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JAK/STAT3和MAPK/ERK1/2两条信号通路的交联作用及其对乳腺癌MCF-7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机制.方法 在乳腺癌MCF-7中,分JAK酶抑制剂AG490未处理组和处理组,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和非磷酸化STAT3和ERK 1/2蛋白的变化,RT-PCR检测STAT3、ERK1/2 mRNA的变化,明胶酶谱法检测MCF-7分泌MMP-2、MMP-9的变化,同时应用Transwell小室对细胞侵袭迁移能力进行研究.结果 AG490处理MCF-7细胞后,磷酸化和非磷酸化STAT3和ERK1/2蛋白均减少,STAT3、ERK1/2 mRNA转录水平也下降,同时也观察到了AG490能使MCF-7分泌MMP-2和MMP-9减少,从而显著降低了MCF-7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结论 AG490可阻断JAK/STAT3和MAPK/ERK1/2两条信号通路,抑制MCF-7细胞分泌MMP-2和MMP-9,从而抑制了其侵袭迁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骨髓瘤细胞中依赖IL-6与否的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基因的表达,阐明mcl-1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病中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应用JAK特异性抑制剂AG490、蛋白激酶抑制剂LY294002、ERK1/2信号通路的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分别研究了JAK/STAT通路、ras/MAPK通路及PI3K/Akt三大信号途径与mcl-1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关系。结果在骨髓瘤细胞8226和U266中,抑制ERK1/2活性不能改变mcl-1的表达;高浓度的AG490不能抑制STAT3的酪氨酸磷酸化;LY294002可抑制8226细胞和ANBL-6细胞的增殖,但不抑制mcl-1的表达。结论 Ras/MAPK通路以及PI3K通路在mcl-1基因的调节中无作用,但STAT的作用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脾脏巨噬细胞表型变化及体外诱导培养的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与胃癌细胞共培养对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以期了解脾脏在胃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15例行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术联合脾脏切除术患者的新鲜手术切除脾脏组织,分离巨噬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型巨噬细胞表型变化;全自动磁珠提取系统从健康志愿者新鲜血液中分离单核细胞,分别给予10 ng/mL的GM-CSF和M-CSF诱导成M1型、M2型巨噬细胞,并用CD16和CD163进行鉴定;利用Transwell共培养法将胃癌细胞SGC-7901和AGS与M1、M2型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共培养,锥虫蓝(台盼蓝)染色进行计数来检测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变化。结果进展期胃癌患者脾脏中M2型巨噬细胞比例增加,M1型巨噬细胞比例降低;单核细胞经GM-CSF和M-CSF体外培养,可分别诱导为M1型、M2型巨噬细胞,其阳性率分别为(95.46±4.21)%和(94.67±4.97)%;M2型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可促进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M1型巨噬细胞则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结论本研究鉴定出进展期胃癌患者脾脏组织中不同巨噬细胞的比例,证实了不同类型巨噬细胞对胃癌细胞的影响不同,M2型巨噬细胞起促进胃癌细胞进展,而M1型巨噬细胞则对胃癌细胞起抑制作用,进一步揭示了脾脏在胃癌进展中的作用,为临床制订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方案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白介素-2(IL-2)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EMT)和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10μg/L IL-2诱导RPE细胞,在相应时间点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MT特异性指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CM主要成分Ⅰ型胶原纤维(COL-1)和纤维连接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2 (TGF-β2)mRNA及蛋白的表达和JAK/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用WP1066特异性阻断JAK/STAT3信号通路,观察α-SMA、COL-1、Fn和TGF-β2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RPE细胞经10μg/L IL-2诱导后,Fn、COL-1、TGF-β2 mRNA与蛋白的表达及p-STAT3/STAT3明显增高(P<0.05),且这种作用随IL-2处理时间增加而增强,而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则无明显变化。JAK/STAT3抑制剂WP1066能有效抑制IL-2诱导的RPE细胞中Fn、COL-1和TGF-β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 IL-2能通过JAK/STAT3信号通路促进RPE细胞ECM合成以及TGF-β2的表达,可能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LPS和IFNγ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M1)极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姜黄素(6.25、12.5、25μmol/L)干预LPS和IFNγ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M1)12h,同时再加入20μmol/L GW9662与25μmol/L姜黄素共同干预LPS和IFNγ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M1)12h,采用Real-time PCR、ELISA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L-1β、IL-6和M2表型标志分子KLF4、FIZZ1、MGL1、PPARγ的表达,及阻断PPARγ后KLF4和FIZZ1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姜黄素均能上调LPS和IFNγ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M1)的M2标志分子的表达,并且抑制炎症因子IL-1β和IL-6的分泌;阻断PPARγ后,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M1表型巨噬细胞表达M2标志分子下调。