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俊 《重型汽车》2003,(3):34-35
战略是以未来为主导,与环境相联系,以现实为基础,对企业发展的策划、规划,它研究的是企业的明天。在中国,以前对研究企业战略发展重视不够,仅仅是近几年才有所强调。中国的企业短命的多,长寿的少,原因之一便是不重视发展战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不创新就没有动力;创新是一个过程,可以说企业的成长过程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又是一种较量,要围绕着种种不利于企业成长的环境进行创新。创新也是一种挑战,推动企业不断成长壮大。  相似文献   

2.
《中华汽摩配》2004,(4):40-40
企业文化不是蹦蹦跳跳的娱乐活动,企业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管理社会依靠法律管理,但法律也有失效的时候,当法律失效时,靠什么维持社会秩序靠社会道德。管理企业主要靠管理制度,但再好的管理制度也会有失效的时候,当管理制度失效时靠什么管理企业靠企业文化。社会法律是与社会道德相对应的,企业管理是与企业文化相对直的。因此,对企业的管理,不能仅仅完善管理制度,而且还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中华汽摩配》2005,(5):52-53
一、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 当今,企业的竞争已经渗透到文化层面,企业文化成为竞争优势的一个来源。企业文化虽然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却是企业能否繁荣昌盛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前GE总裁杰克。韦尔奇说:“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战无不胜的动力之源。”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  相似文献   

4.
郑晓玲  史国荣 《时代汽车》2006,(10):116-119
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现有机结合,是一直探索的问题。在这方面东风朝阳柴油机有限公司,从文化层面有了重大突破,值得借鉴。 朝柴在实践中认为,政党文化高于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有了正确的指导,避免了两种文化相混同的偏向;认识到了政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同一性,实现了两种文化的充分融合,相互促进。朝柴将先进的政党文化落实到实际中,既解决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空对空,与企业生产经营“两层皮”的问题,探索出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新途径,在文化层面实现了增强国有企业发展动力的目的。 朝柴实践的基础是公有制企业,其它类型企业如何学习、借鉴只能在探索中解决。 朝柴的探索,实践证明是成功的。但其存在不完善之处也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只能在实践中再探索,再完善。[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是文化致富时代。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管理的最重要内容。现代企业管理从经验管理、制度管理逐步向文化管理转变,现代企业管理超越了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从以资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从完全的刚性制度管理转向尊重人性与个性的柔性管理,从而,企业的制度管理开始转向一个新的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说,小型企业靠机遇,中型企业靠管理,大型企业靠文化。大型企业靠文化这是目前中小型企业不太能理解的一句话,他们经常会问,是不是做到大型企业了这个管理就不用了,而只是做好企业文化就可以了。企业文化究竟有多大作用呢?如何才能做好企业文化,针对这个问题我谈两点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7.
开门店,做生意历来都讲究一个“特色”、“亮点”,一个吸引顾客的优势。民谚所说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做汽配生意的也是同理,一个没有特色的门店,卖的与同行一样的货,做的与他人同样的事,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无,没有某方面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8.
庄严 《运输车辆》2009,(6):38-38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会经过几番风雨,而风雨会磨练人的意志、洗刷人的心灵。从老红岩到新红岩,同样使许多红岩人在心灵上经受了奋发与向上、感恩与奉献、遗憾与别离等不同的磨练。大多数职工留了下来,个别职工离开了红岩。在企业的变革中,其实也十分平常,但在挚爱和忠诚于一个企业的老员工来看,这恐怕还有几许的遗憾。  相似文献   

