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研究了热熔阻尼材料中各组分的种类和用量对其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BS改性剂能有效改善材料对温度的敏感程度并提高材料的损耗因子(tanδ)峰值,且SBS的用量对材料的阻尼性能有较大影响;与碳酸钙相比,以云母粉为填料的材料的阻尼性能较好,随着云母填料粒径的减小,阻尼材料损耗因子峰值呈上升趋势;石油树脂能有效提高阻尼材料的阻尼性能,与添加C5树脂相比,添加C9树脂的阻尼材料的损耗因子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阻尼材料板件在车身上的实际边界条件设计专项台架试验.通过台架试验分析了3种常见阻尼材料在不同覆盖面积条件下的阻尼损耗因子和板件声辐射量.在车身关键位置覆盖阻尼材料,分别对增加阻尼材料前后的实车进行原点频响、声传函以及实车噪声试验.结果表明:与基板相比,增加阻尼材料后,阻尼损耗因子提升了5倍,板件声辐射量降低约12-15 dB;丁基橡胶在3种阻尼材料中衰减高频噪声的效果最好.将阻尼材料覆盖在整车板件上,在关键转速范围的加速噪声以及关键频段的路面噪声分别降低了约3 dB和5 dB,降噪效果良好.文章中的试验及分析方法为阻尼材料在整车上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薄板阻尼样件减振性能的测试方法;通过对钢板、普通阻尼材料和约束阻尼材料进行台架测试,并采用半功率带宽方法计算、对比不同材料的损耗因子参数来评价材料的减振性能。结果表明,约束阻尼材料在0 500 Hz范围内的减振性能优于普通阻尼材料的减振性能;提出了根据模态应变能分析布置阻尼材料的方法,通过在车身板件振动能量集中区域布置阻尼材料,达到车身NVH性能前期设计和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由于汽车在不同行驶工况下对减振器特性具有不同的要求,可调阻尼减振器一直是筒式液阻减振器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文中基于当前车辆悬架用筒式减振器的两种阻尼力调节机理,讨论了节流口面积可调减振器与减振液粘度可调减振器的研究动态,指出了当前可调阻尼减振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可调阻尼减振器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利用CRT NU-14气动伺服材料试验仪对AC-13、AC-16及AC-20等3种沥青混凝土材料进行三轴重复荷载蠕变试验,研究不同试验温度和不同应力水平下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变化规律;在流变学理论基础上推导了基于修正Burgers模型的重复间歇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力学模型,并通过数据非线性拟合建立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材料永久变形与荷载作用次数以及温度的预估公式。研究结果表明:三轴重复荷载试验环境中,材料永久变形呈现明显三阶段变化规律;偏应力水平及温度升高均会导致材料变形发展速率的增大;高温短时间与低温长时间的永久变形等效性证明了三轴动态重复加载试验作为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流动变形特性的试验方法是合适的;"永久变形-作用次数-应力"三维曲面具有较好的精度,能直观全面反映沥青混凝土材料高温变形特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可喷涂液体阻尼材料(Liquid Apply Sound Deadener,LASD)的阻尼性能,涂装机器人喷涂参数、材料施工操作工序等因素对涂装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20~50℃区间范围内,LASD的阻尼性能优于铺设热熔型沥青阻尼垫的参比样品,涂装LASD的产品车内降噪表现优于涂装沥青阻尼垫的参比样品。自动喷涂参数方面,采用枪距30~40 cm,预压1.35~2.2 MPa,线速度400~600 mm/s的喷涂参数可以获得膜厚均一稳定的最佳涂装效果。LASD温度在30~40℃区间内施工性能良好,喷涂LASD材料后放置时间过长(≥8 h)会导致材料的开裂,引起阻尼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7.
马骏 《公路交通科技》2004,21(3):48-50,55
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振型、频率和阻尼)是桥梁承载力评定的重要参数,同时也是识别桥梁结构工作性能和桥梁抗震分析的重要参数,本文通过昆明东风路立交桥的动载试验,分析桥梁在不同工况下动应变、动挠度、频率和阻尼以及影响实测冲击系数的原因。对全面地评价桥梁结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车身壁板自由阻尼层的优化设计中,提出了考虑阻尼材料参数不确定性波动的稳健性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在车身防火墙、地板和顶棚等区域全敷阻尼材料;其次,以等效辐射声功率(ERP)为优化目标对阻尼层布局进行拓扑优化并验证优化效果;最后,以阻尼层厚度为随机设计变量,损耗因子和弹性模量为随机变量,质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并结合径向基函数(RBF)近似模型、蒙特卡洛模拟(MCS)和序列二次规划算法(SQP)对阻尼层进行6σ稳健性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车身自由阻尼层的总质量减少了50.45%,并且车身结构噪声性能达到了6σ质量水平,实现了保证车身轻量化要求下的阻尼层稳健性优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移动荷载引起的振动,对桥梁结构的工作状态和使用寿命均产生直接影响。目前,结构强迫振动响应分析中的阻尼参数大都是采用传统的阻尼模型。文章根据复阻尼理论,利用Newmark-b积分法,编制了Rayleigh阻尼和复阻尼模型的有限元程序,研究了移动荷载作用下两种阻尼模型的简支梁动力响应,计算了复阻尼模型简支梁的损耗因子。  相似文献   

