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2005年底,印度航运公司总经理在英国劳埃氏航运媒体上表示,由于印度政府的支持,印度航运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最有效的证明就是印度的船东们都在不惜动用巨资订造新船或购置二手船,积极扩大其经营的船队运力。据印度航运公司提供的统计数据,截至2004年3月31日,印度拥有货船 639艘,总吨位694万吨,而到2005年3月 31日已经已经增加到686艘,总吨位801万吨,增长率为15.4%,预计这一数据在今年还将得到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2.
<正> 菲律宾资源贫乏,要发展经济,必须从外部来解决所缺乏的工业原材料和燃料,而这些外贸货物的运输主要是靠海运完成的。事实上菲律宾本国的船队并不十分发达,据德国不莱梅航运经济与物流研究所(ISL)统计,截至1994年底,菲律宾拥有290艘、438万载重吨运力,这些船大部分是外国船挂菲律宾旗后又出租,真正属于菲律宾的远洋运输公司只有2家,其一是东  相似文献   

3.
数字     
《综合运输》2010,(11):90-90,91
10我国的液化气船舶年运输能力已达到520万吨以上,新增运力的年平均增速是运量增长的10倍。供大于求,运力过剩困扰航运市场。  相似文献   

4.
国际水运     
『油轮船型及运力走势』据克拉克森研究报告显示,到2005年6月初,世界油轮运力达到3864艘/3.319亿DWT(载重吨),其中双壳船有2384艘/2.211亿DWT,双壳船吨位占到了67%。到6月初的的新船订单量达到了1125艘/8890万DWT。2005年还有232艘/ 1910万DWT交船,2006年交船量为388艘/2630万DWT。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国际海运船舶吨位以高于海运运输需求增长的速度发展,使得国际海运市场上的运力总供给远远大于总需求,导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在过去的几年中,大多数航运企业出现了利润减少,甚至亏损的情况。同时,发生了大量的合并以及联盟重组。随着新的竞争者不断加入,船舶尺度与船队规模进一步增大,船公司的经营战略不断调整,这一方面体现了航运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另一方面说明航运企业对自己的经营状况十分不满。我国集装箱班轮企业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开展跨国经营,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务部门面临的一  相似文献   

6.
2006年港口的增速将从激情的增长转变为稳定的成长。预计2006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率为13%-19%。港口集装箱泊位供给2006年仍然将保持稳定的态势,不会出现产能过剩。 2006年航运市场仍然处于周期性调整之中。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和中国对大宗货类进口增速的下降以及运力的快速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对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的概况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特点、贸易流向以及主要航线;其次,在干散货航运市场相关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影响三大干散货航运市场的主要因素,总结出海运量的变化规律,结合现状预测各细分市场未来的需求量。并对未来几年干散货海运总需求量做出预测,对航运市场运力方面进行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 自从1956年美国人麦克林把集装箱运输推到海上运输后,国际海上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从1970年的316万TEU发展到1990年的3799万TEU,年平均增长率为13.24%,而同时期外贸海运总量年增长率仅2.29%。其中80年代年增长率为8.7%,低于70年代的17.97%,尽管运量大幅度增长,但运力增长远高于运量的增长,遂使集装箱航运市场也和其他国际航运市场一样,成为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各班轮公司采取了各种措施,其主要的有:采取新的市场经营  相似文献   

9.
毛剑 《综合运输》2014,(11):95-95
数据来源: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其中,远期报价是船公司、贸易商、货主企业等运力交易市场参与者对秦皇岛至上海航线(4~5DWT船型)的煤炭未来运价的预期。例如,“秦沪1412”表示2014年12月的预期运价,“同期平均”表示去年12月的运价平均数据。  相似文献   

10.
增强实力运力当先企业发展,实力说话。作为航运企业实力的证明,运力拥有量具有最强的说服力。进入2006年,各大航运企业纷纷把更多的思考投入到运力的控制与布局上。中远集团目标锁定油运能力提升。目前,我国每年需进口原油1.4亿吨,其中仅有10%的进口原油由中国航运企业承运。面对如此尴尬,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表示,虽然目前中远仅拥有3艘超级油轮,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有航运企业,中远将从承担国家原油运输责任角度及环保角度,有计划地  相似文献   

