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淳 《珠江水运》2014,(19):32-34
从船畅其行的务实海事管理,到传唱颂扬的海事文化建设,中山海事局在管理实践中提炼文化,又以文化精神推动实践。“敢为先、谦于行,乐为业、和于人”成为每一个中山海事人的共同信念。通过海事文化建设,他们繁荣了海事事业。就在不久前,中山海事局被广东海事局党组定为文化建设示范单位,“船畅中山”的文化品牌被叫响,而中山局神湾海事处的“磨刀”文化品牌更是作为典型进行推广学习。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山海事局政委罗银华,一探中山局文化建设的图景。  相似文献   

2.
中山海事转型升级理论体系可谓成熟,但如何实施?中山海事局也有这样的思路:智慧构建,文化粘合,目标驱动,打造人民满意的中山海事。公式概括就是:智慧海事系统+中山海事精神+“三化”建设目标=中山海事转型升级模式。简单解释就是:以智慧海事建设为突破口,构建起转型升级的基本框架,然后通过加强以中山海事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建设,粘合各方面力量,再借助上级局“三化”目标建设的动力驱动,最终建设一支人民满意的海事队伍。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上,作出了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交通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既是贯彻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部署的客观要求,也是行业自身发展成功经验的总结,还是交通未来发展的需要。围绕着“十一五”的宏伟蓝图,交通部海事局在今年的全国海事工作部署上,把提高创新能力摆在了突出的战略位置,强调积极转变观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海事工作全局,增强主动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识,努力提升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能力及海事依法行政能力。以创新求发展,以创新谋跨越。依靠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努力解决新形势下海事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保障“十一五”期间海事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推进交通海事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志欣 《中国海事》2006,(10):24-2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交通部党组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战略决策的提出,要求海事系统科学统筹、创新发展新时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为此,本刊“海事创新”专栏将集中报道各局在理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方面的成绩和做法,欢迎来稿。  相似文献   

5.
黄艺辉 《中国海事》2006,(10):25-2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交通部党组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战略决策的提出,要求海事系统科学统筹、创新发展新时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为此,本刊“海事创新”专栏将集中报道各局在理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方面的成绩和做法,欢迎来稿。  相似文献   

6.
王生勤 《中国海事》2006,(10):26-2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交通部党组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战略决策的提出,要求海事系统科学统筹、创新发展新时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为此,本刊“海事创新”专栏将集中报道各局在理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方面的成绩和做法,欢迎来稿。  相似文献   

7.
几年来,长江海事人大力弘扬以“负责任”为核心理念的“人和、忧乐、坚韧”的长江海事精神,全面推进长江海事“四化三步走”发展战略,长江安全形势保持持续稳定。为建设长江黄金水道提供了优质的海事管理与服务。  相似文献   

8.
学习型海事是重要支撑,责任型海事是履职基础,服务型海事是本质要求,创新型海事是强大动力。学习型和创新型海事是建设“四型海事”的基础和保障,责任型和服务型海事是建设“四型海事”的核心要义和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9.
深化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定下的基调。改革的中国,期待着科学的样本及早出现;“转型”的中国,呼唤着典范的模式全面推行。中国海事,亦深切期待着“转型升级”的样本,而中山海事正践行着独创的样本。
  站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前沿阵地的珠三角,面对中山这个文化底蕴深厚但航运经济总量却日趋平淡的现实,中山海事局凭借数年的执着追求与低调创新,向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转变要生产力,向有限资源拓展无限监管效能,最终孕育出一整套转型升级的方案。以货物适运、船舶适载、船员适任、水域适航、码头适靠等丰富而高标准内容构建的智慧海事,伴随着中山海事现代化管理平台正呼之欲出;以智能显示、智能识别、智能预警、智能跟踪、智能处理和智能统计等科技功能而布设的全天候全方位智能监控网,也将轻易推动中山海事监管由汗水型向智慧型的转变。在这其中,积数十年底蕴而一朝破茧的中山海事精神,不可或缺地成为中山智慧海事的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0.
王维 《珠江水运》2011,(12):27-29
在“十二五”规划期间,珠三角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进一步建设完善,珠江水系航运体系的重要作用也将进一步凸现出来。中山市作为珠三角区域的节点城市,其所处地理位置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倡导发展航运产业的今天,中山市“一港五区”的港口布局成为了《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最有效应对“棋着”,面对着国家对外战略的调整,以及“粤港澳”、“珠中江”经济圈的兴起,中山港对外开放实为大势所趋。对今后口岸开放工作进行前瞻眭研究,即可提升海事管理水平,保障中山港口岸船舶航行安全,更可促进中山港口岸健康、快速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实力。以下,本文将从三个部分入手,通过分析中山港口岸发展之“所需”,带出海事口岸管理之“所为”,进而提出工作意见,为解决港口发展“所需”提供更有力的保障。亦希望通过此文,引起有关方面对海事口岸管理工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高军 《中国海事》2010,(2):69-70
大力推进海事“软实力”建设,是部海事局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又一个重大部署,也是推进“学习型、责任型、服务型、创新型”海事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2.
海事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其内容包括观念文化、和谐文化、形象文化、安全文化、素质文化等方面。因此,建设具有海事特色的文化,必须要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以形象塑造为突破口,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机制创新与有效管理相结合,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层次推进,逐步升华。只有这样,海事文化建设才能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发挥其综合效应。提炼海事精神,加强海事观念文化建设海事价值观是海事文化的核心,是海事人共同行为的准则和行为规范,直接影响海事的根本信念和发展方向。要  相似文献   

