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软基路堤超载预压路段工后沉降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公路软基路堤工程中常用的双曲线法等实测沉降经验推算法未考虑荷载变化对软基路堤工后沉降的影响,不能较好预测超载预压软基路堤的工后沉降.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利用实测沉降反算沉降系数和软基平均固结系数,以此反算的系数为计算参数,同时考虑超载预压对工后沉降的影响,近似地预测了超载预压路堤的工后沉降.由于计算中考虑了超载预压部分对路堤工后沉降的影响,此方法预测的结果较双曲线法等实测沉降经验推算法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2.
浅埋大跨平拱隧道地表沉降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人行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实测地表沉降超出预计沉降量,利用三维有限元对该隧道的施工过程进行计算模拟,通过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对该隧道的地表沉降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今后类似工程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应用随机介质理论对重庆主城排水超浅层曲线顶管顶进过程的地表沉降进行了分析,并推导出简化的沉降计算公式,进行了理论计算沉降与实测沉降对比,对比结果证明该理论在一定条件下也适用于超浅层顶管引起的地表沉降.  相似文献   

4.
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来计算分析箱筒型基础防波堤结构的沉降变形,将箱筒型基础结构用线弹性模型模拟、地基深层土用摩尔-库仑模型模拟、表层和浅层软土用蠕变模型模拟,并考虑了结构和软土间的接触界面,沉降变形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表明利用PLAXIS软件采用这些模型计算的箱筒形基础结构的沉降变形结果是可靠的,计算分析表明,软土地基采用箱筒形基础能有效减少预留沉降量。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路基工后长期沉降稳定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公路软基工后长期沉降问题日益得到重视,预测工后长期沉降和判别工后长期沉降是否稳定对高速公路养护和拓宽至关重要。文章提出了路基工后长期沉降稳定的标准,即:路基某时间段的实测沉降小于次固结沉降计算值、且实测沉降速率小于次固结沉降速率的计算值,并应用实际工程中;并对盐靖高速公路和启杨高速公路路基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认为次固结沉降与主固结沉降之间呈线性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根据实测资料预测高速公路路基沉降量的方法,并结合宁启高速公路通海段的实测沉降资料,采用泊松曲线模型和灰色模型进行了预测,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鸡讷公路实测沉降数据为基础,根据实测沉降曲线规律,采用双曲线法推算了软土地基最终沉降量,并将该结果与采用分层总和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采用双曲线法预测软土地基最终沉降量能够满足工程实际需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在强夯施工中一般认为达到收锤标准后地基不再发生过大的沉降,另外强夯后地基土的变形参数也不易确定,因而强夯地基一般不进行沉降计算。在广东清远北江三桥一级路沉降观测数据整理时,发现夯后的地基仍有较大的沉降,笔者总结了原位测试(标准贯入和静力触探)参数与地基土体的变形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并通过现场地基检测的数据反算了地基土的变形参数,最后通过分层总和法计算了路堤的变形沉降,该方法的计算结果能与高速公路实测沉降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滨海软土路基最终沉降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滨海软土特性及路基沉降发展规律的深入讨论,简要介绍了软土路基沉降预测的常用方法,提出软土路基固结沉降—时间过程曲线与社会经济预测中的S型成长曲线极为相似,由此提出和推导了预测滨海软土路基沉降发展规律的龚帕兹预测方法,并结合某滨海大道高速公路软基沉降实测资料进行了计算分析,表明该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可供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0.
桥台后高填方路堤工后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为了揭示桥台后高填方路堤工后沉降的影响因素,应用ABAQUS有限元程序建立了沿桥台纵向的平面应变计算模型,对回填材料进行了相关参数的沉降敏感性分析。高等级公路沉降实测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模型的计算结果能反映实际工况下路堤沉降的变化规律,可合理预测高填土路堤实际变形特征,弹性模量、渗透系数、容重、施工间歇期是影响近桥台处路堤工后沉降的主要因素,建议回填设计中应通过综合提高回填材料力学性能与改善施工方法的手段来达到减轻桥台后跳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双曲线预测复合地基沉降量的合理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双曲线法计算得到的沉降量大部分都大于现场实测得到的最终沉降量,但是双曲线比其他推算方法更加接近实测沉降,利用此方法计算最终沉降量对今后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公路较基路堤工程中常用的双曲线法等实测沉降经验推算法未考虑荷载变化对软基路堤工后沉降的影响,不能较好预测超载预压软基路堤的工后沉降。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利用实测沉降反算沉降系数和软基平均固结系数,以此反算的系数为计算参数,同时考虑超载预压对工后沉降的影响,近似地预测了超载预压路堤的工后沉降。由于计算中考虑了超载预压部分对路堤工后沉降的影响,此方法预测的结果较双曲线法等实测沉降经验推算法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3.
以汾灌高速公路为背景,采用Asaoka法、灰色预测法和对数曲线法对实测沉降历史曲线进行沉降预测,并与实测沉降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数曲线法是一种最优化的高速公路沉降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路基沉降变形的计算和预测方法中的双曲线预测模型及原理进行介绍,结合某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变形预测的实例进行分析,实测数据与相对应的预测曲线吻合度较好,客观地反映了路基沉降的动态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应用随机介质理论对重庆主城排水超浅层曲线顶管顶进过程的地表沉降进行了分析,并推导出简化的沉降计算公式,进行了理论计算沉降与实测沉降对比,对比结果证明该理论在一定条件下也适用于超浅层顶管引起的地表沉降.  相似文献   

16.
基于FLAC3D建立了土石填料路基沉降数值模型,通过实测数据对沉降计算结果进行验证,探究土石混填路基的沉降规律。利用模型计算了怀新高速及湖南省其他典型土石混填路基沉降量,计算结果显示:基于FLAC3D建立的数值模型计算得到的高速公路土石混填路基沉降量与实际观测值吻合良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好地解释土石混填路基沉降规律,可以为后续土石混填路基工程沉降特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由于地质情况的复杂性,以及施工过程加载速率,地下水降排效果,施工天气等状况的差异,建筑物沉降量理论计算与实际往往存在着偏差,本文主要论述了水工建筑物沉降量的理论计算方法,同时结合际实推算解台二线船闸下闸首中底板的理论沉降量并与实测结果作了比较,分析了两者存在着偏差的原因,同时对如何提高对建筑物沉降量的预估精度也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道路桥梁桩基础沉降性状及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桥梁桩基实测沉降的统计分析,揭示了桩端持力层的性质对桩基的沉降性状具有显著的影响。经5组桩基进一步的计算比较,表明桩端持力层压缩模量计算值的离散是造成桩基计算沉降偏离实际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曾波 《山西交通科技》2023,(3):107-110+127
针对三洞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以南通轨道交通1号线孩-环区间盾构隧道工程为依托工程,采用现场数据监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三洞并行盾构隧道施工对地表沉降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出一种计算三洞并行隧道开挖地表沉降曲线的“三阶段分析法”,综合比较“三阶段分析法”得到的沉降预测曲线、现场沉降实测数据的拟合曲线及数值模拟的沉降计算曲线可知,提出的“三阶段分析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均能较好地反映三洞并行盾构隧道的真实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反分析方法的高填石路堤工期沉降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邓肯一张E—V非线性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高填石路堤工期沉降进行研究,并针对数值分析中计算参数取值困难,根据部分现场实测值,运用复合形法对参数进行优化,反演出适当的参数组合,再以反演参数值预测路堤施工期下阶段的沉降值。预测与实测结果比较表明,该反分析方法预测沉降误差较小,可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