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程荣涛  李平 《机电设备》2007,24(2):32-35,12
分析比较了组合导航系统研发方法,基于计算机硬软件系统建立起统一的半物理仿真开发和调试环境.对开发平台系统结构,数学模型和主要软件设计方法进行了介绍,设计出的组合导航系统数字开发平台可以实现组导系统常见的理论分析、建模、系统集成和演示调试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港口运输货物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货物运输产生信息流的基础上,构建港口运输货物信息平台的体系结构,并实现对货物信息的管理功能。首先在港口环境内安装传感器、通信以及数据处理设备,为信息平台提供运输货物的实时信息。按照采集货物信息的类型,建立信息平台的数据库,为平台功能的实现提供充分的数据基础。分别通过添加港口运输货物信息、预测货运量等步骤,实现对运输货物状态的管理。通过平台测试实验得出结论:将港口运输货物信息平台应用到港口货物运输的实际工作当中,可以有效地提高约61.7%的货物吞吐量,增长速率也提高了6.9%。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狭窄空间、复杂环境下安全、高效、高强度的连续爆破开山作业,通过对爆区设计立体式多平台的三维布置、优化采场道路、优化爆破参数等有效措施,实现日均开采装运10万吨的高效连续作业,满足工程建设需求,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对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软件MultiGen Creator和Vega Prime,开发方向舵虚拟控制平台,分析平台实现的整体结构及开发过程,论述建立模型的方法、纹理的处理、模型的转换和简化等技术的实现,利用Vega Prime建立虚拟场景并进行仿真驱动,并在Visual Studio.NET 2003开发环境中通过应用程序接口函数编程,完成有关模型拾取、文字提示信息、自由度控制等应用程序设计。最后给出实现算法,并成功地应用在训练仿真程序中。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和三维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串行设计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船舶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中实现船舶并行协同设计方式已成为必然的选择。采用在windchill平台上利用java等开发技术对船舶并行协同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搭建集成平台功能体系结构,实现远程处理机制,建立异构模型,进行组织结构管理、项目计划制定、执行监督管理以及文档管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船舶设计的并发性、一致性和响应性,使船舶设计模式的功效得以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监测系统是获得浮式平台真实情况的可靠手段,跟水池模型试验一样,对评估平台安全非常有价值。本文研究浮式平台监测系统研发要点,并在我国"南海挑战号"FPS平台上成功实施了1套包含环境条件、浮体运动和水下系泊系统的监测系统,实现了监测系统远程控制和"互联网+"数据共享,实现了较为宝贵的台风期间监测和数据传输的功能,获得了多个台风数据和超过3年的监测信息,可为今后该平台的安全评估、深水浮式平台设计反馈、现场作业支持或预警等提供数据和依据,为将来监测系统推广应用提供了典型示范。建议下一步通过海上现场监测数据来研究无法准确通过数值模拟但对立管安全影响非常大的浮式平台涡激运动(VIM)。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掌握xPC Target工具技术的基础上,以实验室项目为背景,在xPC Target环境下,使用MATLAB的无人机硬件在回路仿真技术,将建模理论、飞行控制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xPC目标硬件接口技术、硬件在回路仿真平台构建技术等融于一体,实现了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开发和测试平台的统一。最后在半物理仿真条件下对设计进行了仿真测试,验证了仿真平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总结船舶规范对环境因素的要求和核电设计准则中与生活区设计相关的通风、噪声控制等要求,对比分析某船生活区、某核电厂相关具体设计,为海洋核动力平台舱室环境设计提出合理的要求。对平台通风空调系统、减振降噪、色彩和光环境等方面的设计进行阐述,为我国海洋核动力平台舱室环境设计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复杂战场环境下多传感器综合是当前各国实现信息化、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关键,也是未来综合火控系统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平台.其中,多平台多目标航迹态势生成及显示是实现复杂战场环境下多传感器综合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综合考虑了传感器观测噪声的影响,实现了复杂战场环境下多平台多目标航迹态势生成及显示软件的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可为新型C3I系统、综合火控系统的算法测试提供仿真、测试、显示手段.  相似文献   

10.
