪量和空腹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水平等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高脂组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5周组(105.506±4.634)mmHgvs.(100.060±4.773)mmHg,P<0.05;10周组(108.555±3.948)mmHgvs.(101.485±4.223)mmHg,P<0.01];高脂组大鼠体质量、腹部脂肪量及代谢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多元相关分析显示大鼠收缩压(SBP)随体质量、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增加而升高;大鼠血FFA与SBP、腹部脂肪占体质量的百分含量(Vfat%)、FINS、FPG、TG等呈正相关,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呈负相关。结论高脂饮食可导致正常大鼠肥胖、代谢紊乱及血压升高;血游离脂肪酸升高可能为其糖脂代谢紊乱与血压升高的联系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高脂饮食对正常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用等热卡高脂饮食 (HF)饲养正常大鼠 ,并以胰岛素增敏剂曲格列酮进行干预 ,用葡萄糖 胰岛素耐量试验测定胰岛素敏感性 ,检测大鼠血压、血糖、胰岛素、内皮素 1、血脂、组织糖原及甘油三酯等指标。结果 等热卡HF对大鼠体重、血压、血糖无影响 ,胰岛素、甘油三酯、胆固醇及内皮素 1水平明显升高 ,高密度脂蛋白和组织糖原含量下降。HF 4周时已出现胰岛素抵抗 (IR) (K值 5 .6 3,与对照组K值7.77比较 ,P <0 .0 1)。HF 7周时 ,IR进一步加重。曲格列酮干预后 ,胰岛素敏感性明显改善。结论 HF能够诱发正常大鼠发生胰岛素抵抗 ,组织糖原合成下降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ApoE敲除小鼠高脂喂养不同时间后,小鼠全身及斑块炎症动态变化,建立荧光标记技术,探讨炎症微环境对外周血单核细胞向主动脉根部斑块迁徙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0周、8周和16周)诱导ApoE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实验观察。(1)油红O染色检测斑块形成;(2)主动脉炎症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主动脉相关炎症因子生成及细胞含量;(3)全身炎症情况:ELISA检测血浆相关炎症因子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炎症细胞百分比变化;(4)尾静脉注射PKH26标记单核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主动脉根部单核细胞迁徙情况。结果随高脂饮食时间的延长,ApoE敲除小鼠主动脉及主动脉根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多(P<0.01);主动脉炎症反应增高:CCL2、TNF-α及IL-1βmRNA相对表达量高(P<0.01),主动脉组织巨噬细胞增多(P<0.001);伴随全身炎症反应增高:血浆CCL2、TNF-α含量增高(P<0.01)及外周血单核细胞百分比增高(P<0.05),外周血单核细胞向斑块内迁徙增多(P<0.01)。结论高脂饮食推动ApoE敲除小鼠全身及斑块组织炎症反应加重,有助于外周血单核细胞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迁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以及在氧化应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构建高脂饮食小鼠模型后分组,干预组小鼠注射FGF21,进行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实验测定,运用免疫印迹分析和免疫共沉淀检测肝脏组织氧化应激标志物(iNOS)和胰岛素信号通路分子的蛋白(IRS-1和Akt)表达情况,同时运用油红O染色评估肝脂肪变性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FGF21干预组的体重、血糖及胰岛素水平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提高。同时,在FGF21干预组小鼠肝脏组织的iNOS及TNF-α蛋白表达降低,IRS-1酪氨酸和Akt丝氨酸的磷酸化水平增高;FGF21组较对照组的肝脏脂质积聚明显减少,改善了肥胖小鼠的肝脂肪变性。结论 FGF21可作为一个重要的糖脂代谢调控子,通过抑制肝脏氧化应激,重建其受损的胰岛素信号通路,减少肝脏脂肪积聚,改善肥胖小鼠的胰岛素抵抗,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对严重烧伤患者肠黏膜屏障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严重烧伤病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伤后应用谷氨酰胺颗粒10 g口服,3次/d,对照组接受安慰剂.于烧伤后第1、3、7、14天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血清IgG、IgM、CD4+/CD8+及转铁蛋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烧伤后外周血DAO和D-乳酸水平无明显增高,在第7、14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烧伤后第14天血清IgG、IgM、CD4+和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烧伤后第7、14天转铁蛋白水平亦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谷氨酰胺能够对严重烧伤后肠黏膜屏障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心脏功能和心肌Ⅰ型胶原改变及替米沙坦干预后对其影响。方法27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9只)、高脂饮食组(n=18只)。高脂饮食干预12周后确定胰岛素抵抗模型建立,将高脂饮食组大鼠随机分为高脂组(n=9只)和替米沙坦组(n=9只)。饮食干预34周后颈动脉插管测左室舒张末内压(LVED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_(max))及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_(max)。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心肌Ⅰ型胶原代谢标志物Ⅰ型前胶原末端的前肽序列(PICP)、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的含量。心肌组织Masson染色进行心肌间质胶原定量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组大鼠左室舒张末压上升,-dP/dt_(max)下降(P<0.01),血浆PICP含量及PICP/ICTP升高(P<0.01),左室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增高(P<0.01)。与高脂组大鼠比较,替米沙坦组大鼠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舒张末压下降(P<0.01),-dP/dt_(max)升高(P<0.05);血浆PICP含量、PICP/ICTP降低(P<0.05)。左室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含量下降(P<0.01)。左室心肌组织胶原含量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P<0.01),与-dp/dt_(max)呈负相关(P<0.01)。结论胰岛素抵抗可通过促进心肌Ⅰ型胶原合成,增加心肌胶原沉积,导致心脏舒张功能下降;替米沙坦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心肌胶原沉积进而改善心脏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夹闭肠系膜上动脉1 h,再灌注1 h,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于缺血后经阴茎背静脉缓慢泵入UTI(5万单位/kg);对照组给予等量等渗盐水;空白对照组仅做开关腹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各组大鼠均于制模后采集标本,动态浊度法检测血清内毒素含量,TUNEL法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凋亡调控基因Bax、Bcl-2 mRNA的表达.结果 空白对照组血清内毒素水平和肠黏膜细胞凋亡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Bax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而Bcl-2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乌司他丁可能通过抑制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维持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从而防止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菌和内毒素的移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JC003)对实验性糖尿病血糖和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84只Wistar大鼠,采用高脂饮食和注射40 mg/kg链脲佐菌素(STZ)方法建立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JC003治疗14 d后,采用酶化学方法检测空腹血糖;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胰岛素和C肽。