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原理,针对电气化铁路系统易出现的问题,着重分析了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在电气化铁路领域的应用与前景。  相似文献   

2.
受电弓的安全状态直接影响到地铁列车运行的安全可靠。针对受电弓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故障问题,文中介绍了一种受电弓安全状态检测方法。通过在列车顶部安装受电弓安全状态检测系统,采用相机成像、紫外探测、光纤MEMS技术、红外热成像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受电弓羊角断裂、升弓位置异常、弓头滑板倾斜、燃弧、弓网压力、硬点等状态进行识别,并对获取的图像和数据信息进行检测分析,最终实现全天候在线对受电弓进行安全性能检测及异常检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房建结构施工进度实时跟踪方法,即在塔式起重机上安装若干距离传感器和一个角度传感器,传感器随着塔机作业扫描目标建筑物不断获取不同角度上塔机大臂与目标的距离,将数据综合处理后传输至服务器,最终将安装于不同工地、不同塔机上的跟踪点联结成一个网络。相关人员和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互联网查看、读取施工进度信息。  相似文献   

4.
基于人眼PERCLOS特征的列车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列车驾驶员疲劳驾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眼PERCLOS特征的列车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即首先采用基于Haar特征的AdaBoost算法进行人脸检测,而后进行人脸定位和跟踪,最后计算人眼的PERCLOS参数,实现驾驶员的疲劳检测。通过室内模拟驾驶实验,该系统具有检测率高、鲁棒性强等特性。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铁路机车司机值乘状态在线实时监控问题,应用人脸图像跟踪和人体瞳孔生物图像识别技术,设计了车载智能检测装置、数据传输系统和地面在线分析系统,通过系统软件协调控制,构建了机车乘务员值乘状态智能预警系统,实现了乘务员操作状态全天候在线实时跟踪监测、预警、分析、干预自动化。  相似文献   

6.
智能视频监控领域中普遍使用红外热成像技术以提高监控效果。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依据是,自然界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每时每刻都在反射载有物体特征信息的红外线,由此研发出一种被动红外夜视技术。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提高铁路安全防护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重点就红外热成像技术特点、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视频监控系统架构及其报警方式,以及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铁路安全防护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结合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中红外热像测温装置的应用场景,分析红外热像测温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依据相关标准及计量规程,针对供电专业应用特点,选取测温准确性、稳定性、一致性这3项指标作为测温性能评定项目。通过实验室及现场测试,印证了评定方法的可用性以及开展评定工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人脸识别技术是身份认证的重要方式。旨在设计算法识别身份证人像与待检人像是否为同一旅客。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人脸识别算法的研究。使用检测人脸后计算人脸特征间欧式距离的方式进行算法设计,最终达到95%的正确率。结果表明, Faster R-CNN算法能较精准地检测人脸, VGG-Net可以较好地提取人脸特征值。  相似文献   

9.
地铁列车走行部的良好运行状态是列车安全运行的保障。针对其关键部件发热故障的检测问题,研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地铁列车走行部关键部件温度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红外热像仪获取走行部热成像图,引入注意力机制模块和CIoU损失函数,改进YOLOv5目标检测模型,识别、定位出关键部件;对关键部件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和自适应阈值分割等操作,提取温度。基于实验室的Pytorch深度学习平台,在南京地铁运营公司马群车辆段对所研发的系统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获取走行部热成像图,准确定位关键部件并提取其温度信息。  相似文献   

10.
铁路货运计量安全检测监控系统由车站级、车务段(直属站)级、铁路局级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级4级系统构成.车站级系统主要负责收集和管理各检测站点的过车检测数据,并与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确报信息进行集成与匹配,实现货物装载状态的实时监控和报警管理.车务段(直属站)级、铁路局级和铁路总公司级系统主要收集并管理辖区内货车的货物装载状态检测信息,及时掌握货车超偏载和超限等报警信息,通过跟踪货物装载状态的变化,实现对超偏载和超限货车的重点跟踪监控,并提供信息查询、自动生成各类统计报表等服务.采用网络传输技术,实现检测数据集成以及与TPDS系统的信息共享;采用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实现检测数据与确报信息的模糊匹配和智能报警;采用WEB服务技术实现货物装载状态全程追踪与监控;通过建立报警货车分级闭环管理机制,实现货车报警处理的分级闭环管理.铁路货运计量安全检测监控系统已在全路投入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从红外线应用技术的角度出发,概述了红外线热轴探测技术中的轴温信息采集技术,对红外线探头的探测性能、探测方式、控制系统中车轮传感器、计算机采样系统、轴温定量测量等做了总体分析,并探讨了轴温信息采集中一些主要的技术关键问题,为红外线热轴探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接触网主导电回路中的不良作用点长时间作用会导致器件温度升高并丧失机械强度,造成承力索断股、联接点断裂等危害,文章通过系统设计和关键技术研究,采取红外成像技术,实现车载接触网主导电回路状态检测系统,完成接触网主导电回路状态自动在线检测。并在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上进行了检测运行试验,验证了系统的功能,系统可指导接触网设备维修维护。  相似文献   

