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患者恢复期仍有多种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及时介入对促进患者功能改善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基于目前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实践,对单纯新冠感染患者和既往有功能障碍合并新冠感染者(如神经功能障碍、慢性疼痛、骨关节疾病等)的不同人群在新冠感染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新冠感染患者恢复期的康复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
2022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患者激增,国家卫健委推出的第十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版)》对新冠感染患者规范化诊疗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但该诊疗方案在临床具体实践中仍存在一定问题。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组织多学科专家就新冠感染诊疗中仍存在的相关关键问题,如新冠感染患者的抗病毒药物选择、免疫治疗的时机、抗凝药物使用剂量、心肌损伤的处理、新冠感染后间质性肺病的治疗、新冠反弹等问题进行细化和归类,形成18条推荐意见,便于临床实践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3.
自2019年新冠肺炎在全球暴发以来,通过收集废水观察人群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状况和发展趋势,被称为基于废水的流行病学方法,受到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广泛关注。该方法包括5个步骤:废水标本收集、病毒浓缩、病毒核酸提取、定量RT-PCR检测、监测结果分享。该方法可用于人群新冠暴发疫情的早期预警、观察疫情的分布和发展趋势、估计人群新冠肺炎感染率、了解新冠肺炎病毒在人群中的变异规律及同时监测多种疾病的人群感染状况。废水监测可以和新冠临床监测方法同时使用,是临床新冠监测的很好补充。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对邮轮经济的影响机制,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分析新冠肺炎疫情与邮轮产业收入的因果关系,构建因果关系图和流图,建立系统仿真方程.以A、B两国之间的邮轮市场为例,运用Vensim软件模拟疫情和邮轮产业收入的发展趋势,并进行方案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出发地感染个体数量约为86324人,邮轮感染个体数量约为707人;停航措施能有效减少邮轮上感染人数,延后10天停航和延后20天停航的邮轮感染个体数量分别是现实停航时间邮轮感染个体数量的1.67倍和2.35倍,及时停航有利于控制疫情的传播,但无休止的停航有损邮轮产业收入;采取邮轮隔离措施,加强对邮轮旅客的管理以及做好邮轮在目的地港口的停靠工作,也能有效减少邮轮感染人数和目的地感染人数;采取邮轮补贴措施有利于复航后邮轮旅客数的增加,增加邮轮防控投入减少了复航后邮轮感染人数和目的地感染人数大幅增加的可能性,并且有利于邮轮产业收入的恢复.因此疫情后应当考虑及时让邮轮复航以减轻疫情对邮轮产业的打击.  相似文献   

5.
儿童也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而儿童处于发育期,各个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的诊疗不能直接照搬成人指南。因此,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组织儿童病院的相关人员,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为基准,参考多篇有指导意义的诊疗方案,结合本院参与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患儿的临床经验,制定此诊疗建议。本建议从儿童新冠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临床分型、治疗和护理等角度分别进行简明实用的阐述,并且针对高危因素、并发症的诊疗也做了方案推荐,供临床一线儿科医生参考,以期做到及时合理的诊疗,早期识别和积极救治高危、危重患儿,尽量减少并发症和合并症对患儿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及救治措施。方法对53例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原体分布:细菌42例次(46.2%),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21例次(23%),真菌14例次(15.4%),结核杆菌6例次(6.6%),支原体5例次(5.5%),卡式肺囊虫3例次(3.3%)。44例肺部感染患者救治成功(83%),死亡9例(17%)。结论对于肾移植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可靠的病原学诊断、及时而有效的综合治疗可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不同透析方法对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不同透析方法对肾移植后肾功延迟恢复(DGF)的影响,以期选择合适的透析方法,提高移植效果。方法 观察应用不同透析方法治疗 DGF 患者时血压、细胞因子的变化和疗效。结果 采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 4.85%,肾功能恢复时间(9.1±4.3)d,术后感染发生率 9.52%,均较血液透析(HD)组低[低血压发生率 7.8%,肾功能恢复时间(21.4±7.6)d,术后感染发生率 20%];腹膜透析组低血压发生率6.25%,肾功能恢复时间(15. 5±6. 7) d,术后感染发生率 37. 5%,后两项指标高于 HVHF 组; HVHF 组治疗后,TNF- α、IL- 1β和 IL- 6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HD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 高容量血液滤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DGF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于1月29日印发《公共交通工具消毒操作技术指南》。指南适用于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正常运行的飞机、火车、长短途客车、公交车、地铁、轮船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的感染防控,包括工作人员和旅行人员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采取的消毒等技术操作。  相似文献   

9.
