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峰山过江通道建设方案论证中从城市规划、运输条件及质量、施工风险、环境影响、通道综合利用、投资六个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绘制方案比选雷达图。将多因素比选的结果采用雷达图形成更加直观的多方案综合性能比较,便于决策。经过方案比选综合选定了在五峰山桥位采用双线铁路加8车道高速公路的公铁合建长江大桥的建设方案。随后在既定的通道建设方案基础上,结合区域路网和结构方案就预留铁路的必要性、功能定位、可行性、技术标准、预留范围、投资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分析,确定了预留双线铁路的建设方案,最终确定了五峰山过江通道按照4线铁路加8车道高速公路的公铁两用长江大桥进行建设。该项目的论证分析过程、分析方法、分析思路可以为其他通道建设方案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3月23日,武汉地铁7号线过江隧道盾构始发井正在紧张施工中,这标志着中国首条穿越长江天堑的公铁两用隧道,同时也是国内第一大隧道工程正式进入全面施工阶段。预计2017年2月隧道贯通。武汉公铁两用过江隧道位于长江大桥与长江二桥之间,其中公路连接江北汉口三阳路与江南武昌徐家棚,铁路属于地铁7号过江线。武汉公铁两用过江隧道设左右2条线,长度均为2 599 m,最大埋深达40 m。根据规划每条隧道内部分为3层,上层是公  相似文献   

3.
济南黄河公铁两用大桥为石济客运专线工程、邯长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及济南市"北跨"城市空间发展向北跨越黄河通道的共用桥梁。依托石济客运专线黄河特大桥建设,对大型跨河公铁合建桥梁桥位选择、桥型选择、桥梁结构、施工方案、运营期间检测监测等总体建设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3):113-113
<正>近日,黄冈长江大桥开工建设,这是目前已建和在建的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斜拉桥。黄冈长江大桥主跨567 m,是新建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的过江通道,同时也是黄冈至鄂州高速公路的关键工程,还是大庆-广州高速公路与武汉-鄂州高速公路的连接纽带,  相似文献   

5.
以常泰过江通道专用航道桥为背景,对主跨300m级的中等跨度公铁两用桥梁桥型方案进行研究比选。选取变高钢桁梁桥、刚性梁柔性单拱桥、刚性梁柔性三拱桥、钢桁梁斜拉桥4种方案进行对比。由于钢桁梁斜拉桥方案需设置2个90m的边跨以满足结构刚度的要求,造价较高,因此不予考虑。建立另外3种桥型方案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对比各方案的静、动力性能,并考虑施工和运营维护难度、经济性等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刚性梁柔性三拱桥方案在结构刚度、结构受力、工程施工、经济性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优势。该方案可作为主跨300m级中等跨度公铁两用桥梁优选的桥型方案。  相似文献   

6.
龙腾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6):20-22,2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过江通道规划的数量越来越多。在城市建成区内,过江通道的建设条件越来越复杂,通常要处理好过江通道与交通路网、地块开发、地铁建设、河道通航等重要制约因素的之间的关系。过江通道在桥隧形式上各有利弊,以宁波市四明路跨奉化江通道为例,分别研究了桥梁、隧道过江方案的总体布置,桥隧方案与地铁的关系,通过对桥隧方案各自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采用桥梁方式过江为最优方案,为类似过江通道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驾驶园》2020,(5)
当前,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跨越峡谷、跨江、跨海的公铁两用大桥也越来越多,需要解决的施工技术难题也不断地增多。尤其是现浇连续箱梁在特殊工况下需要解决的施工技术非常多。本文结合广佛环城际铁路工程移动模架跨过连续梁、门式墩的典型施工实例,详细阐述了移动模架跨连续梁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温州瓯江两岸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两岸交流日益密切,过江需求不断增加,原有的过江通道数量少、布局不合理、两岸衔接不畅、交通拥堵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加快完善跨瓯江通道系统、完善两岸道路交通互联互通,是温州坚持市域一体发展,打造现代化拥江滨海花园城市的重要内容。围绕瓯江两岸过江通道现状、需求和规划进行研究梳理,结合相关案例进行总结,提出过江通道规划建设策略及工作举措。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5月10日,新建连镇铁路五峰山长江大桥上、下游各最后1根索股牵引过江,完成架设,至此,五峰山长江大桥704根索股全部架设完成(见图1)。五峰山长江大桥是我国首座公铁两用悬索桥,也是目前世界上荷载最重、行车速度最快的公铁两用悬索桥。2根主缆直径均为1.3m,单根主缆设  相似文献   