13.
高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中广泛使用辐射测温技术对接触网主导电回路中出现的异常温升进行检测和监测,然而受材料发射率影响,辐射测温的结果与真温存在差距。为研究接触网主导电回路零部件材料热辐射特征,采用2种方法对3种典型材料发射率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3种材料的发射率有很大区别,且随温度升高存在不同变化特征;同时在中低温环境下的发射率测量,不能忽略环境辐射因素的影响。实验测得的结果可作为采用红外设备进行测温时的发射率参数设置值,也可用作数据分析时温度校正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勘察设计企业既有的设计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数据分析方面存在的时效性差和复杂度受限的问题,设计了一个资源管理驾驶舱。通过应用事件驱动的数据增量更新技术,实现了海量数据的实时计算;利用组件化的图形展示方案,实现了数据处理逻辑和数据展示逻辑的解耦。该驾驶舱具有人员状态概览、工作安排热力图表显示、项目人力分布概览、项目进展跟踪等多种功能,有效解决了企业管理指标的实时计算与展示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目前盾构管片模具主要采用传统的人工和激光跟踪测量技术进行检测,存在检测点位少,精度低等缺点,不能很好地指导管片模具的修复工作,直接影响到管片尺寸的生产精度,易造成盾构隧道管片破损、开裂及渗漏水等现象,为后期的运营埋下了安全隐患。宁波市轨道交通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管片模具进行检测,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试验及数据分析,确定了点云数据的拼接方式、扫描分辨率、基准模型及模型对齐的方式,成功克服了现有的管片模具检测中存在的测量点位少、精度低等缺点,实现了对管片模具的全方位检测,大大提高了管片模具的检测精度。同时在参考现有规范及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了盾构管片模具三维激光扫描检测标准,很好地指导了管片模具的修复工作,提高了盾构管片尺寸的生产精度,确保盾构隧道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为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减少安全设备投入,提升安全管理效率,设计了基于铁路数据服务平台的铁路工务设备安全画像应用方案。以分析当前铁路工务设备检测现状作为切入点,结合铁路数据服务平台,运用机器学习框架和大数据治理技术,从设备状态指标统计分析、设备单元安全评价、关键指标及安全态势趋势预测、高危设备及不良态势安全预警等4个方面设计铁路工务设备安全画像应用功能。辅助业务人员快速定位数据,对工务设备安全态势有更加直观的判断,以防止设备不稳定状态导致的事故故障,实现事故故障超前防范。  相似文献   

17.
简要说明新建高速基础制动试验台的用途和技术特点,重点阐述测试技术特色,包括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采集技术、无线测试技术、高温应变测试技术、振动与噪声测试技术、红外热成像测试技术等。  相似文献   

18.
具有恒定灵敏度的智能型光子探测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于铁路车辆热轴探测的红外探测器,无论是热型红外探测器,还是光子型红外探测器,都是属于温度敏感器件,因而能有效探测热轴。但是这类器件的灵敏度会随环境温度而变,这给热轴判别和定理检测工作造成很大麻烦,本文介绍采用环境温度实时采样跟踪,数字化电位器自动增益调整和单片微机智能化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在环境温度变化时光子探测器灵敏度基本恒定,整个系统都内藏于探测器小盒内,使用方便,有利于高速车辆的热轴探测。  相似文献   

19.
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概况以及铁路在引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方面所做的相关实验,设计了更高精度的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的货物追踪系统。通过研究既有的列车确报系统、列车调度系统的数据结构及系统间的逻辑关系,使用J2EE技术及Apache CXF技术设计、开发了系统间的接口,最终实现了根据用户输入的车号获得货物的经纬度坐标并在铁路地理信息平台展示。对于实现铁路货物实时高精度地追踪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设备委外维护信息化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车站机电设备维护维修及相关人员管理的水平和质量。该系统主要包括合同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计划性维修、报修管理、巡检管理、项目管理和设备评价等模块。分析了各模块的工作流程、作业特点及控制要点。并通过试点应用对该系统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