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文章根据人才竞争力的内涵及影响因素,结合国内外关于人才竞争力的研究成果,构建了航运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了人才资源竞争力、人才环境竞争力、人才发展竞争力3个方面共计32个指标,体系凸显了江苏航运人才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借助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保险数字化已经成为了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航运保险的数据量极大,对于数字化程度的要求高,向数字化转型需要使用大量的统计及信息技术,因此需要具有相对应技术的专业型人才。本文针对航运保险需要耗时耗力地处理大量数据、保额计算不精准、保险审核人员有限、没有足够全面的数字化保险平台等问题,推出了航运保险数字化的平台设计。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对比现有市场上的航运交易平台(宁波港、太仓港、武汉航交所等)和其他单位软件系统的优缺点,提炼符合南京港区域业务特色的航运交易中心货运交易平台的业务需求,建设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中心,6大应用平台(口岸协作服务平台、船舶交易服务平台、货运交易服务平台、航运人才服务平台、航运信息服务平台、航运金融服务平台)和2个门户平台(门户网站平台和移动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4.
刘戈  陈燕 《中国水运》2011,(12):20-21
本文针对辽宁航运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航运市场运行机制,加强航运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推进航运交易所建设、发展港航数字化物流、规范航运人才市场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金融危机后航运人才市场对航海人才要求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从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训室、夯实分类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建设双师型队伍、提高学生职业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航海院校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日,记者从广东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获悉,省政协委员彭放提交了“关于将船员纳入粤港澳大湾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的提案”。彭放在广东海事局船员管理部门的支持下,调研了粤港澳大湾区航运发展和船员发展的状况,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将粤港澳大湾区船员纳入急需紧缺人才目录;二是落实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在大湾区工作的船员,其在珠三角9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已经缴税额超过其按应纳税所得额的15%诸的税额部分,由珠三角9市政府给予财政补贴,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三是将船员纳入粤港澳跨境劳动争议协同治理服务范围,促进粤港澳三地船员用工融合、船员交流和纠纷处理衔接;四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航运人才市场建设,推动粤港澳三地联合引育航运人才,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航运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7.
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 平台为王,交易为王,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如果一个平台不能提供优质服务,创造不了价值,并且不能可持续发展,那就危险了。当今的社会正在进入信息时代,以信息和知识驱动经济,以信息和知识引领经济。这种经济形态比工业经济有一个重大的跃升,信息经济即将成为当今社会的第一产业。目前,全国有条件的港口城市都在发展高端航运,创立航运交易电子商务平台,而发展航运交易平台,做大做强航运经济的关键是要以交易为核心,把各种参与方、产业链组织起来,把金融、保险、担保、信息服务、人才等各方面的要素结合本行业的文化无缝地集成吸收,形成一个生态圈,增强平台的网络效应。  相似文献   

8.
施伟  骆梅  张闽 《世界海运》2023,(3):21-25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航运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总结南京航运数据服务平台一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南京航运数据服务平台二期的系统架构。该系统由航运数据采集子系统、航运数据治理子系统、航运数据服务子系统和航运数据协调控制子系统组成。具体分析每个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提出科学化的航运数据服务平台可以为航运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增效赋能,提高其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智慧物流平台(以下简称:智慧物流平台)是物流企业完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基础设施,它致力于深耕供应链一体化服务,提供汇聚业务规划设计、大数据、云平台、AI算法、区块链等多种技术的智慧供应链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航运物流及相关企业的业务升级、管理升级、创新升级,助推航运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世界航运人才市场东移、航运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加大、如何探索一条更加有效的航海类人才培养途径出发,对航海类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构建要素、具体模式、实施条件进行了探讨,并对航海类专业具体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航运贸易事业正得到空前的发展。航运人才市场的日益国际化以及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都对航运人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坦率地讲,此前我们的航海教育的某些环节存在不少问题,培养学生的质量不能令人满意。巩固和提高我国航海教育质量是我们面对的主要问题。为此,笔者从我国航海教育现状、现行航海教育教学形式、航海师资队伍建设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探讨实现我国航海教育国际化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范晓飚  陈永洪  张丹 《中国水运》2006,6(8):164-166
三峡库区航运业的发展,衍生了巨大航运人才需求市场,而传统意义上仅仅掌握船舶操纵技术的航运人才已不适应航运经济的发展,航运人才缺乏将是制约库区航运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三峡库区航运业人才需求分析,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珠江内河航道感知平台采集航道水文、视频监控、桥梁净高、定位等信息,通过数据融合、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提供数据和决策支持,是珠江航道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含视频监控整合平台、水文遥测遥报子系统、桥梁通航净高显示子系统等。本项目有效整合了航道相关信息资源,有助于提升航运管理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改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软环境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继红  真虹 《水运管理》2009,31(5):18-21
为解决软环境的薄弱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纵深发展的制约问题,在研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硬环境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改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软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新阶段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完善港口集疏运方式;积极建设和发展洋山港区,给予政策支持;推进区域统一港航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机构重组。同时,提出航运人才、航运产业集群、港航科技和航运文化等政策导向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等航海职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加入WTO后,航运企业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样也给高等航海职业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为此,高等航海职业院校必须转变思路,找准定位,深化改革,办出特色,完善高等航海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航海人才素质,开发航海人才资源,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加入WTO和STCW78/95公约实施后,如何拓宽实践教学思路,培养出符合STCW78/95公约、适应国际航运人才市场需求,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的航运人才,是航海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在当前国家大力打造"长江黄金经济带"、"数字长江"这一大环境下,如何抢抓机遇将大数据资源应用于长江航运物流行业。通过研究长江航运物流业目前优劣势及现状,针对当下长江航运物流行业中所遇到的难点,探索通过建设长江航运大数据平台,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应用移动终端APP软件等方式,推动长江航运信息化发展的应用模式来提升长江航运物流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4月29日,浦东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在位于上海浦东大道981号的大楼正式揭幕启用。是日,上海国际航运发展促进会宣告成立,上海组合港管委会、上海海事局、上海国际航运仲裁院、上海国际航运物流人才服务中心、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等一批航运服务机构入驻或于此设立了办事窗口,由此成为浦东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中的一个综合型、高层次的平台。  相似文献   

19.
面对日益壮大的航运市场,航运业发展正面临着现代航运创新能力不足和航运人才严重匮乏的局面,航运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为解决人才供需关系的突出矛盾,从企业、高校、行业三方面入手,提出加强长江航运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开发的总体思路,建立适应武汉航运中心发展需要的航运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聚集环境。  相似文献   

20.
在论述两岸航运面临的新机遇的基础上,分析两岸航运教育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挑战,从加快两岸航运人才供给的合作、共同提升两岸航运人才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与影响力、继续深化和推进"五点共识"等方面,探讨两岸发展航运教育事业的对策,提出两岸应深化共识、求同化异,推动两岸航运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