10.
武汉白沙洲大桥是三环线快速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城南部地区重要的过江通道之一,因通行能力不足、桥梁病害等原因,已无法满足快速环线高效畅通的功能要求。借助武西高铁过江通道的建设契机,武汉在白沙洲大桥上游新建白沙洲公铁大桥,作为复线桥承担三环线快速过江功能。新桥的建设改变了基于老桥构建的交通体系,如何重塑一个更加高效的过江交通体系是一个关键而复杂的技术难题。本文根据对建设条件、功能定位、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的分析,从不同角度提出三套新的过江交通体系和对应的总体方案,并通过综合比选确定推荐方案。此外,本文重点对两岸接线重要的交通枢纽节点:鹦鹉立交和青菱立交的总体方案进行了深入论证。通过对本项目设计方案的总结分析,可为类似过江复线通道的建设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5):158-158
武汉地铁7号线一期工程过江隧道已于近期进行了盾构机始发井施工,这标志着我国第一条穿越长江的公铁两用隧道正式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相似文献   

12.
正成贵高铁金沙江公铁两用桥将于近期完成公路桥合龙。其铁路桥已于2017年10月底合龙。该桥建成后,其公路桥将是宜宾市中心城区快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宜宾市提供更加快速、便捷的过江通道。宜宾金沙江公铁两用桥是建设中的成贵铁路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全长1874.9 m,于2014年1月1日开工建设,建成后的大桥,将创造多项国际和国内建桥纪录。  相似文献   

13.
<正>"十三五"期间,荆州规划布局10个过江通道。目前,已建成荆州长江大桥、荆岳长江大桥;在建或即将实施5个,分别是荆州公铁两用桥、石首长江大桥、洪湖嘉鱼长江大桥、洪湖赤壁长江大桥、二广高速荆州城区改线段李埠长江大桥;开展前期3个,分别是枝石高速公路松滋长江大桥、观音寺长江大桥、监利至华容高速公路公铁两用长江大桥。荆州在"十三五"策划了公路、水路交通项目219个,投资总规模1 100亿元,其中"十三五"期间重点  相似文献   

14.
九江长江大桥为上下层布置式公铁两用桥,此次公路桥加固改造为中国首座公铁两用跨江大桥大规模升级改造,主要内容为原混凝土桥面板更换为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该文详细介绍了其架设方案及主要施工要点,并选定了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较高的TJ50型架板机。最终,在保证铁路的正常运营及航道的正常通行前提下,高效地完成了架板工作,保障了工期、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15.
以长沙市都市区跨湘江通道的交通规划方案为例,就城市的地理位置和交通路网分布、跨江通道的位置、桥隧接线和匝道控制用地、接线与路网连接、桥型选择、桥梁和隧道方案比较、交通量预测分析和跨江通道的建设序列、各个设计阶段的工作重点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于滨河城市的跨江通道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明年将投资约80亿元,新建一条中国最宽的长江隧道。这条长江隧道是武汉三阳路过江通道,也是国内第一条公铁合一的长江隧道。三阳路隧道为公铁同管合建,上层为机动车道,双向6车道,下层是轨道交通7号线(东西湖金银湖一武昌区南湖)及疏散通道等。隧道全长5730m,总投资预计79.50亿元,工期54个月。国内目前只有上海建成了公铁两用长江隧道,三阳路隧道直径达15.2m,超过上海隧道,是国内最宽的长江隧道。  相似文献   

17.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湾区内正在加快推动珠江口跨江通道的规划和建设。鉴于近年出现的跨江通道命名争议,研究制定统一的命名规则,统筹指导珠江口跨江通道命名工作十分必要。通过系统总结长江、黄河和珠江等国内三大水系主干河段上的跨江(河、洋)大桥名称命名的特点,归纳提炼出适合珠江口区域的跨江(洋)公路通道设施的命名的原则、结构和形式,并通过提出具体的通名选定和专名采词等具体规则,为珠江口跨江公路通道命名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在修建万里长江第一隧后,武汉再次把目光投向过江隧道。记者近日获悉,武汉计划再修建一条穿越长江的隧道,且是武汉第一条公铁两用长江隧道。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某规划为轨道交通与城市快速路公轨两用过江通道的建设规模和地质条件,重点调查了岩溶发育及特征,提出了具备一定可行性的桥梁和隧道方案。通过对规划用地、交通功能、地质条件适应性、运营安全、经济性,以及对水保区、通航、行洪的影响等方面的比选,最终认为位于岩溶发育区、紧邻一级水源保护区的过江通道采用隧道方案有较高的工程风险和社会风险,而桥梁方案建设费用低,能够满足通航和行洪要求,且设计理论完善,施工经验成熟,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较强,具有较高的工程可行性。因此,工程可行性阶段推荐采用公轨两用的桥梁方案。  相似文献   

20.
简讯     
南京市加快长江过江通道建设为开发江北,跨江发展,改善城市布局,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自2002年起,南京市在新一轮城市建设中,加快了长江过江通道的建设。1968年12月,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使长江天堑变通途,成为新中国重大建设成就。该桥是公路铁路两用桥,铁路桥全长6700m,公路桥全长4500m,是我国有史以来自行设计和施工建造的最大桥梁。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下游11km八卦洲的南京长江二桥,于1997年开工,于2001年建成通车,由两桥一路组成,全长12517m,其中南汊跨江大桥2958m,为主跨628m钢箱梁斜拉桥;北汊跨江大桥2212m,为主跨165m预应力连续梁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