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钱学森大成智慧学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学森晚年提出的“大成智慧学”概念,总结了他一生的道德、学问和事业,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本文主要从哲学的角度谈了作者学习大成智慧学的体会.本文谈了三个问题:(一)大成智慧学的含义.作者根据钱学森的一些论断指出大成智慧学应是关于他所独创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系统理论.(二)大成智慧学的历史渊源.作者从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中挖掘了关于全部知识是一个系统的观念,指出这个观念与大成智慧学的联系.(三)大成智慧学的理论内容.作者主要分析了蕴含在构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理论前提,同时又指出大成智慧不仅包含理论观点,而且包含应用技术或方法,是智慧,不仅是知识.作者最后指出,对大成智慧学还有若干问题应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历程的解释性回顾。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回答三个有关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特性的问题,即马克思为什么较少使用"文化"概念,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如何形成,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否有其统一的基础?第二部分,按照历史发展的过程和理论形态的演变,分别讨论马克思的文化观点;第二国际时期科学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包括卢卡奇与"新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转向"和从葛兰西到"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列宁主义的文化理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第三部分探索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若干问题:发展的特点、发展的动力、发展的方式。最后,展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为寻求地震作用下隧道工程失稳判定方法的突破口,对隧道工程现有静力和动力失稳判定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力求提出切实可行的判定思路.阐述了隧道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特性和破坏机理,以及7种类型隧道工程静力失稳判定方法的研究现状;结合隧道工程地震响应特性和静力失稳判定方法,从定性判定、理论推断、振动台模型试验判定3个方面阐述了隧道工程动力失稳判定方法发展概况;总结了当前隧道工程动力失稳判定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包括定性判定标准缺少理论支撑,由静力判定法发展来的动力判定理论方法研究深度不够,缺乏动力失稳判定方法的振动台破坏试验专项研究;最后提出了隧道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失稳判定方法的研究展望,为从事该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多维、随机、动态是城市交通系统运行的本质特征,交通可靠性是将可靠性思想引入交通研究中,形成了分析复杂交通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针对交通可靠性,学术界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从模型到算法,交通可靠性研究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分析框架,但是目前尚缺乏这一领域的综述性文献. 本文从可靠性研究历程出发,综述了交通可靠性的概念、定义、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其在交通优化中的应用,最后对交通可靠性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地图美学关注度不足、电子地图集美学表达的研究鲜有人涉足的问题,总结了地图美学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现有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对电子地图集设计中的美学问题进行了研究.以美学理论、地图可视化理论以及地图制图学为基础,首先,从符号美、色彩美、注记美、整体美四个方面分析了单幅电子地图设计中的美学问题;然后,通过区分单幅电子地图和电子地图集设计美学的异同,将电子地图集设计的美学问题分为四个要点:信息组织与目录索引设计的逻辑美、专题图组的整体美、景观可视化与多媒体元素的意境美以及用户界面与版本设计的交互美,分别探讨了各要点中电子地图集美学表达的影响因素;最后,从景观可视化、情景沉浸、用户参与度等方面对未来电子地图集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多维、随机、动态是城市交通系统运行的本质特征,交通可靠性是将可靠性思想引入交通研究中,形成了分析复杂交通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针对交通可靠性,学术界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从模型到算法,交通可靠性研究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分析框架,但是目前尚缺乏这一领域的综述性文献. 本文从可靠性研究历程出发,综述了交通可靠性的概念、定义、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其在交通优化中的应用,最后对交通可靠性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全文数据库中的文献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来统计归纳与梳理,量性了解中国社会法研究现状.通过分析梳理,本文将既有社会法研究现状划分为初步摸索、成长发展及繁荣发展三个阶段.特点为:与中国社会发展密不可分、从被动引进到主动思考、从以理论为主到理论实践互动.本文对既有研究文献之不足进行了简要的理论反思:依然十分幼稚且仅处于起步阶段,滞后于社会实际发展的需要,缺乏脉络式理论探讨.余论部分则简单交待了笔者的研究论旨及方法论上的限度.  相似文献   

8.