11.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航运班轮业就开始实施多式联运,便积极开发公路和铁路相互连接的多式联运,建立货物全程联运服务网络。因此,远洋承运人可以在最大范围内和更高的效率大幅度组织货源,精确安排航班,合理调度船队运力,让港口码头进出口货物与美国内地公路、铁路和内河运输网络紧密相连和准时周转。  相似文献   

12.
美国、欧盟航运行政立法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建立了与其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社会文化相适应的法律制度。资本主义法中有关航运行政管理、运力资源配置、安全管理、市场调整、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关系等航运经济法律规范,是人类对航运经济规律的认识和反映。它们作为人类认识的成果是具有某种超越时空的科学性与社会价值,同时也影响着航运法律的国际化,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立法,这些反映客观规律的法律规则和技术对我国航运行政立法是具有借鉴作用的。一、美国政府的航运行政立法自美国建国以来,由联邦政府所制定和颁布的专门用于解决航运问题的行政法…  相似文献   

13.
《综合运输》2011,(12):86-86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在香港举行的亚洲物流及航运会议上发言时指出,受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市场运力供求不平衡以及经营成本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海运业总体低迷,  相似文献   

14.
《西部交通科技》2012,(1):I0006-I0007
右江鱼梁航运枢纽千吨级船闸试通航 2011年12月28日中午,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鱼梁航运枢纽船闸试通航成功,干吨级船队将畅行右江。  相似文献   

15.
国际水运     
“全球集装箱运力猛增”法国船舶经纪公司全球集装箱运输数据研究中心于近日推出一份报告表示,随着全球集装箱经营人在过去几年中变本加厉地相互收购,合并和扩展等活动的不断升级,全球集装箱运输经营大户船队运力全球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这份报告指出,截止2006年1月31日,全球集装箱船队运力已经扩大到913万标准箱,而2000年1月31日仅仅为515万标准箱,6年增长幅度为77.4%。  相似文献   

16.
汪传旭 《综合运输》1994,(9):35-37,39
<正> 一、近期世界油轮运输市场概况 自从80年代以来,由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的影响,石油海运量迅速下降,油轮市场供求关系日益不平衡,大量油轮被拆解,到1988年初油轮船队规模已减小到2.29亿载  相似文献   

17.
时至岁末,回顾2006年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可谓令人心有余悸。大概没有人能忘记,年初时有研究机构预测2006年至2007年度全球箱集装箱船队运力或猛增大约16%,而预计同期国际集装箱运量的增长率至多在8%~10%之间浮动,并由此断定2006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运力必然明显供大于求。然而,伴随2006年2~3月份全球主要航线集装箱贸易量的快速恢复以及强劲长势,市场骤然全面回暖,悲观情绪得到缓解,2006年上半年亚洲,特别是中国集装箱货物出口量持续增长,全球各条贸易航线,尤其是亚洲/欧洲贸易航线集装箱运量连续6个多月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8.
<正> 航运企业是国内最早进行负债经营的国有企业之一,从80年代初,就实施贷款购建船舶的策略。十多年的负债经营使国家与航运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逐步明确;航运企业的法律地位使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自主经营的能力;结合科学的现代化管理又使航运企业对市场供求变化的适应能力不断得到提高;融资渠道的拓宽则使各航运企业船队规模得到了扩大等等。但是,国有航运企业在负债经营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国有资产产权关系不清、责任不明、政企不分、以及缺乏负债经营与融资的效益观念等等,出现了企业经济效益滑坡、船舶投资资金缺乏、负债居高不下、还本付息能力低下、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正处于现行世界经济周期(复苏一高涨一衰退)的高涨期,世界航空公司业应是自2000年以来财务收益最好的一年。自2001~2002年以来一直稳定增长的航空公司客运,将乘坐全球经济快车继续前进,2006年的客运增长率将略高于过去几年来的平均数。客运增长的同时将表现出某些收益改善特点,随着2006年北美国内市场运力下调,收益改善在这一地区尤其明显。2005年全球航空货运情况不佳,这只是与2004年相比较而言——2004年的货运强势绝对是个例外情况,2006年伊始,货运已显示出恢复稳定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20.
<正>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前些年,在国营、集体、个体“三个一起上”和“有河大家行船”的口号下,我国内河运输市场放开搞活的力度较大。但由于宏观管理失控,只讲放开,忽视管理,致使船舶运力发展的幅度远远超过经济发展和货源的增长速度,以致带来全国众多航运企业货源不足、运价不到位、经济效益滑坡、亏损面加大等问题。以江苏为例,不仅造成全省航运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