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克山病病区分布于我国低硒地带 ,病区居民处于低硒状态 ,补硒可明显预防克山病发病。但单纯硒缺乏并不能说明克山病的全部临床流行病学特点 ,一些研究者曾提出在低硒状态下其它相关元素失衡的复合因素设想 ,并对比测定了病区和非病区人发中硒以外的其它元素含量 ,发现除硒外 ,铁、锰、铜、锌含量也有差异 ,但结果并不一致 [1~ 4]。本文对比测定了陕西省黄陵县克山病病区监测点和礼泉县非病区对照点儿童发铜、锌、铁、锰含量 ,以探讨陕西省黄陵病区儿童发锌、铜、铁和锰状态。1 材料和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资料 ,对克山病病区黄陵县和非病区礼…  相似文献   

2.
由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吉林。倾向于克山病是由某种毒物所引起,它可能是一种对冠状血管有特殊作用的毒物。后从钡的作用机制、动物实验的结果、及患区土壤和水的初步化学检查材料,认为慢性钡中毒很可能是克山病罹病的原因。我们对玉米灰分和两个季度(4月、10月)水残渣光谱半定量的结果,亦看到病区较非病区钡偏高。钡中毒的实验研究,观察到钡中毒与缺钾两种因素共同作用时,能在短时间内引起严重的心肌坏死。鉴于克山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补硒对克山病病区居民有关元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给克山病病区 1 3~ 1 5岁居民每日口服硒酵母或亚硒酸钠 2 0 0 μg或普通酵母片 1 2周后 ,测定其血清和红细胞硒含量以及血清锌、铜、铁、锰、钙和镁含量。结果 给病区低硒居民补充亚硒酸钠和硒酵母均能明显提高血浆和红细胞硒水平 ,但硒酵母提高血浆和红细胞硒水平作用强于亚硒酸钠 ;补充亚硒酸钠或硒酵母均对病区居民血清锌、铜、铁、锰、钙和镁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 补硒可明显提高病区居民血硒水平 ,但硒水平并不影响血清锌、铜、铁、锰、钙和镁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比测定了克山病病区(陕西彬县和云南牟定)、非病区(陕西礼泉)和低硒非病区(四川南部)健康人发铜、锌、锰、铁含量。发现:①与非病区相比,两病区儿童和成人发铜,两病区儿童和彬县成人发锰和发锌无差异;但牟定成人发锌低,而发锰高;②与低硒非病区相比,彬县成人发铜低,儿童发锌高;牟定儿童发铜高,成人发锌低;两病区成人发锰高;③病区儿童和成人发铁不仅高于礼泉,也高于南部,提示病区低硒人体铁水平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建立了检测血GSH-px 的ELISA 双抗体夹心法。用此方法对克山病病区患儿及健康儿童的血液GSH-px 活力进行了测定。发现病区慢型克山病、潜在型克山病以及健康儿童血GSH-px 活力均明显低于非病区健康儿童(p<0.01);慢型克山病患儿血GSH-px 活力低于病区健康儿童(p<0.05);病区健康儿童血GSH-px 活力与潜在型克山病患儿无差异(p>0.05)。本文对实验方法及结果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连续8年监测黄陵县病区儿童头发中锌、铜、铁、锰、硒和钙等元素的含量,以探讨病区儿童发中锌、铜、铁、锰、硒和钙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与克山病病情的可能关联。方法在黄陵县6个重病村设立监测点,全体居民均为检测对象。1996-2003年连续8年对该检测点克山病的发病情况及3-15岁儿童发中锌、铜、铁、锰、硒和钙元素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病区儿童锌、铜含量各观察点及非病区间均无明显差异,病区河腰、案角村儿童发铁、锰含量均高于厚子坪村儿童,其中发铁亦显著高于非病区儿童;病区儿童发硒含量8年均达到非病区水平,所有观察元素均无明显的年度差异。