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9年春天,美国一艘名叫“阿尔文”号的载人深潜器,饮波吞浪潜入大洋,开始对东太平洋海底山脉进行调查。 1500米的水下,太阳的光线已无力射及,海底象泼了墨似的。“阿尔文”号打开探照灯,小心翼翼地在海底峡谷中穿行。当它航行到北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避免航行体在航行过程中发生“掉深”,基于雷诺平均的Navier-Stokes方程及m Kd V理论建立了内孤立波数值水槽,研究了密度跃层以下不同潜深的悬浮航行体与内孤立波的相互作用,并对航行体采用不同参数的PD控制。与未施加控制的航行体对比,探究其控制效果及航行体的水动力特性和运动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航行体“掉深”主要是由垂向位移和俯仰角快速增加造成的,对航行体施加控制的参数不同,控制效果也不一样,内孤立波通过后,施加控制航行体的垂向速度在零附近波动,垂荡位移得到有效抑制;控制后航行体的俯仰角可减小到未控制时的1/15,且施加控制后航行体的俯仰角均可控制在0.2 rad以下。  相似文献   

3.
1898年6月4日,我来到美国驻圣约翰领事馆,办理“浪花”号的通关手续。这也是我孤身一人驾驶“浪花”号绕地球航行,最后一次在美驻外领事馆办理通关手续。美驻圣约翰领事亨特先生在本子上对“浪花”号的航行作了简短的评论以后,把本子还给我。现在,这个本子已经完好地保存在华盛顿的档案馆里。 6月5日,“浪花”号开始重返故里的航程,径直向哈特勒斯角驶去。 6月8日,船在灿烂的阳光下航行,此时她正处在北纬22度58分的位置上,而此刻太阳偏离赤道的角度也是22度58分。火红的太阳当头照,许多人一定会认为肯定热得受不了。其实并非如此,在这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之上,加上微  相似文献   

4.
ANSCHUTHZ 4型陀螺罗经有不少船舶在使用它。2000年5月,杂货船“河北二号”自中东装化肥到仰光卸货,后去越南胡志明港装大米。在20天左右航行中,陀螺罗经的工作温度日渐升高,陀螺球下沉,为此我们采取两种措施:一是增加一个外部电风扇加强其散热;二是调节温控及警报系统中微动开关的弹簧  相似文献   

5.
船舶在波浪中进入“超临界”航行状态 ,可以大幅度减小其运动响应。常规滑行艇的耐波性能很差。本文从机理上提出了使滑行艇进入“超临界”航行状态的途径 ,并从艇形选择和各种附加措施着手 ,提出适合工程应用的方案——超临界双体滑行艇。经理论计算与试验研究证实 ,其耐波性能有大幅度的改善 ,且阻力性能无明显恶化。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内,在我国沿海航行的船舶,曾遭遇到几次强烈的风暴,其中最著名的是1977年9月10日“战斗46”号等轮在东海北部遇到的第8号台风,1974年8月29日“战斗53”号、“真理”号和“长征”号等轮在黄海上遭遇的一次强风暴。这两次风暴都比较特殊。本文首先分析了船舶所以会与这两次风暴遭遇的原因,指出主要是由于7708号台风路径曲折多变,后期移向突然西折,完全出乎气象预报所料;黄海风暴是一个东风扰动移到我国沿海深厚西风槽前急流下面迅速发展的天气系统,因此也使航行中的船舶避让不及。通过这两次风暴的结构、要素分布特征和发生突变的天气学过程的分析,使人们对这类特殊的风暴有了进一步认识,无论对丰富天气学的内容,提高预报的准确性,以及保障船舶航行的安全都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7.
1989年10月30日,“极地”号从我国青岛港启航,历经40多天艰辛航行,顺利抵达长城站后,便夜以继日卸下500吨物资。接着,在12月26日,当地时间10点30分,“极地”号又开始了开辟长城站至中山站的历史性航行。这是—条海图上未曾描绘过的新航线。俗话说:行船怕风。尽管“极地”号船体长152米,宽20米,排水量15000吨,马力很大,且具有IA级的抗冰性能,  相似文献   

8.
高元兴  赵建人 《航海》2008,(4):13-14
今年4月,我国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载着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任务,凯旋而归。这是“雪龙”号历史上航行时间最长、跨越经度最广的一次远航。而在如此之长、如此艰苦的航行中,其中的后勤保障和生活饮食需求又该是多么重要的一环。令人高兴和自豪的是,在“雪龙”号远航途中所需的食品中,有50%~60%是上海远洋船舶供应公司供应的,还有一些船舶物料也由他们供应。  相似文献   

9.
吴澎 《水运工程》2023,(7):101-104
目前国内针对“船舶过闸时所需的最小门槛水深”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成果。通过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船舶过闸时所需的最小门槛水深”由船舶吃水和富裕水深组成,富裕水深由船舶航行下沉量和最小安全富裕水深组成;影响船舶过闸时的航行下沉量的主要因素是船舶的阻塞系数、航行速度和水深。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的适用条件,介绍一种估算船舶过闸时的航行下沉量和极限航速的计算方法。最小安全富裕水深主要用于补偿航行下沉量估算的可能误差和枢纽运行中的推移波产生的水面波动,枢纽运行中产生的非恒定流是推移波的主要来源,一般情况下最小安全富裕水深可取30 cm,当预计推移波对门槛水深的影响比较显著时,应开展专门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天津港主航道通航标准的提高,通航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但同时主航道上航行船舶的密度大量增加,航行过程中面临更多的“对驶”、“追越”等局面。因此,驾引人员应按照《避碰规则》和港章的规定,采用“良好船艺”安全操纵船舶。  相似文献   

