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船舶溢油红外光谱鉴别工作,叙述了溢油的预处理、油品的模拟风化、光谱视觉覆盖法鉴别溢油以及红外光谱法在船舶溢油鉴别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选择3种渤海重质原油在波浪槽中开展48 h溢油风化及回收实验,通过分析油品的密度、黏度、含水量及回收效率在溢油风化过程中的变化趋势,探讨海上原油泄漏后的最佳处置时间窗口。风化实验结果表明,溢油的物理性质在风化过程中均有明显的变化,其中黏度和含水量的变化尤为明显。真空式溢油回收实验显示,溢油后6 h内回收效率会急剧下降,3种原油的最终实际回收效率分别降低至12.2%、3.5%和4.8%。  相似文献   

3.
鉴定船舶溢油源,是调查船舶油污染的重要技术手段。色谱-质谱联用仪鉴定溢油源是国际海事组织推荐的方法。此文介绍国内外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鉴定溢油源的情况,论证通过分析萜烷和甾烷鉴定风化溢油源和非风化溢油源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熊德琪  林奎  肖明  杨建立 《水道港口》2010,31(5):549-552
为了对《珠江口区域溢油应急计划》提供决策支持,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珠江口海域的特点,研究开发了先进实用的"珠江口区域海上溢油动态预报信息系统",综合了三维潮流模型、三维溢油扩散模型、溢油风化模型、应急反应模型、以及电子海图、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等关键技术。该系统可以预测模拟并可视化显示海上溢油的漂移扩散和性质变化过程,同时显示环境敏感区和应急人员设备分布等相关信息。实际溢油应用案例表明,该系统的预报模拟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完全相符,能有效地提高海上溢油污染事故的应急决策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溢油行为归宿的海上持续性溢油事故溢油量评估方法,并设定典型事故情景进行溢油量估算。根据事故情形分阶段估算海面残余油量,通过静态实验、波浪槽实验及化学分析测定风化油量,并酌情考虑回收处置油量,得到总溢油量。本文方法可为持续性溢油事故的泄漏量评估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基于MIKE21建立浙江舟山薄刀咀海域潮流数学模型,采用实测潮位以及流速流向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基于MIKE21SA对"油粒子"在水表面的漂移、扩展、紊动扩散和风化等过程进行模拟,并将验证后的模型运用到薄刀咀围垦工程后的船舶溢油扩散模拟中,研究分析涨落潮及不同风况情形下薄刀咀围垦工程疏浚船舶溢油扩散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涨落潮时,溢油粒子到达敏感点时间差异明显,落潮时到达敏感点时间短,涨落潮油粒子扩散面积差异也较为显著,相同时间情况下涨潮的扩散面积大;静风涨潮下溢油粒子扩散范围最大,72 h扩散面积最大,达1 040.58 km~2,约19~21 h扩散至洋山石龙风景区和洋山风景区;由于防波堤的拦截,在SE、NNE和NNW风况下,涨落潮时溢油均未扩散至口外,油粒子迅速黏附到南防波堤或围垦工程区域,对防波堤口外海域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海面溢油数值模拟及其可视化实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学强  陈坚  孙倩 《中国航海》2007,(1):97-100
由于石油工业和石油运输业的迅猛发展,油井井喷和油轮溢油事故频繁发生。积极探索溢油在水环境中的运动规律,才能为溢油的清理提供强有力的指导。海上溢油数值模拟研究能定量地分析、评估溢油的演变,文章结合采用椭圆扩展模型和油粒子模型对溢油扩散漂移过程进行模拟,为相应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而溢油的可视化技术基于GIS组件COM技术,将溢油数值模型的模拟计算结果以图形的方式,实时、动态地显示在电子海图上,从而实现了溢油漂移扩散过程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8.
以长江常州段船舶溢油事故为例,采用无结构三角网格划分计算区域,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构建了非稳态三维水动力模型,结合Fay溢油模式开展了河流中溢油扩展迁移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模型更加精确地模拟了水流流态,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油膜在垂向上的分布规模,能够较好地模拟河流中溢油扩散迁移规律。可为溢油污染的防控、治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内河油污染防治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内河油污染防治技术现状,分析内河溢油防治措施中溢油应急反应、溢油模拟、溢油控制及清理和溢油风险评价等技术工作,强调研究保护内河流域资源、环境及生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南海存在深水区发生水下溢油事故会引发天然气泄漏的问题,基于Lagrange积分法和Lagrange粒子追踪法建立含气的水下溢油数值模型,重点探讨油气溶解和水合物合成分解等过程,模拟天然气和溢油在水体中的迁移扩散轨迹,选择南海某油气田为研究对象,模拟油气泄漏后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模拟数据可为溢油应急计划编制或现场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从环境敏感资源、船舶交通量及油品运量、事故案例等方面分析了胶州湾溢油风险现状及发展形势,并研究了溢油事故的危害和致因。根据胶州湾历史上发生的重大溢油事故,采用Oilmap模型对事故情景分为不采取围控措施和采取围控措施两种方案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通过溢油事故情景模拟,可对围控措施方案进行效果检验,从而提高溢油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科学、合理地评估北海铁山港西港区5#、6#泊位码头船舶溢油事故风险,从而为码头开展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建设提供依据,论文对码头溢油事故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论文建立了二维潮流模型用以模拟码头附近水域的潮流场,采用了OILMAP模型对15万吨级散货船10t燃料油N风和SW风特定情境下码头溢油事故进行了模拟仿真,具体包括对溢油的漂移、分散、扩展、蒸发、乳化、岸线沉积等系列过程,最后对模拟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为码头建设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分散是众所周知的溢油风化现象,即一种流体以不同粒径液滴的形式"进入"另一种液体,这种现象可通过喷洒消油剂或自然分散来实现。喷洒消油剂已经成为处理溢油事故,特别是大规模泄漏所使用的重要方法。历史上,消油剂的使用颇受非议。1967年发生在英吉利海峡的油船"托里坎荣"(Torrey Canyou)轮事故,当时使用大量发动机去油剂与工业清洗剂分散海上溢油。这些化学品具有很强的毒性,对已遭受石油污染的海洋环境造成进一步破坏。  相似文献   