肝硬变患者容易并发细菌感染,其中自发性腹膜炎最为常见。国内报告,合并急性腹膜炎或腹水感染者,有3.1-7.3-10-30%不等,合并结核性腹膜炎者亦达5.5%。因其常与菌血症并发,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故国外有人称为“综合征”。临床症状可以不典型、不显著,因而容易被忽略而漏诊。但其预后多较凶险,可导致低血压、中毒性休克、肾功衰竭、肝昏迷等并每致死亡,孟宪镛等报告21例,其中14例于治疗1—5天后死亡;尤大钰等报告34例,其中30例于感染后平均33天内死亡。另外,有报告认为该症对抗菌素的反应良好。因此有必要提高对这一并发症的认识和警惕,以期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0.
新冠肺炎疫情对交通运输产生巨大影响,但现有成果主要研究疫情爆发期疫情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较少有分析后疫情阶段的出行行为.本文利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及Logit 模型,研究后疫情阶段新冠病毒,老年人个人统计学特征,老年人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程度的感知等心理因素对老年人出行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距离出行中,新冠疫情和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程度的感知对出行方式选择没有显著影响;新冠疫情和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程度的感知对老年人使用公交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此外,这两个因素也影响老年人外出概率和使用公交的概率.  相似文献   

11.
新冠肺炎疫情对交通运输产生巨大影响,但现有成果主要研究疫情爆发期疫情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较少有分析后疫情阶段的出行行为.本文利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及Logit 模型,研究后疫情阶段新冠病毒,老年人个人统计学特征,老年人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程度的感知等心理因素对老年人出行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距离出行中,新冠疫情和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程度的感知对出行方式选择没有显著影响;新冠疫情和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程度的感知对老年人使用公交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此外,这两个因素也影响老年人外出概率和使用公交的概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下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院内交叉感染的防控管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根据医院的感控要求及相关文件内容,结合本中心临床诊疗的实际情况,分别从内镜中心的管理及内镜工作人员和患者的管理与防护等方面制定和落实感控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2020年1月25日—3月10日,本中心共完成消化内镜诊疗71例,男53例,女18例,平均年龄54岁(28~81岁),其中急诊36例(50.7%)。上述所有诊疗均成功,患者术后观察均已超过14 d(24±13),医患均无院内感染发生,阶段性效果评估良好。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消化内镜中心必须做好应急管理工作,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切实做好术前患者各项筛查与管理工作,严格把握消化内镜操作的适应证与诊疗条件,做好内镜工作人员管理与防护工作,严格遵守内镜室的洗消规范,构建内镜室"三区两通道"隔离布局,最大程度地降低医患的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3.
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了 31例慢性肾功不全患者及 2 6例血液透析( HD)患者血透过程中血清一氧化氮 ( s- NO)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 :慢性肾衰患者 s-NO水平明显升高 ( P <0 .0 0 1 ) ;合并高血压组 s- NO水平低于无高血压组 ( P <0 .0 5 ) ;HD过程中 s- NO浓度逐渐下降 ,HD2 h、HD4h与透析前比较差别显著 ( P <0 .0 0 1 ) ;透析过程中血压升高与 s- NO下降有一定关系。结论 :慢性肾功衰竭患者 s-NO水平升高可能与肾功能明显减退有关 ;HD能清除硝酸盐 ,透析中 s- NO下降可能是导致透析中血压升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交运明电[2020]19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明电[2020]14号)有关要求,针对国内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情况,阶段性动态调整、精准优化防控措施,强化对各地常态  相似文献   

15.
