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Priestley等人建议公式、美国ATC-32规范、美国Caltrans规范、日本规范及我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的抗剪能力计算公式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Priestley等人建议公式计算出的桥墩抗剪能力最大,《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较为保守;ATC-32和Caltrans规范对高延性桥墩混凝土抗剪能力的评价偏高。  相似文献   

2.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反应谱阻尼修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影响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反应谱的主要因素—结构阻尼比进行讨论,通过对国内外的反应谱修正公式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反应谱的阻尼比不是5%时的反应谱修正方法,为公路桥梁抗震规范的修订和公路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地震作用下,桥梁落梁破坏是桥梁失效的主要形式,提供足够的搭接长度是避免落梁破坏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基于参数对比和有限元模型,对中美两国规范规定的搭接长度计算要求及其与实际桥梁地震分析结果间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直接支承在桥台上的简支桥,公路桥梁抗震规范对搭接长度的规定更加贴合适用、经济的设计理念;通过公路桥梁抗震规范、ASSHTO规范计算所得的搭接长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公路桥梁抗震规范规定的搭接长度更保守,ASSHTO规范规定的搭接长度对墩高变化更敏感;公路桥梁抗震规范、ASSHTO规范规定的搭接长度基本上可以满足多数地震作用下(峰值加速度达到0.8g)桥梁不落梁的要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对国内外的桥梁抗震规范进行比较,通过对抗震桥梁使用功能分类、抗震桥梁重要性等因素进行分析,从桥梁结构抗震设防的合理安全度的原则(经济性与安全性合理平衡的原则)出发,提出了公路桥梁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计类别),该标准为公路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了较合理的设防依据,对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日本公路桥梁标准,除《道路构造令》第35条有一条作了原则规定外,专门的公路桥梁标准规范有: 公路桥梁的规范第一部分通用规范1980年4月4日修订; 公路桥梁规范第二部分钢桥1980年4月4日修订; 公路桥梁规范第三部分混凝土桥梁  相似文献   

6.
基于合理安全度原则的抗震设防标准决策是桥梁抗震设计成败的关键,现行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关于抗震设防标准决策描述得比较笼统。本文在比较分析《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和《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桥梁抗震设防标准决策的实用方法,并结合日本规范分析了180m主跨连续刚构的抗震设防标准。  相似文献   

