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澜沧江悬索桥钢混叠合梁徐变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来君  贺栓海 《中外公路》2006,26(3):126-128
针对澜沧江悬索桥钢混叠合梁受力特点,在分析了考虑徐变后内力重分配的基础上,提出了钢混叠合梁徐变应力的实用计算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徐变效应对悬索桥钢混叠合梁应力及线形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钢混叠合加劲梁是采用简支体系,因此对桥面线形影响不大,由它影响的桥面标高变化是均匀的,且变化量很小;但对钢梁和混凝土桥面板的内力影响较大,使得桥面板出现拉应力,而钢梁出现压应力,且钢梁在竖平面内带有一定的弯曲。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钢混叠合梁在受力条件、耐久性、用钢量等诸多方面的优点,以及钢混叠合梁在我国的发展应用情况;具体分析了匝道桥钢混叠合梁的适用性与技术要点,最后就工程实例对高速公路大跨径匝道桥钢混叠合梁的制作、拼装施工展开了讨论,可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涉及新老标准及新老结构物的衔接,这些复杂的问题为设计带来了挑战,而引入一些新技术和新结构可以灵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本文结合青银高速公路K1499+063.36主线桥2×24m钢混叠合梁的施工,研究钢混叠合梁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适用性,主要阐述了公路预应力钢混叠合梁施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王燕  康浩 《公路》2012,(5):137-139
结合实际工程,主要针对非常规跨径带来的结构特点,介绍了钢混叠合粱桥的设计方法,有关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钢混叠合梁结构充分发挥了钢和混凝土各自的材料特性,施工快速简便,结构安全可靠,但其应用中最显著的问题是中支座处的负弯矩效应.  相似文献   

5.
澜沧江大桥主桥设计采用钢混叠合梁斜拉桥结构形式,叠合梁单元采用缆索吊机系统进行吊装施工。受桥位场地地形条件制约,钢主梁单元拼装场和混凝土桥面板单元预制场仅能设置在桥位单侧,考虑到叠合梁单元的桥位异步吊装施工和单侧起吊施工组织要求,在缆索吊机下增设起吊吊具。以澜沧江大桥叠合梁吊装施工为依托,从起吊吊具设计分析和结构计算入手,通过实际施工应用的验证,形成一套可指导类似叠合梁异步吊装施工的吊具系统施工技术,为后续叠合梁斜拉桥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钢混叠合梁斜拉桥施工过程中不同设计参数对桥梁施工控制的影响,基于几何控制法的原理,以一座跨江大桥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结构自重、刚度等主要参数进行施工及成桥过程敏感性分析,明确了钢混叠合梁斜拉桥的结构力学行为特征及规律,明确了对主梁线形和塔偏等关键控制指标造成影响的敏感参数。  相似文献   

7.
某城市90 m钢箱拱肋提篮系杆拱桥,主梁采用钢混叠合梁,拱肋截面高度和宽度在空间同时变化,并采用无柔性系杆体系和减隔震抗震体系.通过对该桥技术特点介绍和计算分析,可为同类型桥梁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商合杭铁路钢混叠合连续梁桥为背景,比较、分析高速铁路预顶升钢混叠合梁桥对钢板厚度、混凝土桥面板厚度和混凝土强度制造误差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钢板厚度的增加会引起顶升过程中最大负反力的增加;混凝土桥面板厚度误差基本不对成桥后的桥面板上缘预压应力产生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增加可使成桥后桥面板上缘的预压应力增加,且这种影响在考虑收缩徐变后略有增强。  相似文献   

