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能源汽车较高的成本是制约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构建了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经济性综合分析比较模型。基于新能源汽车各关键零部件的学习率曲线,对纯电动和燃料电池乘用车、客车和货车的未来制造成本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同时结合我国私家车、出租车、公交车和物流车4个应用场景,对各场景下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使用成本进行了分析。最后比较了未来不同时点下两种技术路线下的总成本差异。研究发现,虽然未来增程式燃料电池汽车制造成本较低,但纯电动车使用成本价格优势明显,其中总成本将具有较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正与其他新能源汽车逐步普及相比,燃料电池汽车在全球的推广应用步伐略显缓慢。无论是经济发达的欧、美、日,还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目前都处于探索期。制造和使用成本偏高、配套设施不完善是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全面商业化的主因,而随着技术以及宏观政策环境的变化,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正在迈向全面商业化。  相似文献   

3.
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国家文件中新能源汽车主要指纯电动、插电式和燃料电池汽车。新能源汽车补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呈现出技术要求不断提高、补贴额度逐渐降低、退坡速度明显加快的趋势。对于新能源汽车整车成本的测算是下一段政策评估中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4.
氢燃料电池汽车被认为是 21世纪具有潜力的新能源清洁动力汽车之一,影响其推广应用的最重要因素是高成本,开展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分析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生命周期成本评价研究主要集中于零部件成本、燃料价格等因素,而考虑国家及地方补贴政策、运维和报废成本以及不同运营里程、不同车型下经济性分析的较少。从用户的角度,通过对购置成本、运营成本、维护成本、回收残值、补能和抗寒影响以及国家和地方补贴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建立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型,针对乘用车、客车和卡车等不同车型,分场景开展经济性成本评价,将其与传统燃油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面向未来,作出经济性预测,并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燃料电池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技术路线。针对2022冬奥应用环境,开展了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高密度集成、耐久性管理和低温冷启动技术研究,提升其性能及低温环境适应性。车辆在张家口进行了近3年示范运营,经历了-20℃以下的低温环境,通过抽取样本信息,分析了燃料经济性、耐久性和可靠性。示范运营积累的经验和改进措施为2022冬奥会“氢能出行”服务及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项目实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在华召开的第四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令沉寂许久的氢燃料汽车又重新成为汽车产业越来越关注的技术方向。不过,虽然氢燃料汽车发展前景广阔,但面临问题众多,我国推广氢燃料汽车之路任重道远。优势显而易见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支异军,氢燃料电池汽车号称新能源汽车的"终极解决方案"。其优势显而易见,首先是续航。例如现代氢燃料电池车NEXO  相似文献   

8.
<正>新能源汽车具有能耗低、污染轻的突出优势;因此,在发展现代运输业的过程中,应更多选用新能源汽车,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在总运力中的比重,就能有效地节约燃油。笔者认为,发展新能源汽车应首推混合动力汽车。首推混合动力汽车的3个因素首先,混合动力汽车最具技术可行性。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由于关键技术(如电池和氢的制取和储存等)障碍以及受性能和成本因素的制约,目前尚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而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将成熟的内燃机  相似文献   

9.
商用车碳减排已经成为我国道路交通减碳的关键瓶颈,新能源商用车被视作重型商用车减碳的重要途径,但是新能源商用车的市场渗透率远低于其他车辆部门;但与此同时,现阶段新能源零碳商用车的发展还存在着应用场景复杂、技术路径多样化、同时成本较高的显著的瓶颈。本研究构建了基于新能源汽车总拥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 TCO)、使用便利性等因素的多元Logit离散选择模型——零碳商用车市场演进模型(discrete choice-based market evolution of green truck model, DC-MEGT),使用自下向上的方法计算TCO,并将车辆使用便利性使用补能时间成本进行货币化量化,构建综合效用函数对纯电动车、燃料电池汽车及零碳燃料等不同动力类型从目前到2060年的市场渗透率演进情况进行预测分析。研究以重型长途牵引场景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60年主要的技术路径包括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车、天然气及柴油车,占比分别为48%、28%、12%和10%。政策推广、技术进步、商业模式等因素的不确定性会引发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汽车2060年市场份额17%...  相似文献   

10.
正一、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及发展概况2009年7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其明确指出: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电动汽车、气体燃料汽车、生物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等。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了电动汽车"三纵三横"(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车三种整车技术为"三纵",多能源动力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在华召开的第四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令沉寂许久的氢燃料汽车又重新成为汽车产业越来越关注的技术方向。虽然氢燃料汽车发展前景广阔,但面临问题众多,我国推广氢燃料汽车之路任重道远。优势显而易见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支异军,氢燃料电池汽车号称新能源汽车的"终极解决方案",其优势显而易见。首先是续驶,例如现代氢燃料电池车NEXO配备了三个同型号的储氢罐,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2.
随着传统化石燃料储量的减少和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零排放,无污染"的优点,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车载储氢技术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对于车载储氢技术的要求,基于现有的储氢技术,发明设计了一种车载轻质高压金属氢化物复合式储氢罐。  相似文献   

13.
新能源汽车发展主要障碍及其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包括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在世界上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基础建设差、性能低和成本高等原因,不能尽快大量地投放市场.文章引用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最新发展状况和动向,分析若干解决困扰的方法和设想,为新能源汽车更快更好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新能源汽车概念及相关利好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但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有: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等。  相似文献   

15.
刘勇 《驾驶园》2013,(3):42-49
行业专家在总结"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三年"时指出,从"二十五城千辆"工程实施至今,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取得了三方面的成绩:首先,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运营规模居世界之首;其次,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方面,形成了纯电动技术、混合动力技术和增程式技术等  相似文献   

16.
<正>1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1.1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是伴随能源革命、科技发展、人类社会生活升级需要而演变的汽车产品创新形态。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汽车(HEV)、  相似文献   

17.
车用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技术。本文综述了中国、北美、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在该领域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多个角度的比较分析,其中包括:燃料电池汽车各项技术指标、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寿命、环境适应性、储氢系统、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燃料电池辅助系统、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运行、加氢基础设施建设等。结果表明:在国外,整车企业已经进入产业化燃料电池汽车的准备,预计燃料电池汽车将在2015年进入量产阶段;而在中国,燃料电池汽车还处于性能改进和小规模示范阶段;下一代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重点是:延长电池寿命、降低系统成本、建设加氢基础设施和推广商业示范。  相似文献   

18.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8,(13):26-29
近期通用汽车公司新能源汽车发展策略是提高传统内燃机技术和采用替代燃料,如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生物燃料乙醇等;中期是发展混合动力汽车;远期是发展燃料电池车和电动车。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这种新能源汽车打破了传统的汽车燃料的限制,使得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是,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方面,其关键技术上的难题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文章对新能源汽车三大关键技术及其难点作了简要分析,旨在为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11月6-8日,中国·上海云集汽车行业技术大咖覆盖汽车前装产业链关注未来汽车技术创新引领汽车产业变革部分新能源汽车技术话题提前知晓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技术经济评估及政策体系建议自主品牌企业新能源发展战略电池企业对新能源战略的思考外企新一轮新能源战略思考面向规模化示范推广的燃料电池技术开发新能源汽车领域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