结论姜黄素通过活化PPARγ促进LPS和IFNγ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M1)向M2表型极化。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通过分析人卵巢癌细胞株转染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后IL-6/STAT3信号通路及其下游相关癌基因的表达以及其侵袭能力的改变,探讨Survivin ASODN在抑制人卵巢癌细胞转移中的可能作用、机制和临床价值。方法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Survivin ASODN转染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实验组),同时设空脂质体对照,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株侵袭能力的改变,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细胞株中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与活化因子3(STAT3)、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L-6、STAT3、磷酸化的信号转导与活化因子3(p-STAT3)、Survivin、VEGF-A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组细胞株中IL-6、STAT3、Survivin、VEGF基因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下调(P<0.05);实验组细胞株中IL-6、STAT 3、p-STAT 3、Survivin、VEGF-A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下调(P<0.05)。实验组细胞株侵袭能力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 ASODN靶向抑制Survivin可有效降低人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及其下游相关致癌基因的表达活性。Survivin ASODN可能在防治卵巢癌复发和转移治疗中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胃癌的发生发展涉及多个分子信号通路和许多细胞因子,其中比较重要的包括PI3K/AKT、MAPK通路,HER、VEGF/VEGFR、MET等生长因子及受体家族,COX-2、NF-κB、STAT、白介素家族等炎症相关因子,他们参与了胃癌细胞凋亡抑制、增殖促进、周期调控以及胃癌侵袭迁移、血管生成等过程。这些因子在胃癌中特异性表达,可以作为肿瘤标记物用于胃癌的靶向治疗,相应药物多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在上述理论基础上,胃癌靶向诊断也有了新的进展,闪烁扫描法、内镜等手段逐渐趋于成熟,但特异性探针的研究多处于临床前期阶段,仍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RUNX3对巨噬细胞极化过程的调节作用和可能机制,为巨噬细胞参与的免疫炎症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 (1)分别用IFN-γ、LPS和IL-4刺激RAW264.7细胞,使用RT-PCR方法检测刺激后细胞表面标志物arginase-1、iNOS的表达变化,观察刺激后RAW264.7细胞是否向M1或者M2方向极化;设定IFN-γ和LPS共刺激的细胞为M1组,IL-4刺激的细胞为M2组;另设正常对照组为M0组;(2)使用免疫荧光、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M1、M2、M0)RUNX3表达情况;(3)建立RUNX3沉默的载体,沉默RAW264.7细胞系RUNX3基因,经G418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得到稳定表达的细胞系,RT-PCR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iNOS和CD86变化,用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物TNF-α变化。结果 (1)用IFN-γ和LPS刺激RAW264.7细胞可使RAW264.7细胞向M1亚型极化,RT-PCR检测M1组细胞iNOS表达较M0组升高(P=0.002);而使用IL-4刺激RAW264.7细胞可使RAW264.7细胞向M2亚型极化;RT-PCR检测结果显示,M2组细胞arginase-1表达较M0组升高(P=0.021);(2)RUNX3mRNA在M1组细胞与M0组相比,表达增高(P=0.001),而在M2组细胞中表达降低(P=0.041);(3)沉默RUNX3后,CD86、iNOS mRNA表达较M0组降低(P=0.005),并且细胞分泌TNF-α减少(P<0.001)。结论 RUNX3转录活化可能促进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以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体质量250300g,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舒芬太尼预处理组(SPC组)、舒芬太尼预处理联合JAK2激酶抑制剂组(S+A组)及JAK2激酶抑制剂组(A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SPC组于心肌缺血前股静脉泵注舒芬太尼1μg/kg,泵注5min,间隔5min,重复处理3次,总量共3μg/kg;S+A组:舒芬太尼预处理前5min给予JAK2激酶抑制剂AG490(1mg/kg),缺血前30min舒芬太尼预处理;A组:缺血前35min给予JAK2激酶抑制剂AG490(1mg/kg)。心肌缺血前30min(T0)、缺血前即刻(T1)、缺血30min(T2)、再灌注30min(T3)和再灌注120min(T4)时记录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再灌注120min抽取动脉血,离心取血清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实验结束时,各组取6只大鼠心脏测算心肌梗死面积,其余6只大鼠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组织磷酸化STAT3(P-STAT3)的表达。结果比较各组间不同时点H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相比,其余各组T2300g,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舒芬太尼预处理组(SPC组)、舒芬太尼预处理联合JAK2激酶抑制剂组(S+A组)及JAK2激酶抑制剂组(A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SPC组于心肌缺血前股静脉泵注舒芬太尼1μg/kg,泵注5min,间隔5min,重复处理3次,总量共3μg/kg;S+A组:舒芬太尼预处理前5min给予JAK2激酶抑制剂AG490(1mg/kg),缺血前30min舒芬太尼预处理;A组:缺血前35min给予JAK2激酶抑制剂AG490(1mg/kg)。心肌缺血前30min(T0)、缺血前即刻(T1)、缺血30min(T2)、再灌注30min(T3)和再灌注120min(T4)时记录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再灌注120min抽取动脉血,离心取血清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实验结束时,各组取6只大鼠心脏测算心肌梗死面积,其余6只大鼠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组织磷酸化STAT3(P-STAT3)的表达。