9.
水土嘉陵江大桥主桥为260m+388m+128m的高低塔双索面斜拉桥,主梁采用钢混叠合梁.该文介绍该桥各主要结构的设计,通过建立有限元整体计算模型对主梁、桥塔、斜拉索等的受力进行分析,并对其施工方案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以汕头市国道G206跨线桥45.5m+75m+45.5m连续钢混组合梁为背景,介绍大跨径钢混组合梁的构造设计及计算要点.通过对其施工方法、施工工序及墩顶负弯矩区域抗裂控制措施等关键技术研究,得出支架拆除时间、正弯矩区压重及预应力张拉对钢梁及桥面板内力有较大影响,组合梁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施工过程.最后综合考虑钢梁及面板受力情况,提出先张拉桥面板预应力后与钢梁叠合的方法是一种可用于大跨连续钢混组合梁较为合理的施工方法,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蒋恺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6):167-171,216
大跨径梁式钢混组合梁,受力结构复杂,施工工序多且工艺复杂,施工实例少。详细分析了杭州绕城高速公路大桥大跨度梁式钢混组合梁施工过程中,钢混组合梁分段安装、顶升、多次叠合等关键施工技术,总结提出了钢梁精细化加工、精准安装落位和同步顶升,以及沉降、位移及变形控制等的施工关键控制要点。经实测验证,按相关技术控制的钢混组合梁整体高精度完成,相关指标符合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2.
澜沧江大桥主桥设计采用混合式叠合梁斜拉桥结构形式,对于斜拉桥钢混结合段钢主梁单元的安装施工,受场地条件和吊装设备的限制,无法采用梁单元整体起吊安装,结合工程现场的实际工况条件,采用支架原位组拼的方式进行施工。本文以澜沧江大桥钢混结合段钢主梁单元安装施工为依托,对钢混结合段钢主梁单元的原位组拼施工组织设计和应用进行分析说明,为以后类似桥梁工程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周丹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6):160-162,12
以某跨度为(56.45+115.3+44.5)m的钢-混凝土叠合梁桥为工程实例,针对该桥跨高速铁路施工,受天窗点的影响,混凝土无法一次性浇筑完成等技术难点进行分析,确定了先浇筑边跨桥面板,再浇筑中跨跨中区段桥面板,最后浇筑墩顶桥面板的分段浇筑顺序,以确保钢梁叠合时面板与钢梁之间连接的质量,并对钢混叠合连续梁桥面叠合关键技术进行了具体介绍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宁波绕城跨甬台温铁路桥为主跨115.3m的3跨钢混叠合连续梁桥,本文介绍了该桥的总体布置、结构设计要点,有关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某大跨钢混叠合梁斜拉桥索梁锚固区为研究对象,借助大型有限元程序ANSYS建立索梁锚固区有限元计算模型,采用弹塑性理论对索梁锚固区进行分析,通过逐级加载得到索梁锚固区在不同索力阶段的应力状态,并提出索梁锚固区极限承载力的简化算法,可直接指导设计。计算表明:锚拉板与索导管相连的倒圆弧区域应力集中明显,索梁锚固区极限承载力满足受力要求。正常使用状态下,锚拉板区域的混凝土桥面板上缘易出现拉应力,若开裂易进水将影响锚拉板的耐久性,有必要加强该部位的构造设计。  相似文献   

16.
无锡兴塘大桥——外倾拱肋中承式钢拱桥的设计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锡兴塘大桥主桥为国内首座已建成的外倾拱肋中承式钢拱桥,于2006年10月建成通车。主桥跨径10m+90m+10m,桥面宽36.6~49m。拱肋为钢箱断面,桥面采用钢混叠合梁,吊杆在空间呈三角形布置。该文介绍了该桥的设计理念、体系创新、设计要点和主要计算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7.
除湿系统在钢箱梁维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妃甸工业区1#桥是主塔半漂浮体系斜拉桥,主跨138m+138m为钢混叠合结构钢箱梁,针对该桥的使用环境,采用综合防腐技术。本文介绍了钢箱梁内部除湿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和安装。  相似文献   

18.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的条带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几何条件和平衡条件,用条带法实现积分.对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进行电算分析.计算结果基本能够反映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的两阶段受力特征。  相似文献   

19.
张西丁  周军勇 《公路》2022,(4):125-132
为分析实际运营荷载作用下钢混组合梁桥的抗弯结构可靠度,建立了钢混组合梁结构可靠度评估方法。首先,确定了钢混组合梁抗弯失效的极限状态方程,并确定了采用i-HLRF算法计算结构可靠度指标;其次,建立了基于全截面塑性的钢混组合梁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结合文献中105组钢混组合梁试验数据对该计算模型的不确定量度进行了分析;第三,建立了基于实测车辆数据计算桥梁构件荷载效应极值分布模型的方法;最后,结合某一钢混组合梁连续梁桥结构,计算了正弯矩和负弯矩区域的截面抗弯性能结构可靠度指标。结果表明:基于全截面塑性的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能够很好地表征钢混组合结构的试验极限承载能力,计算模型不确定性量度与各类结构设计参数没有显著相关性,并服从均值为1.02、变异系数为0.07的正态分布;案例桥梁正弯矩区域抗弯性能计算可靠度指标为4.55,而负弯矩区只有4.06,低于我国混凝土桥梁规范采用的目标可靠度指标(4.2)。  相似文献   

20.
李志栋 《公路》2021,(3):145-147
结合京秦高速公路燕河互通A匝道跨径50m简支钢混组合梁桥的设计,简要介绍简支钢混组合梁的构造设计和施工方案,重点阐述了钢混组合梁的受力计算,并总结了钢混组合梁相较于钢箱梁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优缺点,可为同类型桥梁选型及结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