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断增长的节假日出行需求给道路交通安全高效通行带来了一定压力,尤其是承担快速、长距离出行服务的高速公路。针对节假日高速公路易拥堵问题,本文从均衡路网流量的角度出发,提出节假日高速公路货车限时错峰出行的管理措施,阐释了实施该措施的理论依据以及实施原则。通过在江苏省部分高速公路的实践应用,验证了该项管理措施能有效均衡节假日高速公路路网流量,提高交通系统效能,有效缓解节假日重点高速公路路段的拥堵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旭辉 《公路》2021,(1):244-247
民众出行方式的巨变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交通出行服务带来了深刻变化,而现有出行服务系统存在不足,结合某省智慧高速公路出行服务系统的建设实践,对构建新一代多维信息融合的智慧高速公路出行服务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是智能交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系统积累的大量收费交易数据,包含交通流和高速公路用户的多种特征信息.文章在分析ETC相关数据基础上,进行了ETC用户的需求调研,并针对高速公路出行者进行了交通信息类型、信息提供方式、服务功能等需求分析.最后,提出了面向高速公路使用者、运行监管者和管理者的ETC数据应用服务框架,涵盖了高速公路路网基础特征分析、高速公路客户分析管理、出行路径规划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桥梁大修施工对车辆出行造成影响。以广深高速东莞北大桥大修工程为例,通过路网分析及交通量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交通组织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暑运"这种中国特有的在7~9月期间高速路网交通流量突发式增长的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其中以温度显著高于其他地区的城市尤为明显.本文以重庆市为例,通过重庆市高速公路出口刷卡数据分析暑期交通流出行特征.据统计,重庆市高速公路车辆8月暑期期间交通总量相比3月增加了209万辆次,证明暑期期间增加的交通出行量已经成为暑期交通管控所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基于这种现象,本文在挖掘暑期出行时空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重点旅游线路的车辆出行特征和车型分布进行分析,从而掌握了高速公路交通流出行规律,为及时部署交通管控资源、提升路网的运行效率与保障暑期道路安全提供了一定的决策依据和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6.
《公路》2018,(11)
高速公路出入口与城市路网衔接性是否合理,将严重影响城市内外交通出行效率,甚至制约整个城市的发展。针对高速公路出入口与城市路网衔接性是否合理缺乏系统、科学评价体系的现状,科学合理地建立了多层次、多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性地引用基于序关系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实例介绍了该综合评价法在高速公路出入口与城市路网衔接性定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结论与当前高速公路出入口路网发展现状一致,充分证明了综合评价方法的准确性与有效性,能够科学地指导有关部门对高速公路出入口与城市路网规划与建设。  相似文献   

7.
根据刚刚颁布的《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简称《规划》),到2012年,我国将初步建立国家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与信息服务体系架构,所有已通车路段将初步具备监测路网运行质量、为社会提供出行服务信息的能力;到2020年,全面完成国家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与信息服务体系,具备为行业、为社会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彭庆艳 《公路》2021,(2):239-243
上海市高速公路存在四方面问题:地面路堤形式阻隔两侧地块横向联系;承担客货、省域市域等多种功能交通拥堵严重;进出立交节点匮乏为周边城市化地区服务功能差;影响区域路网完善。认为高速公路建设高架系统具备如下交通功能:打通横向道路、缝合城市空间,分离交通功能、缓解交通拥堵,优化节点布置、方便沿线地区对外出行,构筑复合通道、完善区域路网。给出了不同城市化水平下横向道路合理的间距要求以及适合的主线抬升方案,提出了高架高速主线+地面干路辅道、高架客运高速+地面客货高速、拓宽段高架+老路地面、地面局部高架+单侧地面辅道等4种高架系统的建设模式及其适用条件,给出了应用案例。能够较好地甄别高速公路高架化的功能需求及其相应的建设模式,为特大城市高速公路高架化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武珂缦  钟连德 《公路》2011,(12):137-142
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结合实际交通量数据与OD出行矩阵提出了公路改扩建交通组织实施方案.以佛开高速公路扩建为依托,阐明了公路改扩建大型路网的VISSIM建模技术与交通组织实施方案,即借助于OD矩阵,运用动态分配方法,通过控制交通瓶颈路段的排队长度,使整个路网的运行效率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监控设施项目已经进行了近30年,可以归纳到智能交通领域,同样最近几年我们重点关注和推动的路网监测、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城市智能交通一卡通,都属于智能交通领域,是物联网的种种应用。公路质量安全监管已经搞了很长时间,内容很丰富,  相似文献   