结果比较各组间不同时点H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相比,其余各组T2T4时MAP降低(P<0.05或P<0.01);血清CK-MB和LDH活性明显增高(P<0.01)。与I/R组相比,SPC组MAP数值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K-MB和LDH活性降低(P<0.01);心肌梗死范围减小(P<0.01)。与S组比较,I/R组和SPC组P-STAT3表达上调(P<0.01),且SPC组上调高于I/R组(P<0.01)。结论舒芬太尼预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上调P-STAT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TAT3抑制剂Stattic联合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 ATO)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THP1细胞生存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THP1细胞株为研究对象,用CCK8法检测Stattic联合ATO对THP1细胞生存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OS水平,用Caspase 3/7 Glo assay试剂盒检测细胞Caspase 3/7活性,用qPCR检测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Stattic可明显抑制磷酸化STAT3的水平,显著加剧ATO对AML细胞生存抑制,增强ATO诱导的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产物。Stattic显著抑制ATO上调的Nrf2的表达以及下游基因的表达。结论 Stattic可增强ATO对AML细胞生存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rf2和Nrf2下游基因表达引起ROS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花青素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花青素组。模型组和花青素组采用血管夹闭肝左中叶血管分支90min再灌注4h构建肝缺血再灌注模型,花青素组在缺血前90min腹腔注射花青素(100mg/kg),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再灌注4h后处死大鼠,取肝组织和采集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ALT、AST活性和促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实时定量PCR法测定IL-6、IL-1β和TNF-αmRNA的水平;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 blot法测定肝组织JAK2、STAT3、p-JAK2、p-STAT3和P53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ALT、AST活性增高,血清和肝脏中IL-6、IL-1β、TNF-α分泌量和mRNA表达增高,MDA含量增高,p-JAK2、p-STAT3、P53表达增加,肝脏病理改变明显,而CAT、GPx和SOD活性明显降低,JAK2和STAT3表达无明显变化。与模型组相比,花青素组ALT、AST活性降低,血清和肝脏中IL-6、IL-1β、TNF-α分泌量和mRNA表达降低,MDA含量减少,p-JAK2、p-STAT3、P53表达降低,肝脏病理改变减轻,而CAT、GPx和SOD活性明显增加,JAK2和STAT3表达依然无明显变化。结论花青素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P53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迷迭香酸甲酯(methyl rosmarinate, MR)诱导人肝癌细胞(HCC)Hep-3B、SK-Hep1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各浓度MR(0~200μmol/L)对Hep-3B、SK-Hep1、MIHA细胞的增殖-毒性作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MR处理三种细胞后的形态变化;EdU实验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Hep-3B、SK-Hep1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MR对Hep-3B、SK-Hep1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及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不同浓度MR(0~200μmol/L)处理Hep-3B、SK-Hep1细胞48 h,其细胞活性呈浓度依赖性显著降低(P<0.01),而对MIHA细胞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Hep-3B、SK-Hep1细胞MR的IC50分别为102.5μmol/L和99.3μmol/L。MR(0~15...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芩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人胃癌SGC7901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加入20mL的培养液(对照组)或20mL(50、100、150mol/L)黄芩素溶液处理细胞48h,细胞划痕试验检测不同剂量黄芩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迁移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黄芩素对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比色法检测细胞胰蛋白酶活性,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活化的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2,PAR-2)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mRN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人胃癌SGC7901细胞迁移及侵袭的能力、胰蛋白酶活性、活化的PAR-2、MMP-2 mRNA及MMP-9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呈剂量依赖性。活化的PAR-2与MMP-2mRNA及MMP-9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64,P<0.05;r=0.581,P<0.05)。结论 PAR-2活性、MMP-2及MMP-9mRNA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活化的PAR-2可通过上调MMP-2及MMP-9 mRNA的表达而参与癌细胞迁移及侵袭,黄芩素能显著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PAR-2活性和MMP-2及MMP-9mRNA表达,从而降低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这与其抑制胰蛋白酶活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miRNA-449在胃癌细胞中对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对靶基因CCNE2(cyclin E2)表达的影响。