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在某一小型客货车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其它客车的试验结果,对小客车的轴间制动力的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选车型制动力分配不符合ECE R13法规的要求,制动性能较差,而其它符合ECE R13的国产小客车,制动性能较好。因此,应尽快在国产小客车中推行ECE R13法规的有关条款。  相似文献   

2.
轿车轴间制动力分配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利用附着系数界线式给出了ECE制动法规换为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界限图,对装比例阀的轿车同间制动力分配翁化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文中给出了一个轿车的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3.
舒红 《汽车运输》1999,25(11):32-35
双轴货车的轴间制动力分配直接影响整车制动性能的优劣,本文将ECE制动法规转换为制动力分配界限图,以此为基础,对装备感载比例阀的货车制动力分配优化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计算表明,这种方法能使汽车在保持良好的制动稳定性能的条件下,获得满意的制动效能。  相似文献   

4.
轿车制动力分配与轴荷分配的匹配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的装载方式和制动过程中作用在质心位置的惯性力都会改变汽车的轴间载荷,从而改变了各轴与地面间的附着力,影响汽车的制动效能。文章从制动效能的角度分析了安装ABS的现代轿车制动力分配与轴荷分配的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轿车制法规的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宇平  伦景兴 《汽车工程》1994,16(3):182-192
本文在轿车制动性能指标及试验条件和方法等方面对国内外制动法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同GB7258相比,ECER13中关于轿车制性能的要求及试验条件定得较为完善合理;对于法规中制动力分配的试验方法,本文在实车试验的基础上,对典型的路试和台试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得出一些有益的结文。  相似文献   

6.
车绵 《天津汽车》1995,(2):16-19
按GB7258的要求,夏利轿车存在着后轴制动力不足的问题,然而其它制动性能却能满足要求,本文通过大量试验数据的分析,探讨了GB7258需要修定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7.
汽车整车制动力在各轴间的合理分配对制动稳定性起重要作用,GB12676附录.A对轴间制动力有严格的公式要求,针对相关公式进行优化分析,得到最佳制动力分配数学模型,列举具体实例计算分析,计算结果符合法规要求。在设计时运用最佳的制动力分配模型,可有效提高制动性能,简化制动系统,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四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电机功率在各轴之间的匹配与回收能量多少之间的关系,采用理论分析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匹配方案下的能量回收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相关标准要求,确定了整车和动力性参数,计算整车额定功率、峰值需求功率和轮毂电机额定转速、峰值转速等,并建立了整车需求功率的二次再分模型。该模型对整车需求功率先在前/后轴之间按一定比例分配,再将各轴需求功率在左右车轮间平均分配。通过对整车制动动力学的分析,对前/后轴制动力按照理想制动力分配策略的情况,提出了电机功率在各轴之间匹配的推荐方案。基于Matlab/Simulink和CarSim软件搭建四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联合仿真模型,采用分层取样得到多个前/后轴轮毂电机功率分配方案,研究在理想制动力分配策略下,制动强度分别为0.1,0.2和0.3,以及新欧洲运行循环(NEDC)、中国城市乘用车工况(CCDC)和纽约城市运行循环(NYCC)3种典型循环工况下不同分配方案时制动回收能量的差异,得到前/后轴轮毂电机功率最优匹配,并对最优方案动力性进行了验证。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当前/后轴轮毂电机功率分配比与前/后轴静态垂直载荷比相近时,电动汽车将获得最好的能量回收效果。  相似文献   