对7例患者肾移植术后并发重症病毒性肝炎的病回进行了分析。发现所有患者均为HBSAg阳性的HBV感染者,2例重叠HCV感染,HAV和HDV重叠感染各1例。表明HBV感染及在此基础上其它肝炎病毒合并感染是发生重症肝炎的主要原因;治疗过程中环孢素A的应用和它所引起的肝肾毒性是移植后重症肝炎发生和影响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提出应慎重考虑HBV感染者的肾移植适应症,有HCV、HDV重叠感染者不宜施行肾移植术。对HBsAg阳性肾移植患者应加强术后肝功能的监测,及早应用保肝药物。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新冠肺炎疫情下武汉封城令对交通流的影响,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浙江省移动手机漫游数据,采用数据挖掘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交通流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武汉封城令的关系。结果表明,武汉封城令发布后,浙江—湖北每日交通流量和疫区每日新增感染人数满足自然界的Taylor定律,即交通量的自然对数和疫区每日新增感染人数的自然对数线性负相关;人们往往倾向于在“不得不”离开的状态下逃离危险区域,而武汉封城令和紧急状态令对人口的出行影响具有1d的时间滞后性,其短期出行峰值持续时间为3d左右;政府发布武汉封城令使疫区交通出行量出现短期增长,但长期来看,使人们的交通出行更加谨慎,降低了流行病大范围传播的风险。据此,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剧的形势下,建议政府部门可在海外各国疫情紧急发布状态后的1~3d内,实施海外输入交通流严格管控,并至少持续一周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家庭聚集性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核酸检测和CT表现的时间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27日至2月1日收治确诊的3组家庭聚集性发病的新冠肺炎患者(男4例,女3例),对其临床资料和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3组家庭CT征象均符合早期表现:两肺胸膜下多发磨玻璃密度影(ground-glass opacity,GGO),伴或不伴肺小血管增粗。第一组,首诊2人核酸阳性,妻子无症状,但首诊CT阳性;丈夫有症状,首诊CT阴性,2天后复查CT阳性。第二组,夫妻同时发病,CT和核酸均为阳性。第三组,3人同时起病,CT表现均为阳性,但儿子第3次核酸检测才确诊,其余2人首诊核酸检测阳性。结论新冠肺炎早期阶段的临床症状、核酸检测和CT表现存在时间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有可能是疾病传播的重要潜在因素,正确认识这种差异,有利于早期阻断人群聚集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从确诊到治愈出院的时间,即治愈时间。方法基于各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治愈病例的入院日期、确诊日期和出院日期,计算从确诊到出院的时间,并基于集合数据累计确诊人数、治愈人数与死亡人数及其比例关系计算治愈时间。结果 580例新冠肺炎患者的治愈时间曲线属偏态分布,偏度为1.09,治愈时间均值为(14.6±6.7)d,中位数为13 d,95%的置信区间为(6.9,21.0)。基于累计确诊人数、治愈人数与死亡人数关系计算的全国(除湖北)治愈时间平均值为(13.3±3.5)d,中位数为13.5 d;基于治愈人数占终点人数比例计算的全国(除湖北)治愈时间均值为(14.2±4.2)d,中位数14.5 d。基于累计确诊人数、治愈人数与死亡人数关系计算武汉市、湖北省和全国新冠肺炎患者的治愈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5 d、15.5 d和15 d;基于累计治愈人数占累计确诊人数比例计算武汉市、湖北省和全国新冠肺炎患者的治愈时间中位数为14 d。结论新冠肺炎的治愈时间的中位数为13.0~15.5 d。在疫情发展的不同时段有一定变化,而不同地区之间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体会。方法自1995年5月至2008年8月我院行外科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92例,其中男62例,女30例,年龄3~73(29.66±12.38)岁;其中原发性IE82例,继发性IE 10例。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情况:先天性心脏病31例,瓣膜病变59例,左房黏液瘤1例。92例患者经外科手术清除感染病灶及赘生物,并纠治瓣膜病变和心脏畸形。其中择期手术80例(87%),急诊12例(13%)。术前术后应用大剂量敏感抗生素。结果原发性IE组择期手术70例术后早期死亡3例(4.3%);急诊手术12例术后早期死亡3例(25%);继发性IE组术后早期死亡3例(30%),术后随访时间24月,随访83例,随访率100%。均无心内膜炎复发,心功能恢复Ⅰ级68例,Ⅱ级15例。结论早期诊断、适当的手术时机采取积极的外科治疗和敏感抗生素选用是治疗IE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可以累及几乎全身所有组织器官,心脏是最常受累的器官,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最重要原因。本研究通过总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心脏损害的临床及超声表现,为早期发现、正确诊断以便及时治疗提供准确可行的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2004年至2014年诊断的5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表现,探寻其共性及特异性表现。结果 5例患者中有4例为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另1例为寄生虫感染后的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心房扩大5例,其中4例为双房扩大,2例同时伴有心室扩大;5例患者均出现心内膜增厚伴血栓形成,4例为双心腔心尖部血栓,1例血栓仅出现于左室心尖部。超声心动图同时观察到瓣膜、心包的变化,均可能是本病特征性超声表现。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所致心脏损害是该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发现这些特征性改变,为临床早期发现以便及时、正确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