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两年,DMS(驾驶员监测系统)的概念越来越火,主机厂正在加速DMS上车的步伐。DMS能够通过人脸识别、情绪感知等方式,分析驾驶员的状态,在驾驶员出现疲劳或分心的状态时,提醒驾驶员将注意力集中在控制车辆。虽然当下DMS的搭载率仍然很低,但随着政策的推动和市场需求的释放,DMS在可预见的未来,一定会成为乘用车的标配。  相似文献   

2.
在夜晚开车时一旦使用远光灯,强烈的远光灯将会造成对方驾驶员炫目,导致对方驾驶员无法看清路面状况,出现行车安全隐患,甚至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在分析现有前照灯提醒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出新的提醒与自动切换装置系统。根据车辆前方光线的强弱,自动切换本车的远、近灯光,如果对方车辆没有将灯光切换到近光灯时,通过灯光的自动变换来提醒对方车辆。同时语音模块通过扬声器发出"对方强光,请减速慢行",提醒本车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汽车安全报警器,它能自动检测车门、油量、等系统及路面的状况,在例车时监车后障碍,物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发生语音报警,提醒驾驶员注意,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阐述了该语音提示系统的设计思想、硬件组成及软件思路。  相似文献   

4.
信息快报     
英国发明车装警报系统英国最近诞生了一项新的电子设备。该设备名为“疲劳驾驶员警报系统(ASTiD)”,可以避免疲劳驾驶的驾驶员在行驶中睡觉,以此消除重大交通隐患。ASTiD系统通过监控驾驶员在驾驶中表现出的疲劳迹象进行工作。该系统将一些常见因素作为参考系数,如由于驾驶员睡  相似文献   

5.
李智安 《天津汽车》2009,(11):35-38
高速公路的事故类型中追尾碰撞占了很大的比例,因而开发车辆防追尾碰撞安全系统是非常必要的。文章分析了影响行车安全的各种因素,建立了安全车距数学模型,利用现代技术,构造了一种车辆防追尾碰撞安全系统。指出此安全系统能减少由于驾驶员分心和疲劳等原因导致的交通事故,最大限度地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轿车情报》2010,(10):27-27
英菲尼迪安全屏障系统的前部碰撞警示系统和盲区警示系统通过雷达在各个方向上针对可能发生的碰撞对驾驶员发出声光警示。智能巡航系统结合车距控制辅助系统的使用,可在0-145km/h的全时速范围内令车辆能始终与前车保持安全车距。此外,  相似文献   

7.
基于驾驶员跟车习惯的报警/避撞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磊  王建强  李克强  连小珉 《汽车工程》2006,28(4):351-355,375
在驾驶员实车实验的基础上,研究跟车工况中的驾驶员行为特性和习惯,建立驾驶员跟随车距模型,并结合对车辆制动过程的分析,研究分别基于驾驶员制动行为特性和驾驶员跟随车距模型的报警/避撞算法,通过改变算法的参数值,可使算法得到的报警/避撞时机符合不同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利用实验数据对算法进行离线检验,验证该算法在报警/避撞系统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商用车巡航系统的经济性与安全性,设计了考虑节油安全驾驶的商用车预见性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predic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system,PACC),基于前方道路坡度规划了预见性巡航经济车速,针对巡航过程中受前车影响产生制动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前车信息进行优化的预见性自适应巡航控制策略。基于前方道路坡度设计了自适应车间距,规划主车行驶车速,实现了预见性自适应巡航行驶。基于一汽解放JH6重型商用车进行了实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降低燃油消耗量并缓解驾驶员驾驶疲劳,为商用车辅助驾驶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理论及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9.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Adaptive Crui se Control System)是电装公司(Denso)开发的在巡航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车距控制与车距报警功能,旨在减轻驾驶者疲劳,但是驾驶者仍要注意与前方车辆的间距,本装置起到了驾驶员操纵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当前来说由于疲劳驾驶而引发的交通事故越来越多,而夜间是疲劳驾驶的高发时段,由于这种原因,文章设计了适用于在夜间监测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状态的系统。利用OPENCV软件对得到的红外图像进行人脸的检测与识别,得到人脸的红外图像,针对得到的人脸红外图像进行灰度化和二值化的处理,设定一个阈值根据二值化后像素的个数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状态,如果处于疲劳状态的情况下,系统就会报警提醒驾驶员注意采取措施。如果驾驶员并不处于驾驶疲劳的状态,那么监测系统将继续检测。  相似文献   

