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8 毫秒
1.
介绍了矩形过街通道采用双刀盘土压平衡式矩形顶管机进行顶管掘进的施工方法、施工控制、施工关键技术,为过街通道顶管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矩形截面顶管进出洞工序是顶管工艺的关键环节。结合西祠堂巷地下过街通道工程介绍了矩形顶管进出洞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所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对矩形顶管进出洞口支护形式、洞口土体加固、洞口密封圈的安装、坑外降水井布设、洞口间隙的密封等施工技术作了相应的介绍。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较好地控制了矩形截面顶管进出洞风险。  相似文献   

3.
工程盾构区间左右线均下穿呼和浩特市中山西路与锡林郭勒南路交叉路口正下方地下过街通道,连接通道采用1.5 m矩形预制钢筋混凝土管节顶进施工完成,下穿时两结构物之间最小净距离仅为2.5 m。采用通道内型钢支撑加固、通道内预注浆加固、盾构同步注浆、二次补注浆加固、全天候实时监测等措施,有效保证了盾构隧道、地下过街通道的结构安全,地面沉降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介绍地下顶管施工测量过程,从顶管工程的地面平面与高程控制、准备工作到直线顶管施工中的测量工作、曲线顶管施工中的测量工作,对地下顶管施工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顶管敷设地下给排水管线。由于采用相对明挖施工,具有低噪声、少扬尘和不中断交通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城市给排水管网建设中体现出巨大的优势。结合顶管工程实例,讨论顶管工程的特点,对曲线顶管施工重点技术和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地层扰动问题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浅覆土矩形顶管施工时存在地表隆起过大的风险,应用MIDAS GTS岩土数值软件动态模拟大口径矩形顶管掘进施工过程,探究其在不同覆土厚度、开挖面顶进压力、摩擦阻力下引起的地表隆起规律,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顶管顶进时地表监测点的隆起规律与数值计算结果基本吻合;顶管开挖面顶进压力、管节与地层的摩阻力引起的地表隆起在开挖面附近叠加达到峰值;地表的隆起峰值随覆土厚度的减小而线性增加,当开挖面顶进压力为100 kPa、管节摩阻力为35 kPa时,顶管覆土厚度每减小0.1H (H为矩形顶管高度),地表隆起峰值增大约6.00 mm;浅覆土顶管地表隆起随顶进压力和管节摩阻力的增长规律可分为缓慢增长阶段和非线性快速增长阶段;为降低浅覆土顶管工程上覆土被顶破的风险,需要合理控制开挖面顶进压力及其波动、在管节外周形成厚度均匀的减摩泥浆套,确保地层稳定和顶管工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微型顶管隧道作为一种非开挖地下管线敷设技术,在城市地下管线改造中日益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结合顶管隧道工程的特点,对施工关键技术和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出现的问题给出了处理措施,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香港新鸿基集团的大型城市综合体上海国金中心为起点,从业主视角出发,介绍在项目开发中是如何注重吸引跨地块步行人流的设计理念,即充分考虑从小陆家嘴步行系统立体接入自身地块的方式,从而实现商业利益倍增与多方共赢的市场效应。同时,针对立体接入中最为困难的过街通道工程,重点阐述选用非开挖矩形顶管法,实现在小陆家嘴密集商业环境中实施地下工程的"微"干扰过程。  相似文献   

9.
王睿  杨大伟  张玉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33(10):144-144,146
通过对西安市交通现状的分析,从城市发展及动态交通、静态交通供需平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解决西安市交通矛盾的方法——开发地下交通空间。进而提出了核心区地下轨道交通系统、地下步行系统、地下人行过街通道和地下停车系统的规划要点和构想。  相似文献   

10.
检查井是地下管道系统中重要的地下构筑物,采用沉管式检查井施工工艺,可解决长距离机械顶管施工和检查井设置距离的矛盾,同时也可解决城市密集区检查井不宜施工的弊病。本文介绍了沉管式检查井同一些其它检查井的区别,对市政地下管道的做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浅埋微型隧道的覆盖土层对扰动变形十分敏感,对其研究主要停留在施工经验阶段,有必要从理论上对顶管施工引起的土体扰动和地表变形规律进行研究,以便估计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其危害的程度,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施工病害发生。以重庆市主城区排水工程南滨路段顶管施工为例,对顶管施工引起的土体扰动和地面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不同厚度覆盖土层顶管施工引发的覆土层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12.
Load conditions for steel pipe-jacking are complex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stage. The stability of steel jacking pipe has been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roblem as jacking forces, pipe diameters and jacking distances increase. However, there are no standards for pipe reinforcement, for prevention of buckling, or for remedying pipe that buckles when being jacked axially. Past experience suggests that stiffeners can effectively reinforce the structure.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tiffeners on the stability of steel jacking pipe under axial compress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tability of steel jacking pipe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using orthogonal stiffeners, in terms of engineering costs and construction space inside the pipe. Based on current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application of orthogonal stiffeners is discussed. This study provides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steel jacking pipe.  相似文献   

13.
汪建中 《交通标准化》2013,(24):121-124
顶管施工过程中地表埋深一般较浅,而且常穿越或临近既有建筑物及道路桥梁,从而对既有结构的稳定性产生不确定的影响.鉴于此,通过数值模拟顶管施工过程,分析了开挖过程中周围土体变形、变化情况,可为相关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分析大断面箱涵施工中管棚的加固作用和承载机理,并结合郑开城市通道顶推箱涵项目工程实际验证管棚的承载作用,为箱涵顶进施工中管棚支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顶管微型隧道工程作为一种特殊施工工艺,影响其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如何确保工程质量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从质量保证体系措施及管理、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等方面,讨论了顶管微型隧道施工中质量保证措施,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超浅层小半径曲线顶管地面扰动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浅层小半径曲线顶管工程中,地面扰动成为施工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以杭州半山超浅层曲线顶管工程为基础,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超浅层顶管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建立超浅层小半径曲线顶管模型,对模型实施不同的顶进速度,用以进一步探求超浅层小半径曲线顶管在不同顶推速度下的地面变形规律,提出顶进速度建议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一种集顶管和盾构施工之优点于一身的非圆形断面的地下管道敷设的新方法一管节盾构。文章详细阐述了其结构特点和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18.
顶管穿越已固结完成的高速公路地基,将引起土体扰动和土层损失,使路堤产生纵、横向不均匀沉降。文章阐述了顶管穿越高速公路路堤所引起的土层变形规律,分析了其成因;在经验公式法和解析法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建议采用修正的Sagaseta公式计算地面变形;并依托工程实例,探讨了显著影响顶管施工产生的地表变形的因素,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