11.
联网高速公路有效路径伸展系数的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启发式搜索算法标定联网高速公路路径伸展系数的值,确定高速公路路网有效多路径搜索范围,利用改进的标号法算法搜索给定路网上任两站点之间的有效多路径。提出联网高速公路多路径交通量计算模型和各路段流量偏差计算模型,分别按最短路法和实际行驶路径(调查取得)在有效多路径集合上进行流量加载,得到有效多路径上交通流漂移量。利用上述模型,对山东省高速公路车辆行驶路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标定得出山东省高速公路网路径伸展系数为0.3,出行有效多路径交通量占所有路径总交通量的比例为6.1‰。  相似文献   

12.
徐英睿  陆锋  张洪岩 《公路》2012,(9):149-153
交叉口是城市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交叉口延误对人们出行服务与交通网络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借鉴了图论中的对偶图思想将传统城市路网结构转换为对偶网络,结合北京市浮动车数据,建立交叉口延误分析模型,生成随时间动态变化的城市对偶路网序列图。通过对交叉口不同转向的延误数据生成的趋势图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交叉口延误规律,为人们出行服务与动态路径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指路信息选取是系统化设置指路标志的重要一环,主辅路并行快速干线路网条件较为复杂,其指路信息的选取具有特定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驾驶员对出行路径的认知方式和路网条件下的出行模式,综合考虑路网层次、道路周边路网条件和道路的服务对象,在分析指路信息选取需求的基础上,研究了主辅路并行快速干线指路标志设计中信息选取的规则和方法,为我国主辅路并行快速干线建设与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乔建刚  李硕  刘怡美 《公路》2023,(12):221-226
为了提高京雄高速公路通行效率,以小客车为研究对象,以交通经济学、博弈等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有关其费率、交通量的函数模型,采用SP和RP相结合方法,对北京、雄安周边区域路网的交通量、出行成本、出行时间等进行调研,借助非集计模型,构建了有关京雄高速公路路径选择模型并对其精度进行了验证,结合实际调研数据,分析京雄高速公路在动态费率下不同时段经济效益,得到京雄高速公路收益时域图,在考虑社会效益以及出行者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确定了京雄高速公路各时段的最佳费率值。高速公路费率会通过影响人的出行路径选择进而影响道路交通状况及其效益,动态费率调控可以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5.
向公路出行者提供良好的出行服务是路网调度系统工作的主要功能之一,公路出行信息服务方式多种多样,以咨询电话为例,首先提出了省域公路网调度系统信息发布设计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咨询电话信息发布方案设计,从信息发布内容设计、用户界面接口设计、菜单流程设计和系统容量确定等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路网指挥调度系统是实现高速公路现代化管理,智能化控制,保证高速公路实现安全、舒适、高速,提高路网服务水平,服务等级的有效手段。为了配合我国高速公路的智能化进程,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益,建立全国高速公路路网指挥调度系统,合理配置,调用一切可用资源,增强对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17.
作为智能交通系统在高速公路领域的延伸,智慧高速公路的建设是实现"交通强国"的重要基础。从国内外智慧公路发展现状出发,结合上海市高速公路信息化发展现状,提出智慧高速公路建设与发展总体设想。明确其发展的愿景目标,制定分阶段、分项规划目标,基于目标设计一套符合上海特点的总体架构,总体思路为"1112N",1套实现高速公路全域、全量、全时、全要素的全息感知体系,1张"有线骨干网+5G无线"相融合的多元互补网络,1个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云数据中心,面向高速公路路网级和高速公路路段级的2级应用平台,针对管控、养护、应急、收费、车路协同、出行服务等N个高速公路业务应用。最后,根据上海市智慧高速总体架构,提出智慧设施、智慧决策、智慧管控、智慧服务及基础配套类等五大任务,对应各类任务提出15项细化建设任务,并对建设内容进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18.
乌鲁木齐市城南经贸合作区为新开发区域,由于其处于国道、高速公路交汇之处,虽然交通体系发达,但新开发区域与现状道路及规划路网均存在衔接冲突,相交节点较多,给片区路网的交通组织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针对片区的近远期发展及规划路网的实施提出交通组织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9.
首先综述了路网可靠性的发展情况,重点阐述了传统连通可靠性的算法及其特点。传统连通可靠性算法考虑路段仅为0/1两种状态,即路段连通或者中断,不考虑网络交通流状态对出行连通质量的影响,不适用于路段密集的城市路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替代路径的连通可靠性算法,假设城市路网出行中,当初选路径被破坏或不可选择时,替代路径的出行费用与初始路径出行费用差距越小,则出行的连通可靠性越高,出行服务质量越高。最后,提出了基于替代路径出行费用的连通可靠性评价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一个示范案例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的环状路网结构给车辆驾驶员带来多条路径的选择问题,进而产生如何按照车辆行驶的实际路径收取通行费的问题。在联网收费环境下,高速公路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必然要求合理拆分通行费。针对如何精确拆分环状路网中多义性路径的通行费问题,结合河南省高速公路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高速公路联网收费路径识别技术。该技术实现了车辆通行费的精确拆分,对提高高速公路收费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