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上海港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通海航道水深不能满足大型船舶进出港需要,上海深水港建设的紧迫性日益突出。经对上海港两条通海航道--长江口航道和杭州湾航道进行比较,认为应加快长江口通海航道的整治,近期应加紧开发杭州湾深水航道。文章介绍了杭州湾航道试挖工程方案及工作进展情况,指出杭州湾航道试挖及对试挖槽的回淤分析研究将为上海在杭州湾开辟深水航道并建设深水泊位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刘效琅 《航海》1994,(6):7-9
长江入海口航道,是上海港通海的要冲,也是我国航运和对内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它常年受到径流,特别是洪水的强烈影响,大量泥沙下Xie,年输沙量近5亿吨,加上潮汐、台风、寒潮等动力作用,这使入海口的自然条件多变,导致通海航道水深不足,亟待开发一条深水航道,以适应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这对建设上海国际枢纽港,促进浦东开发及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上海内河运输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坤  祝毅然 《水运管理》2009,31(6):10-12
为发展上海内河运输,实现长三角地区可持续发展,就上海内河运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目前上海内河运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预测其发展趋势,根据相关发展规划及近期建设任务,提出推进内河运输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的建议:内河运输系统要“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加速内河船舶标准化建设,扶持内河运输企业等。  相似文献   

4.
乐嘉钻 《水运管理》1996,(4):25-28,13
关于长江口深水航道开发的看法乐嘉钻一、开发长江口深水航道刻不容缓上海由一个小渔村凭藉水运的发展和港口的建设,逐渐成为一个大城市。1930年,黄浦江航道全线达到了长江口通海航道自然水深6.0米,满足了当时洲际运输主力船型吃水7.0—9.0米的要求(大船...  相似文献   

5.
张谷明 《水运工程》2002,(10):90-93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是我国正在建设的最大的专业集装箱港区,本文介绍了一期工程航道工程的设计规模,平面布置、航道回淤研究等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6.
新年伊始,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两项关键工程——南北港分汉口河段新浏河沙护滩及南沙头通道潜堤工程的实施整治摆上了交通部及所属长江口航道管理局的工作日程。1月28~29日,由交通部规划司主持,60多位来自北京、江苏、上海的水运规划、水利建设、航道管理和港口海事,以及环保等部门的主管领导及专家学者齐聚上海,对遏制南北港分汊口河段河势不利变化及改善航运条件的工程方案进行“诊断”,审定了治理工程方案。由此,一个关系到长江口深水航道向上延伸发展,关系到南北港分汉口周边重要产业带码头水深相对稳定,乃至关系到整个长江航运发展和黄金水道建设的重大工程将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7.
“十五”是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关键时期。围绕着这一目标,上海将继续大规模地进行港航建设。本文对一些“十五”期间将实施的主要项目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发挥航道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服务功能,研究上海内河航道的功能演化特征。采用系统化理念,梳理各阶段上海内河航道的发展变迁和功能升级过程,分析内河航道建设的新趋势,提出将数字赋能贯穿整个航道功能升级的过程,可以更好地服务上海内河航道建设。  相似文献   

9.
“海平面上升对上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课题中的部分研究成果。温室效应造成全球水体增加。海平面上升将对沿海地区产生很多不利影响,在对长江口涨落潮特性和水沙运动规律进行研究后表明,海平面上对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中的拦门沙航道造成的影响将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上海城市化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城市建设与内河航道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冲突。为此,通过航道改线来替代原有航道的货运功能,尽可能减小负面影响。本文通过"洞泾港航道改线规划"的案例来浅谈上海内河航道与城市建设之间矛盾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1.
无锡航道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地区航道的分阶段治理和建设,大大改善了通航条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实施“十四五”规划以来,我国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智能化、智慧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内河航道是智慧水运工程建设的重点。以内河智慧航道建设需求和目标为出发点,基于现阶段电子航道图提出内河智慧航道“一张图”的概念,并详细阐述智慧航道“一张图”的内涵、架构、数据生产模式、应用场景和服务类型,以期为内河智慧航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道港口》2006,27(3):157-157
据上海市城市投资总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为适应上海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需要,实现与苏、浙两省在内河运输方面的对接,“十一五”上海将投资117亿元,以集装箱集疏运通道为重点,集中建设“一环十射”高等级内河航道网。到2008年,上海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中的赵家沟、大芦线、苏申外港线、杭申线等一批项目完成,上海内河集装箱可通过赵家沟、大芦线等内河航道实现与洋山深水港相衔接,通过苏申外港线、杭申线与京杭运河贯通。到2010年,上海将全面完成内河航道二期工程,初步形成内河高等级航道辐射长三角地区的运输框架。  相似文献   

14.
吴三南 《水运工程》1997,(10):33-35
在上海外高桥内航道工程可行性研究中,注意资料收集、现场勘测、沉石带成因调查,并在开挖方案研究中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物模和数模。研究证明该区的河势与岸滩是稳定的,为浦东开发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郭锦春 《水运管理》2009,31(8):30-32,38
为适应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和加强海事职能管理,通过对洋山深水港区及附近水域码头建设、航道设置、助航设施、监控资源等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该水域建立船舶定线制是必要和可行的,能有效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提高船舶通行效率,保护海洋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上海建立国际航运中心,是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组成。该文对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基本功能与特征,存在问题,发展目标与建设步骤,从理论上与实际上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国际经济发展方向、并且有可操作性的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船舶工程》2006,28(1):53-53
2005年12月10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工程——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建成开港,洋山保税港区同时封关启用。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投入运营,将改写上海没有-15米以上深水航道和深水码头、泊位的历史,标志着上海正式跨出了竞争国际航运中心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与周边国家相比,我国航运业还难以称得上国际化.为了使我国在国际航运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必须建立世界性的国际航运中心,这一重任无疑已经落到了上海的头上.为此,有必要分析一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具体的改善、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从“九·五”期开始,由于受到有关部门重视,广东省迎来了一个航道建设高峰期,预计至“十·五”后期,广东省“三纵三横”骨干航道网将基本形成,航道基础设施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航道建设、维护和管理发展趋势如何,今后路在何方,这是大家极为关心的问题。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高等级航道发展,低等级航道萎缩的必然趋势 按最新全省航道定级资料统计,广东省航道里程为13687公里(而非习惯上的10808公里),现有……  相似文献   

20.
《水运工程》1995,(4):37-39,45
重点介绍在航道建设中,针对省厅确定的“质量创优年”活动所采用的相应措施和制定的建设目标,以保质保量完成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