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人低分化胃癌细胞株BGC823瞬时转染miRNA-449a/b及抑制剂后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转染后细胞凋亡变化。Western blot检测miRNA-449a/b对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在转染后,miRNA-449a/b组在48、72h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miRNA-449a/b组对肿瘤细胞凋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对CCNE2蛋白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结论 miRNA-449a/b可能通过CCNE2来发挥其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NF-κB信号通路在趋化因子CXCL11诱导胰腺癌Panc-1细胞侵袭及上皮间质转换(EMT)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外源性CXCL11干预胰腺癌Panc-1细胞,以未干预组作为对照,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各组Panc-1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p65、P-p65、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p65的细胞内定位。使用NF-κB抑制剂BAY 11-7082联合外源性CXCL11干预Panc-1细胞,再次通过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各组Panc-1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外源性CXCL11可明显诱导Panc-1细胞侵袭(t=12.424,P<0.01),促进p65入核,并上调P-p65、N-cadherin和Vimentin,下调E-cadherin蛋白。抑制NF-κB通路后,外源性CXCL11失去了对胰腺癌细胞侵袭(P<0.01)和EMT的诱导作用。结论趋化因子CXCL11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诱导胰腺癌细胞侵袭和EMT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下调尾型同源盒基因-2(CDX2)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CDX2基因在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CDX2RNAi慢病毒载体,并转染人结肠癌SW480、HT29细胞,应用Western blotting及qRT-PCR技术检测CDX2基因的干扰效率;应用Transwell及划痕实验检测下调CDX2表达对SW480、HT29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及RT-PCR检测下调CDX2表达对SW480、HT2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基因(E-cadherin、ZEB-1、Vimentin、Twist、Snail)表达的影响。结果构建的CDX2RNAi慢病毒载体可有效地抑制SW480、HT29细胞中CDX2基因的表达;转染LV-CDX2-shRNA组与转染空病毒组(LV-NT-shRNA)及空白对照组相比,侵袭、迁移能力显著增强(P<0.05);且E-cadherin表达下降,ZEB-1、Vimentin、Twist、Snail表达均升高。结论下调CDX2可诱导EMT发生,从而增强结肠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干细胞转录因子Sox2对宫颈鳞癌SiHa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本实验前期构建的稳定高表达Sox2的SiHa-Sox2细胞及对照组SiHa-EGFP细胞中Sox2的表达情况;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Sox2对SiHa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中Wnt信号通路关键基因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稳定表达Sox2的SiHa-Sox2细胞中Sox2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SiHa-Sox2组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增强;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β-catenin表达上调。结论 Sox2通过上调β-catenin的表达激活Wnt信号通路,使宫颈鳞癌SiHa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增强,从而促进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5ng/mL TNFα处理HeLa细胞,体外侵袭转移实验观察TNFα诱导后细胞的侵袭能力;免疫荧光及蛋白印迹观察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定位及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使用NF-κB通路抑制剂Bay11-7082(2.5μmol/L)处理24h后TNFα(5ng/mL)诱导细胞,观察细胞侵袭能力及MMP9表达的改变。结果 TNFα促进了HeLa细胞的侵袭,诱导NF-κBp65核转位激活,上调了MMP9的表达。TNFα促进HeLa细胞的侵袭能力及MMP9的表达可以被NF-κB抑制剂阻断。结论 TNFα通过激活NF-κB信号促进了宫颈癌细胞侵袭,暗示NF-κB可能作为抑制宫颈癌进展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HLEC)凋亡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TGF-β2(0、0.1、1、10μg/L)处理HLEC后,Western blot检测TGF-β2诱导的线粒体途径依赖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5μg/L TGF-β2诱导细胞凋亡的具体形式,以及5μg/L TGF-β2处理细胞36h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TGF-β2可明显增加Caspase3的表达(P<0.001),促凋亡蛋白Bax与抑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比例失调(P<0.001)并呈浓度依赖性,激活内源性线粒体途径的Bax/Bcl-2-caspase3通路的凋亡。5μg/L的TGF-β2可以诱导HLEC发生凋亡(P<0.05),处理细胞36h后可导致G1/S周期阻滞。结论 PCO过程中伴随TGF-β2诱导的线粒体途经的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PCO的形成过程,将为PCO发病机理及药物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