结论病区儿童所测元素均无明显的年度变化,发硒已达到非病区水平,发锌、铜接近非病区水平,病区儿童发铁的高水平及其在克山病发病学中的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 在克山病水土病因—缺硒与克山病关系的研究中,为了弄清硒在克山病病因学和发病学中的作用,我们在进行亚硒酸钠予防克山病临床效果观察的同时,对克山病病区和非病区内外环境中硒状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缺硒与克山病的某些流行特点的相关性作了初步研究。本文综合报导1973~1979年期间有关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在克山病病因研究中,不少资料涉及了硫的问题。根据资料报导(1—11),多数认为病区水中硫酸根含量低于非病区。病区土壤中硫含量也低于非病区(11)。因此曾认为上述现象是研究克山病病因的一个线索,设想克山病的发生与饮水中硫酸根的缺乏可能有关。有的单位还进行了硫酸改水预防克山病的观察。为了探讨克山病病区人群是否有缺硫的情况存在,我们对克山病病区和非病区人群饮食、尿和粪中硫含量及平衡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家畜白肌病与克山病关系的探讨早有报导,1965年用亚硒酸钠预防克山病发病试点已取得了初步效果,近年来的大量工作表明克山病病区是低硒地区,病区中的粮食、头发、血和尿液中的硒含量明显低于非病区,大面积采用亚硒酸钠预防克山病发病取得了肯定效果。因此,认为硒贫乏是克山病发病值得注意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克山病病区粮及缺硒的半合成饲料以复制缺硒动物模型,进一步探讨硒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本次实验自1979年5月下旬至7月下旬在病区上畛子农场进行,由陕西省劳改局、陕西省上畛子农场、中国医学科学院克山病小分队、陕西省兽医研究所和西安医学院克山病研究室协作和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10.
作者用克山病病区低硒粮和病区粮加硒饲料喂养大鼠30~90d,分别于30d、60d和90d时测定了大鼠全血硒(Se)、血清铜(Cu)、锌(Zn)、铁(Fe)、锰(Mn)、钴(Co)、钙(Ca)和镁(Mg)含量,以探讨硒对大鼠血清中上述元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克山病病区粮可使大鼠血Se含量明显降低,但Se水平的变化并不影响血清中Cu、Zn、Mn及其它所测元素的含量;②补硒可提高低硒大鼠血Se水平,但是血清中所测上述元素含量并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一些克山病地区有家畜白肌病发生。已知白肌病是一种心肌、骨骼肌实质性营养不良病变为主的家畜地方性疾病,为一定地区土壤及饲料中缺乏可利用硒所引起,应用亚硒酸钠可防冶此病。据凋查,家畜白肌病和人克山病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病理形态学上均有不少类似之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病区人群全血、头发中硒含量低于非病  相似文献   

12.
<正> 应用亚硒酸钠预防克山病急性发病有明显效果,克山病病区内外环境中硒状态处于低硒水平,说明硒是与克山病有密切联系的一个元素。进一步研究硒在机体内的代谢,对于探讨硒防原理、克山病病因学和发病学均具有重要意义。已知我省克山病病区内普遍存在着动物(如仔猪、羔羊等)的缺硒病,为研究硒的代谢提供了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13.
有的单位提出,克山病与缺钼有关,但是也有报告,病区玉米、小麦中钼偏高。故了解克山病病区及非病区饮食物中钼之摄入及排泄情况似有必要。考虑到钼与铜的拮抗关系,还进行铜的测定,以探讨铜、钼与克山病的关系。现将初步结果总结于后。  相似文献   

14.