13.
《珠江水运》2014,(1):39-39
2013年是清远海事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发展加速期、结构转型期、攻坚爬坡期。全局上下以“三化”建设引领“四化”建设,以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为中心,以建设“四型海事”为突破口,攻坚克难,务实创新,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整体呈现出三化建设有成效、服务地方有作为、海事队伍素质有提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贾学琼 《中国水运》2010,334(6):60-60
文化建设是一个历史沉积的过程,当前,海事文化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要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海事的需要,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既要体现行业性,又要符合新时期对海事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海事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锻造先进的海事文化。其内涵是指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学习型、责任型、服务型、创新型”海事和“三个服务”为主题,在海事管理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以先进的水上交通监管理念、廉洁执法理念和优质服务理念为核心的制度形态和海事文明的总和。  相似文献   

15.
胡素青  邓敏 《珠江水运》2014,(17):12-13
发展到如今,顺帆文化已经成为顺德海事处,甚至佛山海事局的一张名片。以“意气风发和”为代表的五字箴言,已经超出文化范畴,成为驱动顺德海事发展的一股强劲动力。 “顺帆”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 在2009年,在顺德海事处改造办公楼时,时任顺德海事处党支部书记冯锡桐认为,顺德海事的发展,有太多东两值得思考、挖掘、提炼和总结,顺德海事人用智慧与汗水浓缩成的精神需要传承弘扬。  相似文献   

16.
《游艇业》2010,(4):38-39
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现在是“游艇春天,从业人先有感受”。作为一个老游艇人,笔者从众多“利好”消息中,感受最深的就是海事部门的先期动作了。要让游艇“游起来”,海事管理部门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独家策划     
在中国海事的版图上,如果以地市为单位,那么,这幅版图会被划分成大大小小数百个区域。选取任何一个样本,盘点他的历史,再对照他的现实,我们都可以看到为“制作”这个区域样本的海事人所追求与坚守的宝贵东西。这些东西包括他们的监管效果、监管方式以及他们的职业精神等,中山海事局便是这样一个标准的样本。  相似文献   

18.
正精者,定在心中,谋在魄中,沉在脉中,是为内在;神者,面之所现,行之所踪,气之所露,是为外在。我认为,新时期广东海事精神既要体现广东海事人内在的大格局、大气魄、大韬略,同时更要全面展现广东海事人外在的精神面貌,深入刻画广东海事人爱岗敬业、团结和谐、敢于创新、服务发展、大有作为的秉性和特质。我认为广东海事精神可以概括为"正业、聚力、创新、有为"四个方面,其中谋正业是基础,善聚力是保障,敢创新是动  相似文献   

19.
陈小玲 《珠江水运》2012,(23):15-15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海事处是海事部门现场监管和应急处置任务的主要责任人和执行主体,是海事部门服务民生、彰显形象的主要窗口,也是海事践行“三个服务”(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建设“四型海事”(学习型海事、责任型海事、服务型海事、创新型海事)  相似文献   

20.
胡凌 《珠江水运》2011,(Z2):17-19
<正>一名基层优秀海事处长的标准是什么?通常的答案是:领导的魅力、前瞻的眼光、果敢的思维、创新的精神,还有心系民众安危,胸怀海事发展的情怀。而她,夏丹,中山港口海事处处长所体现出来的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更是为她添上了几分不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