梳理了近70年关于跟驰模型的研究, 根据建模方法将其分为理论驱动与数据驱动2类模型, 并归纳了跟驰模型的研究热点; 从人类因素、基础设施、交通信息、异质交通流、新建模型理论5个方面对理论驱动类跟驰模型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根据所用机器学习算法的不同, 从模糊逻辑、人工神经网络、实例学习、支持向量回归、深度学习5个方面对数据驱动类跟驰模型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结果表明: 理论驱动类跟驰模型以理论推演交通现象, 对影响因素的考量难以全面, 部分人类因素难以量化, 驾驶人决策制定过程的解释不够准确, 异质交通流的跟驰模型缺乏一般交通条件下有效性的理论基础和形式化证明; 数据驱动类跟驰模型以交通现象归纳交通规律, 由于数据的来源、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不同, 导致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得到的模型无法系统比较; 数据驱动类模型侧重于从微观角度研究驾驶行为特性, 对复杂交通现象(如交通震荡、迟滞等)的解释性不强; 跟驰模型的研究应创新数据采集方法, 捕捉驾驶人的心理倾向、感知特性和认知能力, 并量化人类因素的影响和充分利用大数据; 数据驱动类跟驰模型应为无人驾驶技术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在自动驾驶完全普及之前, 人工驾驶与自动驾驶混合场景下的驾驶人跟驰行为特性尚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测试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从英语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和交际策略等方面对普通院校理工科本科新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一次了解。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理工科本科新生具备一定基础的英语语言能力;具备了一定的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但是,研究表明我们非常缺乏语言运用能力很强,同时在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方面表现突出的综合素质很高的理工科人才。在培养国际化的创新型人才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我国乡村民宿的发展处于探索阶段,经营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阐述了体验经济的概念,分析了乡村民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诸如定位不准、缺乏乡土气息、缺乏文化味等;从体验经济的视角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1.
高职嵌入式专业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嵌入式专业是一个较新的专业,而建设一套相应课程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建设一个科学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体现高职自身特色的专业体系,就必须经过大量研究和探索,以市场为导向,能力为主线,以应用技能为主,理论知识够用的指导思想来建设高职嵌入式专业。  相似文献   

12.
动车组和城轨车辆车体下部安装的电气装置种类繁多,结构尺寸各异,导致振动试验夹具的设计工作量大,设计开发适用范围广的通用型夹具具有重大意义.以某通用型夹具为研究对象,对夹具和被试设备综合进行模态、瞬态动力学和随机振动疲劳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可以对夹具进行校核和疲劳寿命预估.研究方法与结果可为夹具的设计和振动试验结果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交通工程总论”精品课程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品课程建设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国家特色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重庆交通大学“交通工程总论”课程以合理的教学团队、丰富的教材与图书资料、大量的理论研究经验、优越的实践与网络环境为基础,在课程建设历史积淀、教学手段、实践体系方面形成了明显的优势。该课程的建设应进一步完善教学网络系统.注重山地城市特色的人才个性化培养,提高课程的实践性和动态性。  相似文献   

14.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是系统工程理论与交通运输专业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专业系统工程。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这一专业术语至今,在应用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于交通运输系统的过程 中,形成了交通运输专业系统工程的特色。本文在回顾交通运输系统工程近半个世纪发展历程 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演化过程;结合影响交通运输系统的要素 与重大活动,梳理提炼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阐述不同阶段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发 展理论进展与工程实践成就。考虑到过去近40年来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水平已有了较大变化, 本文提出了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要点,展望了我国交通运输工程实践中面临的 难题。研究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工程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应结合新时期交 通运输需求的时空特性与交通供给模式的演变,重点研究交通运输系统服务效能提升理论与方 法,攻克碳中和目标下的运输供给技术与管理机制建设难题,切实解决交通运输工程实践与政策 领域内日益复杂的问题,从学术、理论及应用上提升交通强国和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广泛的应用场景和领域使交通承载力的基础理论和量化研究方法等成为学术界的热点研究问题。