11.
汽车倒车控制系统是一种智能电子监控系统。在驾驶员停车或倒车时,检测车辆侧面和后面的障碍物距离并输出方向盘转向提示,当障碍物与车之间的距离超过设定的域值及安全驾驶距离时倒车系统会发出声音报警,提醒驾驶员控制汽车与障碍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这样一来即使驾驶员视野处于盲区也能使车辆有效躲避障碍物,避免发生碰撞,从而实现安全倒车。  相似文献   

12.
<正>一、概要1.动态雷达巡航控制系统有两种模式:定速控制模式和车距控制模式。2.巡航控制开关用于两种模式间的切换。巡航控制系统模式开始时处于车距控制模式。3.动态雷达巡航控制系统主要由行驶辅助ECU、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和ECM控制。4.组合仪表总成告知驾驶员控制状态。  相似文献   

13.
人与车的关系。通过对许多车辆交通事故的调查分析发现,大多数事故的发生是由于驾驶员的疏忽大意、疲劳驾驶等诸多原因造成,而与车辆自身关系甚微。人为车所载,车为人所驾,这个过程可谓"人车一体"。这就要求驾驶员应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设计了基于滑膜变结构控制的车距智能保持系统,通过对系统架构的模块化拆分,将车距保持系统分为上层滑膜控制系统和下层前馈-反馈控制系统进行分别开发。通过在Carsim~?中搭建实车仿真环境,并与Simulink联合仿真,验证了全速自适应车距保持系统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滑膜控制算法可以在多种工况下稳定并且准确地实现驾驶员的跟踪目标。  相似文献   

15.
陕西“8·26”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再次把驾驶员的疲劳驾驶问题推到前台.据悉,在所有因驾驶员因素造成的交通安全事故中,大约有10%到13%的因素是因驾驶员疲劳驾驶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动态心电分析仪、Freecod数据采集系统及动态GPS,在交通运输部试验场对紧急状况下驾驶员心率变化与车距障碍物距离以及行驶车速间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遇到障碍物时,心率变化大体呈波浪式,上下起伏状;在傍晚,驾驶员心率变化要比中午明显。在数据分析基础上,建立驾驶员心率与车距障碍物以及心率与行车速度的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明确突发事件下驾驶员的心率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汽车跟车行驶的安全性,从驾驶员特性、汽车特性、道路特性及交通流特性的角度,以经典的牛顿力学理论为依据,充分考虑制动前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分别建立了9种状态下的临界安全车距模型、基本安全车距模型和充分安全车距模型.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驾驶员跟车行驶安全度评价模型,并利用驾驶模拟系统,对追尾预警模型及驾驶员跟车行驶安全性评价模型应用于仿真平台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驾驶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预警模型有效、可靠,可用于驾驶员跟车安全性检验,为提高驾驶员高速跟车行驶的安全性及速度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吴利军  刘昭度  何玮 《汽车工程》2005,27(5):514-517,521
提出了ACC车辆与前车之间的速度一位移关系以及分别以车距控制和相对车速控制为目标的2种LQR模型,并根据两车的速度一位移关系的不同实现2种模型之间的转换,以生成符合驾驶员操作行为的ACC车辆控制目标,建立了实现控制目标的车速控制模型。仿真计算表明控制策略满足乘坐舒适性和保持安全车距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汽车纵向行驶安全报警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现代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汽车纵向行驶安全报警系统,研制了系统相关硬件及安全报警软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车试验对车头时距报警算法和驾驶员预估报警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了所开发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日本开发出新安全行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用汽车》2004,(1):13-13
针对开车打瞌睡而易酿成事故的情况,日本庆应大学教授中岛真人开发出一种安全行驶系统,它可以监测车间距离.提醒驾驶者别打瞌睡。该系统只需在汽车某处安装一数码相机.用以捕捉前方画面,然后通过计算机分析画面的大小.判断汽车问的距离。该系统还可以通过行车速度算出两车应保持多远距离,如果太近,系统就会发出警告,提醒驾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