10.
基于商用磁流变减振器的结构特点,将磁流变减振器简化成具有4个圆形阻尼孔和1个环形阻尼孔的平板模型.根据磁流变液的特性,推导出控制电流、活塞速度与阻尼力的关系式,并在MATLAB中仿真得到不同电流下的速度阻尼特性曲线.经台架试验验证,该理论关系式能够较好的表达磁流变减振器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阻尼沥青路面降噪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评价阻尼路面的减振性能,通过轮胎振动衰减实验,分析轮胎/路面试件系统的阻尼系数,三种材料AC试件、阻尼路面试件、水泥板试件,其中轮胎/阻尼路面试件系统的阻尼最大;通过整车激振实验,分析振动系统中力传递的特性。根据轮胎不同位置处以及车体的振动加速度频普,比较AC试件、阻尼路面试件两种材料的振动传递特性,认为阻尼路面材料减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已有的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约束阻尼的梁振动解析模型。目前主要的约束阻尼解析模型都是假设阻尼层的剪切变形为唯一的阻尼来源,但是其他的变型,包括阻尼层以及约束层的纵向和横向的拉伸压缩也都是阻尼的重要来源。因此,将所有可能的阻尼变形包括剪切、拉伸和压缩集成到一个解析模型里面。这个改进的解析模型可以用来计算多层阻尼结构的自然频率和损耗因子。数值分析验证了此解析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结构的动态特性,所以此模型可以被广泛地采用在多层约束阻尼结构预测和设计等实际运用上。  相似文献   

13.
基于某阀控可调减振器内置电磁阀、活塞阀、底阀的理论模型,利用AMESim建立减振器机电液气耦合的仿真模型,重点考虑了电磁阀结构中导阀与溢流块的耦合关系,采用该模型对减振器在不同电流、活塞速度下进行了阻尼力示功特性和速度特性仿真,仿真计算结果与台架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利用该模型研究了阻尼小孔、预紧力和常通节流孔等关键设计参数对阻尼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相变改性沥青的黏弹特性与低温性能,采用DMA方法进行了频率扫描试验和温度扫描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测定计算了不同掺量的相变改性沥青的储能模量、损耗因子扫描曲线及玻璃态转变温度,分析了相变改性沥青的黏弹特性,通过沥青弯曲蠕变劲度试验,研究了相变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并对黏弹特性和低温性能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变材料的加入可降低沥青的玻璃态转变温度、储能模量和蠕变劲度模量,提高损耗因子和蠕变劲度变化斜率,可提升沥青“黏性”分量,改善低温性能;相变改性沥青的储能模量、损耗因子和玻璃态转变温度均与蠕变劲度模量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可利用黏弹特性指标对相变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并提升阻尼材料的阻尼性能,首先在钣金厚度为1mm,材料厚度为2mm的条件下,研究了阻尼材料的组分对阻尼性能的影响,发现在10号沥青与100号沥青的比例为2:23、云母目数为100目、100目云母添加比例为12.5%、改性剂为星型SBS时,阻尼材料结构损耗因子最大。在此基础上,测试了不同厚度钣金粘贴不同厚度阻尼材料的结构损耗因子,得出0.7mm厚的钣金适合粘贴1.5mm厚的阻尼材料,1.0mm厚度的钣金适合粘贴2.5mm厚度的阻尼材料,1.2mm厚度的钣金适合粘贴3mm厚度的阻尼材料,1.5mm厚度的钣金适合粘贴4mm厚度的阻尼材料。最后,研究了阻尼材料布置方式对其阻尼性能的影响,发现阻尼材料针对性布置在钣金应变能较大的区域,能够更有效的抑制钣金振动。  相似文献   

16.
油气弹簧可调阻尼阀系设计及特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某型车辆参数,设计了一种采用电磁阀控制的阻尼可调油气弹簧,并对其结构与T作原理进行了分析.按照车辆悬架最佳阻尼匹配要求.利用开阀流量、压差和阀开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油气弹簧可调阻尼阀系参数模型;利用薄壁小孔节流理论得到了油气弹簧节流孔的设计方法.对油气弹簧可调阻尼阀系参数进行设计并进行了阻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油气弹簧可调阻尼阀系参数设计方法正确,通过电磁阀组合控制实现阻尼三级可调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对南昌八一大桥的动载试验进行了阐述,通过脉动试验、跳车和刹车试验、跑车试验,获取了桥梁自振频率、阻尼系数及冲击系数。所得数据与桥梁加固前数据对比,对桥梁当前动力特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对南昌八一大桥的动载试验进行了阐述,通过脉动试验、跳车和刹车试验、跑车试验,获取了桥梁自振频率、阻尼系数及冲击系数。所得数据与桥梁加固前数据对比,对桥梁当前动力特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丁选星  杨莹 《路基工程》2018,(6):108-113
根据以往研究,在砂土和黏土中,循环荷载作用下,单桩基础的动力特性有明显差异。为此,基于长期循环荷载下海洋黏土变形研究的相关成果,建立软化系数经验表达式,并引入Winkler简化模型中,提出了桩土动刚度-阻尼退化模型,进一步结合循环荷载下桩基现场试验,其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此外,基于东部淤泥层的地质条件和ABAQUS软件,提出了动刚度-阻尼退化模型,研究了未来在该海域内新建单桩式基础的自振频率和横向累积变形特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通过使用阻尼材料台架工装测试振动衰减倍率曲线来衡量阻尼材料的性能方法,并对比验证了不同阻尼材料种类、覆盖面积、钢板厚度的阻尼影响;提出了根据模态振型分析布置阻尼材料的方法,介绍了车身不同位置阻尼材料种类的选用,达到阻尼布置方案前期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