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港口集装箱“穿梭巴士”运行前景光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磊  刘万锋 《世界海运》2009,32(2):55-56
随着国际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快速增长,集装箱运输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我国沿海港口吞吐量占到全国总量的90%以上,港口运输量越来越向沿海大港集中,港口对港区集装箱集疏运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港口集疏运能力已成为各枢纽大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中小港口集装箱采用“穿梭巴士”方式向枢纽港或大港集中应运而生,集装箱疏运随着水水中转在港口货物运输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2.
相同腹地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港口群的角度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进行研究,解决港口腹地重叠情况下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问题。通过分析港口吞吐量影响因素,建立广义费用函数,构建集装箱的广义费用最小模型,最后通过软件STAN计算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该方法应用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货运集疏运系统集成优化研究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疏运体系优化方案研究,预测其中3个港口在2015年和2020年的集装箱吞吐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集装箱港区吞吐量增长给港区公路集疏运系统所带来的压力,研究公路交通量与集装箱公路集疏运量的关系。通过建立集装箱港区公路交通量的计算模式,并借助交通工程学的有关理论分析港口道路集疏运系统的适应性。本计算模式可指导集装箱港区公路集疏运系统的规划设计,保证集装箱港区公路集疏运系统的顺畅,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集装箱化》1993,(5):17-17
1992年我国港口国际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80余万标准箱,吞吐货物2000余万吨,分别比1991年增长28%、20%国际集装箱水运量约269万标准箱,运输货物2360余万吨,分别比1991年增长17.8%、16.4%.公路集疏运港口国际集装箱200多万标准箱,约占港口国际集装箱吞吐量的70%。  相似文献   

5.
上海港作为一个腹地型的世界级国际集装箱吞吐港,90%以上的国际集装箱通过公路(特指汽车,以下同)、水路、铁路等运输方式由腹地聚集到港口或由港口疏散到腹地,港口集疏运体系的建设在上海港口的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自1978年开通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上海港口至今经过了近30年的历程,集装箱年吞吐量由零起步发展到现今2000多万TEU,跻身于世界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第三位。伴随着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不断攀升,上海港口国际集装箱集疏运体系逐步形成并发展。2005年上海港口完成集装箱集疏运运量3137.1万TEU。除去水路外贸集疏运运量155…  相似文献   

6.
杨大力 《中国港口》2007,(10):39-39,42
<正>一、国际国内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集装箱海铁联运是经铁路运输集装箱至港口或将港口集装箱经铁路运输至内陆省市的一种集装箱货物的运输方式,是港口货物集疏运方式的一种。目前,我国沿海各主要港口集装箱货物的集疏运主要通过集装箱卡车进行公路运输,经由铁路集疏运的集装箱量仅占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3%,而在国外一些主要港口,如鹿特丹、汉堡、安特卫普、长滩等,其集装箱运输结构比例公路∶铁路∶水运为60∶20∶20,海铁联运比例远远高于我国。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港口的飞速发展,集装箱吞吐量增大,疏运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在各种集疏运方式中,以铁路运输的发展潜力最大。  相似文献   

8.
张永兰 《集装箱化》2010,21(7):18-21
<正>0引言2007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高达2615万TEU,超越香港港成为世界第2大集装箱港口;2009年,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2500.1万TEU,连续3年居世界第2位。预计201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将超过2500万TEU。随着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进一步增长,集装箱集疏运体系成为制约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对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体系进行  相似文献   

9.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问题具有多因素非线性相互作用构成的高阶次、复杂时变系统特征。基于该特征,引进系统动力学建模法建立了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模型,利用环境、经济、进出口贸易、港口及集疏运5个子系统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反映多种不确定因素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影响。应用该模型预测了宁波-舟山港2010—2020年集装箱吞吐量,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沪甬两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不断提升,集装箱的集疏运体系压力也越来越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区域内较单纯地利用公路进行集装箱运输是不合理、不科学的,也是不经济的。因此,具有占地少、能耗小、成本低和运能大等特点的内河集装箱运输势必将成为区域集装箱集疏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