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连霍高速公路拓宽路基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连霍高速公路拓宽工程,论述高速公路路基的加宽技术和新老路基的沉降控制方法。并对新老路基结合面处治、拓宽路基填料及压实度控制、路基加筋及路面综合处治等技术的机理、效果和设计、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旧路改扩建工程中,为了减少路基拓宽后差异沉降,常用方法之一是在新老路的结合部铺设土工格栅。结合津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土工格栅现场试验,研究不同材料类型、不同展布宽度的土工格栅在路基拼接中的处治效果,可为天津地区后续其它工程路基拼接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论述寒冷地区公路改扩建中路基扩宽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路基损坏的力学模式,着重分析不均匀沉降、不均匀冻胀现象,软土地基的成因机理以及相应的处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改扩建道路旧路基处治深度,依托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根据项目特征选取两种类型土路基,首先建立旧路基在采用水泥改良前后便携式落锤弯沉仪(PFWD)所测回弹模量与贝克曼梁法测试弯沉的相关关系,然后通过不同处治深度水泥改良对各层路基弯沉减小效果建立依据PFWD检测原路基回弹模量并反算弯沉的路基处治深度控制标准。结果表明,可采用检测方便、测值精准的PFWD取代检测效率较低、人员配备多的贝克曼梁进行弯沉测试,建立的控制标准可有效指导旧路基处治深度确定。  相似文献   

5.
分析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基加宽的技术特点,提出路基加宽处治的目的和存在的工程问题,从软土地基处理、路基填料的选择与控制、结合部压实度控制、施工节奏控制、土工合成材料应用等方面提出加宽路基工程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6.
路基拓宽工程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针对路基拓宽工程的实际问题,基于大量实体工程调研和理论分析,从损坏类型和损坏机理出发,揭示了路基拓宽工程中的4种损坏模式,包括路基结合部剪切开裂、新老路面结合部弯拉开裂、老路基层顶面开裂和新路基层底面开裂,建立了以变坡率为设计指标的路基拓宽设计方法;并遵循变形协调与控制的基本思想,着重提出了路基拓宽工程处治措施的选择流程,继而采用有限元计算和室内模拟试验的方法,对新老路基结合面处治、拓宽路基填料及压实度控制、路基加筋、支档结构等多种处治措施的处治机理、效果和设计施工要点进行了总结。各项研究成果对路基拓宽工程中处治措施的选择、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胜  兰伟 《上海公路》2010,(3):5-12
结合上海地区实际的交通、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基于大量的实体工程调研和理论分析,从损坏类型和损坏机理出发,分析总结了一般路段、填浜(塘)路段、与构筑物衔接段及路基拼接与拓宽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从设计参数、材料、处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总结,初步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适用于上海地区的路基工程设计及处治方法。各项研究成果对于今后上海地区公路与城市道路路基设计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智勇 《中外公路》2011,31(4):9-12
依托连霍高速公路郑州至洛阳改扩建项目,结合项目特点、老路现状等,对单侧整体式加宽高速公路改扩建方案的新老路基间距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科学选定新老路基间距,可为同类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运营公路路基沉陷处治难题,该文以邵怀高速公路K1 302+900右幅路基沉陷为工程依托,针对挖方段和填方段路基分别设计了竖向及水平向的花管注浆的处治措施,该文详细介绍了花管注浆的设计方案及施工工艺。采用瑞雷波法对注浆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处治效果良好。此方法施工占地少、对交通影响小且加固效果好,能快速有效地处治运营公路路基沉陷类病害。  相似文献   