9.
GB7258-1997中,关于汽车台试检验制动性能的标准,对后轴制动力与轴荷的百分比不作严格要求,制动力平衡也采用新的计算方法,还增加车轮阻滞力的要求等,是合理的。但是,对后轴制动力未作量化指标等,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某轻型载货汽车理想制动压力分配和制动力调节装置调压特性,提出了在轻型货车上安装制动力调节装置的匹配方法,即通过感应载荷的变化自动调节前、后轴制动力分配比例,可使其接近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对车辆匹配制动力调节装置前、后的制动性能进行了理论计算与道路试验,结果表明,匹配制动力调节装置可使该轻型货车的制动性能明显提高,制动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1.
何宇平  朱伯比 《汽车工程》1992,14(4):248-256
本文通过17辆典型轿车制动力分配的计算,对ZBT24和GB7258标准中关于轿车制动力分配的要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与GB7258标准相比,ZBT24标准对轿车制动力分配的要求制定得更为完善合理。为了进一步完善GB7258标准,本文对GB7258标准有关轿车制动力的要求提出了修改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2.
徐安 《汽车工程》2000,22(3):176-178
基于大量轿车前后轴制动力实测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手段,研究确定国产主要轿车前后轴制动车平衡分布规律及分布参数,进而建立相应车型的前后轴制动力平衡分布计算模型,本文研究对从统计规律上掌握国产轿车前后轴承动力平衡性能和准确地计算相应的分布数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反力式制动试验台加载能力与检验结果真实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庆哲  李鸿仪 《汽车技术》1995,(11):46-52,20
利用反力式制动试验台对前、后轮的加载能力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1)因存在系统的微观自激振动,致使滚筒对车轮的加载能力在一定范围内不停地波动;(2)加载能力一般不低于轴荷的60%,对于后轮行车制动力的检验,试验台加载能力的下限值可能低于60%;(3)为使后轮驻车制动力检验的加载能力不低于整车重力的20%,试验台应设置限制车辆后移的辅助设施,以提高驻车制动力的加载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了摩擦材料摩擦特性对轿车(盘式),后(鼓式)制动器制动力之比的影响。根据对前,后制动器部总成大量的测功器试结果,计算并绘出前,后制动之比值随制动管路压力,车速,制动温度的变化关系曲线,并与设计作了对比分析,讨论了它对轿车制动稳定性的影响,为制动性能计算,制动器设计和制动衬片摩擦材料的选配提供依据和参考,从而保证了轿车的制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王燕云  任成华 《天津汽车》2011,(4):49-51,59
操纵稳定性是汽车重要性能,车桥摆振严重恶化汽车操纵稳定性,制动振跳是车桥摆振的表现形式之一。文章通过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制动振跳的诱发因素,对可能影响制动振跳的悬架布置形式、铜板弹簧刚度、前后轴制动力及其分配、前后轮抱死时间差、前桥下沉量、悬架系统阻尼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简述了其对制动振跳的影响。然后根据装配工艺性、行驶平顺性等约束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汽车在生活和生产中日益变得不可或缺,对汽车安全性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前后轴制动力分配对汽车安全性具有重大影响。针对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的问题,分析比较了目前各种分配方式的不足,并建设性地提出了基于实际载重的汽车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的控制方法。建立并详细阐述了该控制方法的理论模型及相关的约束条件。对该控制方法进行了实例计算分析和仿真实验,并对实验结果做了说明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后桥参数对螺旋弹簧非独立悬架侧倾刚度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曙光  熊伟  孙华 《汽车技术》2002,(12):18-20
螺旋弹簧非独立悬架是一种复合式悬架,装有该类后悬架的轿车,其后桥的结构形式对后悬架的刚度特性有重要影响。通过对螺旋弹簧非独立悬架刚度分析,推导了该类悬架的后桥各主要参数与侧倾角刚度的理论表达式。基于桑塔纳车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各参数的改变对悬架侧倾角刚度的影响,为该类悬架的进一步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董学锋 《汽车技术》2012,(8):1-5,10
通过对全球乘用车传动及底盘结构进行统计分析,给出了乘用车驱动方式与车长、手动变速器与车长、自动变速器与车长、前单横臂后扭力梁组合与车长、前单横臂后多连杆组合与车长、前双横臂后多连杆组合与车长、装空气弹簧车辆与车长关系的统计数据。论述了乘用车不同车身形式所采用的弹性元件与稳定杆类别,以及乘用车所采用的不同制动方式。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基于恒速制动车辆纵向力平衡方程、制动器耗散功率及其温度变化微分方程、管路压力调节等子模型的恒速长下坡汽车制动器摩擦性能分析系统.以两轴中型汽车为例,对前后制动器在不同挡位发动机制动时的温度、制动副摩擦因数、制动力分配及管路压力变化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影响车速情况下,合理使用各挡发动机制动可改善汽车前、后制动器热负荷,减小或避免制动摩擦力矩热衰退,保证汽车下长坡安全行驶.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道路清障车拖带车辆制动工况力学模型,绘制了道路清障车拖带车辆行驶时的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I,分析了被牵引车结构参数的改变对制动过程的影响,并建议对这种轴荷变化的道路清障车应安装感载阀,以提高制动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