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商用车座椅是直接关系到乘员驾乘安全、舒适和工作效率的关键部件。对其连带到整车设计的研究从未停歇,力求不断提高驾驶舒适性及其感受。文章首先简析座椅的主要结构及功能、主要部件的设计原则,最后,对商用车座椅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简介。  相似文献   

2.
<正>一、概述随社会的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提高,人类对汽车的要求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出行,而是越发驾驶舒适性。梅赛德斯-奔驰在车辆乘员舒适性领域可谓是人之翘楚,近几年通过快速座椅加热器、扶手加热、按摩座椅和电热杯座等功能进一步增强了舒适性,但舒适性功能越多,对电能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为满足该要  相似文献   

3.
商用车悬挂座椅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商用车悬挂座椅的设计由浅入出,介绍机械悬挂座椅、空气悬挂座椅的结构、工作原理、减振器的匹配及振动分析和舒适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回顾了国内外有关汽车驾驶座椅舒适性的研究历史及现状,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分析了驾驶疲劳的成因,在此基础上.从座椅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两方面论述了汽车驾驶用座椅舒适性的人机工程设计的要点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基于中国人体尺寸的驾驶员舒适坐姿模型,提升驾驶员的驾乘舒适性,文章选取不同的驾驶座椅高度,通过采集驾驶员的舒适驾车姿态,拟合出驾驶员的驾驶H点与方向盘及踏板点的位置关系,得出男性、女性和男女性的舒适驾驶坐姿模型,并给出了各种座椅高度对应的座椅位置和方向盘位置的设计值,对于驾驶员的驾驶舒适性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人因分析为手段,以设计出合理的驾驶座椅来满足驾驶员人体安全、舒适为设计目标,得到结论:驾驶座椅安全性设计应着重考虑人(驾驶员)坐姿生理特性及人体对车内振动.微气候的反应等两大方面。并从主动安全性设计、被动安全性设计两个方面详尽分析了驾驶座椅安全性设计的思路,以期达到对汽车驾驶座椅的安全性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针对汽车座椅系统结构分析,提出了座椅的一般设计要满足人机工程要求;在行驶过程中,应有效削弱地面传递的冲击和振动;驾驶过程中要减少盲区等要求。通过分析人体生理结构、人体测量学以及人体工程学与乘坐舒适性的关系,得出了最舒适的乘坐姿势和座椅尺寸参数,这些座椅设计参数直接影响了座椅的舒适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人们在汽车中停留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这样汽车的舒适性也变得尤为重要,而汽车座椅对舒适性影响最大,因此汽车座椅舒适性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其中座椅舒  相似文献   

8.
《重型汽车》2014,(4):14-14
2014年8月14日,中国重汽首款SITRAK消防车在济南商用车公司成功下线。SITRAK消防车采用经典的消防红,配置超平顶驾驶室本体(带后窗)、空气悬吊式驾驶座椅、全环绕窗帘、车门遮阳帘,带有前下防护装置,大大提高了整车驾驶的舒适性与安全性。该款车选用国Ⅳ排放发动机,油耗低,  相似文献   

9.
汽车驾驶座椅舒适性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华珍 《上海汽车》1997,(12):19-21,25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汽车驾驶座椅的舒适性要求,提出了汽车驾驶座椅的人机工程学要求,可为汽车驾驶座椅的开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叉车座椅设计的问题,运用人机工程学理论,从驾驶员生理特性和作业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其舒适性的原因,再从坐姿舒适性、振动舒适性、操作舒适性方面提出叉车座椅的设计方法,以提高驾驶员的舒适度、减少驾驶员疲劳程度。  相似文献   

