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问题的提出 巴西依顿齿轮是公司新开发的外贸产品,在热处理试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a.齿轮内孔磨后硬化层要求普遍非常高,尤其是行星齿轮31336700这一产品,因为其孔径较深,采用箱式多用炉渗碳淬火工艺,基本无法同时满足齿面和孔径的硬化层技术要求;b.产品用箱式多用炉渗碳淬火后齿根部位表面非M组织及内氧化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2.
以汽车后桥齿轮为实例,在新制造的箱式多用炉上进行了氮基气氛渗碳淬火工艺的设计、调试和检测。结果表明,采用N2 甲醇制备的氮基气氛与丙烷气作为渗碳富化气进行渗碳,其工艺的设计与调试满足了加工齿轮的热处理技术要求,并作为一种安全、可靠和节能的热处理工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对SAE8620RH低碳渗碳齿轮钢的热处理渗碳工艺进行试验研究,实现了符合国外技术要求的渗碳有效硬化层深、硬度、金相组织等各项指标,同时将渗碳淬火温度由原工艺的860 ℃降低到840℃,从而减小了因淬火温度过高带来的变形影响.经批量试验表明,采用该工艺生产的产品性能稳定,各项热处理指标均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汽车变速器齿轴在可控气氛多用炉中渗碳淬火过程出现的齿形、齿向畸变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改进了渗碳淬火生产工艺和工装。结果表明,经改进后工艺方法处理的齿轴,其渗碳淬火和回火质量都满足设计要求,同时畸变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采用齿轮轮齿脉动加载试验方法对两种工艺的齿轮,即20CrMoH渗碳淬火齿轮(未喷丸)和20CrMoH渗碳淬火后强化喷丸齿轮进行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20CrMoH渗碳淬火齿轮喷丸处理前后的弯曲疲劳强度及弯曲疲劳S-lgN曲线。结果表明:喷丸强化可使齿轮弯曲疲劳强度提高约10%,从而提高齿轮的使用寿命;喷丸前、后齿轮的弯曲疲劳S-lgN曲线在高应力区均为一条直线,并给出了直线方程,为进一步研究齿轮弯曲疲劳强度提供了基本曲线和数据。  相似文献   

6.
对脉冲式气体渗碳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应用,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将工件在炉内渗碳时的碳势设定为波段脉冲式,可增强工件表面对活性碳原子的物理和化学吸附作用,提高碳原子扩散系数和扩散速度,提高工件的渗碳速度,改善渗层的碳浓度梯度,使渗层碳浓度变得平缓,淬火后获得良好的硬度梯度和金相组织,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材料为20号钢和20Cr的薄壁齿轮,渗碳后直接淬火极易导致变脆而发生断裂;一次加热淬火法可解决齿轮的脆性问题,但齿轮变形超差;渗碳盐浴分级淬火法可有效地解决渗碳齿轮变脆发生断裂和热处理变形,从而提高了齿轮精度。  相似文献   

8.
研究分析某自动变速器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在低压真空渗碳、高压气体淬火热处理过程中,模拟工艺参数、渗碳气氛流量、强渗与扩散时间及其比例等因素对齿顶残余奥氏体含量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选用ECM低压真空渗碳设备,运用mini渗碳工艺原理,合理设定工艺模拟的最大饱和碳浓度、富化率等参数,根据模拟工艺调整强渗、扩散时间、渗碳与扩散时间比、终扩散时间,并优化制定渗碳介质流量,调整渗碳节拍,在保证表面硬度和芯部硬度合格的前提下,可显著改善齿角残余奥氏体含量(由7级改善至3级),并有效控制有效硬化层深(位于中差),使齿轮获得良好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机型汽车变速器用中间齿轮轴在可控气氛多用炉渗碳淬火过程中出现的Ⅳ挡轴齿齿形和齿向畸变问题进行了分析,确认碳淬火工艺参数的控制和中间齿轮轴的装炉方式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了相应的优化和改进措施。结果表明:这些措施使得中间齿轮轴渗碳淬火和回火后的一次交检合格率得到了大幅提高,同时提升了单炉产能,有效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0.
杨德利 《汽车技术》1997,(10):40-42,53
分析了6V150型柴油机180r2Ni4WA钢制曲轴层渗碳后高温回火工艺对淬火硬度的影响。该曲轴经深层渗碳后,渗碳层残余奥氏体较多几次回火可提高淬火后的表面硬度。550℃高温回火三次,淬火后的表面硬度最高。  相似文献   