胰腺组织切片HE染色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ABC)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胰岛结构和胰岛素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结果JC003中剂量组(10μg/kg)、高剂量组(100μg/kg)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血糖明显降低(P<0.01);中剂量组(10μg/kg)、高剂量组(100μg/kg)的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模型组(P<0.05);JC003各剂量组对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组织结构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并且可以增加胰岛素表达阳性的β细胞(P<0.01)。结论JC003可以通过保护大鼠胰岛细胞免受STZ的伤害和增加胰岛β细胞数量来增加胰岛素的表达和分泌,从而降低糖尿病动物血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肥胖胰岛素抵抗(IR)大鼠模型,观察黄芪多糖(APS)对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用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 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和肥胖组(n=40).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5周后再将肥胖组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APS组[200mg/(kg·d)]、中剂量APS组[400mg/(kg·d)]和高剂量APS组[800mg/(kg·d)],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各APS组给予不同剂量APS灌胃2周.采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测定葡萄糖输注率(GIR),同时检测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水平.结果 ①肥胖组大鼠体重较正常对照组体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低、中剂量APS组相关指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显示,各肥胖组大鼠GIR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剂量APS组可显著提高肥胖大鼠的GIR(P<0.05),低剂量和高剂量APS组GIR也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5周的高脂膳食使大鼠体重明显增加,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证实高脂膳食诱导的SD大鼠IR模型成立;②APS可改善肥胖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增加IR大鼠GIR.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进展中,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SOCS)表达水平的变化及SOCS表达与胆固醇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分别以高脂与正常饮食喂养,在不同年龄段检测其主动脉斑块中SOCS1和SOCS3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还采集18例无冠心病男性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检测其SOCS1和SOCS3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ApoE~(-/-)小鼠中,SOCS1的表达先升高后下降,但高脂饮食组表达峰值前移;SOCS3的表达随喂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该趋势在喂养高脂饮食组中更为明显;SOCS1/CD68和SOCS3/CD68的表达与高脂饮食持续时间增加呈相反的趋势;在高脂饮食喂养的ApoE~(-/-)小鼠中,白细胞介素-6(IL-6)在主动脉中的表达也随着喂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无冠心病人群的PBMC中,血浆总胆固醇水平与SOCS3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33,P=0.012)。结论 SOCS1和SOCS3在AS中呈差异化表达,SOCS3与IL-6可能促进AS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对雌性大鼠糖精溶液喜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成年雌性大鼠分成普通饮食组(CHOW组,13.0%热卡来自脂肪)及高脂饮食组(HF组,50.5%热卡来自脂肪)。喂养9周后,称量体质量,检测血浆中的瘦素水平;测量大鼠在双瓶选择实验中对不同浓度糖精溶液的摄入量及喜好率;运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奖赏相关核团及下丘脑中多巴胺及阿片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与CHOW组相比,HF组有较高的体质量及血浆瘦素水平;HF组对低浓度(0.001mol/L)糖精溶液的摄入量及喜好率较低,而对高浓度(0.02、0.04mol/L)糖精溶液的摄入量及喜好率则较高;在奖赏相关核团中,HF组多巴胺再摄取转运体(dopamine reuptake transporter,DAT)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多巴胺D1受体、多巴胺D2受体及DARPP-32蛋白的mRNA表达较低,以及μ阿片受体(μ-opioid receptor,MOR)的mRNA表达降低。结论高脂饮食影响雌性大鼠对糖精溶液的喜好率,该作用可能部分是由奖赏核团中多巴胺及阿片系统的变化导致的"低奖赏"状态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明确肝/骨/肾型碱性磷酸酶基因(liver/bone/kidney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L)在70%肝切除术(partial hepatectomy, PH)后肝再生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ALPL敲除小鼠(ALPL+/-)模型,在此基础上行70%PH,检测术后第1、3、7天(PH1d、PH3d、PH7d)小鼠的残余肝质量、肝功能,并应用免疫印迹、免疫荧光染色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细胞增殖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变化。结果 ALPL+/-组PH7d的肝重较ALPL+/+组下降;肝功检测结果显示ALPL敲除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 AST)水平无显著影响;Ki67染色和PCNA检测结果显示,与ALPL+/...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SD大鼠小肠移植模型;实验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预处理组(IPC);观察小肠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比较各组大鼠肠黏膜丙二醛(malondialchehych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活性以及肠黏膜细胞凋亡发生率与分布及其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变化。结果与I/R组相比,IPC大鼠小肠组织病理形态学明显改善(P<0.05),肠组织MDA含量和MPO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而SOD活性则明显升高(P<0.05);肠黏膜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Bax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IPC可减轻移植大鼠I/R损伤,与抗氧化作用增强和小肠肠黏膜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调控而抑制肠黏膜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