<正> 本研究报道克山病病区低硒儿童血小板聚集性和血栓素水平的改变以及这些改变与血硒水平的相关性,为缺硒在克山病病因和发病学中的作用提供新的依据。结果表明克山病病区低硒儿童全血硒15±9(9)ng/ml和红细胞硒(65±30(19)ng/g Hb)明显低于非病区儿童全血硒106±15(14)ng/ml和红细胞硒545±75(20)ng/gHb(P<0.01);病区低硒儿童血浆血栓素B_2(TXB_2)(148.4±76.3(18)pg/ml)明显高于非病区(83±26.3(18)pg/ml)(P<0.01);而血浆6-硐-PGF_(12)病区23.9±3.7(18)pg/ml和非病区24.6±4.4(18)pg/ml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发现,用外源性花生四烯酸(0.5mmol/L)刺激血小板时,病区儿童血小板TXB_2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正> 多年来对克山病的研究证实,克山病的发病是与低硒的地理环境有关,病区人群全血中硒的含量低于非病区人群,病区人群含硒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水平亦低于非病区人群。从病区粮所饲养的仔猪心肌细胞膜、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改变、脂质过氧化物的累积和血清乳酸脱氢酶的活性高于加硒组等可看出由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导致机体抗过氧化物作用降低,生物膜之脂质产生过氧化反应而引起代谢物的紊乱,最终引起细胞坏死。这是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清除脂质过氧化物方面说明低硒和含硒酶谷胱甘肽  相似文献   

16.
<正> 在克山病的防治及病因研究中,业已查明我国克山病病区人群的头发、血液及主要食粮中含硒量均低于非病区。这种低硒状态可能与食物中硒的摄入量较低有关。用硒制剂予防克山病的临床试验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家畜白肌病的调查也初步揭示出在克山病病区内发生着因缺乏硒所致的一些动物缺硒病。Wright等人证明喂饲低硒饲料的绵羊,其血液在体外用Na_2Se~(75)O_3培养时,红血球对Se~(75)的摄取率增高,而且此摄取率反比于食物硒的摄入。此后,Burk等人将此法用于Kwashiorkor病的研究中,证明K氏病的儿童红血球Se~(75)。摄取的升高反映了他们体内硒含量的降低,暗示出利用体外红血球对Se~(75)的摄取可作为观察硒状态的一个指标。为了更为直接地证明克山病病区人群的低硒状态,我们建立了人血红血球与放射性Se~(75)的体外培养方法,观察了红血球对Se~(75)的摄取。本文报告此试验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7.
1.本文叙述了心肌碎片丙酮酸脱氢酶系和心肌细胞呼吸测定法。2.克山病病区粮组大白鼠丙酮酸脱氢酶系活性明显低于加组硒和西安组。3.克山病病区粮组大白鼠心肌细胞耗氧量较加硒组减低。4.简述了硒在克山病发病学上的可能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陕西省彬县克山病和大骨节病共存区克山病病户、大骨节病病户、病区非病户和非病区礼泉县对照户儿童发Cu、Zn、Fe和Mn含量。结果显示:①克山病病户和大骨节病病户儿童发Mn含量无明显差异,但均显著高于病区非病户和非病区对照户儿童(P<0.05);②病区各组儿童发Fe含量均显著高于非病区对照户,大骨节病病户儿童发Fe含量明显低于克山病病户和病区非病户儿童;③各组儿童发Cu或发Zn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潜在型克山病的诊断问题,我们于一九七三年六月至一九七四年六月,曾先后对陕西省病区——延安地区及非病区——榆林地区和汉中地区各选点对农业人群进行了临床理学及心电图的抽样普查,现将结果对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低硒、氧化应激和柯萨奇B组病毒 (CoxsackievirusB ,CVB)感染在克山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了陕西省黄陵县 30例潜在型、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CVB IgM抗体、硒水平、总抗氧化能力以及脂质过氧化物 (LipidPeroxide,LPO)。健康对照选自黄陵县克山病病区和非病区西安市。结果 ①克山病患者组CVB IgM阳性率显著高于病区和非病区健康组 ,分别为 43.3%vs 1 5 %和 43.3%vs 1 0 % ,P <0 .0 1 ;②克山病患者和病区健康居民血清硒水平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低于非病区西安人群 (P <0 .0 5 ) ,但克山病患者血清LPO水平显著高于两健康组 (P <0 .0 5 ) ;③克山病患者CVB IgM( + )者血清Se水平、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低于CVB IgM( - )患者和病区健康组CVB IgM ( + )和CVB IgM ( - )者 (P <0 .0 5 ) ;克山病患者CVB IgM( + )血清LPO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5 )。结论 低硒、氧化应激与柯萨奇病毒感染可能与克山病的发生及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