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配合梁滩河上游河岸带修复,以解决山地城市的空间冲突和水环境、水安全及水生态等问题,尝试在河岸带建造人工湿地系统来辅助强化河流水质。设计适应山地城市空间场地约束和近远期城市需求变化,采用“反向设计”和“动态设计”方法因地制宜确定设计参数,并对远期运行参数进行校核。湿地系统近期为河水旁路湿地,远期为海绵城市系统的末端雨水湿地。运行结果表明,旁路湿地能使劣V类河水稳定达到V类水水质,除TP外主要指标达到Ⅱ~Ⅲ类水质;经校核远期也能满足海绵城市系统雨水调蓄、净化需求。试点说明,河岸人工湿地系统对削减河流污染负荷特别是营养盐的输送具有显著的作用,并同时具有城市防洪、生态及景观过渡带功能,且具有可持续性。设计方法可为类似山地城市河流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淄博市金晶大道改造工程为工程实例,通过分析现状道路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在道路改造过程中贯彻了"城市双修"的设计理念。在道路实施过程中,通过建设公交专用道、新建慢行一体路面、改造店前铺装、建设停车位、完善交通设施等措施以完善城市功能,通过建设绿化带、透水路面等措施,改善行道树的生存环境,实现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3.
黑臭水体治理是我国现阶段水环境治理的重要任务,黑臭水体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在建设目标、地点、范围上部分相互重合,在建设的措施、手段、途径上具有共同建设的需求。本文从控源截污和雨水源头削减,活水循环和雨水净化利用,生态修复和雨水调蓄等三大方面对黑臭水体治理和海绵城市共同建设展开研究,实现降低工程投资,提升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效果,最大限度发挥工程效益,可为专业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城市河道认识的日趋深化和更加理性,市民对河道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以上海市徐汇区河道为背景,对河道生态修复建设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索。认为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根据地域特点、河道现状,采取不同的生态修复技术进行组合应用,以促使河道水生态平衡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白藤山生态修复湿地公园结合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对场地主要元素水体进行有效疏导,采用系统治理思路,遵守自然做功、自然排水的原则,结合场地的自然地形,布置海绵及景观设施,同时满足雨水径流有序净化、蓄存、排放。项目采取三大策略:循环+重构+弹性边界;改造内容涉及三大方面:生态修复+场地利用+雨水管理。在生态学和海绵城市概念的指导下,对场地进行生态恢复和保护,通过多个节点的串联,将绿化展示、生态讲解、活动体验融为一体。白藤山生态修复湿地公园以期通过相关技术应用及实践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修复、海绵城市建设常态化设计。  相似文献   

6.
河道生态空间是物质、人文景观资源较为丰富的开敞空间,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背景下,河道生态空间的片段化问题亟待解决。文章选取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镇永定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永定河生态空间现状及问题,基于“织补”理念,对河道生态空间修复进行研究,以建设兼顾文化、生态、游憩、防洪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生态绿色廊道——绿道为“织补”手段,恢复河道自然生态,串联河道空间斑块,打造蓝绿交融生态格局,重焕河道两岸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7.
孟凤兰 《中国电动车》2010,(11):100-101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生态城市建设势在必行。根据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形成五位一体的推进思路,即培育生态文化、塑造生态主体、构筑生态产业、优化生态环境、创新生态制度能更好更快地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第四届国际生态城市建设论坛在承德市开幕,论坛围绕"城市生态文明:复兴与转型"这一主题,以生态城市、生态修复、生态产业和生态文明为中心议题,从指标与标准。技术与工程、科学与实践、传承与创新等4个方面开展学术交流和实地考察。有30位国际著名专家,百余位在中国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和研究领域做出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9.
基于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发展理念,以科学城南路与天府大道立交工程为实例,从地形特征、功能定位、交通分析、立交选型、立交优化、山体修复等方面,总结了城市立交设计在落实城市形态、交通保障、生态优先等方面研究和实践,为类似的城市立交方案研究提供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东北道路照明》2004,(1):38-38,36
‘威海市在城市建设中提出了“建设最适合人类居住城市”目标,要将威海建成依山环海、风景秀丽、交通发达、功能完善的“生态化海滨城市”,这一目标对城市照明的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市作为沿海开放旅游城市,搞好城市夜景照明,不仅可以产生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样也可以创  相似文献   