作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交通承载力向上与城市交通规划,向下与机动车需求管理融合,可以得到多个延伸的科研选题。在特定的时空网络中,一定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条件下,城市道路交通承载力就是道路网络或基础设施现有或未来的承载状态,即交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交通环境稳定时,道路交通设施单元或系统的承载能力或阈值。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城市道路交通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从基础理论、量化研究方法和实践应用这3方面提出存在问题和发展建议。现有城市道路交通承载力研究存在理论体系不完善,评价量化方法有效性难以保证,评价指标选取缺少标准化,复杂系统承载力缺乏综合的内外部耦合协调分析,以及应用技术方法落后等问题。首先,未来可以建立较完善的交通承载力理论体系;其次,标准化评价指标,建立有效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研究交通系统内外部的耦合协调机制,提出协同优化策略;最后,改进应用技术方法,拓展自身及交叉领域应用。为城市道路交通承载力研究提供理论保障,为促进我国交通可持续文明发展建设进程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速铁路是世界高速铁路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从历史观点(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和全球视野(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延续)两方面重点回顾了中国高速铁路的崛起和发展历程,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时间轴,阐述了4次世界工业革命不断催生交通运输技术的重大进步,指出了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都要经历4个阶段:酝酿、探索、成熟、发展。美国最早提出建设高速铁路,但至今还在酝酿期。日本、法国、德国等仍然处于探索期。只有中国高速铁路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围绕中国高速铁路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阐述了中国高速铁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过程,阐明了中国高速铁路之所以取得世界瞩目的重大成就,从政策层面看,主要是因为中国在吸收各国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在政府统筹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整合和利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资源优势,创建了轨道交通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从技术层面看,主要原因是取得了技术突破、理论突破和试验突破三大重要突破。探讨了高速铁路发展面临的技术挑战,论述了高速铁路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后高铁时代轮轨高铁和磁悬浮高铁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智能高铁、智慧高铁、数字高铁等未来发展思路,以期为中国高速铁路的未来走向和发展提供参考,助力中国交通强国伟大梦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弱势群体大学生的问题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研究内容。研究分析弱势群体大学生的产生背景、形成原因,积极探索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弱势群体大学生的问题,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定的理论研究依据和必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轨道电路作为铁路信号系统的关键设备,其可靠性对于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极为重要.以FMEA理论为基础,提出针对ZPW-2000A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系统的FMEA分析方法;根据轨道电路系统的特性,定义相应的FMEA分析内容、分析层次划分规则、故障判断依据及严重度、发生度、检测度确定方法,并以此计算风险优先数;结合ZPW-2000A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系统实际工况,进行FMEA分析.结果表明,将FMEA运用于轨道电路系统中,可以得到影响系统可靠性的潜在危险因素及薄弱环节,为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可靠性研究提供一种实用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城市驾驶员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其分类有利于更好的进行驾驶行为的研究。本文以南京市城市驾驶员为例,通过实际问卷调查,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城市驾驶员的分类进行研究,提出了城市驾驶员的分类指标及各指标的权重比例。在个人属性、驾驶技术和驾驶行为三个一级指标中,个人属性权重比例最大,即其在城市驾驶员的分类中极为重要,对城市驾驶员实际驾驶影响较大。研究结果为城市驾驶员分类别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停车诱导信息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交通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论文分别列举了国内外停车诱导信息系统的发展应用,从停车诱导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停车选择模型、泊位预测和信息发布介绍了停车诱导信息系统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讨论了RFID和WSN在停车诱导信息系统的信息采集和通信中的作用,最后分析当前停车诱导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