11.
利用喷丸硬化提高渗碳齿轮的强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涛 《汽车技术》1995,(6):30-35
研究表明,采用喷丸硬化工艺是一种改善渗碳材料表面异常的有效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渗碳齿轮的疲劳强度,介绍了日本ISUSZU汽车研究中心在汽车齿轮上应用喷丸硬化工艺的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喷丸硬化的处理效果和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2.
渗碳淬火的齿轮表面硬度应控制在HRC78 ̄83范围内,齿面硬度的测定应以齿面和齿根为准;轮齿心部硬度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轮齿的抗弯强度,一般要求心部硬度为HRC25 ̄40;有效硬化层深法可比较直观地反映出轮齿表面强化情况、材料硬化性能和渗碳淬火工艺品质情况,由于摩托车变速齿轮形体小,易采用低负荷显微硬度值来测定有效硬化层深为好。  相似文献   

13.
1问题的提出 SH78Z主动轴五挡齿轮零件结构有内花键,且齿轮两端壁厚不均,零件在渗碳淬火后内花键上下两端变形不一致,内孔锥度严重,齿轮齿向变动量也较大,零件无法装配。为此,探索了通过改进渗碳淬火工艺来减少齿轮内花键畸变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14.
渗碳齿轮花键孔热处理变形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CrMnTi钢是汽车上常用的低碳合金渗碳齿轮材料,在用18CrMnTi钢制成的齿轮进行渗碳淬火的过程中齿轮的花键孔一般均发生缩小现象,严重地影响了产品的装配。本文介绍了齿轮花键孔热处理变形的情况,提出了控制齿轮花键孔热处理变形的方法。齿轮在渗碳淬火后花键内孔及键槽的宽度均相应缩小,我们对三种齿轮(图1、2、3,材料均为18CrMnTi)渗碳淬火后花键内孔变形测量的结果见表1、2。  相似文献   

15.
SH78Z主五档齿轮零件结构有内花键,且齿轮两端壁厚不均,零件在渗碳淬火后内花键上下两端变形不一致,内孔锥度严重,齿轮齿向变动量也较大,零件无法装配。本文探索了通过改进渗碳淬火工艺从而减少齿轮内花键畸变的方法,改善内孔锥度和齿向变形,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16.
UNICASE箱式气体渗碳炉在时间控制上采用继电器及PC机,自动控制采用程序调节器可存储49个工艺程序,并设有报警提示系统,时间控制精度达到0.1s;渗碳产品品质稳定,齿轮精度约提高一级,该渗炉一次不合格率仅为0.29%;淬火后的齿轮表面不需要进行喷丸处理工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G10CrNi3Mo材料为渗碳轴承钢,用于制造尺寸较大的重要渗碳零件。该材料中含有大量的合金元素镍,经过常规的渗碳淬火热处理后,由于材料的MS点很低,表层为粗大的马氏体和大量的残余奥氏体组织(可达到6-7级),表面硬度仅为HRA78-80。零件即使在淬火后经过冰冷处理,也很难达到正常的硬度要求。通过采用带中间冷却的渗碳淬火工艺,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表面硬度可达到HRA81以上。  相似文献   

18.
奥贝球铁齿轮的热处理工艺研究及生产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 《汽车科技》1999,(3):45-47,51
通过对奥贝球铁等温淬火热处理原理的研究和分析,叙述了将奥贝球铁应用于康明期B系列发动机齿轮的热处理工艺技术和试验方法,首次在密封箱式多用炉中用高温油进行235℃等温淬火,并取得成功,填补了国内球铁等温淬火技术的空白,为康明期发动机国产化工作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渗碳齿轮的磨削裂纹一般是指齿轮在热处理渗碳、淬火及回火后在机械加工磨削过程中,齿轮的齿面、花键侧面产生的表面裂纹。裂纹的产生将影响齿轮的使用性能,严重时会使齿轮报废。通过严格控制热处理和磨削加工质量,可以获得合格的显微组织,降低磨削加工热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渗碳齿轮磨削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渗碳钢件的力学性能,进行了重行奥氏体化淬火的研究,通过控制重行加热的温度和时间,使表层奥氏体具有适宜(≤0.6%)的含碳量,均匀和细小的晶粒,从而使表层含碳量较高(0.9%~1.10%)的渗碳钢件淬火后获得了力学性能良好的显微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