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客流分布及成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应对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建设带来的客流规模及分布的变化,有必要对线网客流变化趋势及成长规律进行研究。以北京市轨道交通系统IC卡数据为基础,从客流量的空间、时间分布等角度分析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客流特征。分析轨道交通新线开通产生的诱发客流和转移客流,揭示新线开通对既有线路客流分布的影响。最后,从线网规模、线位、线网布局等方面归纳轨道交通线路及线网客流成长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
为增加轨道交通客流、完善运营组织方案并提高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基于深圳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现状,从网络、线路、车站三个层次分析轨道交通客流发展规律和时空分布特性。针对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及运营提出几点建议:考虑车站周边开发强度对客流的影响,不断完善车站周边配套设施;根据客流特征采取相应的行车组织方案;做好换乘站设计,满足乘客换乘便捷性、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重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为乘客提供舒适的接驳环境;完善公共汽车交通接驳设施等。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在城市客流运输中担任重要作用,长沙地铁4#线试运营后形成网络化运营模式,客流将会快速增长,基于线网客流预测,运营单位安排合适的运能,以匹配线网客流增长,才能更好为乘客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4.
客流分析是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的基础,传统的客流分析方法无法从海量的乘客历史出行大数据中提取与挖掘乘客出行规律和特征。大数据可视化为获得洞察大规模复杂客流数据能力提供支撑。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实际运营需求,从客流认知、可视化、人机交互的综合视角出发,基于GIS地图、网络迁徙图、日历图、散点图、弦图等可视化图形,研究大规模复杂网络OD客流、断面、进出站和换乘客流大数据可视化的运营需求关键技术与实现方法。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大数据进行实例分析,可视化展示结果有利于运营管理人员掌握网络客流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演变规律,为制定科学行车与客运组织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合理的确定城市轨道交通行车间隔时间是优化轨道交通运营调度方案的关键.在介绍列车开行间隔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客流在时间上变化的规律,从轨道交通乘客和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双方利益最大化出发,建立以乘客的等车费用、车内费用和运营企业变动费用总和最小为目标的轨道线路行车间隔非线性优化模型,并详细介绍了模型的构建和简化过程.最后用matlab对所给的算例进行了计算和结果的分析,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得到了当行车间隔在(0,6.3]的范围内时,总成本是随着行车间隔的增加而减少,当行车间隔在(6.3,+∞]的范围时,总成本是随着行车间隔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合理的确定城市轨道交通行车间隔时间是优化轨道交通运营调度方案的关键。在介绍列车开行间隔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客流在时间上变化的规律,从轨道交通乘客和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双方利益最大化出发,建立以乘客的等车费用、车内费用和运营企业变动费用总和最小为目标的轨道线路行车间隔非线性优化模型,并详细介绍了模型的构建和简化过程。最后用matlab对所给的算例进行了计算和结果的分析,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得到了当行车间隔在(0,6.3]的范围内时,总成本是随着行车间隔的增加而减少,当行车间隔在(6.3,+∞]的范围时,总成本是随着行车间隔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轨道交通线网客流特征实质上是车站客流时空分布叠加及交换的效果体现,通过分析车站客流的波动性,发现北京轨道交通系统在不同时间维度和区域范围均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特征。针对车站特点进行聚类分析,归纳出周边不同用地类型的车站客流时空分布差异性特征规律,并进一步分析了进站客流和换乘站客流特征以及进出站客流接驳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市轨道交通发展提出应建立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系统和多样化的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方式;重视换乘站在网络中的合理布局,改进换乘站设计与运行组织;结合车站区位特征制定差异化接驳服务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首班车时段的客流规律与其他时段不同,依据时段内客流的规律来制定线网列车衔接方案与时刻表,可以提高乘客的换乘效率和减少换乘等车时间.基于简化的线网拓扑,考虑乘客和运营两个方面,以乘客换乘等车时间成本和线路发车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首班车时段列车时刻表的优化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深圳地铁网络的首班车客流数据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首班车时刻表减少了乘客换乘等车时间成本和列车发车成本,可以为制定首班车时段时刻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空间布局扩张、轨道交通加速成网,以及乘客对高品质公共交通出行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对成都市公共汽车网络体系可达性与高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轨道交通、BRT、公共汽车客流数据的挖掘分析,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以提升乘客出行服务体验为目标,开展成都市中心城区公共汽车线网优化工作。重点依托轨道交通及BRT走廊,构建了开放式BRT网络、通勤大站快线一级微循环接驳网络的"两快一微"公共汽车快速网络体系。由此,进一步增强了骨干公共交通的覆盖性及服务水平,形成功能层次清晰、线网高效衔接、运营协调互补的公共汽车线网布局。  相似文献   