11.
汽车座椅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首先介绍了汽车座椅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一般过程。通过建立七自由度汽车动力学模型,对汽车座椅平顺性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对座椅刚度、阻尼进行了优化;提出了汽车座椅外观尺寸的选择原则和汽车座椅强度计算的一般途径;阐述了基于AutoCAD R12.0的汽车座椅参数化绘图软件的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舒适性越来越成为广大汽车消费者的关注点,同时提高舒适性也成为各大车辆制造厂家研发设计的重要方向。介绍了汽车座椅坐垫悬簧的相关设计要点,通过坐垫悬簧的结构形式、材料、设计细节等方面来分析坐垫悬簧对人体舒适性的影响,找出基于舒适性的最佳的坐垫悬簧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三孩政策的开放,汽车市场7座家用MPV车型需求逐步增大,因受限于造型特征、整车尺寸以及车内安全带等布置限制,第三排乘坐空间较小,易产生压抑感,乘坐舒适度较低,如何在已有的条件限制先充分提升第三排乘坐空间,改善乘坐舒适性已成为各主机厂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介绍一种改善第三排头头部空间的安全带布置方案以及对应车身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各领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商用车的数量每年都在持续的增加。而对商用车驾驶员进行调查后发现,驾驶室内的噪声污染对其驾驶舒适度以及对路况以及车辆行驶的判断能力都有一定的影响。文章就商用车驾驶室噪声的产生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减震降噪技术的应用,为商用车的应用提供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多轴商用车的五自由度振动微分方程,已知激励功率密度前提下,构造了具有复谐和函数特点的多轴商用车的路面虚拟激励,应用复模态分析给出虚拟响应的求解公式。通过虚拟激励法求取了车身垂直加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及均方根值,评价了多轴商用车的行驶平顺性。结果表明,复模态和虚拟激励方法结合,进行多轴商用车的行驶平顺性仿真分析,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6.
宋庆杰 《时代汽车》2022,(2):135-136,139
仪表板简称IP(Instrument Panel),是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集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与装饰性为一体的部件,仪表板应有较好的吸能性,能抵抗一定的冲击,使其在发生意外时,减少外力对正、副驾驶员的冲击;仪表板区域布置各种形式的出风口、储物盒、烟灰缸以及扶手箱,安装设计非常巧妙,设计风格各异,充分考虑人机...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对人体健康逐渐重视,对农用车辆的舒适度进行改进显得迫不及待。本文充分考虑了振动幅度和动挠度两个方面,设计一种新型农用车辆减震座椅,采用阻尼可调减震器代替现在农用车辆广泛使用的一般阻尼不可调减震器,将单刚度弹簧改换成双螺旋弹簧,从而改善座椅系统的动态振动特性。  相似文献   

18.
合理的人机空间布置对汽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至关重要,人体驾乘姿态是汽车人机空间布置的依据。文章设计试验,扫描得到500样本分别在8辆车中的驾乘姿态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驾驶员座椅适宜线方程与中国人体2D模板,基于标杆车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方程及模板精度较高,符合中国人体驾乘特征。该研究为汽车人机空间布置提供理论依据,为研发适合中国人驾乘的车辆提供支撑,对建立中国汽车人机设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etermine the lumped suspension parameters that minimise a multi-objective function in a vehicle model under different standard PSD road profiles. This optimisation tries to meet the rms vertical acceleration weighted limits for human sensitivity curves from ISO 2631 [ISO-2631: guide for evaluation of human exposure to whole-body vibration. Europe; 1997] at the driver's seat, the road holding capability and the suspension working space. The vehicle is modelled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using eight degrees of freedom under a random road profile. The particle swarm optimisation and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algorithms are used to obtain the suspension optimal parameters in different road profile and vehicle velocity conditions. A sensitivity analysis is performed using the obtained results and, in Class G road profile, the seat damping has the major influence on the minimisation of the multi-objective function. The influence of vehicle parameters in vibration attenuation is analysed 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front suspension stiffness should be less stiff than the rear ones when the driver's seat relative position is located forward the centre of gravity of the car body. Graphs and tables for the behaviour of suspension parameters related to road classes, used algorithms and velocities are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results. In Class A road profile it was possible to find optimal parameters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the design variables that resulted in acceptable values for the comfort, road holding and suspension working space.  相似文献   

20.
利用加速度剂量法对汽车座椅的动态舒适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且通过Matlab进行仿真研究。通过分析作用在脊柱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加速度剂量的大小来评判对身体损害的程度,从而为汽车座椅在振动舒适性设计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