10.
刘事莲 《中外公路》2007,27(1):26-30
路基设计包括一般路基和特殊路基设计,前者包括路基组成、高边坡、防护排水等设计,后者则包括软土和高液限土处治设计。该文全面总结了西部沿海高速公路珠海段的路基设计,指出了该路基设计存在的不足,可供公路及相关行业的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老路基的拼接处是改扩建公路的薄弱部位,最容易沿着结合面出现破裂面,为此钢塑格栅加筋技术在新老路基拼接工程中应用广泛。为研究钢塑格栅加筋拓宽路基的处治方案及效果,结合京沪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对钢塑格栅在新老路基拼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钢塑格栅加筋拓宽路基可以改善新老路基拼接部位受力状况,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在新老路基拼接处合理铺设钢塑格栅,可以有效抑制拓宽路基土体的竖向和水平位移,优化钢塑格栅的加筋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高速公路拓宽后新老路基差异沉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加宽方式、加宽宽度、加宽高度、路基刚度、路基填料重度、土基模量、软土地基深度等各种因素对地基及新老路基附加沉降的影响,为高速公路拓宽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填方路基拓宽工程差异沉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采用无砂混凝土小桩处理的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建立有限元分析计算模型,分析了采用无砂混凝土小桩处理的高速公路拓宽工程的地基及填方路基的变形性状,以及桩长变化对地基及填方路基沉降的影响,对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拼接段EPS轻质路堤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针对在深厚软弱地基上进行高速公路的拼接拓宽工程,新老路基之间将会产生差异沉降的特点,基于理论分析和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的要求,提出采用EPS超轻质硬泡沫塑料作为路堤填料,以达到减小路堤荷载和控制新老路基间差异沉降的目的,并依托具体工程实例对EPS轻质路堤的沉降变形特性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揭示了现场实际加载条件下EPS的压缩特性和地基竖向沉降、水平位移、不同深度处土体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在对实测资料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速公路拼接拓宽工程EPS轻质路堤的设计方法,并依据现场实践对设计施工要点进行了总结。实践表明,EPS显著改善拓宽路堤的受力特性,减小新老路基间的差异沉降,在设计施工中应解决好EPS块体密度、上覆层厚度的选择,路基排水和地下水位的控制、EPS材料质量检验和控制以及施工放样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根据雨季高速公路拓建工程的特点,研究了3种路床处理措施的技术经济性。基于弯沉指标及(或)压实度指标,若遇降雨,级配碎石方案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即级配碎石层实测弯沉大于设计弯沉,且容易在雨季施工中积水;水泥稳定土方案则均匀性难以保证,同时无法满足下雨天气施工质量要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方案的处理层顶面实测弯沉及压实度均可基本满足设计要求,但造价较高。为此,通过理论计算及经济分析,推荐了技术经济可行的处理方案。其中,2%~4%水泥剂量的稳定碎石基本可满足各种类型的路面结构设计要求;8%水泥稳定土造价较低,若能够有效地解决针对扩建工程特点的施工工艺问题可考虑优先使用:  相似文献   

16.
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道路拓宽工程中,新老路基之间的不协调变形是导致路基路面病害的根本原因,路基处治的核心是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的控制。在路基拓宽室内试槽试验中,采用在路堤底部预填一定厚度的易溶性化肥,再注水溶解的方法来模拟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的形成,并重点研究新老路共同作用层设置和路基加筋的作用。结果表明,设置一定厚度的新老路共同作用层可以明显减小新老路基的工后差异沉降;土工格栅加筋可以显著降低地基顶面所受的土压力,从而减小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  相似文献   

17.
路基拓宽是目前道路领域中最常见的改建工程之一,在拓宽道路施工及运营阶段,容易产生不均匀变形而诱发各种道路病害。为了获得路基在拓宽后的变形状况,现运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构建了路基拓宽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了道路地基顶面在拓宽工程影响下的沉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拓宽宽度、分层拓宽厚度及施工固结时间等因素对道路沉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路基拓宽后,沉降变形量是从老路基的中心点处开始发生,到新老路基交界处,沉降变形量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减小至新路基边缘为0;随着新路基拓宽宽度的增大,地面沉降量也随之增大,且变形曲线更为平滑;每层拓宽厚度对最终沉降量的影响较小,但是其达到最终沉降的值的变形路径不同;施工期固结时间对最终沉降量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施工后沉降量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松木桩在加固挡墙地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某高速公路一路堤挡墙地基采用松木桩进行处理为工程背景,介绍了松木桩在地基加固中的应用,阐明了松木桩加固地基的适用性、设计计算理论以及施工工艺,可供类似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究高速公路双侧拓宽,当地基中采用深层搅拌桩隔离墙的地基加固方式时,对路堤沉降变形所起的作用运用PLAXI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然后在不同位置设置隔离墙,研究隔离墙在不同位置对路堤沉降和差异沉降的影响,以及路堤和地基内附加应力的分布情况,得出隔离墙在拓宽工程中的作用机理;然后对隔离墙位置变化和弹性模量参数变化进行对比分析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