10.
为量化换乘对乘客出行路径选择的影响程度,在单层网络中添加虚拟换乘站,构建无隐性连接的三层多制式轨道交通拓扑网络模型。基于时间、换乘节点衔接性,计算线网间衔接性系数;利用Dijkstra法搜索模型各起讫点间的 K 短路径,以乘客感受到的线网复杂度及乘客出行计划确定时间,建立乘客对线网的熟悉度函数;根据乘客路径选择影响因素构建广义出行费用,利 用Logit函数对每条路径的选择概率进行计算;最后设计客流分配算法进行求解,实现对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的客流分配。以成都地铁、成灌、成贵高铁等线路建立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仿真模型,对其客流分配实例分析表明,客流的分配结果与实际数据基本吻合,证实了客流分配算法的真实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分析轨道交通新线开通后对常规公交的影响,在自然运营数据基础上,以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量化方法,从换乘客流特征、出行OD特征和客流空间分布特征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公交接驳、线网优化和运营组织等提供借鉴。结果表明:9号线与公交的日均换乘客流为0.6万人次,换乘率仅为10%,低于全网换乘率17%;9号线周边公交站点客流下降1万人次,降幅为2%,相关公交线路客流下降3.3万人次,降幅为3%;9号线站点周边500米范围内覆盖公交站点上客客流为46万人次,潜在影响大。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天津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客流特点,本文着重介绍连接五号线、六号线的环线方案,对环线运营模式、工程概况、方案特点等进行论述,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为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指导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引领城市发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实现交通与用地协调发展的作用,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备选集合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模型.考虑影响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主要因素,以直达客流、线路数量、建设成本、线路长度等作为线网布局的特质因子,建立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数学优化模型;根据模型多决策变量的特点,采用免疫克隆算法进行求解.以某市的实际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模型算法合理、实用,可为制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提供良好的定量支撑.  相似文献   

14.
在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考虑不同线路间乘客的脉冲性到达特征和拥挤度对乘客出行行为选择的影响,对轨道交通网络列车开行方案进行协调优化。以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成本和广义乘客出行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构建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对路网中各条线路的列车发车间隔和各线路间的发车时刻相位差进行优化,并结合客流的离散性特征和模型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真的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给定某轨道交通网络,实例验证了所提出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优化方法,本文所提出的优化模型能够有效降低网络化运营条件下的系统总成本,在提高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效益的同时降低了乘客的广义出行费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与影响也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之下,从乘客的角度出发,为提高突发事件下轨道交通服务水平、降低乘客候车时间,构建以事故线路乘客总候车时间最短为目标的列车运行调整模型。同时,提出一种缓解重点车站客流压力的单车站列车运行调整优化算法以及一种不同突发事件持续时间分别计算和每隔5 min滚动计算的策略,在保证突发事件列车运行安全的基础上,缓解突发事件下重点车站的客流压力的行车调整结果,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客流积聚压力,为运营管理人员进行突发事件下的行车调整及客流管控提供数据支撑。以天津地铁某一实际突发事件为例,对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验证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从运营轨道线网客流中找寻规律,可以有效指导城市科学合理地预测轨道交通客流。本文根据目前苏州市AFC系统运营数据积累,从网络、线路、车站三个层面探讨苏州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分析目前线网客流特征,为后续预测模型的参数选择提供参考和依据,并且针对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及运营提出相关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是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定量分析依据,它对于轨道交通系统的线网规模、布局、车组配置、运营组织以及经济评价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非集计的基于行为的客流预测模型在北京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中的运用,基于行为的预测方法以出行链为基本研究单元,能够描述出行个体全天的出行活动以及这些活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发生顺序,从而更精确地预测人的行为。结合北京市地铁5号线客流预测的实例,对基于行为的客流预测方法体系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给出了预测的结果,证明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广州地铁完成新线建设投资217亿元,资金支付252亿元。7条新线建设全面推进,全年共投入盾构机87台次,实现29座车站封顶、39个区间单线贯通,完成区间单线107.9公里。实现了高水平建成开通四号线南延段、九号线、十三号线首期、十四号线知识城支线等4条新线的目标,运营里程迈向400公里,居全国第三、世界前十。广州地铁表示,线网去年安全运送乘客28亿人次,日均客运量达767.8万人次,日最高客运量达到1002.6万人次,广州成为全国第三个地铁客流破千万的城市。客运量增加的同时,去年广州地铁也不断在运能提升、创新服务上精雕细琢。广州地铁继续采取高峰短线运营、空车定点投放、大小交路运行等模式,不断挖掘运力空间,五号线最小行车间隔压缩至2分06秒,运能提升5%,全线网列车最小行车间隔1分58秒,线网运行图兑现率和正  相似文献   

19.
深圳地铁5号线南延线对支持前海合作区的建设及加快前海、蛇口片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客流特征可为行车组织提供有力支撑,更好地指导运营组织工作。根据深圳轨道交通5号线客流预测报告,对其各设计年限的全线客流总体指标、远期客流时段分布及车站客流特征进行分析。着重分析各设计年限高峰小时断面客流的时段性和不均衡性,根据客流预测结果站间OD数据,得出客流流动特征规律,对设计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的技术方案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并为其他城市的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将陆续进入网络化运营阶段,然而对于网络化进程中客流特征及成长规律尚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进程中的客流特征及成长规律进行系统总结,涉及客运量及客运强度、断面客流量分布、线网换乘系数、乘距与运距、客流时间分布等。同时,针对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线网规模、服务水平、票制票价等影响客流特征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当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组织的若干关键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