智能舰船平台控制系统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全舰计算环境(Total Ship Computing Environment,TSCE)实现舰船全舰综合信息管理与真正的自动化控制,是当今智能舰船一体化、集成化发展的趋势。介绍智能舰船平台控制系统网络结构和控制模式,并针对计算能力、可靠性、实时性等性能需求对ECS关键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舰船的信息一体化处理技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未来越来越复杂的海洋航行环境,舰船的控制信息处理和航行安全环境监测变得更加重要。因此本文主要结合互联网Web技术,建立高速的信息化数据处理平台,能够实时收集和分析舰船通信和控制系统中产生的海量数据,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Web技术的硬件平台,包括电源、信号采集等模块,然后重点介绍了软件实现原理,通过构建先进的信息报警平台,实现了对舰船故障的实时监测,极大地提高了整个舰船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2.
飞机的三维显示与跟踪是动态视景仿真中一个很重要的应用.论文采用Multigen Creator/Vega建模与仿真软件,构建了一套专门针对飞机跟踪的实时三维视景仿真平台.首先建立飞机的几何模型,然后根据卫星图像等外部数据,构建环境的网格模型,再对飞机几何模型和环境网格模型进行纹理映射,最后通过坐标转换,将飞机模型动态加载到环境模型中.平台实现了飞机的实时三维跟踪,仿真实验效果理想,对开发类似的视景仿真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新型渔业养殖平台,在解决平台模型一体化设计、网衣模拟方法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开展了水动力试验研究;获得渔业养殖平台固有特性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运动和系泊受力情况;通过对比分析,掌握了风、浪、流不同环境条件对平台受力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平台及其系泊系统的优化设计及安全作业评估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基于VC++环境,以MapX作为地图平台、以GPS数据为基础,通过坐标运算判定需要被监控的移动目标所在的云台摄像机,并将当前监控中心视频画面自动切换到该云台的追踪画面。整个平台将地图显示和视频监控相结合,实现了实时地图显示、实时视频追踪、轨迹回放等功能,使工作人员更直观有效地对港口船舶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15.
不同动力机械螺旋桨在湍流环境下进行动力性能仿真过程中,存在量化误差较大的问题,为此提出船舶动力机械螺旋桨在不同湍流的动力性能仿真。分别设计螺旋桨动力性能仿真平台硬件结构和软件系统,实现螺旋桨动力性能仿真平台构建;基于仿真平台对船舶动力机械螺旋桨湍流流体动力学进行分析,通过平台大数据技术,实现船舶动力机械螺旋桨在不同湍流的动力性能仿真分析。试验数据表明,本文系统仿真效果与常规仿真方法相比,量化准确率提升10.25%,适合不同环境下的船舶螺旋桨动力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海洋石油982”号(以下简称:HYSY982)动力定位系统和接泊式锚泊系统的介绍,结合平台设计服役海域水深、海况等作业特点,分析讨论HYSY982定位系统在不同水深、环境下的定位作业模式特点,不仅能为平台海上定位操作提供合理的作业指导,而且能为作业者提供更加经济、高效的多种作业模式选择,从而实现同级别第六代深水半潜式平台从浅水到深水全覆盖的优越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结合南海海域条件对传统式张力腿平台进行整体设计,计算平台所受各种环境荷载的大小,并采用拟静力分析法分析此平台的非线性运动响应,考虑平台水平漂移和下沉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张力腿预张力、横截面面积、就位长度和立柱横截面面积等参数对平台运动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针对北极地区受北极海域环境低温、作业窗口窄、环保要求高等限制而油气勘探开发装备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对温带平台做适应性改造以满足北极作业需求的评估技术方案,分析极地低温对海洋钻井平台结构、设备及作业环保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建立温带平台极地作业适用性评估技术流程体系,对南海作业的某平台进行评估分析,其原结构满足极地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无人船装置的大水域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资源过度开发导致大水域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设计一种由自动巡航无人船、环境检测装置和远程操作平台组成的大水域环境监测系统。将嵌入式系统、信息通信、路径规划等技术相结合,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实现对无人船的精准控制、大水域环境的精确实时在线监测和水样样本的采集。试验结果表明,该无人船监控系统不仅能满足对大水域水质环境检测的需求,而且能提高大水域环境监控效率和降低成本,对推广应用农业技术与装置和进行水质环境检测有促进作用,同时能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和提升。  相似文献   

20.
在海上通信系统中,由于气候环境及噪声的复杂性,对通信信号的调制调解方式很难利用固有的硬件处理方式来统一实现,并且由于海上潮湿的气候环境及海风风浪等浸蚀,对电子硬件设备的伤害较陆地严重,所以构建统一的平台来实现海上无线通信功能尤为重要。本文在研究现有软件无线电平台技术及海上通信信号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海上通信信号调整调解及信号空间分析的方法,最后给出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海上通信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