11.
满载排水量达到36000吨美国航空母舰“富兰克林”号(uss Franklin)正行驶在北太平洋水域,准备向顽敌日本发出一波最新的攻击。这一天是二次大战最后一年里的1945年3月19日,这天清晨,“富兰克林”号上的值更官在航海日志上写下:“波平浪静,北方风速12节,铅云笼罩,偶有云开,海平面上的能见度良好。”  相似文献   

12.
《集装箱化》2014,(8):10-10
当地时间2014年7月26日00:30,正在地中海执行班期任务的“中远盐田”号突然收到罗马海事救援协调中心发来的信息,要求调头搜救一艘遇难木船。“中远盐田”号迅速折返,航行25nmile后抵达指定搜救区域。经过6h的搜救,“中远盐田”号成功救起299名遇险者。随后,船长根据罗马海事救援协调中心的指示,驶往意大利西西里岛的波扎洛港。在此次救助行动中,“中远盐田”号和船上20多名船员在中远集运总部的协调组织及海外公司和代理的全力配合下,克服重重困难,体现了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较高的海上救助水平。  相似文献   

13.
船舶航行在茫茫大海上,虽然没有有形的航线,却有无穷多的航迹。这些航迹错综复杂,相互交叉,致使航行在浩瀚无际海洋上的船舶会有相遇的机会。追越、对遇和交叉相遇是航行中两船相遇时所构成的三种位置关系,或者说是相遇的三种局面。“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规定了构成这三种局面的条件,又根据这三种局面,规定了相遇两船应尽的义务和权利。提出这三种局面的论说,最早见之于英国商务部  相似文献   

14.
王林秋  胡广宇 《造船技术》1993,(11):20-22,30
“乾隆”号旅游船是一艘大型机动仿古龙舟,其总体设计采用了“工业设计”的方法和思想,将古建筑结构的特征、意境、宗教色彩和船舶航行的各种功能一一渗透到设计方案中,使该船在建筑风格上体现出清王朝盛世的社会风尚和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15.
美国海军的两艘挂红十字旗的医院船“仁慈号”和“舒适号”,是世界上最大和最现代化的海上流动医院。“仁慈号”和“舒适号”由商用超级油轮“价值号”和“玫瑰城号”改建,整个工程耗资5亿多美元。“价值号”建造于1967年,基本设计很符合医院船的要求。首先是重心低,抗横摇性好,即使压载水舱排空也能平稳航行;其次是比航空母舰还长,船的上层建筑在  相似文献   

16.
中远海运集团管理的“夏之远6”号半潜船7月27日载着4个天然气开采模块从天津启航,经北极东北航道前往北极圈内的俄罗斯萨别塔港,之后继续沿东北航道前往欧洲. 这是继7月16日“永盛”号启航北极东北航道后,今年第二艘航行北极航道的中国商船,为我国建立北极航行常态化运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被称为“冰雪丝绸之路”的北极航道,为中欧贸易开辟了新的通道.  相似文献   

17.
卢萍  葛剑平 《中国水运》2009,(10):48-49
“吴淞口至浏河口”段自吴淞口灯塔至宝山灯浮,全长约14.4海里,既是上海港宝山港区航道,又是进出长江各港的唯一通道,航行船舶类型繁多,目的不一,操作意向各异,又常因跟随潮时而簇拥在一起。在某一特定航段上集结了许多艘船,快速航行的、淌航的、追越的、互相交叉着的多种航行姿态都有出现,使这一水域的通航环境变得十分复杂。  相似文献   

18.
“我们已经到达了圣克鲁斯德特内里费港,全体船员和帆船一切正常,作短暂停留后我们继续航行。涅米洛夫船长。”这封无线电报是10月17日从“伊卡尔”号帆船上发来的。这艘帆船已经航行了1个月零8天。1987年9月9日,在尼古拉耶夫船舶学院帆船俱乐部的码头上,苏联第一艘环球旅行的帆船开始了它的航程。当然,不明缘由的人们觉得,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但是,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的年月里,竟没有一艘苏联帆船参加过环球航行。人们只在报纸、广播、电视中了解到保加利亚、波兰、匈牙利的帆船运动员  相似文献   

19.
国际海事组织(IMO)在1997年20届大会上形成了A861(20)号决议,决议提出了要在船舶上安装使用“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也就是俗称的船用“黑匣子”。  相似文献   

20.
安飞 《中国船检》2005,(8):14-21
进入2005年以来,中国船级社(CCS)一直在全力推进国内航行船舶入级工作。由于其意义深远,一度引起海事界的广泛关注。近期,随着国家四部委联手打击低质量船工作的展开,“国内船入级”作为提高我国船队质量长远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也得到了交通部海事局的全力支持。7月29日,国内航行船舶入级工作宣贯会暨首批入级证书颁发仪式在上海召开,交通部海事局副局长李青平、CCS总裁助理刘晓明等各方领导和数十家船东出席了此次会议。5艘国内航行船舶,即上海港复兴船务公司的“海港21”号、上海安盛汽车船务公司的“安吉1”号、上海长江轮船公司的“船厂2”号、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建设11”号、上海时代航运有限公司的“银华”号荣幸地成为首批加入国内船级的优质船。在荣获入级证书的同时,他们也开启了中国航运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