7.
美国公路界通过对日本神户大地震中公路桥梁受害的实地考察,分析了其受损的原因,总结了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有待研究的一些问题,并结合美国的实际阐述了美国在公路桥梁抗震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该文分析了汶川地震后公路桥梁的震害特点及破坏机理,并依据Midas有限元软件的抗震计算结果,结合中国JTG/T B02-01-20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从桥位选择、桥型方案布置、结构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四川绵茂公路上桥梁的抗震、减灾对策,以提高山区公路桥梁的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9.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等新的桥梁抗震规范相继颁布,一般桥梁的抗震设计与以前又有何不同呢?以天津地区桥梁抗震计算分析为例,对新旧规范桥梁E1阶段抗震设计的不同进行了总结,揭示了天津地区一般桥梁E1阶段抗震设计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公路桥梁在地震中的破坏特点,结合新颁《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论述了我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的现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欧洲规范中公路桥梁设计活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述亮  杨勇  李俊  张建芝 《世界桥梁》2011,(5):52-55,60
为了在海外工程中能够合理应用欧洲规范进行公路桥梁的设计,对欧洲规范公路桥梁设计中的汽车荷载、汽车制动力、汽车离心力、风荷载和温度荷载等活载计算进行分析,并比较了其与<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简称中国规范)对该类荷载计算方面的异同.以某3X16 m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为例,分别采用欧洲规范和中国...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一座规则连续梁桥,采用延性抗震设计策略,分别基于《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与《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进行了全面地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并着重对两本规范的设计反应谱及产生的地震反应、抗震验算指标的计算结果进行了详细地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前者较大的反应谱参数对延性构件的强度和位移能力提出了较大的要求,对于能力保护构件,后者在构件能力计算方面偏于保守,对构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3.
胡兆同  刘健新  薛晓锋 《公路》2006,(10):42-45
对我国现有公路桥梁的抗震能力静态参数及构造措施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范围包括西北、东北、华北和西南等10个处在高烈度地震区的省、市和自治区,其中有些近年来发生过破坏性地震,调查结果具有普遍性。调研中收集到地震烈度7度以上地区,总共6 700多座为20世纪50年代~90年代修建的现役公路桥梁的资料。根据调查资料,本文对10省、区(市)公路桥梁抗震设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分析了我国现行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不足,为规范的修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汕揭高速公路汕头段常规桥梁的抗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汕揭高速公路汕头段常规桥梁设计过程中,按《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的计算方法进行抗震计算分析及设计,抗震分析结果表明抗震设计成为控制本项目设计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公路桥梁抗风设防标准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公路桥梁抗震三级设防标准和两阶段抗震设计的设计思想,拓广应用于公路桥梁抗风设计中,讨论了公路桥梁抗风三级设防标准,提出了公路桥梁的抗风多级设防原则,阐述了公路桥梁两阶段抗风设计的设计思想,为公路桥梁进行优化设计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抗震分析及抗震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速公路上的1座连续刚构桥(90m+2×160m+90m)为例,参考新实施的《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和国外相关规范,对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抗震分析和抗震性能评价的整个过程进行论述,为类似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南阳市某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背景,根据《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运用Midas Civil空间有限元程序,采用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的方法对本桥进行抗震计算分析,为同类桥梁抗震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保既有公路桥梁在其剩余服役期内拥有可靠的抗震性能,满足防灾减灾要求,需确定既有桥梁的抗震性能需求并对既有桥梁进行抗震性能评估并确定是否需要加固及加固的标准。通过分析现行规范针对新建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并对比分析了针对既有桥梁的相关规范的抗震设防标准,对既有桥梁根据其后续服役期,按一致危险性原则计算其抗震重要性系数,即采用与现行规范针对新建工程的设防标准相同的地震动超越概率确定既有桥梁的抗震重要性系数,通过调整抗震重要性系数确定既有桥梁抗震评估所采用的地震动水平。结果表明对于已服役一定年限的既有公路桥梁抗震性能需求可低于新建工程,但在其后续服役期内仍具有与现行规范相同的抗震安全可靠度。  相似文献   

19.
成武高速公路桥梁抗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建  徐宝林 《公路》2012,(5):194-197
介绍了在进行成武高速公路常规桥梁设计过程中按照《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的要求进行抗震计算的情况.采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空间杆系模型进行多振型反应谱分析,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桥墩配筋设计.并根据《细则》发布前后配筋变化的情况,简要分析了《细则》颁布后对常规桥梁抗震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再生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验证公路桥梁规范中开裂弯矩与抗弯刚度的计算方法对再生混凝土梁的适用性,设计1根普通混凝土梁和2根再生骨料取代率分别为50%、100%的再生混凝土梁进行抗弯性能试验,并将试验值与规范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普通混凝土梁相比,再生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屈服弯矩及极限弯矩均偏小,分别约为普通混凝土梁的66.0%、85.4%及88.3%,其中再生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降低幅度最大;再生混凝土梁的跨中挠度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大,且大于普通混凝土梁的跨中挠度;按照公路桥梁规范的计算方法,再生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计算值较试验值大25%左右,而跨中挠度计算值较试验值小10%左右,即公路桥梁规范的抗弯刚度计算值大于试验值;公路桥梁规范关于开裂弯矩和抗弯刚度的计算方法不直接适用于再生混凝土梁。利用国内外既有典型试验数据,分别对公路桥梁规范中开裂弯矩和抗弯刚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修正,并对修正后的方法进行验证。修正后方法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预测精度较高,可分别用于计算再生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和抗弯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