11.
以上海市静安区彭越浦河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阶段使用人工曝气与生态浮岛的方式,实现了河道水质的生态净化与修复。研究表明:初期利用人工曝气的方法,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去除率分别达到79.23%、90.89%和63.83%;后期采用生态浮岛+曝气的方法,水质达到了Ⅴ类地表水标准,并能有效缓解二次污染的状况。  相似文献   

12.
李兴富  李翔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169-171,M0019
砌块路面具有透水透气的结构形式和优越的表面特性,在城市人行道、景观道路等方面广泛采用。为了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内涝问题及响应国家“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通过研究分析砌块路面的结构形式、道路功能及改善城市生态方面的性能,肯定了砌块路面应用于城市行车道路的可行性。砌块路面应用于城市机动车道铺装对缓解城市生态问题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城市重大市政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市政设施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需要,也是促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依托。结合超大城市中城市重大市政设施智能化管理平台的建设经验,梳理城市道路及其设施、地下管线、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应急消防设施等5类城市重大市政设施的分类,构建以管理部件、管理事件和传感器为核心的城市重大市政设施信息编码体系,保障城市重大市政设施感知数据采集的规范化,推动城市重大市政设施的“一网统管”。  相似文献   

14.
城市排水智慧水务系统建设是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以数字化助推城乡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以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为试点进行了智慧水务体系设计思路研究,提出体系构建“三步法”的设计思路,并以该市区为试点开展了实证应用探索,研究成果可为我国类似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上海市道路交通运行存在的短板问题,通过与国际同类城市对标并借鉴路权分配相关经验,提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背景下上海市道路交通补短板的思路、目标、对策与手段,并进行了实施方案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16.
海绵城市在我国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建设理念,主要解决城市径流雨水“质”和“量”的问题。芜湖市作为全国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在城市建设项目中均要求落实海绵城市理念。以芜湖市3条不同类型城市道路为研究对象,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条件,从雨水径流污染及径流总量控制两方面着手,通过道路横断面坡向优化,并提出环保雨水口、透水铺装、盖板排水沟、生态树池(带)及生物滞留设施等渗透、滞蓄和净化雨水的技术优化措施,实现道路年径流污染控制率及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目标,能有效减少雨水径流污染问题以及缓解城市排水压力,可为相关城市道路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水利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多地面临与风景园林师一起综合性地解决城市问题。也许撬动了一个环节或某把钥匙,水利景观在经历着一场深层次的改革和深度融合。结合实践经验,介绍与阐述了多管齐下水系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相关生态措施。其中,具有引清调度及滞洪功能的湿地公园建设尤为符合当下的城市双修价值观,以漳州市西院湖湿地公园一期工程为例阐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京 《人民公交》2017,(1):28-31
近年来,西部城市在城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创建“公交都市”为突破口,全面落实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思想,城市公交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了“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先后确定了两批、共37个创建城市。  相似文献   

19.
朱毛斋 《经济导报》2010,(14):45-46
“城市色彩是人类对人工色彩和自然色彩感知的总和,是判别一个城市性格的重要因素。中国城市色彩规划滞后于城市建设,色彩应用比较混乱,给城市形象的塑造造成了负面影响。探讨城市色彩策略,更好促进中国城市色彩建设的健康发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无锡市城市水环境状如“头顶太湖水 ,脚伸长江潮 ,腰裹大运河”,防汛任务繁重。 1 996年~ 2 0 0 0年期间 ,无锡市城市防汛工作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 ,成为历史上全面实践“五结合”路子力度最大、成效最好的时期。前瞻刚迈过新世纪门槛的无锡市城市防汛 ,三点值得一道 :从一般防洪城市到“重要防洪城市”的性质定位 ,表明防汛设施达标建设的任务更趋繁重 ;城市行政区域的调整和建设特大型城市目标的敲定 ,无锡市城市防洪与所在的太湖流域防洪治理的分工和互动将置于新的背景之上 ;城市排水管网标准偏低 ,加上低洼地区的旧城改造迟后和管网养护管理上的问题 ,城市内部抗御短历时急暴雨的能力脆弱 ,内涝的挑战机率远远大于高水位洪水 ,要求改变这种状况的市民呼声颇为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