9.
《中华汽摩配》2005,(8):89-89
中国的文字实在是太有意思了,不知你是否注意过企业一词中“企”字的写法,上面一个人字,下面一个止字,如果去了上面的人字,就只剩下止了,企业也就变成“止业”了。企业是由人组成的,没有了人,企业当然就只有“止业”而不能存在了。这也许是一种巧合,但它的确可以给我们一种启发,引导我们去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管理领域的一个热点,也是21世纪企业管理发展的方向。当前企业竞争是包括企业产品、服务、形象、品牌、战略、文化等多元素的综合性竞争,而企业文化逐渐成为竞争的核心。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没有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哲学,再高明的经营战略也无法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中华汽摩配》2005,(8):88-89
当我们倒满一杯啤酒时会发现:上面有许多泡沫,而真正的啤酒却在下面。企业文化这两年没有前几年吆喝得那么火了,光环也似乎越来越不那么耀眼了,但我们发现企业经营者却更加认识到了它的价值: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经营,是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发展状态下,企业所有事务的有效开展与提高,都要求企业有科学的管理方式。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有了综合水平较高、综合素质完善的人才资源,才能保证企业在各项发展事业中的有效运转,才能推进企业的进一步提升,所以说,在当今的社会发展状态下,企业要想寻求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方法,只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中包括许多不同方面的内容,而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企业的积极性促进意义也同样是多方面的,要想实现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提升来获得企业的发展,只有针对当前的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才能提出有效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中华汽摩配》2005,(12):52-5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全球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如今,探讨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企业文化对生产经营绩效的重要性亦为许多学者和企业实践所证明。美国人花了一个多世纪才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而热衷于撰写企业文化宣言也是最近一些年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汽车企业的文化是企业的灵魂,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行为的准则,成功的核心,这一切内涵的本质就是持续创新。关于"创新型企业核心要素是文化创新"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促进企业文化的根基;二就当代汽车企业文化创新的内涵;三是核心科技与核心文化。汽车企业的文化是企业的灵魂、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行为的准则、成功的核心,这一切内涵的本质就是持续创新。我们现在的差距就是持续创新不够。30年前,东风生产的汽车叫富康。30年后,我们还是没有跟上发展的脚步。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是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在管理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给经济、社会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和观念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电子商务的兴起是一场由技术手段飞速发展而引发的商业运作模式的变革,传统经济活动的生存基础、运作方式和管理机制均发生了彻底改变,传统的企业文化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本文针对如何在电子商务时代下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中华汽摩配》2006,(1):60-60
一、企业文化和品牌的概念理解 (一)关于企业文化的解释有多种定义,学术界很难达成共识。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微观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包含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企业精神、企业形象和企业传统等内容。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所形成的确定其行为方式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发展中,逐步形成和建设起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种经济和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企业文化包括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目标、企业形象、企业制度、企业管理、企业道德、企业素质、企业秩序等。更有甚者说:“企业文化是少数人强加给多数人的,并被多数人认可和实践的思想方法、意志品质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7.
《中华汽摩配》2005,(3):56-57
一个企业有两个轮子,一个是制度,一个是企业文化。制度就是那些明文写出来的、大家一定要执行的,甚至要去稽核的项目;而企业文化则是无法形之于文的。如果说制度是圈内的,那么所有圈外的就是企业文化。一般来说,所有的管理问题在找不到答案的时候,就被归结为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文化的研究至今还没有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华汽摩配》2010,(1):54-55
总裁致辞:汽车改变了世界,中国汽车正在改变世界汽车业格局,那么是谁在改变中国汽车?是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是敢于挑战国际竞争、不断创新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是千千万万有中国汽车情结的汽车人,正是我们大家的不断进取和通力合作,推动了中国汽车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思想信念、经营模式、管理风格、工作方式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当企业兼并或合并时,很少有人会想到不同的企业文化会对企业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合并后的戴姆勒-克莱斯勒(以下简称D/C)公司的发展恰恰证明企业文化对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性,如果企业文化不兼容,必将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汽车工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工业领域,而在波澜壮阔的汽车工业百年历史中,肯定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变速器技术能比得上今天那么家喻户晓和层出不穷,各个厂商正在上演着硝烟正浓的变速器大战,各种原理和工作方式的变速器争先斗艳,在未来的二、三十年时间内,坚守不同文化内涵的汽车厂商仍然会为我们奉献出一场充满科技和想象力的变速器大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