14.
《珠江水运》2008,(4):67-67
最近,“珠江口溢油漂移与清污对策快速模拟技术课题大纲”在深圳顺利通过评审。据悉,由深圳海事局承办的这一课题是国家科技项目“海上溢油应急快速反应关键技术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是建立珠江口海域溢油漂移与清污对策快速模拟支持系统,预计2009年7月该系统可以进行验收并开始产业化运作及推广应用。系统建成后将在模拟预测精度、运算速度和支持功能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有效提高珠江口溢油预测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及时掌握船舶海上碰撞等事故导致的溢油事故、溢油分布范围,及时调度船舶救助,运用空间地理信息平台设计溢油规避风险系统。利用溢油扩散预估模型对溢油扩散海域面进行预估和分析,实现对船舶溢油空间分布实时分析,然后运用溢油避险模型模拟溢油事故扩散海域面积并计算,搜取事故中心海域附近各船舶信息并显示在信息系统。模拟结果证明,该研究分析系统可搜取事故影响海域及其附近的船舶及溢油事故油膜扩散空间信息分布评判,并实现溢油事故扩散情形空间平台实时、全方位可监视可预警。  相似文献   

16.
余枫  尹勇 《中国航海》2011,34(1):72-75,100
为完善海上搜救模拟器中的溢油仿真模块,在对近海潮流进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通过对溢油扩展、漂移、蒸发和乳化数学模型的组合计算,首先实现了近海溢油运动过程的实时仿真.随后结合海浪的真实感绘制算法,使用OSG(Open Scene Graph)纹理烘焙和平面折射技术,实现了海上溢油扩散过程的三维可视化.对现有海上溢油应急处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当前船舶等海损引起油污海洋的严重情况出发,指出工工溢油应急处理方案的急迫性;叙述了油迹模拟技术和制订溢油应急处理方案需要考虑的因素;最后建议有关方面重视这个问题,及早制订适合我国情况的溢油应急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瓯江口航道海域溢油扩散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毅峰  许婷  刘涛 《水道港口》2011,32(5):373-380
首先建立了瓯江口海区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对该数学模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该海区的潮流场进行模拟,为溢油模型提供水动力基础数据,然后利用MIKE21 SA溢油模型对溢油泄露事故进行影响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风的条件因素对油膜漂移轨迹的影响较大.在潮周期的不同阶段发生溢油事故时,溢油油膜漂移轨迹可能完全不...  相似文献   

19.
广西近海溢油扩散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成  赵利平  肖剑 《水道港口》2013,(2):174-179
利用MIKE 21 HD模块模拟广西近海二维潮流特性,根据实测水文资料对广西近海二维水动力模型进行了验证。应用MIKE 21 OS溢油模块加载广西近海二维水动力数据,建立广西近海二维溢油扩散模型,对溢油事故进行影响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风场、潮流场和溢油事故发生位置对溢油轨迹都有着重要影响。风场是油膜漂移方向的最大影响因素,在不同溢油事故发生位置的工况下,溢油的漂移轨迹和扫海范围可能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20.
项目前期论证阶段,通过对油膜扩散理论的研究,在考虑了油膜蒸发、油膜乳化影响的油膜扩展、扩散、迁移和衰减的海上溢油模式,结合水动力数学模型,建立了在潮汐、风浪作用下油膜运动的海上溢油数学模型.应用此模型对厦门港嵩屿码头发生溢油事故后的影响范围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溢油后油膜运动的几种基本情况.给出了溢油污染区域分布的主要特征.为相关部门控制溢油的影响范围和前期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应对海上突发溢油事故的污染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